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龙 《中国蜂业》2003,54(6):16-16
一、穿心莲防治中囊病穿心莲又名搅核莲、一见喜、斩蛇剑 ,系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性味苦寒 ,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消炎。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 ,用穿心莲注射液兑 1∶2的糖浆喂蜂防治效果好。用量根据病群群势而定 ,一般 1 0框群可取 2mL装的穿心莲注射液 2支兑糖浆于傍晚喂蜂 ,穿心莲味清香甘甜 ,蜜蜂喜食 ,每天喂一次 ,至治愈为止。同时对蜂具进行消毒 ,结合换箱、换脾、换王则效果更好。无病群预防药量减半。隔 5天喂一次 ,一般 3~ 5次即可。  二、防治意蜂大肚病晚秋和早春 ,蜂群易患大肚病。患病群工蜂在巢门前震翅、不安 ,…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5,(4):23-25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春繁的蜂群,由于气候和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蜂群在早春繁殖期间,不但群势增长缓慢,而且普遍出现爬蜂或发生白垩病,严重影响春季油菜花期及全年蜂产品的生产。笔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探索,反复试验,总结出一整套包括改单脾开繁为多脾开繁;在开繁初期,改饲喂糖浆为饲喂蜂蜜;改单一采用灌脾法或框梁喂粉法为保险喂粉法;改蜂群开繁后每7天提脾检查或加脾1次,为放王开繁后25天以内不提脾检查蜂群;改春繁期巢箱盖副盖后再盖报纸、棉垫为用塑料膜直接盖在框梁上面,不留上蜂路;改用抗生素预防蜂病为用微生态活菌制剂预防蜂病;改用割蜜刀割除封盖蜜盖,为采取拉锯式破坏蜜盖;改用天然花粉加脱脂大豆粉混合喂蜂为用天然花粉加"龙粉"混合喂蜂、在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用鸡蛋白喂蜂等技术措施,蜂群早春快速繁殖成健康强群,采用该技术进行早春繁殖的蜂群比采用单脾开繁系列技术进行早春繁殖的蜂群提早1~15天加继箱,蜜蜂发育良好、健康,没有或很少发生爬蜂及白垩病,为夺取油菜花期和全年蜂产品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地蜂农在防治欧洲幼虫病中,普遍采用硫酸卡那霉素,实践证明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用药方法: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0万单位,与1:1糖浆1斤混和,装入喷雾器逐脾喷洒病蜂40~50框,隔3~4天一次,连续3次。也可用硫酸卡那霉素药物糖浆(配方如上)饲喂病群,每次0.3~0.5斤,隔3~4天一次,连续3次。经观察,患病蜂群施药一次,即可控制病情,用药后蜜蜂及蜂儿无中毒及其它异常现象。为巩固药物疗效,再连续用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一名蜂药厂的技术员,很多新蜂药的试验工作大多有我来做。因常年与蜂病打交道,于是总结了一套防治白垩病的方法。一、春季消毒预防春繁季节只要能开箱检查,就可以进行蜂箱消毒预防。消毒包括:蜂箱内外、带蜂的脾以及准备使用的蜂具、饲料、旧花粉脾、旧蜜脾。保障蜂箱内病菌降到最低水平,确保发病期不会迅速爆发。具体措施是:1.用升华硫熏蒸或百菌杀(苯扎溴铵溶液)喷雾。场地也最好消毒处理,奖饲的花粉必须先消毒处理;2.第一次奖饲时加白垩净等药物预防(按最大配水量配制)。  相似文献   

5.
赵正虎 《中国蜂业》2007,58(10):22-22
2006年春繁较早,经过1个多月的春繁,我的60群蜂达到6脾蜂群势,蜂数密集。春繁时一直喂天然花粉和糖浆,子脾成片,发育正常。从3月2日发现有几群蜂患白垩病;3月4日外界有粉源(柏树),停止饲喂花粉,蜂群出现爬蜂现象(主要是成  相似文献   

