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索番茄萼片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为番茄新品种选育过程中萼片形态性状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萼片包被(TI1101-1,P_1)和萼片上卷番茄(J53,P_2)材料为亲本,构建4个世代P_1、P_2、F_1和F_2遗传群体,用游标卡尺对4个世代番茄萼片形态及其形态性状(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进行测量和统计,从而对番茄萼片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中亲优势、遗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番茄F_1代正反交萼片形态一致,均为基平,说明萼片形态的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在F_2代分离群体中,萼片形态包被、基平、上翘、上卷的分离比为1∶34.4∶9∶1.6,即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属于数量性状。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的中亲优势率分别为3.55%,-6.77%,-9.90%,0.51%,-32.42%,-62.02%。同时,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法对6个萼片形态性状测量值的分析得出:萼片长符合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EAED-AD),萼片厚度、面积、卷曲度符合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ADI-AD),萼片宽度、上翘度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ADI-ADI)。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的主基因遗传率为42.59%~77.15%,多基因遗传率为0%~39.89%。【结论】该组合6个番茄萼片形态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控制,且主基因遗传率大于多基因遗传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48个蝴蝶兰品种数量性状和分组性状的判定进行研究,为建立蝴蝶兰品种DUS性状的科学判定方法提供支持。【方法】依据DUS测试指南,对蝴蝶兰植株大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花序长度、花朵数量、花序梗长度、花序梗粗度、花长度、花宽度、萼片长度、萼片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唇瓣中裂片长度、唇瓣中裂片宽度等15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并采集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LSD最小显著差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依据蝴蝶兰15个数量性状表达均值和极差,采用LSD最小显著差法,将其划分为9级表达状态;蝴蝶兰不同部位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的平均值表现为花序性状(31.83%)花瓣性状(25.72%)萼片性状(23.40%)叶片性状(20.26%)唇瓣性状(18.96%),其中花序长度与花朵数量的选择空间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4.63%和44.59%;叶片宽度的多样性指数较大,为2.099 8,DUS表达状态较为丰富,但有可能存在性状稳定性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在15个数量性状中选择出花宽度、叶片长度、花朵数量3个性状作为分组性状。【结论】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DUS测试数量性状的分组性状;数量性状的分级存在不稳定因素,如品种内变异、栽培条件、地域差异等,不能以固定的性状表达范围作为分级标准,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并进行年度校正。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多季花有髯鸢尾杂交后代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多季花有髯鸢尾品种Iris‘Halston’(赫氏蓝)和I.‘White and Yellow’(白与黄)为杂交亲本,构建杂交F1代群体和回交BC1代群体。表型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F1和BC1的二次花率分别提高到24.14%和35.18%;2)与观赏性紧密相关的垂瓣长度和旗瓣长度,垂瓣宽度和旗瓣宽度分别趋于连锁遗传;3)BC1的花色变异丰富,可产生白色系、紫晕系、黄色系、深色系、垂瓣基部有斑型、垂瓣边缘有斑型、垂瓣紫色旗瓣黄色型7种不同类型的花色;4)F1和BC1的花型产生较大变异,经过多代选育,旗瓣、垂瓣长宽比逐渐增加,花瓣更加狭长,观赏性增强。综上,多季花有髯鸢尾的花部性状可连锁遗传,以赫氏蓝和白与黄为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可提高后代的二次花稳定性,并产生大量花色和花型变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分子标记预测杂交稻F1茎蘖成穗率的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为杂交稻亲本的茎蘖成穗性状改良及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与成穗率QTL连锁的56个SSR标记检测了13个杂交稻亲本(7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结合42个F1杂交组合(7×6NCⅡ)的成穗率表现,对亲本间的QTL-SSR遗传距离与杂种F1的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3个亲本间的QTL-SSR遗传距离为0.15~0.53,平均为0.33;以相似系数0.65为标准可将13个亲本划分为2大类群。