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洲星在小麦的不同生育期使用,具有不同的多方面效果。1拌种或土壤处理每667m2种籽用美洲星50mL对适量水(能使种籽均匀受药即可)拌匀,或于播种前后667m2用美洲星100~150mL对水300~500倍喷于土壤和种籽表面。可使小麦出苗早、齐、壮,在正常年景下,能提高出苗率15%左右;播后45d左右调查:株高增加12.1%,有分蘖的麦苗比例增加19.83%,主根数增加32.88%。并且处理的小麦次生根多、根系长,根壮而白,且在地下呈均衡性分布。  相似文献   

2.
正1使用方法1.1拌种或土壤处理用清水浸种,稻籽露白至出芽时用新美洲星原液30 m L拌种5 kg,现拌现播。可以减少氮、钾肥用量20%~30%、减少磷肥用量15~30%;同时能提高出苗率,从而降低播种量。拌种后出苗快,苗齐、苗壮,根系长、粗、白、嫩。此外,可改善水稻烂秧及秧苗长势不良等问题。用新美洲星1 500 m L/hm~2兑水300~500倍喷于苗床及露籽上进行土壤处理,或用新美洲星200~300倍液浸种,以解决因天气原因前茬作物无法收割、稻种浸泡时间过长而造成的烂种、烂芽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美洲星是安徽省农科院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并进口主原料研制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在天长市小麦生产上应用较为广泛,取得了较好效果。1美洲星小麦土壤处理及拌种的好处1.1美洲星拌种或土壤处理能明显提高小麦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很快就要秋种了,如何让我们的小麦高产、稳产?如何让我们种的小麦不怕旱灾、涝灾、冻害、渍害?这里,我们向广大农民朋友介绍一下美洲星小麦拌种技术。1美洲星拌种的好处1.1美洲星拌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1)美洲星拌种可提高小麦出苗率,从而降低种子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通过美洲星拌种,可使其早出苗、出苗快、苗壮、根系发达,一般可提高出苗率10%~15%,因而可降低种子用量。  相似文献   

5.
麦满仓是在安徽省农科院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生产的美洲星系列产品基础上,由全国政协8-10届委员、农业部肥料专业委员会1-4届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杨志福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郑平研究员根据小麦生长特点研制的高科技产品。在小麦的不同生育期使用,具有不同的多方面效果。(1)拌种或土壤处理:每公顷种籽用麦满仓750ml对适量水(能使种籽均匀受药皆可)拌匀或于播种前后,每公顷用麦满仓1500-2250ml对水300-500倍喷于土壤和种籽表面,可使小麦出苗早、齐、壮。在正常年景下,能提高出苗率15%左右;播后一个半月左右调查:株高增加12.1%,有分蘖的…  相似文献   

6.
小麦播种时用美洲星拌种,能够明显提高小麦出苗率,加快小麦出苗速度,增强小麦抗旱耐渍、抗病抗冻能力,是小麦生产一项不可多得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其优点有:1小麦拌种可降低生产成本1.1小麦拌美洲星可以降低肥料用量这是因为:①小麦通过拌美洲星,可以使美洲星进入土壤,固  相似文献   

7.
小麦播种时用美洲星拌种,能够明显提高小麦出苗率,加快小麦出苗速度,增强小麦抗旱耐渍、抗病抗冻能力,是小麦生产一项不可多得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1小麦拌种可降低生产成本1.1小麦拌美洲星可以降低肥料用量这是因为:①小麦通过拌美洲星,可以使美洲星进入土壤,固定土壤中  相似文献   

8.
小麦新美洲星拌种及叶面喷施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和县乌江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开展了小麦应用新药剂新美洲星拌种和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应用新美洲星后根系发达,抗逆性增强,不早衰,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新美洲星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美国有机矿技术研制成功的液肥,在小麦上使用具有增产、优质、早熟、抗灾、防病等多重效果。在神农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20多年来在各全国地做了大量试验、研究,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现将近年部分试验、研究成果摘要如下,以供参考。1安徽省东风湖农场(2010—2011年)1.1试验方案在苗期和分蘖期喷施新美洲星。第1次在小麦苗期4~5叶时,用14式16型喷雾器喷30桶水/hm2,每桶水配新美洲星50 mL加尿素250 g。第2次在返青期喷施,喷30桶水/hm~2,每桶水配新美洲星45 mL加尿素150 g。此后在小麦扬花期  相似文献   

