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旱地小麦品种和自育高代品系资源抗旱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影响宁夏春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小麦品种的抗旱性与形态或生理指标的关系,本试验通过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在生育期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和自育高代品系资源分别对抗旱系数、株高、株高胁迫指数、拔节期苗高、离体叶片持水力、叶片含水量等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强的品种(系)株高胁迫指数、离体叶片持水力、叶片含水量与抗旱性中等和抗旱性弱的有一定差别。本研究将为小麦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铝胁迫下钙对小麦幼苗营养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元素含量测定和X-射线微区分析方法,比较铝胁迫下外源钙对两个小麦品种幼苗营养元素吸收和分布的影响,提高铝胁迫下营养液中钙浓度,小麦对铝的吸收声速下降,铝从根往叶鞘和叶片的转运增加。根和地上部分铝积累之比下降;钙和磷吸收增加,根、叶鞘和叶片中钙、磷含量上升,品种Scout66比品种Altas66更为明显。铝和钙分布的变化也很明显,增加介质钙浓度后,铝在表皮细胞和皮层细胞中积累明显下降,中柱薄壁细胞没有铝分布,表皮中钙含量增加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影响宁夏春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小麦品种的抗旱性与形态或生理指标的关系,本试验通过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在生育期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和自育高代品系资源分别对抗旱系数、株高、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叶片含水量等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强的品种(系)抽穗期叶绿素含量、离体叶片失水速率与抗旱性中等和抗旱性弱的有一定差别.本研究将为小麦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耐盐小麦(DK961)和盐敏感小麦(LM15)为材料,探讨NaCl胁迫下耐盐性不同小麦胚芽鞘Na+、K+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00 mmol/L处理对2个品种小麦生长都有抑制,对盐敏感小麦LM15的抑制作用大于耐盐小麦DK961.NaCl胁迫下,两品种小麦根、叶片和胚芽鞘中Na+含量均显著增加,高低依次为根胚芽鞘叶片;两品种小麦K+含量显著下降,高低依次为叶胚芽鞘根;胚芽鞘作为根和叶片的桥梁,能够有效地储存Na+,限制其向叶片运输,是小麦幼苗的耐盐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5.
抗旱和不抗旱小麦品种在渗透势为-0.25MPa和-0.05MPaPEG溶液中根际胁迫3d和5d,根中的DNA和RN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抗旱品种73-11下降幅度比敏感品种晋2148小.RNA和DNA电泳结果表明,25SRNA、23SRNA、18SRNA、16SRNA以及小分子量RNA的含量均下降,二个品种的下降差异不明显,但在峰形上有区别,DNA电泳峰数存在差异.小麦根中DNase活性在水分胁迫下不断下降,抗旱品种73-11比敏感品种下降幅度大.RNase活性也有类似的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苗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耐盐抗旱型小麦品种筛选和抗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5种抗旱型小麦品种(晋麦47、长4642、长6350、长6154和长6878),通过水培试验模拟不同盐胁迫处理(T1:Hoagland营养液+100 mmol/L NaCl;T2: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200 mmol/L NaCl;CK: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对小麦幼苗期的伤害效应,分别在胁迫第3 d和第7 d测定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叶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分析不同抗旱型小麦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对不同盐胁迫浓度及胁迫时间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晋麦47的叶片SOD活性在低盐浓度(T1处理)胁迫下被激活,随着盐浓度升高及胁迫时间延长,SOD活性又逐渐降低,叶片POD活性和MDA含量相对处于较低水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取样时间对小麦叶片SOD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下同),叶片POD活性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不同品种、采样时间及盐胁迫处理和品种互作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MDA含量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不同品种和采样时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盐胁迫处理、采样时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MDA含量与SOD活性无明显相关性,而与POD活性及叶片和根系脯氨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叶片POD活性和MDA含量可作为小麦的耐盐性筛选指标.5个抗旱型小麦品种中,晋麦47在苗期具有相对较强的耐盐性,适合在盐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导致玉米叶片乙烯(C2H4)释放和多胺的含量发生变化,轻度和中度胁迫下。玉米叶片的乙烯释放先缓慢增加而后下降,多胺的含量先降后升;重度水分胁迫下,乙烯的释放先是大幅度增加而后迅速下降,多胺则是大幅度下降而后缓慢回升。叶面喷施乙烯合成抑制剂AOAA(Amino oxiacetic acid)时,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叶片乙烯释放量受到明显抑制,低于对照水平,多胺含量转降为升;重度水分胁迫下,乙烯释放量和多胺的含量均接近对照水平。外源多胺预处理降低了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中叶绿素、DNA和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幅度。乙烯加速了水分胁迫下玉米植株的衰老速率,而多胺则有一个相反的效应。从而可增强玉米的耐旱性。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中存在乙烯和多胺的相互制约关系,多胺可能参与DNA和蛋白质合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外源ABA提高甘薯苗期抗旱性的生理机制,筛选出最佳施用浓度,以抗旱品种济薯21和不抗旱品种济紫薯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水分胁迫条件下外源ABA对甘薯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后济薯21和济紫薯1号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均低于清水对照,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和根的MDA含量均高于清水对...  相似文献   

9.