亲本间QTL-SSR遗传距离与F1双亲一般配合力之和呈极显著正相关(r=0.614),而与F1特殊配合力相关不显著(r=0.033);亲本间QTL-SSR遗传距离与F1中亲优势、超低亲优势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r=-0.523)和显著负相关(r=-0.373)。【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杂交稻亲本间QTL-SSR遗传距离的大小可以反映F1成穗率性状的双亲一般配合力总效应,并能预测F1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荔枝枝叶性状在杂交群体中的分离规律和遗传变异特征,为荔枝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对三月红(♀)×紫娘喜(♂)杂交的258株F1代的复叶主轴长、叶柄长、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形指数、鲜重、干重、比叶重、枝皮率等10个枝叶性状指标进行鉴定,分析各性状变幅、分布频率、变异系数及广义遗传力等。【结果】10个表型数量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12.37%。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5.67%,其次是复叶主轴长(13.93%),最小为叶长(9.23%)。各指标测量值均呈正态分布。复叶主轴长、叶长、叶宽、鲜重、干重、叶面积、比叶重等F1代平均值均高于亲中值,而叶柄长、叶形指数、枝皮率F1代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说明基因重组可形成一定程度的非加性效应,导致超亲个体的出现。广义遗传力最高为叶柄长(0.87),其次是叶形指数(0.75),各指标广义遗传力平均值为0.45;叶宽性状在F1代超高亲率最高,为99.22%;超低亲率最高为叶柄长,占比86.82%。【结论】荔枝枝叶性状在杂交群体中显示出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6.
将甘蓝型油菜化学诱导型杂交种的29个性状指标按农艺、产量、品质3种类型进行划分,采用MINQUE统计方法及加-显模型(AD)对连续2a的大田试验数据进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29个性状的加性、显性、环境方差及方差总量均呈0.01或0.05显著水平,均表现为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2)化学诱导型杂交种F1、F2代具有显著的群体平均优势、群体超亲优势,且在F1、F2代群体平均优势、群体超亲优势均表现为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与F1代比较,农艺性状在F2代的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分别降低43.52%和60.80%,产量性状分别降低49.84%和67.35%,品质性状分别降低53.19%和40.78%。(3)3类性状的遗传方差比率均大于95%,农艺和产量性状的显性方差比率分别为83.01%和70.03%,而品质性状的加性方差比率则为81.21%。(4)29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平均值为0.95,狭义遗传率表现为品质性状(平均值为0.76)产量性状(平均值为0.19)农艺性状(平均值为0.16)。(5)杂交种性状与亲本性状的相关性大小为杂种优势高亲超亲优势母本双亲均值父本低亲双亲差值。  相似文献   

7.
柿杂交F_1代叶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柿杂交F_1代叶片表型性状的分离规律,分析柿杂交F_1代的叶表型遗传变异特征,采用子代性状离散描述、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柿品种‘富有’(♀)ב赤柿’(♂)杂交F_1代的57棵单株叶表型14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进行研究。14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87%~42.78%,其中叶片干重变异系数最大,叶片含水率变异系数最小;14个数量性状均分布于双亲之间,且具有较好连续性的正态分布趋势。5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数为0.912~2.224,平均值为1.466,其中叶片形状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叶片姿态丰富度最低。14个叶表型性状在F_1代的中亲优势率为-38.16%~3.00%,其中的11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值为负值,且F_1代未形成超亲优势。19种性状产生的171对相关性中分别有44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和13对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之间多呈负相关关系。系统聚类将F_1代的57棵单株在遗传距离为12.5处分为Ⅰ和Ⅱ2个类群,在6.5处将Ⅰ、Ⅱ2个大类各分为2个亚类,聚类结果充分反映各类群的特征。柿杂交F_1代叶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其中14个数量性状表现出比较广泛的分离特征,5个质量性状均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以晨光、友谊牡丹莲、瑰丽、红樱桃、厦门碗莲和素馨6个荷花品种为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共配制杂交组合26个,并对结实种子数超过10粒的13个杂交组合F1的部分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花色遗传上,白色的遗传潜能最低,黄色次之,红色遗传潜能最强;杂种一代的花瓣数目和叶柄高度表现出明显的遗传优势,F1代花瓣数目和叶柄高度的总平均值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122.4%和121.1%;花冠直径和花梗长度在F1代有衰弱的趋势,F1代花冠直径和花梗长度的总平均值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95.4%和84.7%.  相似文献   

9.
