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黄柏、茯苓、百部、苦参、苦楝、贯众、青蒿、槟榔等中草药组成复方,将感染有指环虫的锦鲤在不同浓度的复方中草药煎熬物的水体中浸泡,控制一定的水体条件,显微镜下定期观察鱼鳃上的指环虫数量,统计杀虫率。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中8mg/L的药液杀灭指环虫效果最好,其6h内杀虫率为20%~50%;24h时的杀灭指环虫效果最好,最高杀灭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以寄生于金鱼鳃部的指环虫为指示寄生虫,采用活体感染、活体杀虫的方法,通过不同极性的溶剂回流提取黄姜,制备粗提物,进行杀灭金鱼指环虫的药效活性追踪试验,确定黄姜杀灭鱼类指环虫的活性部位,并对活性部位进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黄姜的杀虫活性部位是70%乙醇部位,其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平均最高杀虫率为100%.70%乙醇提取物经过有机溶剂进一步萃取后,杀虫药效试验表明,石油醚和最终水相萃取部位对指环虫具有杀灭作用,但石油醚萃取部位作用较佳,其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平均最高杀虫率为100%.活性部位对草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石油醚萃取部位对草鱼的48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33.54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为9.64 mg/L,表明黄姜是一种比较安全,杀虫效果良好的水产用中草药.  相似文献   

3.
硫酸铜对梭鲈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其对车轮虫的灭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2.5~24℃条件下,将体质量(3.59±0.19)g的梭鲈Sander lucioperca幼鱼暴露在0.40mg/L、0.70mg/L、1.22mg/L、2.14mg/L、3.75mg/L和6.57mg/L的6个硫酸铜浓度中,研究硫酸铜对梭鲈幼鱼的急性毒性和灭杀车轮虫的有效浓度。结果表明:硫酸铜的24h、48h和96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58 mg/L、2.35 mg/L和1.88mg/L,安全浓度为0.59mg/L。硫酸铜浓度在0.7mg/L以下,对梭鲈幼鱼的存活没有影响,硫酸铜浓度在0.4~0.7mg/L下作用24h,对车轮虫的杀虫率可达100%。建议全池泼洒0.4~0.7mg/L硫酸铜,或使用1.5mg/L硫酸铜浸泡2h,间隔1d再以同剂量药浴一次,可有效治疗梭鲈幼鱼的车轮虫病。  相似文献   

4.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探讨了鱼虫清对欧洲鳗(Anguilla angulla)的急性毒性效应,同时进行了鱼虫清对寄生虫的杀灭试验。结果表明:鱼虫清对欧洲鳗的24h、48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7mg/L、1.67mg/L和1.35mg/L,安全浓度为0.4mg/L。鱼虫清对指环虫(Dactylogyrus)和车轮虫(Trichodinella)的杀灭效果分别为:浓度在0.30mg/L、0.20mg/L以上作用24h,杀虫率可达100%。试验证明,鱼虫清对杀灭指环虫和车轮虫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鱼类指环虫病的防治效果,用黄柏、茯苓、百部、苦参、苦楝、贯众、青蒿,槟榔等中草药组成复方,将感染有指环虫的锦鲤放在不同浓度的复方中草药煎熬液中浸泡,控制一定的水体条件,显微镜下定期观察鱼鳃上的指环虫数量,统计杀虫率。结果表明:8 mg·L-1的复方中草药药液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最好,6 h内的杀虫率为20 %~50 %,24 h时对指环虫的杀灭活性最高,杀灭率达100 %。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极性大小的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回流提取丁香制备粗提物,进行杀灭多子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药效活性追踪,确定丁香杀虫的活性部位为石油醚提取部分,进而利用硅胶柱层析和中压制备液相等分离技术结合活性追逐试验追踪分离丁香石油醚提取物(对多子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100%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50mg/L和80mg/L),最终分离获得一种杀虫活性物质,经质谱、核磁氢谱、核磁碳谱等多种波谱分析技术确定该活性物质为丁香酚。体外杀虫结果表明,丁香酚对多子小瓜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其对幼虫15min、1h、2h、3h和4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21(5.85~6.65)mg/L、3.50(3.24~3.84)mg/L、2.90(2.62~3.22)mg/L、2.33(2.10~2.50)mg/L和2.15(1.98~2.32)mg/L,对幼虫4h的100%杀灭的质量浓度为3.5mg/L,对包囊6h的100%杀灭质量浓度为3.5mg/L。结果表明,丁香酚是一种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杀多子小瓜虫药物。  相似文献   

7.
