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畜角膜翳是我县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常规及民间的疗法虽多,但大多疗程长,疗效差,致使很多患畜久治不愈,造成单侧或双目失明的不良后果。笔者自1983年以来,为了探索治疗本病的理想方剂,采用多方筛选对比其疗效,结果以“泻肝散”内服,外用“拨云散”点眼,内外同时施治,获得满意的疗效,经治疗56例(牛49例,马7例),治愈53例,治愈率达94.6%,现特报告如下:1病因病理本病多因饲喂霉败饲料,或因长途运输,劳役过度,饮水不足,热毒积于心肺,流注肝经,肝受热邪,外传于眼所致;或因畜舍通风不良,污浊之气…  相似文献   

2.
家畜角膜翳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病。常规及民间流传的疗法虽多 ,但大多疗程长 ,疗效差 ,致使很多患畜久治不愈 ,造成单侧或双目失明的不良后果。笔者自 1983年以来 ,为了探索治疗本病的理想方剂 ,采用多方筛选对比其疗效 ,内服“泻肝散”,外用“拨云散”,获得满意的疗效 ,经治 56例 (牛 4 9例、马7例 ) ,治愈 53例 ,治愈率达 94 .6%。其中 :2~ 3d(服药 2~ 3剂 ,点眼 6~ 9次 )治愈 34例 ;4~ 6d(服药 4~ 6剂 ,点眼 12~ 18次 )治愈 19例。1 病因病理本病多因饲喂霉败饲料 ,或因长途运输 ,劳役过度 ,饮水不足 ,热毒积于心肺 ,流注肝经 ,肝…  相似文献   

3.
家畜患角膜翳在我县常见。笔者自1983年以来,为探索治疗本病的理想方剂,采用多方筛选对比其疗效,结果以“清肝散”内服,外用“拨云散”点眼,内外同时施治,获得满意的疗效,治愈率达94.6%(53/56)。1 病因 本病多因饲喂霉败饲料,或因长途运输,劳役过度,饮水不足,热毒积于心肺,流注肝经,肝受热邪,外传于眼所致;或因畜舍通风不良,污浊之气,熏蒸于眼,遂发此病。2 临床症状 病畜羞明流泪,疼痛,眼睑闭合,睛生灰白色或蓝色云翳,白睛血管充盈。重则翳膜被覆于瞳孔表面,粗糙乏光泽,看不见虹膜和瞳孔,有的为斑点状白翳,…  相似文献   

4.
吊线风为面神经麻痹,又称歪嘴风,以嘴歪眼斜,耳垂唇松为主症。本病多因气血不足,外感风邪侵袭,风邪乘虚侵入头面肌肤,传入经络,邪气滞于经络而成其患;另有外伤、笼头压迫也可引发本病。此病以马较为多见,其它家畜少见。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也各有千秋。十几年来,我们采用电针“平衡穴”,内服“加味牵正散”的办法收治13  相似文献   

5.
二花连翘散治疗驴流泪症敖英全,李广爱,冯玉军,矫俊江,赵志(吉林省洮南市畜牧兽医总站137100)流泪症乃肝毒外传于眼,引起一侧或两侧眼流泪不止,眼下生疮的一种疾患。以流泪、泪迹处脱毛、溃疡为主症,该病缠绵不己,治疗颇感棘手。本病临床鲜见,笔者收治3...  相似文献   

6.
乳腺炎,中兽医称之为"奶痈"或"奶肿"多发于产后1至2周,是奶牛产后常见病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母牛产后气血凝滞,肝失调达,胃热壅盛、浊气蕴结、经脉受阻而发病;西医则认为本病多由乳房不洁、机械刺激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引发.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知柏散加味、辅以西药治疗奶牛急性乳腺炎、每获良效,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7.
牛胬肉翻睛是牛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多发于署月炎天。本病以两胞肿胀,向外翻出,难于缩入为本病的主要特征。笔者参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体会,试对本病的辩证施治作一浅析。1病因病机1.1多因署月炎天,劳役过度,驱赶太急,使热毒积于心肺,疫气流入肝经,外传于眼,而致本病。1.2署月炎天,长期日晒或拴于通风不良的厩舍之中,使热毒积于心肺,疫气流入肝经,外传于眼而致本病。1.3外感风热,热邪乘虚而入,肝受其邪,外传于眼而致求病。1.4饲养管理失调,喂养太盛,内伤料毒,日久化热,使热毒积于心肺,流入肝经,肝受其邪,外传…  相似文献   

