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草原植被是东乌珠穆沁地区生态环境主体,草原植被生态建设是东乌珠穆沁旗生态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保证边境稳定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东乌珠穆沁草原退化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退化原因,提出了草原植被生态建设措施,介绍了取得的成就,结合东乌旗实际情况指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对我旗今后的草原植被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他类似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北部荒漠生态系统特征分析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宁夏中北部地区的荒漠生态系统特征、植被类型、荒漠植被多样性及其植被覆盖等状况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该区荒漠生态系统的治理及生态恢复建设的可行性对策,提出了荒漠植物群落生态保护的4点建议:1)合理开发利用荒漠区丰富的植物资源;2)因地制宜发展人工草地;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的技术;4)利用沙漠绿洲生态系统加快荒漠化治理.  相似文献   

3.
以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县为例,对荒漠类土地的特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退化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建设与治理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土地适宜性为突破口,开发利用当地植物资源。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在通用的镶嵌法和林草复合法的基础上,对建设模式作了精心设计,特别是在保护退化原生植被草原上创造陛地采用了带、团、鱼鳞格插入法,经过实践,建设效果和生态功能均有一定提高,从而为建设柴达木荒漠化草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分布广泛,经济落后。植被对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与养分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植被修复是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与石漠化治理的根本。学者们多从林草植被恢复角度进行石漠化治理研究,主要研究植物群落的配置、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技术,提出了与不同等级石漠化相适应的植被配置技术及模式,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适生植物优势品种的筛选、植被配置的物种多样性、无石漠化与潜在石漠化地区的植被配置、地下水土漏失有效防治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以期能够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合理配置乡土经济型物种提供理论依据,将物质扶贫改变为物质与技术扶贫相结合,既能改善生态,又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兰州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模式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正平  王万鹏  朱恭  钟芳 《草业科学》2004,21(12):124-127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恢复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之一.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兰州地区的立地条件提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基本模式:以当地天然生长且能自我繁殖的植物为种源,在人工正向干预的基础上,引导并培育其繁衍和生长,逐步达到恢复植被的目的.人工干预的模式主要有:封育、植物混交配置、破土导入、破土引导、破土保护等.同时以典型的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为主研究了培育和更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根据系统论和生态位原理,将养鸡引入自然生态系统中进行生态养鸡,使物质和能量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二十几年来我国生态养鸡产业发展现状与养殖模式,发现生态养鸡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于养殖的密度,合理的养殖密度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石漠化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而植被-土壤-鸡构成互利共生的人工复合系统,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缓解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石漠化地区进行生态养鸡具有良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带动当地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以及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7.
以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县为例,对荒漠类土地的特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退化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建设与治理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土地适宜性为突破口,开发利用当地植物资源。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在通用的镶嵌法和林草复合法的基础上,对建设模式作了精心设计,特别是在保护退化原生植被草原上创造性地采用了带、团、鱼鳞格插入法,经过实践,建设效果和生态功能均有一定提高,从而为建设柴达木荒漠化草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草原是生态建设的主导产业,特别是辽西北地区,只有草本植被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绿色生态屏障;草业是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辽宁半农半牧区和农牧交错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草业与农业、林业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构成大农业中互相平衡的三大产业。合理配置草原资源,恢复、改良草原植被,发展、建设草业经济,对维护生态安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白小青 《中国猪业》2017,(11):69-73
本文从保护体系建设、 国家标准修订、 保护方案优化与落实、 品牌保护与宣传、 新品系培育与推广、 生猪养殖、 饲料兽药生产、 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屠宰加工体系建设、 生猪电子交易市场建设、 特色品牌创建等11个方面综述了荣昌猪种质资源保护及产业化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阿拉善天然草地资源及其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述阿拉善地区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该地区天然草地植被分布规律特点,菖 类型和生产力特点,以及草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阿拉善荒漠是我国生态退化最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区域之一,林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是阿拉善荒漠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在详细查阅现有人工植被建设所依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植被演替等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对典型地区现有人工植被建设成效调查分析,提出了阿拉善地区林草植被恢复与重建的5大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草业的含义论述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阐述了我国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战略:把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草原资源综合开发和推进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人工草地是青海省21世纪草业建设和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建设,结合我省实际,高速度、高质量地发展人工草地。通过综合的农业培育技术建立的人工草地,可以达到最优的群落成分和结构,在科学的管理基础上,进而达到最优的功能。这不仅可解决退化草地植被的快速恢复和生态重建问题,而且可解决草地畜牧业因天然草地造成的饲料季节不平衡问题,以充分发挥天然草地的生产能力,推动我省草业经济和生态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草地资源动态化监测是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加大草原生态建设、合理规划利用草原的基础。通过动态化监测,能掌握辖区范围内草地资源分布情况和生态现状,明确当地的草原类型、生产能力、植被组成及草原退化、沙漠化等因素,确保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健康有序开展。为更好地推动草原生态建设,该文探讨新疆巴里坤县草原生产现状,论述动态监测对草原生态平衡的作用,提出相应的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简述阿拉善地区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该地区天然草地植被分布规律与特点、草地类型和生产力特点,以及草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莫忘生态—一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呼吁,西部开发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人才、科技、投资、结构转移、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而生态建设最具基础性和突出性。 柯炳生说,应清醒认识到,西部的生态环境系统十分脆弱,如不高度重视生态与环境建设,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西部大开发变成了大开荒、大开采、大开矿,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破坏和大污染。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和不可恢复的。因为西部的生态问题,包括沙漠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既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妨碍,也对东部和全国的…  相似文献   

17.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说,农业部今年将在西部农村推行“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引进、组装、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模式,达到增加西部农村能源供应量,遏制植被破坏,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据新华社报道,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近年来,东部地区通过在农村地区推广省柴灶,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微水电、沼气以及其它再生能源,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部地区的“生态家园”建设就是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配套利用,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家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形成农户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部的生态良…  相似文献   

18.
乌梁素海芦苇资源的生产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梁素海芦苇资源丰富,富营养化的湖西养育着茂盛生长的芦苇。芦苇是造纸等工业原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建群植被,合理开发利用芦苇资源是发展地方经济的一大优势。但,在利用的同时必须重视科学的利用,管理、建设与保护,让资源永续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说,农业部今年将在西部农村推行“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引进、组装、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模式,达到增加西部农村能源供应量,遏止植被破坏,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近年来,东部地区通过在农村地区推广省柴灶,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微水电、沼气以及其他再生能源,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部地区的“生态家园”建设就是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配套利用,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家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形成农户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部的生态良性循环,取得改善生…  相似文献   

20.
沐川黑鸡与石棉草科鸡为四川省地方特有品种,在当地畜牧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新品种培育的重要素材。本文对两个地方鸡种研究现状、保种情况进行概述,为其遗传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