探索油茶(Camellia oleifera)杂交F1代叶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为杂交后代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岑软24号×湘林210"杂交F1代的62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其叶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21%~37.50%,其中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2.21%,而叶片鲜重、干重和饱和鲜重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分别为35.42%、37.50%和36.84%;2)各性状均具有较好的连续性正态分布趋势;3)14个性状在F1代的中亲优势率为-16.60%~44.66%,超亲优势率为-21.05%~38.06%,其中10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值为正值,且遗传传递力都超过100%,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和叶片干物质含量这4个性状的超亲优势值为正值;4)91对相关性分析中有65对达到极显著水平,8对达到显著水平;5)系统聚类将F1代的62个单株分为2个类群、4个亚类,聚类结果充分反映了各类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正反杂交对少花龙葵(Solanum photeinocarpum) F_1代生理特性及富硒能力的影响,为富硒少花龙葵的杂交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农田生态型和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为亲本,通过硒含量为10 mg/kg的土壤盆栽试验,研究正反杂交对少花龙葵F_1代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硒积累量的影响。【结果】与自交F_1代相比,正反杂交显著提高了少花龙葵F_1代叶片的SOD活性、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2种生态型少花龙葵的正反杂交F_1代的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硒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自交F_1代(P0.05),并且以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为母本、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父本的杂交后代的生长和富硒能力更强。【结论】以农田生态型和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为亲本杂交,可使其F_1代的生长、抗逆性以及硒积累等性状表现出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铁线莲属Clematis栽培品种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为合理引进和应用铁线莲栽培品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0个铁线莲品种植株、叶、花、果性状的生长物候期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其观赏性。  结果  ①20个铁线莲品种可分为常绿和落叶2种生态型。②植株在杭州地区的萌芽期、抽枝展叶期多集中在2月上中旬至3月中下旬,花期多处于4—6月(‘蓝焰’‘Bagatelle’和‘蓝光’‘Blue Light’等7个品种在7—12月可以2次开花)。③萼片多为紫红色系、蓝紫色系或具2种颜色以上的复色系。  结论  经观赏性评价和聚类分析,‘蓝焰’和‘茱莉亚夫人’‘Madame Julia Correvon’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Ⅰ级),Ⅱ级含‘羞嗒嗒’‘Innocent Blush’等4个品种,Ⅲ级包括‘乌托邦’‘Utopia’在内的3个品种,Ⅳ级包括‘朱卡’‘Julka’在内的9个品种,Ⅴ级含‘蓝光’和‘丹尼尔德隆达’‘Danniel Deronda’。Ⅰ和Ⅱ级的6个品种可优先在杭州地区推广应用。表12参17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杂交过程中亲本的配子重组及基因交换,创造变异丰富的子代群体,为后续林木良种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3株紫雨桦为母本,7株白桦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共得到19个杂种家系,调查了各家系紫叶苗木的高和地径等生长性状,5-9月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绿素、花青素、叶色参数(L*、a*、b*)等叶色性状以及2个年度的保存率,对各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生长、叶色等性状在家系间大多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不同性状的变异幅度差异很大,苗高、地径变异在25.00%左右,花青素相对含量以及黄蓝饱和度(b*)在33.67%~53.20%之间,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多为15.00%上下。(2)叶色性状随季节变化明显。花青素相对含量和红绿饱和度(a*)在5、6月最高,7、8、9份明显降低,这与紫雨桦叶色春季呈现紫色、夏季逐渐变绿色的季节变化吻合;b*随季节变化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也与叶片颜色逐渐变蓝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杂种苗期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相关性,为杨树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  方法  以美洲黑杨不同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测定了9个杂交组合子代苗期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并通过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遗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等,了解美洲黑杨杂种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及性状间遗传互作,并依此开展美洲黑杨优良杂交组合的联合选择。  结果  杂交组合间3个生长性状与5个叶片性状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苗高、地径、材积与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周长、叶面积的家系遗传力均达0.8以上,受强度遗传控制,遗传变异系数为8.6%(叶长)~31.13%(材积),有利于优良杂交组合的选择。相关分析表明: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周长、叶面积与苗高、地径、材积间均达极显著正遗传相关(P<0.01)。相关遗传进度分析表明:除叶形指数、侧脉夹角和叶宽基距外,其他叶片性状对3个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进度和间接选择效率较高。