铝胁迫下钙对小麦根液泡膜功能和膜脂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麦根尖液泡膜微囊 ,比较了铝胁迫下钙对耐铝小麦品种Altas 6 6和铝敏感品种Scout 6 6的根长、根系液泡膜ATP酶和焦磷酸酶活性、膜脂组成的影响。铝胁迫下增加营养液中的钙浓度 ,可明显缓解铝对两品种根伸长的抑制作用 ,提高根系液泡膜H ATP酶、焦磷酸酶和Ca2 ATP酶活性 ;增加磷脂含量 ,部分抑制了铝胁迫所引起的半乳糖脂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10.
干旱严重限制了高粱的生长发育,高粱苗期抗性是关键时期,筛选苗期抗旱强的品种对高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8种不同高粱品种为材料,在室内进行正常灌溉和150 g/L PEG6000浇灌模拟渗透胁迫处理试验,测定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地上鲜种、地上干重、根冠比及叶绿素相关荧光参数等12个性状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在PEG胁迫下,不同高粱品种的性状指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为4个因子,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0.871%。根干重、地上鲜重、根鲜重、Fv/Fm和地上干重是决定第一主成分的主要性状,贡献率为36.004%。供试高粱品种的综合得分为0.242~0.810,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抗旱性最强的品种为28B和101B,冀乡酿3号的抗旱性最差。此外,筛选出了根鲜重和地上鲜重2个可以作为评价高粱苗期抗旱性的主要性状指标。本研究结果为高粱抗旱育种提供了基础材料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对荔枝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抗旱性较强的东刘 1号和抗旱性较弱的陈紫 2年生盆栽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荔枝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 1)叶片相对含水量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减少 ,以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尤为明显 ;( 2 )水分胁迫下 ,荔枝叶片叶肉细胞叶绿体结构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 ,以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尤为明显 .此外 ,在严重水分胁迫下 ,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有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持绿性高粱光合特性以及叶片和根系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高粱持绿性资源的发掘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选用持绿性高粱B35和非持绿性高粱三尺三为试验材料,设置无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和干旱胁迫两种水分处理(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5%-50%),分别在开花期和灌浆期进行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持绿性高粱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叶片和根系中内源激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干旱胁迫下叶片和根系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以及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光合特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开花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均抑制了不同持绿性高粱的光合作用,但干旱胁迫下B35的叶绿素含量(Chl)、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光系统Ⅱ(PSⅡ)的初始叶绿素荧光(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L)以及电子传递速率(ETR)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小于三尺三;且在灌浆期三尺三Chl的衰减程度更为明显,Pn的下降程度也更大。同时,干旱胁迫使三尺三在灌浆期PSⅡ反应中心结构受到了损害或失活。开花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提高了不同持绿性高粱根系和叶片中脱落酸(ABA)的含量,B35叶片和根系中ABA含量的增幅显著高于三尺三,且在灌浆期的增幅更大;干旱胁迫降低了不同持绿性高粱根系和叶片中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三尺三根系和叶片中CTK含量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B35,且在灌浆期减幅更大。B35和三尺三叶片中ABA的含量高于根系,CTK的含量低于根系;干旱胁迫降低了叶片和根系中CTK/ABA的比值,并且在开花期和灌浆期B35的降低程度均大于三尺三。ABA含量与Pn呈显著负相关,与ETR呈极显著负相关;除Fo外,CTK含量与Gs呈显著正相关,与Chl、Pn、Fv/Fm、qL和ETR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干旱胁迫下,持绿性高粱比非持绿性高粱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ABA和CTK共同作用调控气孔的运动,并影响光合速率及光合电子传递等其它光合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抗逆、丰产夏谷新品种沧谷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沧谷3号是以鲁谷10号为母本,引F3(日朝谷×8005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沧谷3号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抗旱、抗病能力强,穗大金黄色,叶片功能期长,绿叶成熟,高产、稳产。2001-2002年参加华北地区夏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 972.5 kg/hm2,比对照豫谷5号增产0.6%;2002年参加华北地区夏谷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812.0 kg/hm2,比对照增产10.1%。2002—2004年在河北省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5.5万hm2。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甘薯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导致甘薯减产的机理,为旱作地区甘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抗旱品种济薯21和不抗旱品种济紫薯1号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4个水分处理,分别为WW(全生育期正常灌水,对照)、DS1(发根分枝期干旱胁迫)、DS2(蔓薯并长期干旱胁迫)和DS3(快速膨大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甘薯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导致甘薯薯干产量显著下降,早期干旱胁迫薯干产量下降幅度最大,济薯21(抗旱品种)的DS1、DS2和DS3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减产32.24%、30.68%和13.76%,济紫薯1号(不抗旱品种)分别比对照减产44.02%、39.54%和17.87%。