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宣城市丘陵山区广阔,全市12340平方公里土地中丘陵山区占81.7%。广阔的山区润育了丰富的山特产品,据统计全市有茶园41.2万亩,年产茶3.36万吨,其中名优茶约4800吨;竹园230万亩,立竹12.5亿株,笋用竹15万亩;山核桃50万亩,年产山核桃约1.4万吨;板栗34万亩,年产板栗约4万吨;中药材15万亩。众多的山特产品不仅为山区农民解决了生计,而且为居家创业、发家致富提供了丰富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 洛阳地区处于豫西丘陵山区,全区有60%的麦田(约300万亩)是丘陵旱地.小麦生育期间降雨量约为250毫米左右,而年度之间变幅很大,且分布不均;加之水土流失严重和劳畜力不足,耕作粗放,早地小麦亩产长期徘徊在100-250斤之间.本地区水源缺乏,地下水位多在1OO米以下,发展水利相当困难.因此,小麦产量常决定于降雨量  相似文献   

3.
我县地处太行山东南部,三面峰峦环绕,中部丘陵起伏,总面积两千零七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占百分之七十。全县五百零五个大队,五十五万人,耕地九十五万亩。解放前,这里生产条件很差,土地脊薄,十年九旱,吃水如吃油,年年为水愁,小麦产量很低,亩产只有一百来斤。  相似文献   

4.
正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总面积120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608个行政村,总人口94万,其中农业人口83万,耕地面积107万亩。安阳县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为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方便,西部为山区丘陵旱地,常年玉米种植面积85万亩以上,平均单产在500公斤左右。东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方玉米最高产量达720公斤,西部山丘旱地面积约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常年平均产量在  相似文献   

5.
<正> 1988年,盂县大面积推广应用了增产菌,施用面积近12.4万亩,占粮田总面积的28.5%,其中玉米10.3万多亩,谷子2万多亩,小麦50亩。应用增产菌的三种作物,一般增产8—10%,经济效益约为投资的100倍。  相似文献   

6.
谷类作物指栽培的用作粮食和饲料的禾本科植物,在新疆主要的是:小麦、大麦、燕麦、蘖子、谷子、水稻、玉米、高粱等。新疆谷类作物约占总播种面积70%以上。是最主要的农作物。在谷类作物中又以小麦面积最大,约2000万亩,占谷物总面积60%,它是新疆人民最主要的粮食。其次为玉米,面积近900万亩,约占谷物总面积27%。水稻约150万亩,占谷物总面积4%。高梁约100万亩,约占3%。糜子、谷子及大麦、燕麦等栽培不多,并且年际变动较大。上述谷类作物除小麦、玉米广泛栽培分布普遍外,其余皆集中分布于某些地区,如水稻主要集中于泉水溢出带及大河沿岸;高梁集中于吐鲁番盆地;大麦、燕麦在本区主  相似文献   

7.
<正> 麦茎叶甲(Apophylia thalassinaFaldermann)属鞘翅目,叶甲科,是我省西部及西北部丘陵浅山区新发生的一种地下害虫。嵩县1983年只有零星发生,1984年发生面积达1.6万亩,1985年发生面积增加到7.23万亩,遍及全县,占小麦播种面积的26%。其中绝收面积995亩,共损失小麦18万公斤。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是翼城县的主要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0余万亩,其中旱地面积约占六成。平川、丘陵、山区大体各占三分之一。小麦生产的主要受自然灾害气候的影响有干旱、倒春寒、冻害和后期干热风等灾害气候,历年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生产中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问题。这些问题令人忧虑、令人寻思:1小麦生产现状的忧虑1.1小麦品种"杂乱"根据我站2015年对翼城县小麦品种的统计,小麦品种多达37种之多。小麦品种"多、乱、杂"不利于丰产稳产,其主要  相似文献   

9.
新安县旱地小麦高产开发技术总结高文军邓军贾焕西姬守伟王毅宋小英(新安县旱地小麦高产开发技术小组,洛阳471003)新安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全县小麦播种面积近40万亩,旱地小麦就有近30万亩。旱地小麦生产状况,对整个小麦生产和农村经济都有非常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榛实象甲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榛是榛子的一种,是东北特产,更是内蒙古呼伦贝尔林下、丘陵山区的特种经济植物。在内蒙古自治区,平榛主要分布在扎兰屯市、鄂温克旗和阿荣旗3个旗市,总面积约120万亩,近些年倍受广大林农的重视,因为它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颇厚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开展我省农村庭园经济高功能生态结构(工程)优化模型研究,我们于1986年9月下旬对宣城地区宣城、郎溪两县的8个乡(镇)、14个树的16个发展庭园经济先进典型户,进行了庭园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后。一、庭园经济的兴起是宣城地区农村商品生产的新起点庭园经济在农业发展中兴起。宣城地区属我省皖南丘陵山区,辖5县164个乡(镇),有52.14万农户,221.82万人,全区总面积1546.3万亩,耕地面积仅224.5万亩,占总面积14.52%,人均耕地1.01亩,约低于、全省农业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粮食生产主要是提高自给水平,因此,以现有耕地发展商品生产,潜力是有限的。但自1982年农村在巩固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  相似文献   

