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西乌珠穆沁旗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这里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雨水不均,秋季凉爽、霜雪早,冬季寒冷漫长;土壤以栗钙土为主,间有风沙土,适合樟子松生长。  相似文献   

2.
卧龙自然保护区植物生长季节森林土壤水分状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于1981-1984年植物生长季节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定位研究,试验林地设置在1200-4300m海拔高度的不同生物气候带的森林类型下。选择的五处试验林地是:①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地黄壤;②次生落叶阔叶林下的山地棕壤;③针阔混交林下的山地暗棕壤;④暗针叶林下的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⑤高山草甸植被下的高山草甸土。试验结果阐明了试验林地土壤的蓄水性能,枯枝落叶层最大蓄36-313t/ha,森林土壤的渗透系数在1.54-5.33mm/min,试验林地生长季节森林土壤水分贮量,都在最佳含水量下限以下,试验林地森林土壤水分供给(生态湿度)顺序为: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重湿)>高山草甸土(重温)>山地棕壤(湿)>山地黄壤(较湿)>山地暗棕壤(较湿一潮)。  相似文献   

3.
沙地栽植樟子松容器苗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伦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南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东南部,属栗钙土、风沙土,土壤贫瘠,质地疏松,通透性能好,有利于樟子松容器苗生长。文章从栽植樟子松容器苗时的整地、栽植经验和技术出发,总结出了樟子松容器苗沙地抗旱造林技术成效。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樟子松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耐寒,能耐-50℃的低温,对土壤水份要求不严,根系发达,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固沙、固土效果良好,在风积沙土、砾质粗沙土、沙壤土、黑钙土、栗钙土、淋溶黑土、白浆土上都能生长,是营造速生用材林、各种防护林的重要树种。现将樟子松的育苗及造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是常绿乔木,它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在风积沙士、砾质粗沙土、沙壤土、黑钙土、栗钙土、淋溶黑土、白浆土上都能生长。它耐寒性强,能耐-50℃的低温,耐旱,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根系发达,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固沙、固土效果良好,是营造速生用材林、  相似文献   

6.
研究认为,沙地林木生长条件主要受土壤类型、沙丘部位和地势高低等因子的作用。当地3种土壤间养分含量和水热条件差异明显,幼林的生长亦不同。生草风沙土和草甸土型风沙土比流动风沙土的樟子松高生长量分别大4.9%、12.1%,比彰武小钻杨分别大60.4%、76.8%。在沙丘下部比上部的樟子松高生长量大22—26%,比彰武小钻杨大26%。试验表明,樟子松的适应性比彰武小钻杨强,故在条件较差的流动风沙土区和沙丘中上部营造樟子松较适宜,而彰武小钻杨适于在条件比较好的草甸土型沙土和沙丘下部及丘间低地栽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草牧场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的立地条件与林木生长分析,可以看出,在碳酸盐沙质栗钙土上,白城2号和小黑杨是最优的造林树种;在沙土上白城42号和加拿大杨是生长最快的杨树;樟子松在泥沙土的坨上和平坦沙地上生长最好;油松在栗沙土的平坦沙地上生长最旺盛;小黑杨最适宜的土壤是冲积土。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属于常绿乔木,有较强的适应性,耐干旱性强,在沙壤土、栗钙土、砾质粗沙土、风积沙土、淋溶黑土等地方都能得以生存。同时具有较强的耐寒性,最低可耐零下50℃的温度,也不要求土壤的水分,有发达的根系,可以将土壤的水分充分利用起来,起到固土固沙的效果,可以用于速生用材林以及防护林,现已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干旱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古台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年平均气温5.7—7.1℃,降水量486mm,蒸发量1881—1887mm。土壤为生草风沙土和流动风沙土。这里从1955年开始,在沙地上引种栽培樟子松,二十多年来,植株一般表现稳定生长。但由于土壤根栖层的含水率趋于下降,特别是干旱年,水份不足对樟子松林的生长有显著作用。因此,研究干旱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探索水分因子与生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对改善经营措施和提高林分生产力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教学实习,对清西陵实习区自然成土条件、土壤类型、主要剖面及农林业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同时,结合现行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对区内土壤原定名进行了核查与更正,确定了棕壤与褐土的界限,认为云山高海拔区为棕壤,低海拔区为褐土,分界线在海拔760m;官座岭阴坡为棕壤;九凤山为初育土;九龙山为石灰性褐土。  相似文献   