8.
急性骨眼病又称肝热传眼,西医称急性水肿型结膜炎。每年夏季,我县耕牛常发本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出现累及眼珠,继发眼翳,引起失明等不良后果。自80年以来,笔者共收治本病66例,采用内外兼治的办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导如下: 一、流行情况:本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以6—8月份居多;多发于水牛,也见于马,黄牛少见;本病不分性别,在66例中,无1例犊牛。二、病状:突然发病,多为单眼发病,也有双眼同时发病者。患眼上下结膜严重充血水肿外翻,瞬膜充血肿大眵出,患眼外观呈粉红色水肿样莱花状凸出,严重的可达9×9厘米,羞明、流泪,病程稍长或继发感染,结膜表面会出现烂斑,粘满眼屎或脓汁,患牛精神  相似文献   

9.
暴怒失明,是指因急躁暴怒导致发生内障眼而失明。该病临床罕见,亦未见有报道。前几年笔者遇到过几例,用西药及中药地黄散、泻肝散、苍连散试治,效果均不理想。近年又遇4例,用自拟的中药方剂摸索治疗,却收到了满意效果,皆2~3剂治愈。现介绍给同道,以资参考。(一)病因多年来所遇病例,多是性烈而膘情较差的公马,有的因不服使役或踢咬人畜,惹怒畜主,拴于栏内,受狠打调  相似文献   

10.
犬樱桃眼的手术疗法杨国林熊三友牛建荣(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730050)犬第三眼睑腺增生称之为“樱桃眼”,第三眼睑腺软组织块突出于眼内角的眼球面,呈扁平粉红色或深红色,似樱桃悬于眼内角故名。本病多因第三眼睑腺肥大、增生,腺体附着韧带先天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1.
中兽医认为,耕牛眼结膜角膜炎多因外感风热及内伤热毒,热毒炽盛,内热不得外泄,风热相搏,交功于眼;或风热化火、热毒内侵,致使热毒至心肺,流注于肝,侵之于眼所致。首先呈现眼结膜红肿,羞明流泪,直至眼睑翻肿,眵盛难睁,炎症肿胀日久导致眼角膜生出白翳(白云遮睛),视力严重减弱。治疗:以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消炎散肿、明目退翳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外障眼是一种热邪传眼致使睛生翳膜,遮蔽瞳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特别是暑热炎天. 1病因 本病多系外感风热内伤饥饱所致.如暑月炎天,烈日曝晒,暑气熏蒸,热邪乘虚而入,肝受其邪,外传于眼.或饥饱不均,脾胃虚弱,肾水亏虚,相火妄动,使心君不安,而扰肝木,肝火上注于眼,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3.
1 病因 本病多因饲喂霉变饲料,或长途运输,劳役过度,饮水不足,热毒积于心肺,流注肝经,肝受热邪,外传于眼,或因畜舍通风不良,污浊之气蒸熏于眼而发。2 临床症状 患畜羞明、流泪,眼睑闭合,睛生灰白色或蓝色云翳,白睛血管充盈。重则翳膜被复于瞳孔表面,粗糙乏光泽;有的为斑点伏白翳,视物不清乃至完全不能视物。初发生者常可见树枝状微血管向中央延伸。如不及时治疗或处置失当,则会导致翳膜增厚,将眼球遮住而完全失明。患畜患病后口色红、脉洪。3 诊断与鉴别 根据病因和临床症状可确诊。但本病应与角膜外伤加以区别,后者多发…  相似文献   

14.
牛眼病多因外感风伤热毒所致,如暑热炎天,风热不得外泄,风热相搏,交攻于眼,风热化火热毒内侵,致使热毒积于心肺,流注于肝,侵之于眼而发生眼病,治疗不及时会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  相似文献   

