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矩镰荚苜蓿(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高寒地区,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为了探明矩镰荚苜蓿地下器官的越冬抗寒机理,本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自然越冬过程中根、根颈和地下茎贮藏组织中淀粉粒的变化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显示:矩镰荚苜蓿越冬过程中,淀粉主要贮藏在地下器官的髓和栓内层薄壁细胞中,少量存在于木质部薄壁细胞,根颈与根内淀粉粒分布较为密集;地下不同器官中淀粉数量在越冬前后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规律,越冬前期淀粉在地下器官中大量积累,越冬中期逐渐消失,后期又逐渐积累起来;各地下器官中根颈对温度变化响应最快,地下茎对低温最敏感。研究发现,矩镰荚苜蓿地下茎除具有扩展、繁殖能力外,还兼具贮藏与抗寒等能力,是该植物不同于其他苜蓿属物种的特殊地下器官;越冬期矩镰荚苜蓿地下器官抗寒力形成的不同步性,可能是其应对高寒环境的适应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鄂尔多斯地区,通过不同时间的覆盖和灌溉处理,比较准格尔苜蓿两年间越冬率、田间土壤温度、土壤容积含水量的差异,对准格尔苜蓿越冬性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年间,封冻前灌水的准格尔苜蓿越冬率最高。封冻期,封冻前至解冻前覆盖的苜蓿田土壤温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返青期,解冻前至返青覆盖的苜蓿田土壤温度最高。封冻前,封冻前灌水的苜蓿田土壤容积含水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解冻后,解冻后灌水的苜蓿田土壤容积含水量最高。解冻后苜蓿田土壤容积含水量与准格尔苜蓿越冬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对苜蓿越冬能力起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通过淋施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加覆盖地膜越冬后研究其对香蕉越冬效果和来年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探讨提高香蕉抗寒力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淋施COD浓度为1200-2000mg/L的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900m3加覆盖地膜越冬后(1)能显著提高香蕉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2)显著提高香蕉植株的抗寒力;(3)能显著提高来年香蕉植株的假茎高度、假茎围、绿叶数和叶绿素含量;(4)提早了抽蕾期和收获期:(5)显著提高了单株产量;最佳越冬效果为生育期内淋施COD浓度为1600-2000mg/L的木薯酒精厌氧液900m3加上越冬期间进行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苜蓿叶片光系统活性、光合速率及气孔的测定,研究了越冬前后不同秋眠级苜蓿光合作用的变化,探讨苜蓿秋眠级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为苜蓿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苜蓿叶片的光合性能指数和最大光化学效率的日变化趋势均呈U型,且两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苜蓿叶片光系统Ⅱ在中午产生光抑制,下午随着光强的减弱光抑制减轻,光合活性恢复。苜蓿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三峰曲线。不同秋眠级苜蓿叶片气孔结构越冬前无显著差异;越冬中气孔皱缩变窄且准格尔苜蓿变化更显著;越冬后气孔逐渐恢复且准格尔苜蓿气孔恢复较快。这表明,秋眠级较低的苜蓿在越冬低温后气孔结构恢复较快,光合作用恢复较快,有较强的抗低温性。  相似文献   

5.
提高干旱区紫花苜蓿安全越冬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增强紫花苜蓿防御冻害能力,提高其越冬返青率,确保草地建植一次成功,推进紫花苜蓿产业健康发展,采用了随机取样调查与田间对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苜蓿品种耐寒性低及冬前植株生长不良是苜蓿越冬死亡的内在因素;根茎覆土浅、播期过晚、刈割迟、留茬高度低、冬季管理不善,是苜蓿越冬死亡的人为栽培管理因素;冬春季干旱、土壤水分差、寒潮大风降温使温差悬殊、冷热交替变化剧烈,是苜蓿越冬死亡的生境因素,据此提出了提高干旱地区紫花苜蓿越冬返青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基因表达3个层次对苜蓿耐寒及其越冬性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对提高苜蓿越冬能力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施用鹅粪与化肥对牧草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苜蓿和黑麦草人工草地上施用鹅粪,与施和化肥比较,探讨不同种类肥料对牧草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苜蓿施用鹅用鹅粪与施化肥比较,能提高牧草产量25-35%左右,提高根系干物质量15-30%左右。  相似文献   

8.
