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引进的15个大果沙棘新品种在山东省滨海盐碱地的生长观测,研究大果沙棘不同品种在滨海盐碱地的适生性。为盐碱地生态经济树种选择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果沙棘研究情况及品种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调查,初步摸清了大果沙棘国内外及山东省的研究情况,同时,对山东盐碱地区引种栽培的大果沙棘资源品种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东滨海盐碱地造林树种缺乏的状况,引进了大果沙棘新品种15个,并对其物候期和生长节律进行观测,为大果沙棘新品种选择及其在盐碱地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从磴口引进的大果沙棘5个新品种,在山东省林科院盐碱地造林试验站进行了生长特性调查,选出了综合性状较好的新品种,为筛选不同类型的适生品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果沙棘新品种生物学特性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在盐碱地区栽培的大果沙棘14个新品种的观测,描述其在盐碱地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并对目前国内已培育出的大果沙棘新品种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2005年、2007年将从辽宁引进的大果沙棘种植在西宁市樟脑山。2016年对该地的大果沙棘人工林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林内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以探索大果沙棘人工林对土壤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形中,生长势平地洼地坡地;对于理化性质,11年生大果沙棘人工林通透性9年生,11年生大果沙棘人工林中土壤肥力和养分优于9年生大果沙棘人工林;不同地形中,平地的理化性质优于洼地和坡地,平地更适于大果沙棘生长,更易成林;不同品种中,对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明显。因此,选择适宜的种植条件,生长时间越长对于土壤性质改良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围场县引进发展大果沙棘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围场县社会经济和林业发展状况,论述了发展大果沙棘的必要性。通过对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力量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发展大果沙棘的可行性。并对大果沙棘的主要品种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沙棘是胡颓子科的沙棘属,喜凉爽、喜光、耐旱、耐盐碱、萌芽力强、水平根系发达,有根瘤菌,可与多树种混交。大果沙棘以其果大、粒多等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大果沙棘的快速育苗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沙棘具有适应性强、抗风沙、耐盐碱的特性。在沙地和盐碱地上生长正常,枝叶繁茂,根系发达,萌蘖力强,真所谓是固沙、防沙和改良盐碱地的优良树种之一。发展沙棘对于解决沙地造林成活率低、盐碱地造林、成林难的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果沙棘     
沙棘属于胡颓子科,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乡土品种中华沙棘属小果沙棘。大果沙棘原产于俄罗斯,俄罗斯是最早把野生沙棘进行选育栽培的国家,现有50多个大果沙棘品种进行了注册。我国刚刚引进栽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东北西部的主要杨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碱胁迫条件下各品种的生长反应,并以此为依据,对其抗盐碱性进行了初步排序。  相似文献   

12.
土地盐碱化是制约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严峻问题.研究盐碱胁迫下植物的抗性效果,为开发利用盐碱化土地及培育优良抗盐碱的植物品种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综述了盐碱胁迫下植物的形态、生理、生化方面的响应,以期揭示植物的抗性机理.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生态草建设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围栏封育重在栏内的建设;“三化”草场盐碱含量不同,宜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以土定草,科学种植,提高经济效益;盐碱地栽植灌木不宜过多,应与生物围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和配置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新品种的引种上筛选出适于河西走廊发展的农田防护林树种为三倍体毛白杨B10 0 8和BT85 ,并能在瘠薄和盐碱化土壤上良好生长 ;经抗寒性分析得出垂柳、云杉、白榆、柽柳、沙枣抗冻性较强 ;为减缓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 ,在林网配置模式上引入了云杉、侧柏、樟子松、垂柳、小叶白蜡、国槐等耐瘠薄抗寒性强的树种 ,营造多树种林带 ,组成混交林网结构 ,使林网中感虫杨树的比例占 2 0 %左右 ,增加了林网结构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随着人们对景观绿化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较少的彩叶乔木品种,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彩叶乔木日益增加的需求。大叶杨是余慈地区常用树种之一,以速生丰产、适应性强、容易繁殖著称。红叶杨是大叶杨的芽变品种,观赏价值颇高,也是彩叶树种红叶类中的珍品。全红杨是红叶杨的的二代品种,适种区域广、见效快、效益大。通过比较这3种杨树在余姚平原和盐碱地的不同生长情况和成活率,探讨了不同环境下每种杨树的生长差异,为下一步绿化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e two kinds of rigid polyurethane (PU) foams were prepared with respectively adding the refined alkali lignin and alkali lignin modified by 3-chloro-1,2-epoxypropane to be instead of 15% of the polyether glycol in weight. The indexes of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pparent density, thermal stability and aging resistance were separately tested for the prepared PU foa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thermal insulation and thermal stability for PU foam with modified alkali lignin are excellent among two kinds of PU foams and control samples. The additions of the refined alkali lignin and modified alkali lignin to PU foam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natural aging or heat aging resistance except for decreasing hot alkali resistance apparently. Additionally,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odified alkali lignin PU foam is lowest among two kinds of PU foams and control samples. The alkali lignin PU foam modified by 3-chloro-1,2-epoxypropane could be applied in the heat preservation field.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盐碱地绿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国盐碱地总面积达9 913万h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10,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复杂、生态系统脆弱、环境承载力差,既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也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盐碱地绿化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环境承载能力,为盐碱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和民生工程,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中对我国盐碱地面积、分布、类型及危害,盐碱地绿化障碍因素,当前盐碱地绿化相关技术等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了推进我国盐碱地绿化工作的建议,旨在为我国盐碱地治理与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中度盐碱地上采用覆沙压碱、灌水洗碱、深栽避碱、激素处理等措施进行草麻黄人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深栽避碱和覆沙压碱对草麻黄株高生长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各项栽培技术措施在中度盐碱地上对草麻黄地上生物量产量的增加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综合2项生长指标考虑,以深栽避碱和覆沙压碱技术措施对草麻黄在中度盐碱地上栽培具有更显著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玉米芯经碱预处理后,采用米根霉对其发酵制备L-乳酸,同时考察分步糖化发酵(SHF)和同步糖化发酵(SSF)两种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水洗碱预处理玉米芯酶水解性能优于未水洗碱预处理玉米芯,水洗过程可显著提高米根霉发酵性能。分步糖化发酵工艺下,米根霉于40℃下发酵48 h,可将含有31.84 g/L葡萄糖、6.38 g/L木糖的酶解液转化为14.65 g/L的L-乳酸,L-乳酸得率为0.29 g/g(以绝干物料计,下同);同步糖化发酵工艺下,米根霉40℃发酵36 h将底物质量浓度为50 g/L的水洗碱预处理玉米芯高效转化为L-乳酸,L-乳酸得率为0.44 g/g。  相似文献   

20.
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该文简要回顾了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的历史,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开展此项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以水肥为中心,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相互结合,是改良盐碱地的有效途径;盐水灌溉、采用新的化学改良方法、引种耐盐植物等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新措施;耐盐生理研究的进步,促进了耐盐品种的选育工作,加快了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