10.
“美洲星”叶面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档  赵小庆  张德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43-10445
[目的]验证“美洲星”叶面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方法]通过不同小麦品种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美洲星对小麦产量3要素及产量的影响;通过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美洲星对小麦产量3要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小麦品种喷施“美洲星”叶面肥后的穗粒数、千粒重有所增加,穗数变化不大,小麦生育后期喷施“美洲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8个品种平均增产2.4%;不同喷施时期都使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有所增加,有效穗数变化不大;产量以喷施3次处理最高。[结论]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喷施美洲星复合液肥,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6%左右,在小麦拔节、孕穗、灌浆期各喷一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变温处理对小麦种子产生的生物学效应,采用对照试验法对小麦种子进行不同梯度的变温处理。结果表明:变温处理可以促进小麦种子的发芽,使其发芽率升高;另外,变温处理明显影响了已发芽小麦苗细胞内含物的含量,其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经处理后呈递减趋势,核酸和叶绿素呈增加趋势,这表明底物的净含量减少但总合成量增加,即小麦的代谢速率增加。因此,变温处理提高了小麦的发芽率并且明显提高了小麦苗的代谢速率。  相似文献   

12.
<正>为增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高农作物产量水平,方邱湖农场在小麦上推广应用新美洲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邱湖场小麦上示范推广新美洲星的情况总结如下。1增强植株抗性,增加根系数量和单株分蘖数苗期调查结果(表1)表明,应用新美洲星对小麦拌种,单株分蘖数达3.30个,比对照增加1.67个;小麦植株感纹枯病率比对照降低11.5个百分点,百株鲜重比对照增加20.6 g,次生根比对照增加88.89%,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植株抗病性、抗寒性和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在极端气候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用新美洲星拌种,能明显提高小麦出苗率,增强小麦抗旱、抗病、抗冻和耐渍害能力,是小麦生产上一项成本低廉、使用简便且行之有效的高产、稳产栽培措施。为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上增产、增效作用,于2016—2017年在安徽省水家湖农场旱直播水稻茬田块进行小麦新美洲星拌种应用推广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美洲星拌种的小麦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小麦植株长势旺盛,茎秆粗壮,抗病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新美洲星拌种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使小麦抗灾能力大幅提高,单株次生根数、单株带蘖数分别较未拌种对照增加1.6根、0.8个。新美洲星拌种区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未拌种对照增加了100.5万穗/hm2、1.6粒、3.3 g。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土柱栽培试验,研究了小麦间作菜豆、小麦间作蚕豆及不同单作作物根系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小麦间作菜豆的总根干重在小麦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与对照相比增减了50.80%、2.42%、31.94%、-4.83%,小麦间作蚕豆根干重的增减幅度分别为-6.82%、7.26%、14.66%和-7.25%。小麦间作菜豆和小麦间作蚕豆全生育期根干重按生育进程呈明显分移特性。两作生长前期,间作作物根系空间分布范围大于单作;生长后期,间作作物根系分布在0~50 cm的土层中,单作主要分布在0~70 cm的范围内。小麦间作蚕豆的总根重在全生育期呈小-大-小-大的双峰变动趋势;小麦间作菜豆根重变化趋势与单作相同,呈以生长盛期为峰值的单峰型。间作作物成熟期深层根系含水量高于单作。  相似文献   

