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种子》2018,(10)
薏苡种子经不同方法处理后,观察其出苗时间及出苗率,结果表明,种子不同处理对出苗天数有一定影响,浸种1d和2d出苗最快,ck出苗天数最长。参试材料以浸种1d和2d的出苗率最高。所以薏苡播种以种子浸种1~2d为好,脱壳后浸种出苗时间也较短,但脱壳费时费工,操作不当还会损伤种胚。种子未经任何处理和脱壳播种出苗率最低。所以当地浸种1~2d的出苗时间最短和出苗率最高,是可以采取的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1.茶苗的始苗期,催芽的一般为4月中下旬,不催芽的推迟至5月中旬,催芽较不催芽的提早21—27天,冬播较春播提前3—8天;2.茶苗的齐苗期,不论冬播春播,催芽的六月分可以齐苗,不催芽的齐苗期要延迟至七月分,甚至推迟至八月初旬;3.催芽的茶苗生长强度较高,整齐度一致;不催芽的茶苗生长强度较低,生长表现参差不齐;4.催芽的茶苗出土后的死亡数仅5%,不催芽的达16%,不催芽的其出苗后死亡数较催芽的大于两倍;5.茶苗的成苗率,以催芽的成苗率高10—25%;冬播较春播成苗率高6—10%;6.在当前我省具体情况下,茶子播种以冬播为宜,各播既节省贮藏人工,保证茶子品质,又符合茶树的生物自然特性。  相似文献   

3.
李华超 《茶业通报》2003,25(3):142-143
黔北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北段,属中亚热带湿润高原山区。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复杂,自然资源丰富,茶树品种多,尤其优良品种大树茶分布广泛,黔北是茶叶发源地之一。茶树优良品种主要是大树茶、乌龙大叶茶和苔茶等。自古以来,茶树都分布在森林中,形成一个林茶结合的整体,林多、茶多、茶好是一大茶史特点。1以林养茶是茶史的宝贵财富1939年,民国桐茶试验站建在湄潭县,苔茶就生长在桐树林中,茶叶只有产量,没有茶园面积。直到1955年,湄潭县全县茶园面积为134hm2,茶叶总产量77t,占全区总产的14.6%。1956~1961,全区茶园面积只有256hm2,全区茶叶总…  相似文献   

4.
塑料薄膜覆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棉花、西瓜等的薄膜育苗技术;塑料大棚蔬菜、花卉等。薄膜覆盖在茶树栽培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地膜覆盖提高幼龄茶树的成活率、促进茶树生长发育,从而提前定型修剪;用封闭棚式覆盖提早开采期;用塑料薄膜覆盖扦插苗圃和茶籽苗圃,提高扦插苗和实生苗的出苗率、成活率,并且可以减少浇水次数,节约大量劳力,用玉纶米黄色的ys—60—s和银灰色ys—75—F及镍铬高电阻薄膜(Pecrlessfilm)覆盖茶树可防止霜冻;也有用黑色塑料块覆盖地面,以保持土壤水分等。  相似文献   

5.
不同贮藏方法对庐山茶树种子活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茶树抗寒能力是发展高山茶园的重要环节,播种繁殖是引种抗寒品种建立高山茶园的有效方法,茶树种子活力是影响茶树种苗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室内盒藏、冰箱冷藏和茶园堆藏的条件下,采用"茚三酮溶液显色法"和"TTC定量法"对茶树种子的氨基酸外渗量、脱氢酶活性等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堆藏法能够较好地保持茶树的种子活力,出苗率高,幼苗健壮,是高山茶园种苗繁殖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碧螺春茶园高产优质协同的肥料运筹方式,为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精准施肥”和“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田间试验,以30年茶树龄的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碧螺春茶树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水平以及无机、有机肥配施对碧螺春百芽重及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处理间百芽重比较,2种种植模式茶园茶树均以450 kg/hm2处理时最高,继续增施氮肥百芽重不再增加,纯茶园不升反降;茶-枇杷间作园在有机:无机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2)茶-枇杷间作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比纯茶园含量高;碧螺春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施肥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同施氮量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碧螺春茶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游离氨基酸在茶果间作茶园效应大于纯茶园,咖啡碱的含量在纯茶园和茶-枇杷间作茶园中均以纯菜籽饼肥处理最高,与相同施氮量的无机肥处理比较则分别提高了41.9%和51.7%。茶-枇杷间作和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碧螺春茶叶品质;30年树龄茶园适宜的施氮量为450 kg/hm2,因茶园不同种植模式构建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下用败脂酸钙拌种 赤酶酸浸种复合处理小麦种子可以提高出苗率,增加根冠比,幼苗的各项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8h浸种 2%拌种处理的出苗效果最好,出苗率为94%,高于正常水分对照.  相似文献   