通径分析表明:苗高和地径对材积的直接遗传控制作用较大,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面积和叶周长通过苗高和地径对材积产生较大的间接遗传控制作用。利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开展美洲黑杨9个杂交组合的生长与叶片性状联合选择,选出3个速生优质的杂交组合(B106×NL15、S3239×NL15、NL447×SY2),材积遗传增益达26.90%。  结论  美洲黑杨杂交组合子代1年生苗的3个生长性状和5个叶片性状均存在丰富变异,遗传互作显著;苗高和地径对材积的直接作用最大,5个叶片性状对材积也产生较大的间接控制效应。综合指数选择法能有效地选出速生优质杂交组合,材积遗传增益较高,杨树遗传改良效果较好。表8参1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观赏辣椒杂种优势以及观赏性状遗传规律,促进观赏辣椒新品种培育以及优良性状的保留。  方法  以簇生椒Capsicum annuum ‘Salsa XP Red’卵圆形叶片自交系(P15)与单生椒C. annuum ‘Salsa Deep Orange’披针形叶片自交系(P6)为亲本,配置正交组合P6×P15,反交组合P15×P6,并构建F2群体,研究观赏辣椒果实着生方式、叶形和株型性状的遗传规律。  结果  P6和P15的叶片大小、株高、侧枝数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正反交观赏辣椒F1组合均在株高、株幅和叶片尺寸等性状上表现较高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的F2群体中,方差最大的5个农艺性状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长、单株结果数、叶柄长、株幅、株高,且正反交群体的株型与叶形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卡方检验表明:正反交F2代群体质量性状分离比结果中,果实簇生性状对单生性状、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均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开展型株型对直立型株型、披针形叶对卵圆形叶均由双基因控制,且具有隐性上位作用。  结论  观赏辣椒杂交亲本与F1代组合在单株结果数、分枝级数等5个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株型变异系数最小,单果果实品质与单株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叶长和单株结果数性状的单株间差异最显著。对观赏辣椒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分析表明:果实着生方式簇生对单生、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是单基因控制隐性遗传性状。图2表8参22  相似文献   

15.
野鸢尾和射干种间杂交F_2代主要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观测野鸢尾(Iris dichotoma)×射干(I.domestica)杂交F2代群体(n=61)中每一个体的株高、花径、花数、花色和彩斑等14个表型性状,对F2代与双亲性状差异、群体性状变异、主要性状间遗传相关性及花色遗传变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明确F2群体性状变异特点,指导夏季开花鸢尾育种实践。结果表明:F2代12个性状中,8个性状的观测值居于双亲之间;除花朵直径和花朵数量外,花葶长等10个性状基本均呈正态分布,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外花被长与内花被长和外花被宽与内花被宽的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和0.734,趋于连锁遗传;对颜色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花色和花瓣彩斑的遗传由不同基因调控,但都是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野鸢尾×射干F2代群体的花朵直径、花朵数量、花葶长及花色变异丰富,利于大花、多花、花葶矮生和奇异花色的优良单株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Six characteristics, i.e., hull color, chaff and leaf pubescences, length of 1st and 2nd rachis, grain length/width ratio and phenol reaction, of rice progenies from indica and japonica crossing were studied using the Cheng's index classific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1 generations performed more like indica, while F2 generations were approximately in a normal distribution. Both of the rice progenies were more affected by indica and female parents than by japonica and male parents. Among the six Cheng's index traits of the parents and F1 generations, and between the traits and Cheng's indexe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oth at α=0.05 and α=0.01) were found in most case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among the 6 Cheng's index traits of F2 generations in most cases, bu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α=0.01) existed between these traits and Cheng's indexes. The six Cheng's index traits of F2 ranged successively, and many individuals showed over-parent genetics, with the same trends in both direct cross and reciprocal cross. Among the 6 index traits,chaff and leaf pubescences almost presented in a two-peak value, while the others in a mono-peak value. The hull color,phenol reaction and length of 1 st and 2nd rachis were distributed in deviation, with the first two traits presented more in japonica individuals and the last trait more in indica. The grain length/width ratios were nearly in a normal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7.