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抗氧化酶活性均在干旱胁迫后升高,且干旱胁迫时间越早,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的幅度越大;各生育时期纤维根的酶活性均高于块根和功能叶,说明甘薯纤维根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最强。干旱胁迫可导致甘薯功能叶相对电导率升高,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的MDA含量升高,且胁迫时间越早,升高的幅度越大。【结论】干旱胁迫时间越早,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的抗氧化酶系统受破坏程度越大,从而抑制了甘薯叶片和根系的正常生长,限制了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发根分枝期是甘薯块根产量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NaCl胁迫下Cl~-和Na~+对大豆幼苗胁迫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栽培大豆 (Glycinemax.L .Merrill)的幼苗为材料 ,比较研究了等渗的NaCl、Cl-和Na+ 对苗期大豆根和叶细胞膜透性、鲜重、株高及根冠比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NaCl对大豆幼苗的胁迫作用主要是由Cl-引起的。在等渗的Cl-和Na+ 胁迫下 ,Cl-盐对大豆植株的株高、鲜重以及根系和叶片的胁迫程度都高于Na+ 。大豆耐盐性主要与Cl-在根部的积累、减少叶片中Cl-含量有关 ;而与根部对Na+ 的截留作用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the changes in activities of peroxidase (PO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catalase (CAT), and superoxide distmuase (SOD) in leaves of four wheat cultivars, including resistant cultivars Shannong 0431 and Shanhongmai, a mild-susceptible cultivar Lumai 21, and a susceptible cultivar Wenmai 6, were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if these antioxidantrelated enzymes were involved in wheat defense response to Rhizoctonia cerealis attack.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these enzymes in different wheat cultivars varied greatly after challenging with R. cerealis. The PODactivities in resistant cultivars Shannong 0431 and Shanhongmai increased much quicker after the inoculation and displayed much higher activity than that in susceptible cultivar Wenmai 6. In contrast, POD activity showed a slow accumulation and a delayed peak time. The activities of GST and CAT in Shannong 0431 and Lumai 21 increased obviously within 48 h post inoculation (hpi), whereas SOD activity decreased dramatically within 24 hpi in Shannong 0431 and 24-48 hpi in Lumai 21. In susceptible cultivar Wenmai 6, the SOD and CAT activities didn't change obviously, whereas the activity of GST was de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CAT and GST in Shanhongmai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Wenmai 6.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OD activity may b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wheat defense to R. cerealis.  相似文献   

17.
以小麦稳定表达的肌动蛋白(Actin)为对照,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小麦禾谷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 nae)接种后在不同抗性品种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几丁质酶基因Cht4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12 h后,Cht4的表达量无明显的增加,抗、感品种之间差异不明显;接种36 h后,抗、感品种中的Cht4的表达量都明显增加,抗性品种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叶部表达量高于根部的表达量;接种60 h后,抗、感品种中Cht4的表达量都维持在较高的表达水平,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中Cht4的表达量高;接种84 h后,感病品种与接种前相比变化不明显,而抗病品种的表达量仍高于接种前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8.
镉积累不同类型的小麦细胞镉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万敏  周卫  林葆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6):671-675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结合亚细胞组分分级分离和凝胶过滤等技术 ,研究小麦根系和叶片细胞镉的亚细胞和分子分布。低镉和高镉品种分别采用烟 86 10 3和莱州 95 3。在高镉与低镉营养液中 ,根细胞壁中镉含量两个品种间差异不大 ,但烟 86 10 3根系细胞质中镉含量较低 ;叶片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器的镉含量均表现为烟 86 10 3小于莱州 95 3。两小麦品种叶片细胞中镉大部分与高分子量化合物配合 ,而根细胞中镉大部分与重金属螯合肽 (PCs)配合。根系镉与PCs配合的组分 (PCs Cd)含量烟 86 10 3远小于莱州 95 3,烟 86 10 3根系细胞质低的镉含量以及低的PCs Cd形成量 ,降低了根系镉的移动及其由木质部向地上部转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12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推广品种为材料,从形态、解剖等方面研究了小麦品种间抗旱性的差別及一般特点。结果表明:植株较高,旗叶较窄长,旗叶面积抗旱系数大,叶片长宽比大、茎秆较细,茎及叶鞘内维管東数目较少,叶片内维管束密度较大是抗旱性较强的性状标志。干旱条件下,栽培措施相同,能形成较大的群体,亩穗数较多,光合面积较大和形成较多生物产量的品种其抗旱性强,经济产量高。结合文献,文中还讨沦了小麦抗旱性的复杂性,并初步提出了抗旱的小麦品种材料可分为“原始抗旱”及“改良抗早”二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