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提高构建行驶工况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基于采集的10辆出租车930余万条数据,构建了典型城市乘用车行驶循环工况。首先,运用切比雪夫滤波器和筛选规则对行驶工况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短行程划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维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处理,运用两步聚类分析进行聚类和异常值提取,获取三类短行程样本库,并通过短行程切分法构建怠速段库和运动段库,确定了怠速段和运动段时间分布;最后,依据分布特征参数平均绝对误差最小原则,构建了持续时间为1 200 s的拥堵、一般拥堵、畅通行驶循环工况和总行驶循环工况。结果表明,构建的城市行驶工况与道路试验数据平均绝对误差不大于3.15%,说明该方法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汽车行驶性能,构建反映真实道路情况的汽车行驶工况和汽车运动评估体系,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误差分析的汽车行驶工况构建方法.首先利用删除或插值补充的方式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消除数据采集时的误差,同时根据运动学片段的定义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运动学片段划分;其次为降低特征参数的数量,简化计算,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所给9种特...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对实际道路载荷数据典型工况提取的合理性,将采集到的车辆数据进行预处理、运动片段划分、特征参数提取并形成特征参数矩阵,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参数降维处理,通过孤立森林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离群点检测,并采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各工况运行时间所占比例构建汽车行驶工况。结果表明,改进后的K-means聚类算法的Average Silhouette值提升了6.53%,聚类效果明显优化,所构建的汽车行驶工况的相对平均误差为5.09%,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FCM聚类法在车辆行驶工况中的应用。通过对合肥市典型道路的试验,获取大量的实验数据,划分为多个运动学片段,并运用多元统计理论方法及Matlab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引入11个表征汽车行驶特性的特征参数进行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这种数理统计理论,同时通过FCM聚类方法,对合肥市道路行驶工况进行分析与仿真,拟合出能够代表合肥市的代表性工况。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拟合的行驶工况有利地反映了合肥的汽车保有量、城市结构、交通流分布、驾驶行为习惯及道路特征等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基于汽车实际运行载荷数据,对速度时间序列异常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进行片段划分,构造表征运行片段特征的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参数降维,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运行片段进行分类。基于马尔科夫链原理确定工况间的顺序关系,最终结合怠速时间特征与各工况总时间比例确定汽车行驶工况。结果表明,通过特征参数相对误差检验及速度-加速度联合分布概率差异值进行对比,所构建的行驶工况与原始载荷数据特征差异较小,能够体现汽车实际行驶过程中的相应特征,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汽车行驶工况的识别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学习向量量化模型的汽车行驶工况识别算法。选取典型工况作为初始样本,对典型工况进行分块以扩充识别样本空间。选取并计算能够充分表征工况特征的特征参数,对所有的特征参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形成对应的标准特征参数向量。构建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工况识别模型,给出用于模型训练的训练流程以及用于工况识别的识别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工况识别算法能够有效地对汽车的实际行驶工况进行实时识别,识别精度达到88%。  相似文献   

7.
为了构建汽车行驶工况模型和汽车运动特征评估体系,连续采集了三周福州地区的行驶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运动学片段的划分。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降维的主成分特征值进行聚类,根据距离最小原则挑选出运动学片段来合成反映不同交通状况的汽车行驶工况曲线。并对汽车行驶工况曲线进行分析评价,由此论证了该方法构建汽车行驶工况曲线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马尔科夫的城市道路行驶工况构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汽车行驶工况看作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马尔科夫过程,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将行驶工况分成6个不同状态,而每个行驶片段作为反映加速度变化的模型事件,更好地保持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微小时间段内的速度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状态转移概率与相似性检验相结合的候选工况选择方法,建立了具有13个特征参数的评价准则.以合肥市典型道路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并通过独立性检验,验证了马尔科夫方法应用于行驶工况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与试验数据进行模型事件加速度分布的K-S检验上,马尔科夫方法相似性水平为0.998、0.989和0.994,而传统方法的相似性水平则为0.788、0.036和0.992.因此其更符合实际道路的行驶工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蔬菜等农产品对大肠杆菌快速检测的需求,提出采用形态特征参数及染色后菌体区域的颜色特征参数统计值对大肠杆菌进行快速识别,同时提出采用主成分神经网络作为预测模型来提高识别能力.提取了Hu's不变矩、形状因子、密集度、饱和度等14个具有尺度、平移、旋转不变性的特征参数,提取主成分建立了基于主成分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将其与普通神经网络模型比较的结果表明,主成分神经网络简化了网络结构、减少了训练时间和计算量、提高了识别的正确率,对大肠杆菌的识别正确率达到91.33%.  相似文献   

