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等级制度,它们以一种特殊的符号来表示。例如,军人以军服上的条纹,肩章上的星,豆表示级别。在一些动物中有着同人类社会惊人的相似之处。19世纪以来,生物学家们认识到,在许多种动物中都存在着“等级制度”。在动物世界中,“社会地位”可以决定一只动物能否争夺到食物或筑巢的地盘,甚至还能决定谁可以成功地“生儿育女”,但时至今日人们搞不清动物等级是否如人类那样使用各种标志来表示,它们究竟有没有象军人所拥有的“徽章”呢? 英国牛津大学的理查德·道金斯和约翰·克雷布斯称动物的地位标志为“等级徽章”,有许多种马就具有这种“徽章”,这“徽章”就是它们自身的羽毛。这些鸟在繁殖季节各自建立起自己的领地,成立一个个小家庭,到冬天时又集结成群。正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里,动物吃人,时有发生。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吃人的植物呢?科学家回答是,至少目前尚未发现有吃人的植物。显然,这种回答大部分人相信了,但也有少数人并不满意,因为他们曾在某些刊物上见到有吃人的植物的报道。其实,这种吃人的植物是不存在的。不过,植物界里吃动物的植物却是有的,这种“吃荤”的植物主要是食一些很小的的昆虫而已,据调查了解,世界上常见的吃荤的植物有500多种,在我国有30多种。当然,自然界里有些植物为了防止人和动物对它们的侵犯,使出了各种各样的防身绝技。生长在罗马尼亚的一种琉璃草,它的叶子发…  相似文献   

3.
我自小就喜欢动物,因此非常喜欢今年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的少儿电视节目《绿野寻踪》。在节目里,我看到许多的野生小动物,它们个个都是那么可爱:有窈窕淑女般的坡鹿、有婀娜多姿的朱鹮,还有凶猛无比的华南虎。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华南虎了。在南方的深山老林里生活着我国独有的物种,我国的“国虎”——华南虎。它们各自占山为王,只要有动物跑进它们的领地,它们就会马上发起进攻,在饥饿的时候,老虎还会把对方毫不留情地吃进肚子里。说到吃,华南虎最喜欢吃的就应该是野猪了。但是现在各种动物大量减少,老虎吃的食物也开始减少。当我得知世界…  相似文献   

4.
动物世界处于一种“群婚制”状态,即便如此,它们总还是有办法避免近亲交配,以免削弱种群优势。可是如果说它们也奉行“一夫一妻制”就不那么好理解了,其实“一夫一妻制”的例子在动物世界中确实不在少数,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种体形瘦小、毛皮不整的大科动物凶残无比,历来为人类所不齿。不过,它们的“夫妻”感情既专一且笃实,别看它们身材小,捕食时却从来不惧个体大得多的瞪羚、野猪,偏偏以它们的幼仔为目标。每当“夫妻”盯准一只幼仔,一场默契的配合准会让人由衷折服。与狮子共事食物非洲的哺乳动物中,豺是夫妻结伴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国人爱吃,也相当敢吃。不是吗,有些人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里游的,也不管是什么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只要能进嘴巴,统统端上餐桌。这种“敢吃”的气魄和胆量,实在令人敬佩,但决不能提倡。因为人是有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尽管民以食为天,但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总得掂量掂量。象野生动物之类,它们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大千世界正由于有了生物的多样性,才构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进而使生态系统平衡。如果世上没有野生动物,人类生存的基础就会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失衡,世界就会变得沈富、凄凉。人来导不可能在…  相似文献   

6.
鲨鱼趣谈     
海丛 《云南林业》2005,26(4):35-35
人类对鲨鱼的恐惧更多的是源于对它们的无知。这种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它们的生存历史比人类长100倍。约有一半种类的鲨鱼被人们用来制作鱼粉或食用。鲨鱼是“海中强盗”,但它们能够出色地维护海洋中的生态平衡。当偶尔攻击人类的时候,它们并不是为了捕食,而是出于保护自己的地盘,就像狗会冲着走近自己家门的人吠叫一样。与人们认为的相反,鲨鱼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研究表明,鲨鱼的大脑比大部分鱼类,许多鸟类和一些哺乳动物还大。这些海洋中快速而灵巧的捕食者,大脑重量占体重的比例是鱼类中最高的。最凶恶的3种鲨鱼是大白…  相似文献   

