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临安镇崇文社区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日益突出。如何才能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通过对临安镇崇文社区的调查研究,就得到的启示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失地农民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一个新型社会群体。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存、养老问题,保管好他们的“养命钱”,是我们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重点论述了失地农民参加商业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些建立失地农民商业养老保险模式的设想,为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提供良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来源已经成了各级政府面对的重大问题。补偿和再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但目前的政策来看,农民获得的补偿款不足以保障农民的一生无忧.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再就业,在这期间党组织要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民失地问题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征  王欢  孙建华 《农业考古》2007,(3):274-276
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好农民问题就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本文讨论了失地问题的发生、现状及原因,对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冯莉 《云南农业》2011,(8):42-43
结合建水县临安镇实际,在客观分析临安镇农民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就怎样充分利用临安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京市现行征地制度,探讨了如何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提出了健全土地征用的法制化建设、大幅度地提高征地补偿费用、增加征地过程的透明度、增强被征地农民的主人公意识等对策建议;尤其强调论述了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合理有效地安置好失地农民,关系重大。介绍了发达国家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措施,以为我国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重大项目的推进建设,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再就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及建议,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睿 《甘肃农业》2012,(12):64-65
我国西部地区深处内陆,自然资源匮乏,土地贫瘠,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及大开发热潮的西迁,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因开发建设而失去赖以生存土地的当地农民,成为"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失业、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如何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联系着地区建设速率、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从J市再造新城区过程中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入手,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从而确保该地区政治和经济稳定发展,为打造区域性新增长极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不断占用农用地和耕地,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该文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社会现实,对如何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地区深处内陆,自然资源匮乏,土地贫瘠,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及大开发热潮的西迁,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因开发建设而失去赖以生存土地的当地农民,成为“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失业、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如何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联系着地区建设速率、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从J市再造新城区过程中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入手,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从而确保该地区政治和经济稳定发展,为打造区域性新增长极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大量农民用地变成了非农用地,一大批农民变成了失地农民,失地农民作出的牺牲和损失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而他们的权益却并未得到充分的保护,补偿严重不足,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龙 《现代农业》2009,(6):137-138
失地农民就业是当前中国"农民"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前推进城市化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几点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度进一步加快,失地农民迅速增加。当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一生存来源,尤其是对年龄偏大的失地农民来说,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以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普遍存在的养老问题,力图为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找到合理的实用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莹 《北京农业》2011,(30):186-188
随着陕西省汉中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许多农民成为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失地农民,如何解决这一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对汉中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建国村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进行调研,在对该村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的分析基础上,指出了失地农民在择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失地农民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此产生近百万离土农民,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上海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基于上海市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分析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特征、难点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184-185
土地对农民而言,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农民一旦失去土地立即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群,生活陷入困境,成为了一个新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更是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结合陆良县在探索失地少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从整个社会面初浅分析探索失地少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丘市近郊土地征用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的征用使被征地农民失去了传统的收入来源。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及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当前的研究成果多限于纯理论和经验研究范畴,缺乏第一手调研资料使得研究成果对现实状况的把握不够精确和深入。在对商丘市近郊失地农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使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更具可行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是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对大通县失地最多的长宁、桥头、黄家寨三镇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通县失地农民的生活总体保持稳定,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处于种田无地、就业无门、低保无份的的状况,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失去土地,转为市民。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了生产、生活资料,没有城市生活教育的基础,他们的生活怎么样,他们的城市化如何?分析了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及因失地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