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农村实用技术》2007,(2):36-36
川芎是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的根茎,又名芎穷、京芎、台芎、西芎,其多为家种.川芎主要栽培于四川,其他省份也有部分种植,四川的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主要于四川都江堰、崇庆、彭县、新都等地.  相似文献   

2.
川芎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危害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在川芎种苗(苓种)和大田栽培种植过程中,开展全程系统调查,明确了在川芎种植阶段,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斑枯病等,主要虫害有茎节蛾、蛴螬、斜纹夜蛾、红蜘蛛、种蝇等,并明确了川芎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川芎重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苓种繁殖、川芎栽培、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及粗加工、储藏等方面总结了四川川芎栽培技术,旨在为川芎药材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川芎苓子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别名芎劳、抚芎、小叶川芎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藁本属草本植物。川芎为四川地道药材,以干燥的根状茎入药。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疏肝解郁的功能。主治头痛、胸胁痛、经闭腹痛、风湿痛、跌打损伤等症。主产四川省川西平原的灌县、崇庆、彭县、新都等地,栽培历史悠久,药材质量最佳,驰名中外。近年来,江西、湖北、云南、陕西等省均有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川芎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芎又驯川( ),属拿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四川省都江堰市的著名地道药材。成都平原种植面积最大,云南、贵州等南方省区也有种植,尤以四川省都江堰市所产“菊花心”川芎品质最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川芎药用部分为地下根茎,主要成份为阿魏酸、川芎嗪、4-羟基-3-丁基内酯、大黄酚、瑟丹酸、川芎内酯等。味辛、性温,是重耍的中药配方原料。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相似文献   

6.
川芎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现阶段,种植的方式在散户小面积种植,种植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川芎的质量差异性也比较明显。本文从几方面阐述了川芎种植技术,如品种的选择和培育、水肥管理、病虫害的防治和重金属污染等方面,希望为研究川芎种植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川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别名托芎、台芎等。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疏肝解郁的功能。主治头痛、胸肋痛、痛经、风湿痛等症。主产于川西平原的邻县、崇州、温江等市县。此外,江西、湖北、云南、贵州、甘肃等省亦有栽培。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什邡市川芎的种植模式、种植情况及各环节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机械化应用情况,针对川芎生产机械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整体机械化水平偏低问题,提出了加快川芎生产机械化应用建议,以期为提高川芎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川产主要药材品种之一。块茎供药用,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产于四川省都江堰、崇州、彭州、新都等地。明代已大最种植。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2000余公顷。川芎块茎腐烂病俗称“水冬瓜”,引起块茎腐烂和死苗,发病率高,是产地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病害症状。川芎块茎腐烂病在川芎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苗期最重。病害从8月中、下旬播种后开始发生,9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发病盛期。出苗前表现为苓种腐烂;出苗后,发病初期心叶发黄,地下块茎(早期为苓种)内部局部变为褐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准确掌握道地产区川芎中镉元素含量.[方法]采集道地产区内彭山、彭州、邛崃、崇州、都江堰5个区域的川芎样品,采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块状根部镉含量,通过计算和评价镉含量,分析不同种植区域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5个种植区域的川芎镉含量背景值平均分别为邛崃0.302 mg/kg、彭山0.404 mg/kg、都江堰0.555mg/kg、彭州0.974 mg/kg、崇州1.025mg/kg;采自同一种植区域的川芎镉含量相同.[结论]通过初步调查认为道地产区川芎镉含量普遍超出我国限量标准,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其中镉含量;种植区域土壤镉元素含量与川芎镉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郑东枝 《福建农业》2011,(11):38-38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的根状茎供药用。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疏肝解郁之功能。主治头痛、胸肋痛、经闭腹痛、风湿痛、跌打损伤等症。川芎原产四川,福建亦有较久的栽培历史。长乐地处低海拔沿海平原低丘地带,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川芎栽培面积呈一定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四川农业科技》2014,(3):32-32
<正>川芎高产高效模式研究成果来源单位: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本项研究针对川芎单产低、效益不高及粮药争地的矛盾,将厢、垄、宽窄行3项传统栽培技术有机地结合,改川芎常规的等行距栽培为宽窄行栽培,改厢式栽培为厢垄式栽培,并在其宽行中间种作物,提高了川芎的单产及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经1989~1992年系列田间试验,总结出了"厢垄式2.5∶1模  相似文献   

13.
川明参属川产道地中药材,由于川明参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作用,从而决定了它良好的市场前景。川明参在闪川省的成都、内江、资阳、达县、南充等市都有种植,主产区域在青白江、简阳、巴中等市区,产地中又以青白江云顶山和巴中渔溪一带栽培历史较长。而青白江云顶山一带生产的川明参,其特点是中心轴为菊花状(云顶山红星、红岩一带出产),成品粉质多,商品性好,质量优,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川芎(芎莠)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药用、食用等多种用途,川芎生长在温和湿润的环境,高温和强光对其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川芎不耐寒;宜种植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中,忌连作、涝洼地。。  相似文献   

15.
川芎各器官的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川芎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筛选优良的苓种,指导川芎的规范化种植,以5个主苓种产地苓种为材料,对川芎的叶、茎、根茎进行生长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月下旬到4月下旬(发育240d)为川芎的抽茎期;株高和叶片重与根茎重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叶片数和分蘖数与根茎重显著相关;并且,来自都江堰市泰安镇的苓种在生物学特性方面略优于其它苓种。  相似文献   

16.
川芎在高海拔地区栽培种性退化慢,可采用根茎芽直接播种,减去育苓环节,当年种当年收,品质好产量高。总结多年的实践,着重从繁殖材料、田块选择、适时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方面阐述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剑川县川芎产业更好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彭州市敖平镇是中国川芎第一镇,常年种植川芎并带动周边发展,面积达4.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平均亩产200~250公斤,总产  相似文献   

18.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去风止痛的功能,可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腹痛、胸肋刺痛、跌打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等病症。是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药材,又是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据对《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统计,用川芎作原料的中成药有上清丸、消栓再造丸等近200种。川芎作为四川的道地药材,栽种历史已有1000余年,主产于川西平原的都江堰、彭州、新都、温江、崇州等区县,其产量占全国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彭州市敖平镇是中国川芎第一镇,常年种植川芎并带动周边发展,面积达4.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平均亩产200~250公斤,总产量占全国的60%.  相似文献   

20.
民和县果树栽培管理措施及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青海东部门户的民和县素有青海"瓜果之乡"的美誉,平均海拔1600米,有黄河、湟水河的滋养,加上气候温暖湿润,很适合果品种植,特别是川口、马场垣、隆治、官厅、中川、松树等乡镇,这里地处川水沟岔水地、浅山干旱山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并且有悠久种植果树的历史。本文通过对果树栽培管理措施和种植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对不同的果树栽培管理和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果树栽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