苜蓿的秋眠性是苜蓿重要的生长特性,与苜蓿的生产性能、越冬存活率有密切的关系.秋眠性是划分苜蓿品种的第一指标,对指导苜蓿生产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苜蓿秋眠性的测定方法、生化研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耐寒越冬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基因表达3个层次对苜蓿耐寒及其越冬性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对提高苜蓿越冬能力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苜蓿越冬情况的调查和影响越冬因素的分析,初步筛选出杂花苜蓿、敖汉苜蓿、皇后苜蓿等越冬能力较强的品种,归纳总结出品种选择、水肥管理、合理刈割等,提高苜蓿越冬率的具体措施,为阿鲁科尔沁旗牧草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苜蓿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特介绍利用苜蓿草青贮作饲料的方法,供参考. 利用苜蓿与农作物秸秆混合青贮而制成的饲料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解决了苜蓿鲜草不易长时间保存的问题;二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三是饲料成本低,各种废弃的秸秆都可充分利用而作为与苜蓿草混合青贮的原料;四是可以长期贮存,作为牛、羊越冬的饲料,因此这种饲料的制作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钾肥种类及用量对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北极熊’为供试紫花苜蓿品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秋季施用不同钾肥(硫酸钾和氯化钾)及不同施用量(0,50,100,150,200 kg·hm-2 K2O)对越冬期苜蓿根颈在不同温度(4℃,—20℃)处理下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i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温度处理下,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量处理中,苜蓿越冬根颈中MDA和SP含量及POD,SOD,CA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但经—20℃低温冷冻后,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量处理下,苜蓿越冬根颈中MDA含量下降,SP含量增加,POD,SOD,CAT活性增强,适应低温环境能力变强,且硫酸钾效果强于氯化钾;两种钾肥均在150 kg·hm-2(K2O)钾肥处理下,MDA含量最低,POD,SOD,CAT活性最强,SP含量最高,表明苜蓿受伤程度最小,抗寒保护能力最强。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秋季施用300 kg·hm-2K2SO4有利于苜蓿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3.
以10个不同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苜蓿越冬率与越冬前株高、分枝数、根颈入土深度和根颈直径之间的关系。参试的10个苜蓿品种越冬率、株高、分枝数、根颈直径和根颈入土深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中苜蓿品种SPYDER越冬率、分枝数、根颈入土深度、根颈直径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 WL712株高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SPYDER株高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利用灰色关联对不同秋眠级苜蓿进行综合评价,其中SPYDER表现最优。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越冬率与越冬前株高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 01),进行线性回归两者高度拟合;越冬率与根颈入土深度、根颈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其中根颈入土深度相关系数最大,两者呈非线性相关,根颈直径与越冬率呈高度拟合的线性关系。结果可知,越冬率的高低与越冬前株高、根颈入土深度和根颈直径有关;灰色关联度法对10个不同秋眠级苜蓿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适合宁夏北部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是SPYDER。  相似文献   

14.