8.
茶圆赤星病是我地区高山茶园的一种主要病害 ,多于早春三月发生在茶树幼嫩芽叶上 ,罹病后的茶树生长不良 ,芽叶细小 ,病叶上产生圆形褐色病斑 ,制成的干茶带有苦涩味 ,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 ,并严重危及早春名优茶生产。为更好地防治茶圆赤星病 ,特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地选择在海拔 40 0多m的玉环县清港镇柏台茶场的常规成年茶园内 ,茶树品种为群体种。早春采用 70 %托布津 1 0 0 0倍液和 5 0 %多菌灵 1 0 0 0倍液喷施防治茶圆赤星病 ,以清水为对照。设 5个处理 ,每处理为 2 0m长茶行 ,两次重复 ,随机排列。即 :A1 :70 %托布津…  相似文献   

9.
茶树与果树 ,茶树与粮食作物间作已多见报道。而茶树与蔬菜间作却报道甚少。自1 996年以来 ,远庄茶场进行茶园间作豆角试验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茶园系三龄茶园 ,上梅洲种。茶树行距 1 .5m ,株距 0 .2 5m ,树高 40~ 5 0cm ,土壤肥力中等。豆角品种为元豇 2 8-2 ,中熟品种 ,蔓生型 ,叶深绿色 ,生育期 70~ 90d ,每亩可达 2 0 0 0kg以上。4月初结合茶园锄草将豆角籽在茶树行间直播 ,穴距 0 .2 5m。 1 0d后进行间苗 ,补苗。当幼苗长至 0 .5m高时插竹签引蔓上架。豆角在6月初开花结果 ,6月底收获完毕。收…  相似文献   

10.
岳西县创建全国标准茶园的措施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光明 《茶业通报》2011,(3):143-144
2009年底,经国家农业部批准,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的科学选点,在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建立全国标准茶园创建示范片。该村现有茶园面积125hm2,其中示范基地面积90hm2,于2003年冬建园,2004年春栽植。茶树品种全部是无性系良种:乌牛早、石佛翠、石佛香、舒茶早、迎霜等。全村现有茶  相似文献   

11.
稻草还田对直播油菜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油菜绿色增产模式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稻草粉碎还田复种方法对直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粉碎覆盖还田免耕直播方法具有保墒、提高出苗率和抑制草害的作用,油菜平均产量2 100kg/hm2,比对照稻草焚烧种植油菜增产15%以上;生产效益1 300元/hm2,提高了1 068元/hm2,。而稻草粉碎翻压还田直播油菜比对照减产30%,极显著,主要因为干稻草入土浅,全量还田后在土壤中影响出苗和根系生长,导致缺苗减产。  相似文献   