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指环虫杀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金鱼、鲢、鲤、草鱼、欧洲鳗鲡所寄生的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拟指环虫为材料,建立以金鱼为寄主、中型指环虫为指示虫的杀虫药物筛选动物模型,使寄生感染率达100%。利用该模型对29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博落回、小果博落回、鸦胆子、云南重楼、杠柳、槟榔、陈皮最高杀虫率在48 h内均达70%以上,且对鱼安全性较高;刺五加、细柱五加、商陆、乌头、松针、藁本、青蒿、辣蓼、苦参对指环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杀虫率在20%~40%之间;荆芥、山奈、葫芦巴、萹蓄、芫花、马钱子、肉豆蔻、马兜铃、直立百部、千年健、常山、北乌头在实验浓度内对指环虫没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其中,银杏外种皮、博落回、小果博落回杀灭活性最强,使用浓度较低,该实验条件下杀灭率100%;鸦胆子、槟榔对鱼最为安全,但杀虫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人工感染金鱼鳃上指环虫的杀灭率和金鱼死亡率为指标,研究甲苯咪唑、吡喹酮、托曲珠利及敌百虫4种杀虫剂与银杏果皮提取物复配前后的杀虫效果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在较低质量浓度与银杏果皮复配后杀虫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25mg/L甲苯咪唑复配前杀虫率为78.08%,复配后杀虫率提高至93.84%(P0.05),0.25、0.50、1.00mg/L吡喹酮复配前杀虫率分别为51.37%、70.32%、81.51%,复配后提高至90.41%、99.24%、99.02%,且均差异显著(P0.05),0.25、0.50mg/L托曲珠利复配前杀虫率为47.26%、60.96%,复配后提高至87.82%、95.72%,差异显著(P0.05),0.25、0.50、1.00mg/L敌百虫复配后杀虫率分别为67.81%、94.52%、99.31%,显著高于复配前杀虫率(P0.05)。在低质量浓度下,4种杀虫剂复配后对金鱼的毒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在水温26℃~29℃下,利用不同浓度组(0 mg/L、50 mg/L、75 mg/L、100 mg/L、125 mg/L)的茜素红S溶液对平均体长为5.7~6.1 cm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苗分别浸泡12 h、24 h和36 h,分析茜素红S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当溶液浓度达125 mg/L时,染液对草鱼具有较强的毒性,幼鱼绝大部分死亡,当浓度不高于100 mg/L时,幼鱼全部存活。茜素红S能在草鱼幼体上形成红色标记环,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染色越明显,24 h染色效果优于12 h,而浸泡36 h耳石颜色未出现明显加深。草鱼幼体的最佳染色方式为24 h、100 mg/L。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重楼杀灭罗氏沼虾寄生纤毛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系统溶剂极性法提取重楼,制备粗提物,以寄生罗氏沼虾上的纤毛虫(聚缩虫和靴纤虫)为指示寄生虫,进行杀灭罗氏沼虾寄生纤毛虫的药效活性追踪试验,初步确定重楼杀灭纤毛虫的活性部位,并对活性部位进行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极性的重楼提取物对纤毛虫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其中重楼甲醇提取物对纤毛虫的杀灭作用最强,其浓度为45mg/L时,对纤毛虫杀灭率为100%,确定其含有杀灭纤毛虫的活性成分。活性部位对罗氏沼虾仔虾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甲醇提取液对仔虾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为272mg/L,其安全浓度为111.5mg/L,表明重楼是一种比较安全、杀虫效果良好的水产用中草药。  相似文献   

11.