15.
李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97-799,806
分别于距离路基0、5、10、15、25、35、50、100、200、300 m处采集土壤、麦苗和籽粒样品,在测定样品重金属Pb、Cd、Zn、Cr和Cu含量的基础上,开展路旁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状况分析,并对膳食小麦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含量随着离路基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重金属含量表现为土壤>麦苗>小麦籽粒;膳食小麦所致的Cd个人健康风险较大,在距路基50 m范围内超过ICRP可接受标准的1.6~3.2倍;不存在非致癌重金属健康风险,致癌重金属Cd的个人健康风险占总风险的94.81%,是最主要的健康危害物质。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黄土高原旱塬区垄膜集雨措施对苹果根系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以9 a生苹果树为试材,结合田间调查和室内测量的方法,研究垄膜集雨保墒条件下果树根系分布及土壤性质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垄膜和清耕处理苹果根系水平分布特征相似,垂直分布有明显差异。清耕条件下,富士苹果根系主要分布在距离主干30~150 cm内的20~80 cm深土层中,以40~60 cm土层分布最多;而垄膜集雨处理根系主要集中在 0~20 cm 土层中,占根系总量的48.18%,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根系生物量减少,表现出根系上浮现象;垄膜和清耕处理土壤体积质量与总根长、根系生物量、根系表面积、根长密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土壤含水量与根系各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垄膜处理下,0~40 cm土壤体积质量明显降低,而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美洲星”(世纪星)是安徽省农科院从美国引进有机矿化技术(key organicMineral),并购进主原料生产的高科技产品。 一、在油莱上的使用方法 1 播种时,用美洲星(世纪星)对水300-500倍(每小袋美洲星对水7.5-10千克)喷在苗床上,尤以播后连油菜籽带苗床一道喷施,喷后覆土效果更好。每育1亩油菜苗用美洲星1小袋。 2.油菜定植时,用美洲星(世纪星)对水500-1000倍浇定根水。 3.抽(?)期或花期或结荚期每亩用50毫升对水500倍进行叶面喷施。 以上方法使用1次有明显效果,使用2-3次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二、使用美洲星(世纪星)的效果 1 使用美洲星(世纪星)可减少化肥用量,一般可减少氮、钾肥30%-50%,磷肥 15%-30%。 为什么使用美洲星(世纪星)可减少化肥用量呢?这是因为:①土壤中使用了美洲星以后,可以固定土壤中水肥,使其不容易流失,捉高了化肥利用率;②土壤  相似文献   

18.
磷矿粉缓解酸性土壤铝毒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培养试验研究了贵州昆阳磷矿粉(GPR)、湖南黄荆坪磷矿粉(HPR)和湖北荆襄磷矿粉(JPR)与酸性土壤混合培养后,对小麦幼苗根生长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⑴三种磷矿粉与供试土壤混合培养后,均可使土壤上生长4天的麦苗根长度增加,与对照土壤上麦苗根长相比,统计结果相差极显著。⑵土壤经磷矿粉处理后,Ph值增高,易溶性钙(用0.015mol/LKCl提取)和交换性钙含量增加。易溶性铝含量降低,表明施用磷矿粉有供钙、缓解铝毒和促进小麦幼苗根系生长的作用。⑶测定了不同处理土壤的溶液离子组成,初步探讨了磷矿粉缓解铝毒的原因。这些结果为我国中、低品位磷矿粉的直接施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土壤机械阻力对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不同沙土配比根系层在干湿状态下土壤机械阻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的影响。试验将沙土配比设为11个处理,即m(沙)∶m(沙+土)从0~100%,每10%为1个梯度。结果表明:处于湿润状态下的土壤机械阻力低于干燥状态下的,随含沙量的增加,两种状态下土壤机械阻力均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变化趋势,在含沙量为50%~60%(即沙粒含量70%~80%)时,土壤机械阻力达到最大值;随含沙量增加,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先降后升,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及根尖数与沙粒含量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表明含沙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对于根系分蘖、增加根系总量具有促进作用;根系平均直径随沙粒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含沙量为40%~50% (即沙粒含量60%~70%)达到最大值,与土壤机械阻力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新美洲星”在小麦上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为推广提供依据,特进行小麦新美洲星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美洲星”在常规用种量减少10%的情况下,经过拌种并分别于拔节期和扬花期各叶面喷施一次的处理后产量比对照增产达1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