锌、铁、钼配施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锌、铁、钼配合施用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能显著提高第1茬苜蓿产草量,当施用锌5 kg/hm2、铁7.5 kg/hm2、钼0.45 kg/hm2时,苜蓿能增产18.1%;配合施用微肥对第2、3、4茬以及苜蓿年总产草量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3种元素中,锌的增产效果较好,而铁和钼的效果不明显。合理施用微肥能明显提高苜蓿的饲用价值,当施用锌10 kg/hm2、铁15 kg/hm2、钼0.225 kg/hm2时,能显著提高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钙含量;3种元素对苜蓿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其中锌的影响最大,而铁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柱花草和苜蓿抗氧化系统及光合作用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热带和温带牧草对温度胁迫抗性差异的生理机制,本文比较研究了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叶片抗氧化系统、可溶性糖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柱花草在冬季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苜蓿MDA含量在夏季升高;柱花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越冬前和越夏前升高,苜蓿SOD活性在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柱花草和苜蓿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越冬前均升高,但柱花草春夏季维持稳定,苜蓿CAT活性夏季升高;柱花草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全年较稳定,苜蓿的APX活性在春夏季不断升高;柱花草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在越冬前、后均升高,而苜蓿只在越冬前升高,越冬后维持稳定水平;柱花草和苜蓿的可溶性糖含量在越冬前均积累,柱花草积累高峰出现得较晚,且在越冬后再次大量积累,苜蓿在越冬前就大量积累,更有利于提高抗寒性;柱花草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NPQ)在冬季有一定程度降低,PSⅡ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和光化学荧光猝灭(qp)等叶绿素荧光参数明显降低,苜蓿Fv/Fm、ФPSⅡqp等参数较稳定,但NPQ在春夏季不断降低。这说明,柱花草和苜蓿抗寒和抗热性的不同与其抗氧化系统、可溶性糖和PSⅡ季节性变化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6.
鹅粪与化肥对牧草产量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苜蓿Medicagosativa和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人工草地上分别施用鹅粪、化肥进行比较试验,探讨不同肥料种类对牧草产量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鹅粪与施用化肥相比,苜蓿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9 4%和11 2%,黑麦草提高6 2%和13 9%;2种肥料对牧草纤维成分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均不显著(P>0 05);在人工草地上施用鹅粪能显著提高牧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改善其营养。  相似文献   

17.
以和田苜蓿品种为供试材料 ,通过对苜蓿的播种期、耕作措施、割草期、行距和刈割后的留槎高度等 5个指标在干旱、半干旱 ,荒漠、半荒漠地区越冬性能的研究 ,结果表明苜蓿的播种期、耕作措施和留槎高度是影响苜蓿越冬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指出采用耧播不耱技术适时早播 ,保证枯黄前一个月刈割并留有 7cm以上的留槎高度 ,是干旱、半干旱和荒漠、半荒漠地区苜蓿种植中提高其越冬性能和获得高产、稳产的简便易行的有效措施 ,也是苜蓿产业化生产中降低成本 ,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配合施肥对牧1号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在天山畜牧昌吉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榆树沟良种繁育基地,土壤较瘠薄,盐碱较重的地段,进行了苜蓿配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配合施肥可提高杂花苜蓿干草产量,过磷酸钙与硫酸钾配合施用干草产量最高为15 860.80 kg/hm2,高于对照36.81%;同时也提高了苜蓿粗蛋白含量,改善了苜蓿品质。尿素,过磷酸钙及硫酸钾配合施用时,前两茬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12%和19.90%,高于对照的17.4%和12.8%;提高了苜蓿种植的经济效益,尿素与过磷酸钙配合施用时效果最好,净增1 826.55元/hm2。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盛科研基地研究不同浓度的脱叶剂对苜蓿成熟期脱叶率、茎叶相对失水率、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种子收获前期施用不同浓度的脱叶剂能明显提高苜蓿的脱叶率和茎叶相对失水率,显著缩短苜蓿的干燥时间;脱叶效果最佳的施用浓度是0.40%和0.55%,两年平均脱叶率分别达到34.26%和34.64%,其相对失水率也最高。施用脱叶剂对当年苜蓿种子的产量影响不大,但降低了第2年的枝条数。脱叶剂施用浓度过大影响种子萌发,导致不正常种苗比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越冬期间硅肥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越冬生理指标的关系以及不同冬灌处理对紫花苜蓿的越冬率的影响,为保障苜蓿越冬提供新的思路。本试验通过对比越冬期间田间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及植株根颈部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差异,分析了冬灌和硅肥对紫花苜蓿抗寒性、越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率最高的是最大冬灌水量处理的小区,且该处理越冬期间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含水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春季土壤解冻后深层土壤的含水量也高于其他处理;硅肥可提高紫花苜蓿根颈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并降低丙二醛含量,可提高紫花苜蓿的抗寒性。本试验结果初步证明冬灌可提高苜蓿越冬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