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洋兰?什么样的兰花可以被称为洋兰呢?根据我国著名兰花专家卢思聪先生编著的《中国兰与洋兰》一书中的解释:“洋兰是相对于中国兰而言的,兴起于西方,受西洋人喜爱的兰花。”这里的中国兰是指兰科兰属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兰种类,如春兰、建兰、寒兰、墨兰、蕙兰等传统意义上的兰花,都是在我国具有悠久栽培历史的兰花物种。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兰大家族中,尽管绝大多数兰花(春兰、蕙兰、春剑、莲瓣兰、寒兰、墨兰)在冬季能现蕾,但在全国范围内春节能正常开花的只有墨兰(图1)。因此,要想让兰花在春节都能开花放香,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具体而言有以下5个方面:一、顺其天性,低温"春化"要充分。大自然中的兰花冬季一般生长在平均气温0℃~15℃左右的环境中,营养生长宣告结束,进入休眠期。处于休眠期的兰苗虽  相似文献   

3.
王水文 《花卉》2013,(5):29-30
兰花,按开兰时间分为春兰,夏兰,秋兰,冬兰四季,春有春剑和小神童,夏有蕙兰,秋有建兰,香味最浓最受人欢迎,冬有寒兰和墨兰,正当春节前后开花,又有芬香,故称报罗兰,更受人喜爱。  相似文献   

4.
兰花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类的盘长孢属真菌,如兰刺盘孢、兰科刺盘孢等。主要危害兰花的叶片,严重时感染全株。兰属花卉中的蕙兰、墨兰、建兰、春兰等均易受害。  相似文献   

5.
大花蕙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蕙兰俗称“虎头兰”.为兰科兰属植物,属于复茎兰类的附生兰。它原产于中国、日本、印度等地。目前我国的栽培品种都是经过杂交而成的。由于它是一种杂交兰,杂交亲本的不同,使品种之间在植物学性状和对生态环境要求上有较大差别。按花的大小,可划分为大花、中花、小花等类型;按它的自然花期.可划分为早花、中花、晚花度夏秋开花等类型。花的色泽多种多样,有从深红至白的多种过渡色,黄色、绿色等单色及具有两种色彩的复色等。大花蕙兰以其植姿雄伟,花朵硕大而被人们所喜爱。现已成为北方花卉市场的重点年销花卉。  相似文献   

6.
读者征答     
《花木盆景》2005,(7):31-31
Q选购兰花应注意什么? A★选购兰花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到正规的花卉市场上去购买盆栽的兰花,二是去一般的花卉“跳蚤”市场上购买落山兰花。两者价值悬殊较大,各自应注意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一、花市选购盆栽兰花1、观花兰选择如果是选择花形、花色、花瓣变异品种,则应在花刚开放的一周内, 只要其花莛、花瓣不是用胶水粘上去,花彤、花色、花瓣的优劣、好坏明显摆在那里,应该不难区别;一般春兰在春天选购,蕙兰在春、夏之交选购,建兰在初秋选购,墨兰在元旦至春节之间选购,而大花蕙兰也最好  相似文献   

7.
田毅 《花木盆景》2010,(6):24-25
<正>陕西汉中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秦岭巴山之间,兰科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从秦巴中山到低山丘陵均有兰科植物的身影。据《汉中植物名录》记载,有26属41种。实际上远不止于此,目前已被人们发现的尚有2属7种4变种和许多栽培变种未被收录。在汉中自然分布的观赏兰花主要是蕙兰、春兰,以及送春、细叶春兰的一些变型种。另有耐阴、观叶观花类的虾脊兰种类也很多,尚未被兰花界采用。汉中兰花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8.
刘冬 《花木盆景》2010,(4):23-25
<正>为了提高郑州地区兰花爱好者的栽培和鉴赏水平,近日,郑州市兰友俱乐部在郑州友谊宾馆举办了2010年春季兰花展,共展出兰花近300个品种400余盆。展品以春兰为主,也有蕙兰、莲瓣兰、春剑、墨兰等其它种类的兰花。其中既有‘天彭牡丹'、‘虎蕊'、‘天绿梅'、‘端秀荷'、‘绿云'、‘剑阳  相似文献   

9.
正兰花指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浇水冬季气温较低,兰花减少水量可以提高细胞液浓度,有利于花芽形成,因此盆土保持一定湿度即可。对已有花芽的兰花更忌盆土太干或太湿,否则会影响开花。浇水时间应在中午暖和时。防冻兰花在0℃以上通常不会生冻害。一、就地区而言(1)在北方,兰花冬季要在温室过冬,时间从  相似文献   

10.
江西是中国兰花的原产地之一。在全省各地山区,海拔在800m以下的疏林山地中,普遍都有野生春兰和蕙兰分布,不仅面广,而且量多,且长势良好。1998年11月,我们重点对过去认为缺乏野生兰花资源的上高县、宜春县、宜丰县、万年县、铜鼓县、靖安县、新建县、安义县及南昌市湾里区实行野生兰花种质资源调查时,均发现有大量分布的野生春兰和蕙兰。  相似文献   