6.
白垩病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疾病,不同蜂群间的抗白垩病能力强弱差异检测是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意蜂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的差异.采用DPS软件方差分析系统分组实验统计分析和Tukey法多重比较,对4群患病蜂群和4群健康蜂群自然状态和接种蜜蜂球囊菌病原状态下的3次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不同蜂群间的抗病能力有差异;1号蜂群在接种蜜蜂球囊菌前、后蜂群患病个体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蜂群(p<0.05);用白垩病死尸粉末拌入花粉饲喂的方法可以有效诱发蜂群发生白垩病;实验筛选出抗白垩病能力强、弱的蜂群为抗白垩病相关分子标记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7.
<正>我1975年开始养蜂至今30余年,从未间断过。2008年因老伴住院没能及时管理蜂群,结果蜂群患上了白垩病全场覆没。2009年惊蛰过后,我又买了两群意蜂均患有白垩病。用大黄苏打、冰硼散等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后来我在杂志上看到用中草药单方喂3次药糖浆就行,我从中得到启示,治疗白垩病用中草药效果好。2011年,我的蜂场扩大到11群蜂,在春分过后两天又发现白垩病,我马上采用中草药治疗,渐渐病症消  相似文献   

8.
每群病蜂用糖浆0.5公斤、板兰根冲剂一袋(10克)加土霉素1片。先将板兰根冲剂和土霉素片用温开水溶化后,再加入糖浆中搅匀。用此糖浆灌脾喂蜂,间隔一天喂一次,连喂3次,病情即可减缓、痊愈。  相似文献   

9.
多菌灵喷蜂治白垩病1993年开春,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一群患白垩病最严重的蜂,用多菌灵每周喷打一次,共喷打5次,结果蜂王、工蜂、幼虫无损失;以后我把所有蜂群喷打、消毒一次。至7月份,我蜂场白垩病全部消失。药液配制:每千克清、温水兑5克多菌灵;多菌灵是...  相似文献   

10.
1991年,我地蜂群暴发白垩病,很多蜂场垮场,养蜂人改行。我的蜂群也不例外地染病,尽管用了很多方法,但始终没有治好。在我的所有蜂群中,惟有一群蜂没有感染白垩病。这群蜂采胶能力极强,蜂箱的所有裂缝均被蜂胶糊严,几天检查一次蜂群,覆布就很难扯下。当时我猜想这群蜂具有抗白垩病能力,并设想用它作种蜂群,培育抗病蜂群。第二年春天,没有染病的这群蜂强壮后,我用其雄蜂作种用雄蜂,又用这群蜂的蜂王产的卵培育蜂王,还用这群蜂作哺育群。我把其他蜂群中的雄蜂处死,病重蜂群的蜂王也处死,并安上了王台。到蜂王产卵后,我把病群的蜂王全部换成新王…  相似文献   

11.
众多文章都在讨论防治白垩病的药物和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我在养蜂的前十多年从没给蜂群用过药物,蜂群也没有患过白垩病.前两年因换种染上了白垩病,期间用不少方法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有些蜂群经治疗后在外界蜜粉源丰富时可痊愈,但蜜粉源一过又复发.最后换上高抗白垩病蜂种才将全场白垩病消灭.首先在我换种前留下的原蜂种群中挑选各种性状良好,并在全场发病期间没有发病的群做父母群进行育王换王,对有病群的蜂王全部进行淘汰,新王开产时紧脾使蜂多于脾.病情重的群换脾换箱,并用硫磺烟熏后再使用.经上述治疗全场白垩病不再复发.  相似文献   

12.
张功勋 《中国蜂业》2002,53(4):28-28
蜜蜂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 ,是由蜜蜂子囊球菌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真菌病。患病蜂群子脾零乱 ,轻者影响生产 ,重者弱不成群。 1 992年枣花后期 ,乐陵蜂场蜂群 ,均不同程度地患上白垩病 ,我 60群蜂有 8群发现白垩病 ,几经用药喷治 ,幼虫虽呈饱满鲜亮 ,待幼虫老熟时白垩病又复发。在一次偶然思索中我发现 ,首发此病的都是浆王。引起我用换王防病的想法 ,于是我就移没患白垩病的喀王幼虫育王。待新王产卵后 ,将 3脾蜂紧为 2脾 ,幼虫孵化的特别好 ,没发现一例白垩病。从培育新王再繁过程中我体会到 ,蜂群患白垩病并非浆王之故 ,而是养蜂员管理失误…  相似文献   