11.
毛乌素沙区土壤以风沙土为主,严重地影响樟子松造林的效果。因此栽植坑的大小及其坑内的土壤类型在风沙区樟子松造林中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进行大坑换土与小坑不换土的对比试验,测定黄绵土和风沙土的理化性质,对比樟子松的保存状况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黄绵土的理化性质比风沙土的理化性质更好;大坑换土处理的樟子松保存率和生长量比小坑不换土的好。因此,进行大坑栽植和把坑内的风沙土换作黄绵土处理对樟子松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坑换土是毛乌素沙区樟子松造林的一项有效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2.
叶用银杏氮磷钾肥施用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棕壤、褐土、潮土3种土壤类型,进行了叶用银杏氮磷钾配比施肥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棕壤土氮磷钾的施肥比例2:1:2,潮土、褐土氮磷钾的施肥比例为3:1:2较为合理,银杏枝干生长量大,干叶产量多。  相似文献   

13.
暗棕壤是黑龙江省林区主要地带性森林土壤,它与林业生产息息相关,认识和掌握其发展规律是极其重要的。1从物理性状分析典型暗棕壤土属肥力典型暗棕壤土属有薄层典型暗棕壤(DNn1)、中层典型暗棕壤(DNn2)、厚层典型暗棕壤(DNn3)等3个土种,分别占37%、52%、11%。土壤平均厚度分别为43cm、46cm、58cm,土壤表层呈灰棕色,湿润、腐殖质含量在4%~6%,容重是0.86~0.94g/cm3,比较小,吸湿水4.9%~5.3%,也较低,说明土壤结构较好,孔隙多,土质疏松。表层质地为中壤,不砂不粘,不松不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0—2012年小兴安岭北坡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碳储量的调查、测算、分析,对小兴安岭北坡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小顺序为沼泽土〉暗棕壤〉黑土〉草甸土〉白浆土,各土壤类型有机碳密度与年均降水量之间除暗棕壤(P=-0.900,0.01〈ɑ〈0.05)外,均无显著相关性,说明降水量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不大;处于寒温带的爱辉区和孙吴县与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4个地区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未发现普遍规律;土壤碳储量分布规律为暗棕壤〉白浆土〉沼泽土〉草甸土〉黑土。2010—2012年,小兴安岭北坡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整体呈先减后增趋势,这主要与森林经营导致的森林面积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地区四种典型土壤类型的养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大兴安岭地区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黑土四种典型土壤部面样的养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白龙江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白龙江林区2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33块样地调查,并对35株样本进行了树干解析,以研究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6-10年分别是胸径和树高的速生期;胸径高峰值出现在第8年(1.11cm),树高高峰值出现在第7年(0.87m);胸径和树高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相交于14年。(2)建立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率、形数的数学模型,并经对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进行模拟得出,它们符合理查得(Richards)生长曲线。(3)18年生材积生长量比云杉、华山松、油松3个树种的材积生长量高2倍以上,生长速度的次序为:落叶松>华山松>油松>云杉。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质对唐古特白刺扦插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种基质配比对唐古特白刺进行容器扦插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引起的唐古特白刺根长、单株根系数目、新生枝数及新生枝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基质M1(50%泥炭+50%珍珠岩)中扦插的唐古特白刺根长最长,为68.0mm;平均新生枝数最多,为4.6条,效果最佳。基质M5(纯泥炭)中扦插的唐古特白刺,其单株根系数目最少,为43.1条;新生枝生长量最高,为12.7cm;基质M4(40%泥炭+60%栗钙土)最差。基质M1与基质M5比较适合唐古特白刺插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不同药剂浸根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尿素、食盐、保水剂(聚丙烯酸钠)3种药剂浸根造林试验,证明食盐对樟子松造林的作用是显著的,能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量,还能显著提高樟子松苗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澳大利亚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 caribaea)在广西中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在桂中地区的三门江林场对澳大利亚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与马尾松(P.massoniana)、加勒比松(P.caribaea)、湿地松(P. elliottii)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对其生长量、产脂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7.8a生时各树种的生长量为马尾松>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在松脂产量方面,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湿加松早期生长快于其他树种,6.3 a生之后马尾松的生长量超过其它树种,17.8 a生时马尾松生长量显著高于湿加松、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从生长量和产脂量两个指标综合考虑,湿加松可作为脂材两用林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地域辽阔,地貌形态多样,水热变异复杂,森林树种繁多,土壤资源丰富。土壤是林业生产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其生产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所能适应的森林树种亦有差别。按照土壤分类多以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和土壤生产力为依据的原则,四川的主要森林土壤类型可划分为:山地黄壤。山地红壤,山地褐土、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色灰化土(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和紫色土等8个土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