以母本尾叶紫薇与父本紫薇‘香雪云’及杂交F1代192株为试材,对株高、地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5个性状在群体中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50对SSR引物筛选出F1群体亲本有多态性的引物对50个; 5个表型性状在群体中呈连续分布,与其正态分布曲线拟合较好,并且彼此之间具有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SSR分子标记和性状的连锁分析得到:SSR3-153、SSR40-131、SSR40-137与紫薇的叶宽显著性相关,贡献率分别为25.5%、12.1%、11.6%;SSR34-158、SSR34-161与紫薇的叶长显著性相关,贡献率分别为7.8%、9.1%;SSR10-172与紫薇的株高和地径显著性相关,贡献率分别为15.7%、10.3%。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国内外236份黄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质种质,为黄瓜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材料,也为优良基因挖掘及种质资源利用、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云南省内、省外及国外的236份黄瓜种质为试料,对其12个性状(2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通过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这些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质种质。【结果】236份黄瓜种质变异系数最大的是雌花节率,为145.46%,变异系数最小为叶形指数,为4.68%,数量性状变异系数高于质量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33,以子叶宽最高,为2.092,以叶色最低,为0.389。雌花节率与叶色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下同),与子叶长、子叶宽、结瓜习性、成株叶长和叶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下同),与第一雌花出现节位、雄花节率、节间长和主蔓长呈极显著负相关;第一雌花出现节位与雄花节率和结瓜习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雌花节率和子叶宽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5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0.823%,第一因子是雌花节率主分量,第二因子是成株叶宽主分量,第三因子是第一雌花出现节位主分量,第四因子是子叶长主分量,第五因子是叶色主分量。236份黄瓜种质材料分成八大类群(Ⅰ~Ⅷ),其中第Ⅵ类群和Ⅶ类群的生长势强,雄花占比多,在育种中可作为父本材料,第Ⅷ类群的雌花占比多,单性结实率高,在育种中可作为母本材料。【结论】236份黄瓜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选择育种潜力巨大。在黄瓜育种时,可将叶面积、叶色、第一雌花出现节位、结瓜习性和雌花节率等性状作为产量性状进行改良,且选育早熟高产品种时应注重第一雌花出现节位、雄花节率和结瓜习性等性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倍性水平、性别、基因型及环境效应对青黑杨全同胞杂种短枝功能叶片及气孔性状变异的影响,解析杨树异源三倍体的性状遗传与变异规律。  方法  以‘哲引3号杨’× ‘北京杨’全同胞杂种二倍体和三倍体的10年生种质保存林为材料,对其短枝功能叶片和气孔相关性状变异进行分析。  结果  短枝功能叶片和气孔各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均较高,介于0.789 ~ 0.960之间,受较强的遗传控制,环境影响较小。叶片和气孔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叶片宽度和气孔宽度变异系数较低,是所测性状中较稳定的遗传特征。三倍体植株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面积、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均极显著大于二倍体,气孔密度极显著小于二倍体,而三倍体植株的叶柄长度和锯齿数与二倍体无显著差异。叶片及气孔性状在不同性别植株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面积、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与倍性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气孔密度与倍性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叶柄长度和锯齿数与倍性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方差贡献率显示,无性系性别对叶片及气孔性状的影响最小;气孔性状受倍性效应影响最大,其次是基因型效应;叶片性状主要受基因型效应的影响,其次是倍性效应和环境效应。  结论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三倍体植株短枝功能叶片及气孔性状变异主要来源于倍性效应和基因型效应,环境和性别影响较小,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性状变异,在杨树三倍体育种时基于遗传测定进行“大群体,强选择”育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15份文心兰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年对15份文心兰种质资源的叶色、叶形、株形、花色等10个性状以及开花习性进行了观察,在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叶数等17个性状上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各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有5份适合于做切花品种。按花序类型可将文心兰种质资源分为两类,若按每年抽花芽期和开花期的次数,也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