12.
我场1953年开始建立,共有茶园110亩。其中用种籽直播茶园42.2亩,苗圃改建茶园26.1亩;用一年生苗于1954年移栽定植计41.7亩。至1959年茶树树龄已有6足龄。1956年3足龄时,即投入生产,每亩平均采制毛茶20斤,特别是在大跃进的1958年,出现了五年生的新茶园平均亩产茶条136斤、茶子36斤、茶叶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张家港市所用常优 1号种子的发芽率在 81%~ 84%之间,在浸种、催芽和育秧前期,大约有 50%秧田的种子催不出芽,秧田出苗率低,并有回芽、倒芽、死苗现象.通过观察、分析,其主要原因为:①高温催芽造成发热、发酵,致使不发芽. 2004年 5月 7- 10日浸种的种子催芽时正遇连阴雨低温(日最高 21℃左右,最低 16℃左右),采用种子堆放柴草、薄膜覆盖辅助增热催芽造成发热、发酵,致使不发芽.②该品种发芽慢、出苗晚.发芽比常规稻晚 1~ 2d,秧田出苗比常规稻晚 1~ 2d,在催芽未达到根、芽齐全的情况下播种,出苗率明显下降.③秧田过早灌水,积水造成回芽、死苗.播种后 7d内如连续几天秧板积水极易造成回芽、倒芽和死苗.因此,常优 1号的发芽率在刚好达标而低于 85%的情况下,浸种催芽及育秧管理稍有疏忽极易造成不发芽、不出苗或死苗.采用适宜的浸种、催芽和育秧技术是确保出苗率提高成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新化县先进农茶社现有茶园1,038亩,位于资江北岸丘阜地带,地势平坦,土地成片,土质为红壤,自然条件很好。但是,由于茶园缺蔸缺行率达39.1%,1956—1957年冬该社进行了有计划的大面积补植缺蔸缺行工作,共补植茶园660亩;计128,913蔸,用去茶籽4,174斤,实生茶苗16,500栋,压条苗5,000株,成活率都很高,实生苗和压条苗达98%,56年冬和57年春种籽直播的茶苗,成活率为80%以上。原  相似文献   

15.
抗旱剂对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抗旱浸种剂和拌种剂复合处理玉米种子 ,在较低的土壤水分条件下 ,可提高玉米种子的出苗率和出苗速度 ,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同时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 ,植株保水抗旱力明显增强。试验结果表明 ,出苗率、苗高、苗干重、根长、根干重、根体积、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 ,其中用浸种剂浸 8h和用 2 %拌种剂复合处理的效果最好 ,显著优于空白对照和 8h清水浸种处理。  相似文献   

16.
1申林薮北茶场发展概况1997年日本静冈茶农原茂来华投资,在河南信阳开办申林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并带来蒸青制茶机一套,薮北茶树品种无性苗10万株,在河南省罗山县潘新乡肖庄村建立申林薮北茶场,开辟茶园6.67hm2,由潘新乡经办管理,经办8年没有效益也没有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西湖人民公社全体社员,正信心百倍、干劲冲天,掀起了茶园冬季培育管理的高潮。比往年提早35天完成了2937亩茶园冬耕和3174亩茶园施基肥,使2925亩生产茶园实现亩亩茶园掘好地,丛丛茶树施足肥,朝北茶树披冬衣,丛茶新加一担泥,使茶树吃饱穿暖,做到管早、管好、管全面,为春茶开园红做好一切准备,决心使今年春茶再提前10—15天开采。为使个个茶芽早发、  相似文献   

18.
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智仁 《茶业通报》2004,26(3):120-120
为推动我县茶叶机械化生产,提高茶叶采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在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年初从浙江引进落合、川崎两个厂家生产的修剪机106台、采茶机84台,在走马镇进行了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当地茶农的欢迎,为全县大面积推广茶树机剪机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基本情况1.1机剪机采面积本次试验示范在白果民族茶厂木耳山茶园基地和世为公司红罗沟茶园基地进行,面积共266.7hm2。1.2茶叶产量266.7hm2机采示范茶园的鲜叶总产量为2400t,平均亩产干茶150kg,比非机采茶园对照平均亩产100kg增产33%。增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所茶场现有单行条植(行株距130×30厘米)的新式茶园822亩,其中1956年冬播的500亩,从播种到采叶仅两年零五个月,目前茶树平均高度60厘米,幅度55厘米,有30个旁枝,茶树大部为中型椭圆叶,生长健壮。今年春季对1956年播种的500亩茶园,实行了打顶轻采,每亩采摘生叶60斤,连夏季轻采,秋季打顶采平均每亩达生叶140斤,折合干茶35斤。  相似文献   

20.
通过3年田间系统调查,介绍了茶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状况,研究了金华地区籽叶两用茶园中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茶假眼小绿叶蝉在籽叶两用茶园中发生的第1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高峰期为9月上旬到10月上旬,很多时候第2高峰不发生。由于栽培模式、生态环境的不同,籽叶两用茶园中的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