13.
麻痹病是蜜蜂成年蜂因感染麻痹病病毒引起的,这种病又叫瘫痪病、黑蜂病。在防治蜜蜂麻痹病方面我们采用以下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首先,改善蜂群生活环境,防止蜂群受潮;更换箱内包装、旧脾;刮除箱壁、箱底污物,并用少量石灰消毒;加强保温,改善通气;饲喂优质无污染蜜粉饲料。其次,将升华硫磺粉撒在框梁上、巢门口和箱底,每群10克左右。患病蜂因难以忍受这种异味刺激而纷纷爬出箱外,升华硫磺粉对蜜蜂麻痹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第三,采用药物糖浆治疗。按2∶1的糖水比熬制糖浆,每100框蜂饲喂1公斤,药量每…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我地白垩病流行,使用多家蜂药厂生产的蜂药都治不好,蜂友们十分着急。无奈之下我就用70度白酒喷脾,3天后观察症状明显减轻。隔2天再喷1次效果更明显,隔数日后又喷了1次,基本控制了白垩病。  相似文献   

15.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0,30(12):43-43
<正>白垩病易在阴雨潮湿天气和外界蜜源不足时发生,一般很难根除。通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防治白垩病的关键是预防。(1)饲养强群,要使蜂多于脾。蜂箱中蜂群要  相似文献   

16.
我业余养蜂30余年,遇到过各种蜜蜂疾病,时轻时重,总也好不彻底。后来我听别人介绍试用EM原露饲喂蜜蜂,蜂病很快得到控制。从那以后,我一直用这种生物制剂预防蜂病,每年分早春、夏、秋分批次连续饲喂几次。每年用1~2瓶(每瓶1000毫升),每群每次500毫升稀糖浆加5~10毫升EM原露,连续饲喂3次。这几年蜂群健康无病,有兴趣的蜂友可以试一试。  相似文献   

17.
我是如何将弱群养成强群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元明 《中国蜂业》2000,51(3):17-17
我从 1 970年开始养蜂 ,即从两三个弱群起步 ,3年发展成 4 0~ 50群。倘若有人买蜂 ,便将强群全部出售 ,留下两三个弱群 ,再重新养起。我是如何将弱群养成强群的 ?一、越冬管理1、抓住无子期 ,及时治蜂螨。“霜降”以后 ,子脾已出尽。用“速杀螨”、“绝螨一号”等 3种药剂 ,隔日连治3次 ,将蜂螨基本消除。2、预防白垩病 ,饲料加中药。喂越冬饲料时 ,每公斤的糖浆加 0 1公斤药水 (用金银花 3 0 g、连翘 3 0 g、蒲公英 2 0 g、大黄 1 0g、甘草 6g熬制 )进行饲喂。喂药后每年既没出现白垩病 ,也没发生其它疾病。3、早喂越冬饲料 ,让其成…  相似文献   

18.
薛承坤 《蜜蜂杂志》2008,28(2):25-25
白垩病是由蜂球囊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多选用消毒预防法和药物治疗法,还有采取关王、换王、换箱、换脾等措施的,但有时这些方法也控制不住"白垩病".因为选用方法越多,蜂群被折腾得就越弱,即使控制了白垩病,病群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群势,对生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白垩病是由蜂球囊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多选用消毒预防法和药物治疗法,还有采取关王、换王、换箱、换脾等措施的,但有时这些方法也控制不住"白垩病".因为选用方法越多,蜂群被折腾得就越弱,即使控制了白垩病,病群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群势,对生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萧德强 《中国蜂业》2003,54(5):15-15
自 1 997年以来 ,辽西地区晚秋常发生大面积爬蜂 ,致使本地区的蜂群饲养数量下降。现在众多蜂友谈“爬蜂”色变 ,束手无策 ,到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群势骤降或爬光。面对严重的秋季爬蜂 ,我谈谈如何预防爬蜂和做好晚秋蜂群管理。一、消毒蜂箱、巢脾。从春繁开始应对蜂箱、巢脾进行消毒 (用甲醛、强氯杀菌剂或百菌杀均可 ) ,每次加脾都要消毒后加入 ,目的是将病菌控制在最低限度。平时不可巢脾太松 (每张脾的蜂数应不低于 8成 ,足脾最好 ) ;饲料 (蜜粉水 )应充足 ,依群势适时加脾。发现有爬蜂的蜂群适当地喂些药物 (方法同下文 )。这样蜂群到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