15.
耕牛翳膜外障白睛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常发生于暑热季节,黄牛、水牛均可发病。主要是外感风热或外伤劳役所致。笔者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十多年,采用内服中药结合明目散吹眼的治疗方法,共治疗该病6例,服药3剂后均获痊愈,疗效极佳,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福建省永定县湖山乡桂坪村唐某,一头水母牛,5岁。因患结膜炎治后发现该牛左眼白睛上盖一层污白色肉膜,患眼失明而求诊。诊见该牛精神沉郁,右眼结膜潮红,流泪,右眼白睛上盖一层污白色肉膜,失明。口色潮红,大便较硬,尿色黄。诊为牛翳膜外障白睛。2治疗2.1内服“芍药清肝汤”:生芍药30g,黄芩30g,…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特点:耕牛外障眼是一种风热传眼致使睛生翳膜遮蔽瞳仁的疾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特别是暑热炎天.本病多系外感风热或内伤劳役所致。如暑月炎天,奔走过急,外受暑气熏蒸,热邪乘虚侵入,肝受其邪,外传于眼,或内伤劳役过重,肾水亏虚,相火妄动,使其心君不安而刑肝木,肝火上注于眼,此外由于头部发生黄症虽愈而残毒未尽,亦可流注干眼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7.
牛患肺气喘症乃因牛肺气壅滞、逆塞胀满而发生气喘之症。多为劳役过度、使役不当和飼养管理不良所致。特别是在农忙季节尤以老年牛更易发生本病。笔者先后試用“苏白散”对本病进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牛眼病多因外感风伤热毒所致。如暑炎天,使役过重,畜舍闷热,风热外邪侵袭,内热不得外泄,风热相搏,交攻于眼,或风热化火热毒内侵,致使热毒积于心肺,流注于肝,侵之于眼而发生眼病,治疗不及时,会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对本病的治疗,中兽医常用清肝泻火,明目退翳等方剂。但是,这些方剂疗程较长,对有的病例基本没有治疗效果。为了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成本,达到治愈目的,笔者在实践中应用了兽医科研成果,插枝治疗的方法,经几年治疗30例各种牛眼病,均收到理想效果,治愈率达97%。这种疗法效果确实,方法简单,易于推广。1…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应用“白芨拔毒散加减”外敷治疗马骡耳下腺肿大及咽喉炎 ,疗效满意 ,供参考应用。1 方药该病多因外感热邪 ,热邪积于心胸 ,毒气郁结于咽喉而发病。治宜生肌消肿 ,清热解毒 ,软坚散结。药用白芨拔毒散 (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方 ) :白芨 3 0g,白矾 3 0 g,雄黄 2 0 g,黄连 1 5 g,大黄 2 0 g,姜黄1 5 g,木鳖子 1 5 g,黄柏 1 5 g,龙骨 3 0 g,青黛 1 5 g,白蔹 2 g,共为末 ,鸡蛋清 5个 ,面粉适量 ,加冷水与上药调匀 ,贴患处。2 病例例 1  2 0 0 1年 7月 1 5日 ,赛什斯乡克岔村张永福的一匹 6岁红枣骝骒马来站诊治。主诉 :该马放牧时…  相似文献   

20.
牛真胃阻塞属临床疑难病之一 ,以发病慢、病程长、病初症状不明显为特征 ,如误诊失治 ,常常引起死亡。近年来笔者采用加味榆白皮散辅以口服补液盐治疗本病 19例 ,治愈 15例 ,治愈率 78.95 %,疗效满意。1 病因多因长期饲喂麦秸、玉米秆等粗硬富含纤维素的饲料 ,加之饮水不足 ,致使脾胃升降失和、运化障碍、食积不化 ;或因劳役过度、饮喂失时、损伤脾胃 ,气血生化无源 ,通降无力 ;或继发百叶干、真胃炎、肠便秘等。2 治疗以消积导滞、润肠通便为主 ,辅以活血祛瘀。方用加味榆白皮散 :榆白皮 15 0 g,大黄 12 0 g,枳实 6 0g,油当归 10 0 g,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