11.
兰花泛指兰科(Orchidaceae)的所有植物。兰科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800属2万余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兰科植物多数为多年生草本,叶、花形态、颜色变异较大,皆可用于观赏。兰类地下有块状、球状茎或肥厚肉质的根状茎或块根,茎具叶,常于下部膨大成假鳞茎,贮藏营养和水分。常见栽培的有国兰和洋兰两大类。国兰是兰科兰属(Cymbidium)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植物,花小、不鲜艳,但清香四溢,叶态优美,主要品种有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3月16日,南靖县第八届兰花菖蒲展系列活动在南靖县文化中心开幕。该系列活动以"花开天宫.兰香蒲趣"为主题,旨在以花为媒、以花待客、以花会友,让南靖的兰花莒蒲走向各地、走向世界。南靖山水秀,幽谷兰蒲香。南靖有着丰厚的兰文化积淀,自古就与兰花结缘,已有两千多年的兰花种植历史。境内兰花品类繁多,目前全县拥有建兰、墨兰、寒兰、春兰和蕙兰等8大类1000  相似文献   

13.
顾开顺 《花木盆景》2005,(11):38-39
曲靖自然环境优越.适宜兰花的生长和繁衍,其各县市区的绝大部分乡镇的山区、半山区都有兰花生长.资源十分丰富。曲靖兰花奇异品种较多,怪异绝伦,极富玩味。其品种以春剑、春兰、秋芝、蕙兰、春绿、豆瓣兰、兔耳兰、莲瓣、寒兰、虎头兰、兜兰为主.深受人们喜爱和栽培。尤其是野生珍稀兰品种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现介绍几种供大家品评欣赏。  相似文献   

14.
郑平 《花卉》2013,(12):33-33
家庭莳养的兰花常见种类有春兰、蕙兰、建兰(又名秋兰)、寒兰、墨兰(又名报岁兰)等,它的花有形有色有香。最为难得是的是香气,它的香气清而不浊,可远闻不宜近嗅。一枝在室,清香四溢。 兰花冬季如何管理呢?从各地区气温条件讲,家庭萌养的兰花一般北方11月上旬、华东地区11月中旬,南方地区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就应移置到温室内,太迟会受到霜冻影响发生冻害。 兰花搬入室内,首先要考虑放置环境,古人养兰有“天寒宜曝”之说,所以兰花以放在朝南有阳光照射的窗台几桌上为好。  相似文献   

15.
奇花异草     
《现代园艺》2007,(4):48-48
1、兰花珍品一天天开四季兰:中国兰花属高档花卉。十大名花之一。名兰被誉为绿色古董。近几年来.养兰热潮席卷全国,珍贵名兰有的成了天价。而能天天开花的四季兰更是寓意深妊。该品种栽后一个月便开花,从此,天天开花。在开花的同时.根部陆续发出一棵又一棵苗,子苗长到十几厘米高时便又开花。三个月后使长成一大墩.纵观全株,几十朵金芯兰花.朵朵盛开。  相似文献   

16.
华东地区春石斛花期调控与花期花后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石斛兰(Dendrobium)又称石斛,兰科石斛属植物的总称,与蝴蝶兰、卡特兰、大花蕙兰合称为“四大洋兰”。石斛兰在园艺上一般简单地把在春季开花的石斛称为春石斛,在秋季开花的称为秋石斛。  相似文献   

17.
蕙兰漫话     
蕙兰(Cymbidumfaberi)又称九节兰、夏兰、火烧兰、一茎九华、芭茅兰等。根粗而长,有假鳞茎,但不显著,有叶5~7枚,长25cm~80cm,中脉明显,有透明感,边缘有粗锯齿,花序直立,高30cm~80cm,有花6~12朵,蕊柱短,有香气。花期四月。蕙兰是国兰中最耐寒的种类,其自然分布与春兰相近似,在陕西和山西的南部也发现其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购兰二则     
李文 《花卉》2015,(8):32-33
(一)虎头兰 我国云南盛产兰花、笔者本身是个“兰迷”,对云南的大雪素、银杆春剑素、朱砂兰和朵朵香等.皆有偏好。以前常到云南,就是为了找寻兰花的珍罕品种。其实另有一种云南的虎头兰,值得向各位推荐,有点似蕙兰,但花茎非直立,往往斜仲或横展,甚至软垂。  相似文献   

19.
2007年2月26日至28日,安徽省兰花协会在淮北市举办了第三届兰花展,匿身大别山区的春兰神品——‘熊猫蕊蝶’横空出世,三苗草以120万元成交,引起了全省兰花爱好者的极大关注;3月24日至26日,合肥市兰花协会在裕丰花市举办的安徽合肥蕙兰邀请展,一盆来自秦岭腹地的6苗草‘富贵牡丹’,以500万元的天价隆重登场亮相,立即引起数千兰花“粉丝”为其痴迷着狂,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或踮脚拍照,或近距观察,或想一嗅其芳,与“明星”来一次亲密接触。其新闻见诸报纸、电视后,市民更是蜂  相似文献   

20.
农友 《花卉》2008,(3):30-32
华丽优雅的大花蕙兰(Cymbidium hyridus)又名虎头兰、东亚兰、喜姆比兰,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花蕙兰叶长碧绿,花姿粗旷,豪放壮丽,是世界著名的兰花。其中大型植株的品种常作切花,较小型植株的品种常作盆栽。新改良的品种既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花朵硕大,花期长达1-2个月,花期在农历过年期间,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