10.
丁筠  殷涌光  王旻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2):134-139,145
为了适应蔬菜等农产品对大肠杆菌快速检测的需求,提出采用形态特征参数及染色后菌体区域的颜色特征参数统计值对大肠杆菌进行快速识别,同时提出采用主成分神经网络作为预测模型来提高识别能力。提取了Hu’s不变矩、形状因子、密集度、饱和度等14个具有尺度、平移、旋转不变性的特征参数,提取主成分建立了基于主成分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将其与普通神经网络模型比较的结果表明,主成分神经网络简化了网络结构、减少了训练时间和计算量、提高了识别的正确率,对大肠杆菌的识别正确率达到91.33%。  相似文献   

11.
对近年来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发展现状和电动汽车用各类驱动电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种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对各种电机的性能作简单比较,指出未来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发展趋势是:稀土永磁轮毂电机以其高稳定性、高性价比、电能消耗少、输出功率高、环境适应性强的优点,更适合作为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由于转向机制不同导致的自动导航系统无法在轮式与履带式拖拉机上通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履带转速与虚拟驱动速度和虚拟转向角转换模型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轮式车辆中性转向二轮模型和履带车辆转向模型的分析,推导出履带车辆两侧履带卷绕速度与虚拟转向角和虚拟驱动速度的表达式,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构建完整的反馈控制。进行实车转向试验,采集数据,对提出的转换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转换模型下理论值与实际参考值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该转向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分析了双流传动履带车辆转向运动过程,主要从运动学参数方面来探讨车辆转向.由于履带在履带车辆转向中的特殊作用,所以从履带的运动分析和车体运动分析两方面来分析车辆转向,从而建立双流传动履带车辆转向运动学模型,为进一步分析双流传动转向装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重型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烟度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加载减速工况排放测试方法对1500多辆在用重型柴油车进行了烟度排放测试,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车辆烟度排放值与车辆行驶里程、车龄、车辆质量、发动机吸气方式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烟度的排放值与车辆行驶里程、车龄、车辆质量的数学关系式,以及相应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车辆行驶里程150000km以内,烟度的排放值随里程增大而增大,但150000~300000km段烟度值变化平缓;车龄从3年增长到10年,烟度排放值增长约40%以上;车辆烟度值随车辆总质量的增大而下降;增压式柴油机的烟度较自然吸气式柴油机烟度低1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螺旋推进车研究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推进车对解决湿软地面交通运输和工程作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回顾了国内外螺旋推进车的发展状况,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螺旋推进车辆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研究方法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机动车辆与日俱增,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疲劳驾驶现象更是频繁出现,疲劳影响驾驶员的警觉性和安全驾驶能力,驾驶疲劳导致了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以改善其续驶里程,开发了一套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具有机械制动备份功能.同时,考虑到电动汽车电动机和电池性能参数,开发了高效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算法具有较强的移植性.采用硬件在环的方式对系统的控制效果和制动能量回收效率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再生制动力和摩擦制动力可以很好地协调运作,同时有效地回收制动能量.最后,在燃料电池汽车上进行转鼓实验,很好地完成了Japan-1015循环工况,能量回收效率高达59.15%.  相似文献   

18.
农用运输车作为我国交通运输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农村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使用户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老款式农用运输车的价格优势正在削弱;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汽车产品的进入,使得农用运输车受到性能价格比的挑战。在仍需继续保持农用运输车原有的技术特点的前提下,农用运输车产品更新换代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实际道路上的车辆排放因子的测试方法,将一套车载实测系统安装在一辆机动车上进行测试研究,可以获得大量的实际道路上的行驶参数和排放原始数据,根据实测的汽车的瞬时车速、油耗以及各排放气体浓度值(HC,CO,NO,O2,CO2),可以计算得到各组分的质量排放率和排放因子。并通过这种测试方法,获得了试验用公交汽车的实际道路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