7.
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的丛林中,你会碰到许多稀奇古怪的动物和植物。如果你晚上到丛林里去玩,那可得小心了,丛林中的猛兽随时可能夺去你的性命。就在你忐忑不安的时候,丛林深处突然传来一阵怪异刺耳的尖叫,像是神话中恶魔发出的声音,你听了后保准会毛骨悚然。当初移民到这里的塔斯马尼亚人把发出这种叫声的动物就叫做“恶魔”。“恶魔”一度是一种神秘的动物,人们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后来有胆大的猎人猎获了这种动物,发现它们长得特别丑陋,当地人甚至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它们身躯矮胖,像肉团一样;满身黑毛,胸…  相似文献   

8.
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掌握着许多护身本领,今天我们就来揭穿一下这个“秘密”。动物不生病的奥秘。有些动物尽管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似乎“永远健康”。这是何原因?蚂蚁等蚁类是常见的微小动物,它们常年在陆地上各个角落,特别是在阴暗的地下窝中生活,可它们却极少生病。澳大利亚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开这个谜。原来,蚁类胸部都长有能分泌某种抗菌素的腺体。经检验,这种抗菌素能抵御包括金色葡萄球菌等多种有害病菌和有害霉菌的侵袭。在这种“天然抗菌素”的保护下,不管多少细菌向它们发动进攻,蚁类也能安然无恙。苍蝇是十分肮脏的…  相似文献   

9.
在动物世界中,除了弱肉强食、你争我斗的世仇天敌外,也有互助合作、同舟共济的亲朋好友。动物之间施行“仁义”的美德,有的是同类动物,有的却是不同类的动物。在草原上,斑马常常是大型猛兽捕食的对象。因此,它们若要求得生存,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它们出外寻找食物时,总有一匹斑马担任警戒,一旦发现附近有危险征兆,这个担任警卫的斑马立即发出信号,让其它斑马逃跑。要是那些猛兽追逼太紧,斑马群中便会有一只斑马甘于“献身”,这只斑马会离群引开敌人,单独和敌人搏斗,结果当然是被吃掉。如果斑马群再度遇险,还会有另一匹斑马…  相似文献   

10.
在非洲东部坦桑尼亚的坦噶尼喀,生长着一种木菊花。它对人和一般动物都有强烈的催眠作用,当地群众称它为“催眠花”。无论是小小的兔子,还是体重两吨多的犀牛,只要吃上一点木菊花,它们就会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相似文献   

11.
在非洲东部坦桑尼亚的坦噶尼喀,生长着一种木菊花。它对人和一般动物都有强烈的催眠作用,当地群众称它为“催眠花”。无论是小小的兔子,还是体重两吨多的犀牛,只要吃上一点木菊花,它们就会躺在地上呼呼  相似文献   

12.
《绿野寻踪》是个充满吸引力的节目,里面介绍了许许多多的动物。有的憨态可掬;有的精明伶俐;有的虎背熊腰;还有的凶猛无比……它们都是我们同学讨论的明星。我最喜欢的是有“东方宝石”之美称的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朱鹮。朱鹮有着一身洁白的羽毛,在这一尘不染的白色中镶嵌着几颗红宝石:那就是它们那红色的头顶,弯曲的嘴尖和细长的脚;它们用树枝和干草把“家”垒在树杈中;它们生活在水边,因此泥鳅便成了它们的美味佳肴。我真想天天捉泥鳅喂它们吃。朱鹮又名朱鹭。在20世纪80年代被人们发现时仅有7只。现在经过人们对它们的保护、繁殖,朱鹮的数…  相似文献   