茶皂素在刺参苗期对玻璃海鞘杀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求刺参苗种生产期间清除玻璃海鞘的有效方法,以天然环保的茶皂素作为杀虫药物,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茶皂素溶液对玻璃海鞘的杀除效果及对参苗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茶皂素对玻璃海鞘具有致死作用,用质量浓度为5、10、20 mg/L的茶皂素溶液浸浴处理12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分别为32.3%、67.7%、83.3%,用质量浓度30 mg/L的茶皂素溶液处理6 h,或用40 mg/L的茶皂素溶液处理3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均可达到100%,而用质量浓度为50、60 mg/L的茶皂素药液只需处理2 h,玻璃海鞘杀除率即可达100%;刺参苗种在质量浓度5~4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6 h内无明显异常,将其重新置于新鲜海水中12 h即可恢复正常活动状态;在质量浓度为50、6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8 h,刺参苗种出现轻度化皮现象,12 h时损伤率分别为6.7%和13.3%,但将其重新置于新鲜海水中后未出现死亡,经过一段时间刺参即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结果表明,茶皂素对玻璃海鞘具有很好的杀除效果,在质量浓度为30~4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2~3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接近100%,而且茶皂素绿色安全、经济高效、生态环保,适合在刺参苗种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防治河鲀车轮虫病,分别设置0、2.5、5.0、7.5、10.0、12.5、15.0、17.5、20.0、25.0、30.0、35.0和40.0共13个盐度梯度,对暗纹东方鲀进行了浸浴实验。结果显示,盐度为15以下,对暗纹东方鲀的存活没有影响;盐度为0、2.5、5.0时,4 d内车轮虫的数量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趋势;盐度7.5作用4 d,盐度10.0作用3.5 d,盐度12.5作用3 d,杀虫率可达95%以上;盐度15.0作用32 h,盐度17.5作用24 h,盐度20.0作用10 h,盐度25.0作用4 h,盐度30.0作用1.5 h,盐度35.0作用1 h,盐度40.0作用0.5 h,对车轮虫的杀虫率均可达100%。应用SPSS软件,对杀虫盐度和时间进行拟合曲线方程分析,其数学模型为对数曲线方程y=34.19-5.55lnx。另外,车轮虫在暗纹东方鲀体表的复活试验显示,用提高盐度的方法杀灭暗纹东方鲀体表车轮虫后,再恢复到正常养殖盐度5.0的情况下,暗纹东方鲀的体表车轮虫病不再复发,说明盐度7.5以上能治疗暗纹东方鲀的车轮虫病。结合提高盐度治疗暗纹东方鲀车轮虫病的生产性试验结果,建议以盐度为7.5–15.0作为治疗暗纹东方鲀体表车轮虫的适宜盐度。  相似文献   

13.
以苯乙醇为起始原料,对醇基的α位碳上的氢进行取代,反应合成3种N-取代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化合物1~3),研究其对多子小瓜虫掠食体和包囊的杀虫活性,评价杀虫活性物质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3种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对多子小瓜虫的掠食体和包囊均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其中化合物1(2-甲胺基-1,2,3,4-四氢异喹啉-1-甲腈)的杀虫活性最强,其对多子小瓜虫掠食体4 h的100%灭杀质量浓度为20.0 mg/L,对包囊6 h的100%灭杀质量浓度为40.0 mg/L,对掠食体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为11.6 mg/L。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翘嘴红鲌的48 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62.78 mg/L。2-甲胺基-1,2,3,4-四氢异喹啉-1-甲腈具有较好的体外杀多子小瓜虫活性,且毒性较低,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防治河鲀车轮虫病,分别设置0、2.5、5.0、7.5、10.0、12.5、15.0、17.5、20.0、25.0、30.0、35.0和40.0共13个盐度梯度,对暗纹东方鲀进行了浸浴实验。结果显示,盐度为15以下,对暗纹东方鲀的存活没有影响;盐度为0、2.5、5.0时,4 d内车轮虫的数量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趋势;盐度7.5作用4 d,盐度10.0作用3.5 d,盐度12.5作用3 d,杀虫率可达95%以上;盐度15.0作用32 h,盐度17.5作用24 h,盐度20.0作用10 h,盐度25.0作用4 h,盐度30.0作用1.5 h,盐度35.0作用1 h,盐度40.0作用0.5 h,对车轮虫的杀虫率均可达100%。应用SPSS软件,对杀虫盐度和时间进行拟合曲线方程分析,其数学模型为对数曲线方程y=34.19-5.55lnx。另外,车轮虫在暗纹东方鲀体表的复活试验显示,用提高盐度的方法杀灭暗纹东方鲀体表车轮虫后,再恢复到正常养殖盐度5.0的情况下,暗纹东方鲀的体表车轮虫病不再复发,说明盐度7.5以上能治疗暗纹东方鲀的车轮虫病。结合提高盐度治疗暗纹东方鲀车轮虫病的生产性试验结果,建议以盐度为7.5–15.0作为治疗暗纹东方鲀体表车轮虫的适宜盐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在淡水和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福尔马林,进行鮸鱼刺激隐核虫防治的研究.结果发现,福尔马林质量浓度为221.3 mg/L的海水中,鮸鱼12 h内无死亡,海水福尔马林对鮸鱼12 h,24 h,48 h,72 h,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75.6,413.8,248.1,212.7,200.7 mg/L,安全浓度为56.08 mg/L;淡水浸泡鮸鱼的半致死时间为126 min;淡水处理刺激隐核虫的半致死时间为26 min,海水福尔马林中,处理2 h和12 h的半致死浓度为62.5,23.3 mg/L.