12.
<正>甘薯是鲁西南丘陵山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中邹城市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山区河谷冲积洼地等少数地势平坦地块,多实行小麦—甘薯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其他丘陵地块大部分土壤贫瘠、水源缺乏、水浇条件差,多以甘薯—花生两年轮作或甘薯—甘薯—花生三年轮作模式为主。丘陵山区一年一作甘薯种植模式,一方面造成春秋大量光热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常年春薯种植,甘薯全生长期170~180天以上,单个薯块偏大,蛴螬、茎线虫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3.
红黄土俗称红粘土,广泛分布于豫西北低山丘陵地区,以渑池、新安、洛宁、宜阳为多,陕县、嵩县、孟津、汝阳、伊川等地也有分布,总面积约1000万亩,是豫西北低山丘陵的重要旱作土壤之一。因此,研究红黄土的特点及其合理利用,对开发豫西北丘陵山区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丘陵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中水土流失比较显著的水蚀面积15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20万平方公里。由于水土流失,每年输送全国各大河流的泥沙约50亿吨,含氮、磷、钾土壤养分近一亿吨,建国以  相似文献   

15.
<正>郑州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多山地丘陵,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1/3。全市土地总面积约为7 446.2km2,其中山地面积2 37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1.9%;丘陵面积2 255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0.3%。山区气候除具有四季分明、季风显著、降水集中、雨热同季等共性外,主要表现为随着山地高度的升降而呈现垂直变化,特殊的资源优势特别适宜发展杂粮生产。因此,在郑州丘陵山区进行优质杂粮高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口号,并连续出台了多项促进和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现代农业的实现需要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作为重要支撑。作为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极大的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购机积极性,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平原地区发展优于山区和贫困地区。汝阳县地处豫西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耕地面积约38.5万亩,粮食种植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为30万亩,玉米22.5万亩)。据统计全县可进行机械化收获的玉米面积约为12.5万亩,机械化发展严重不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希望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正> 安徽省的丘陵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中可供放牧利用的草山草坡2100万亩,灌丛草地280万亩,疏林草地370万亩,加上农区的零星草地、沼泽草地和水草基地,合计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左右.如果因地制宜地分别采取农牧、林牧、渔牧、副牧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些草地资源,从事多种经营,大有利于本省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 一、草地资源评价(一) 多样的草地类型.由于本省的地形、土壤复杂多样,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草地类型.这里既有亚热带草地,也有暖温带草地,二者都包括山地(丘陵) 草地和平原草地.山地草地又分疏林草甸草地、灌丛草甸草地、草甸草地、沼泽草甸草地和沼泽草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丘陵区的概况南阳盆地位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型气候带,其丘陵区为伏牛山和桐柏山余脉所组成.据统计全区大的丘陵就有20多条,除新野平地和西峡、浙川、南召纯山地外,其余9县(市)有丘陵的公社60多个,面积为7942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有耕地500万亩,(其中坡耕地300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4.2%,人口约200万,人均耕地约二亩半.土质多为徽酸性黄粘土和砂质粘土、粗骨土.年平均气温14°-15℃,年降雨量500-800毫米.这里不仅农业增产潜力很大,而且还具有发展林牧业和多种经  相似文献   

19.
临汝县位于洛阳专区东南部,是一个两山夹一川的地区。据该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4至15度,无霜期210多天,年平均雨量约670毫米。全县总耕地面积110万亩,其中,丘陵地居多,约55万亩;山区较少,约13万亩。汝河两岸,地势比较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较好,灌溉面积约20万亩,是主要的粮食基地。该县种植的作  相似文献   

20.
句容县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裕,雨量丰沛。土地总面积206.8万亩,耕地85.63万亩,其中旱地33.63万亩,水田约13.74万亩。县内地貌类型较复杂,山、岗、塝、冲、平原、圩田俱全,以丘陵为主,山丘面积117.3万亩,占总面积的56.7%。总人口56.38万,农业劳动力24.68万人,人均耕地1.51亩,劳均3.47亩。土地和生物资源丰富,是苏南丘陵的缩影。 为了充分发挥句容县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向外向型农业发展,我们应用农业系统工程方法——线性规划的原理,建立了农林牧业优化结构模型,以使农业结构布局达到最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