13.
植物并不像你所想的那么愚蠢。事实上,科学家现在正逐渐意识到植物是复杂的生物体——它们可以看到东西,有嗅觉、味觉、触觉,也许还有听觉。 触觉 植物是适应自然环境的能手。最著名的食肉植物捕蝇草在进化过程中具备了触觉,所以当昆虫掠过它的“触须”时,它的“下巴”就会合上,不幸的昆虫就成了瓮中之鳖。达尔文是最早指出这种行为是模仿了动物的神经系统反应的学者之一。曾有医学生理学家给捕蝇草绑上电极,当捕蝇草的触须被碰到时,便会产生类似动物神经冲动的电脉冲。  相似文献   

14.
宋淑运 《云南林业》2003,24(3):24-25
兰科植物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共有20多个品种。它外表妖艳,性情残暴,因能吃人而得名。食人鱼最大的体长约60厘米,它生有一幅掠食者的凶恶面貌,身体扁平,腹部呈金黄色,头部和背部为黑色,长一对赤红色凶狠的眼睛,令人望而生畏;大嘴巴、凸嘴唇,有强壮的上下两排比钢刀还要锋利的三角形牙齿,就像切肉机一般。它们群起而袭击任何动物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于自己体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吃掉。亚马逊河流域每年都有数十头误落河中的牛被食人鱼撕吃掉。所以,它被人们视为水中凶恶的“小霸王”。目前已发现的食人鱼不仅出现在…  相似文献   

15.
<正>夏天是昆虫最活跃的季节。想要寻找它们吗?选一个晴好的天气,和我一起出发吧。昆虫纲是世界上最繁盛的一类动物,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莫出其右。这种多样性让昆虫充满魅力,激发了人类对它们的好奇心。夏天是昆虫最活跃的季节。想要寻找它们吗?选一个晴好的天气(晴天昆虫活动的频率远高于雨天),和我一起出发吧。遵循它们的生物钟昆虫和人一样,有自己的生物钟。昼行性的昆虫在日间活动晚上休息,夜行性的昆虫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6.
李钟模 《国土绿化》2004,(11):40-40
植物和动物一样,也有“化学武器”。所不同的是,动物会用自己的化学武器主动攻击敌手,保护自己,猎获食物:植物则是被动地用以保护自己。例如荨麻,亦称霍麻草.它能像蝎子和马蜂一样螫人.它们的叶子背面布满了含有蚁酸、醋酸、酪酸等混合毒液的刺毛。当人和动物触及刺头时,刺头被折断.刺尖扎入皮肉,  相似文献   

17.
善走“残局”方为能王向东古代有位叫证员的将领善练走“残局”之功。他在整军习武时,不是先练习打胜仗,而是先练习打了败仗以后如何走残局。伍员练走“残局”并非坐等吃败仗,而是一种积极的防败措施。一旦吃了败仗能够随机应变转败为胜,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伍员这种...  相似文献   

18.
声音语言 大多数动物都会鸣叫发声。如果仔细注意,你会发现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在动物之间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于是就成了它们的“语言”。 蟋蟀的声音清脆动听,并像乐曲一样,能够体现出它们的“感情”。在雌雄相处时,那轻幽的声调犹如情人窃窃私语;在独处一方时,会发出强音招引“朋友”;在互相格斗时,则以高亢的叫声来助威。  相似文献   

19.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动物“数学家”。 珊瑚虫 珊瑚虫能在自己身上巧妙地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身体上“刻画”出365条环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5亿年前的珊瑚虫每年所“画”出的环纹是400条。天文学家告诉我们,那时地球的一天只有21.9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界中,一些动物为了自己的生存,在同大自然斗争的同时,还学会了同疾病作斗争的本领。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每逢中午,牝鹿就携儿带女去树林中咀嚼一种叫做蕈的菌类。研究证明,蕈有很好的缝胃功能,可以帮助它们消化食物。贪吃的野猫一旦吃了有毒的东西,便会上吐下泻。在此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