全池泼洒20~80 mg/L福尔马林可防治刺激隐核虫,淡水浸泡30 min后泼 25 mg/L福尔马林效果更佳.研究结果表明,海水和淡水福尔马林对刺激隐核虫的致死浓度处于鮸鱼安全范围之内,淡水浸泡30 min后泼洒25 mg/L福尔马林可有效防治刺激隐核虫.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质量浓度铅对草鱼鱼种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草鱼暴露于不同水平(0、72、144、288 mg/L)的硝酸铅水溶液中,分别于12、24、48、96 h测定草鱼肝、鳃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当鱼经不同质量浓度Pb2+处理24 h后,其肝脏的GSH-Px活性表现为诱导效应;而鳃在低质量浓度(72 mg/L)Pb2+处理也表现诱导效应,但高质量浓度Pb2+(144、288 mg/L)处理24 h后,其GSH-Px活性表现为抑制效应.与肝GSH-Px相比,草鱼肝SOD经Pb2+处理后其活性抑制更加明显,表明肝SOD对Pb2+的毒性反应比肝GSH-Px敏感.同时,草鱼经不同质量浓度Pb2+处理12 h后,肝与鳃的MDA含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水体铅可能通过诱导草鱼肝脏与鳃发生氧化损伤而发挥毒性作用,并进一步损伤机体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合成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并进行杀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药效评价。以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为起始原料,在2位的胺基上引入与环己甲酰氯、苯甲酰氯、噻吩甲酰氯、乙酰氯以及氯乙酰氯等不同的酰基进而合成5种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化合物1~化合物5),研究其对小瓜虫掠食体和包囊的杀虫活性,并对杀虫活性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5种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1 [(1-甲基-3,4-二氢异喹啉-2(1H)-基)-苯基-甲酮]的杀虫活性最强,其对多子小瓜虫掠食体4 h的100%杀灭浓度为24.0 mg/L,对包囊6 h的100%杀灭浓度为60.0 mg/L,对掠食体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16.4mg/L。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的48 h LD50为234.3 mg/L,其安全浓度为64.1 mg/L。研究表明,化合物1[(1-甲基-3,4-二氢异喹啉-2(1H)-基)-苯基-甲酮]是一种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杀小瓜虫药物。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锰酸钾、硫酸铜和次氯酸钠对双叉薮枝虫水母的抑制杀灭效果,在水温(28.8±0.7)℃、盐度为(7.4±0.7)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不同浓度高锰酸钾、硫酸铜和次氯酸钠对双叉薮枝虫水母作用3 h和24 h后致死试验。结果显示:当高锰酸钾浓度为2.0 mg/L时,3 h后双叉薮枝虫水母平均成活率为80.0%,24 h后成活率为40.0%,当高锰酸钾浓度为2.9 mg/L时,3 h后平均成活率为43.3%,24 h后平均成活率为0%;当硫酸铜浓度为0.3 mg/L时,3 h后平均成活率约为100%,24 h后平均成活率为56.7%,当硫酸铜浓度为0.6 mg/L时,3 h后平均成活率约为63.3%,24 h后平均成活率为0%;260 mg/L次氯酸钠浓度作用3 h后,双叉薮枝虫水母成活率仍然有93.3%,但当104 mg/L次氯酸钠浓度作用24 h后,成活率迅速降为36.7%。综合比较,硫酸铜终浓度为0.6 mg/L且作用24 h抑制杀灭水母效果最佳,生产上药物作用24 h后结合池底吸污操作,抑制去除育苗水体中水母效果好。本研究对培育鱼苗过程中如何抑制去除双叉薮枝虫水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合成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并进行杀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药效评价。以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为起始原料,在2位的胺基上引入与环己甲酰氯、苯甲酰氯、噻吩甲酰氯、乙酰氯以及氯乙酰氯等不同的酰基进而合成5种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化合物1~化合物5),研究其对小瓜虫掠食体和包囊的杀虫活性,并对杀虫活性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5种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1 [(1-甲基-3,4-二氢异喹啉-2(1H)-基)-苯基-甲酮]的杀虫活性最强,其对多子小瓜虫掠食体4 h的100%杀灭浓度为24.0 mg/L,对包囊6 h的100%杀灭浓度为60.0 mg/L,对掠食体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16.4 mg/L。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的48 h LD50为234.3 mg/L,其安全浓度为64.1 mg/L。研究表明,化合物1 [(1-甲基-3,4-二氢异喹啉-2(1H)-基)-苯基-甲酮]是一种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杀小瓜虫药物。  相似文献   

20.
周治山 《内陆水产》2013,(11):65-65
3.5为什么有些池塘不发生车轮虫病,即使发生也能一下子控制住病情.笔者分析原因有五:一是这类池塘本身车轮虫病原体少,而且是“大车轮虫”,不是“小车轮虫”;二是部分新池或清池后在三年以内的池塘;三是春季用过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敌百虫“三合一”杀虫;四是放养密度不大的池塘;五是投放草鱼规格均在0.5kg以上的池塘,没有套养小草鱼,或投放的是自己精心培育的草鱼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