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栎空腔瘿蜂(膜翅目:瘿蜂科)危害栓皮栎及麻栎的重要害虫,该虫形成虫瘿并在虫瘿内取食危害,隐蔽性强,导致对其进行化学防治非常困难,而用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明确栎空腔瘿蜂虫瘿内天敌的种类和生物特性,为进一步利用天敌防治栎空腔瘿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对栎空腔瘿蜂越冬期和生长期虫瘿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解剖,调查虫瘿内天敌种类及其优势天敌生活史和行为特性。【结果】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有3种优势天敌,均以幼虫在无性虫瘿内越冬。长尾小蜂Torymus sp. 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出现,产卵于无性虫瘿内,7月上旬第1代成虫出现;广肩小蜂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产卵于无性虫瘿内,6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金小蜂1年发生3代,越冬成虫4月上旬羽化,成虫产卵于有性虫瘿内,第1代成虫5月上旬羽化,成虫羽化后将卵产于无性虫瘿内,第2代成虫6月下旬开始羽化。【结论】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优势天敌为长尾小蜂、广肩小蜂和金小蜂,可作为栎空腔瘿蜂幼虫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栎空腔瘿蜂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栎空腔瘿蜂Trichagalma glabrosa Pujade-Villar & Wang在安阳1 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有性世代成虫出现在4月中旬,产卵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嫩叶侧脉上,幼虫孵化后刺激叶脉产生球状虫瘿并在虫瘿内取食危害,幼虫于9月上旬开始化蛹,11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孔.虫瘿饲养观察发现,栎空腔瘿蜂有3种寄生性天敌:长尾小蜂Torymus sp.、刻腹小蜂Ormyrus sp.和旋小蜂Eupelmus sp.;2种寄居昆虫Synergus sp.和Cuyculio sp..  相似文献   

3.
栗瘿蜂又称栗瘤蜂。该虫分布较广,在我省大部分板栗产区均有发生。该虫虫体长2.5至3毫米,全体为黑褐色,具金属光泽。卵椭圆形,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2至3毫米.该虫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芽内越冬,次年4月初越冬幼虫开始取食,逐渐形成虫瘤,每瘤一般有幼虫3至5头,最多可达10头以上。  相似文献   

4.
姚艳霞  赵岱  杨忠岐 《林业科学》2007,43(10):83-86
通过野外采集寄主虫瘿进行室内饲养观察与适时林间采集虫瘿进行解剖分析,研究瘿孔象刻腹小蜂的生物学及其与寄主的关系.结果表明:瘿孔象刻腹小蜂在山东济南与北京两地均1年发生2代,以幼虫单个外寄生于赵氏瘿孔象4~5龄幼虫,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被其杀死的寄主尸体旁越冬,翌年5月下旬成虫羽化寻找新的虫瘿进行产卵.其整个生活史均在虫瘿内完成.在山东济南的寄生率为13.7%,在北京仅第2代寄生率达30.7%.而且,因其寄主赵氏瘿孔象1年只发生1代,瘿孔象可连续寄生2次寄主幼虫,对赵氏瘿孔象的种群数量具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生物防治这种害虫的优势天敌.  相似文献   

5.
栗瘿长尾小蜂(Torymus sp.)属长尾小蜂科、长尾小蜂属,是栗瘿蜂幼虫的重要天敌之一。作者在禄劝县板栗生产乡的调查表明,凡是有栗瘿蜂危害的板栗园中,都会找到栗瘿长尾小蜂的踪迹,自然寄生率最高可达80%以上,对栗瘿蜂发生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潜叶跳象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潜叶跳象成虫近椭园形,黑褐色,老熟幼虫体乳白色,离踊。一年一代,以成虫在落叶表土层越冬,翌年4月未5初复苏,5月中旬卵开始孵化,5月下旬幼虫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上树取食。  相似文献   

7.
榛瘿蜂属膜翅目瘿蜂科,是今年新发现危害平榛的害虫,铁岭市境内的平榛林分普遍发生,被害株率平均达32%左右,榛果被害率达20%(16%-40%),是影响榛子产量的重要害虫。榛瘿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枯枝落叶层和表土中越冬,翌年榛芽萌动时开始化蛹,蛹期13-15d,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妈开始产卵。卵期10(8-14)d左右。成虫将卵产于果苞和嫩叶、新稍的组织内。在果苞上产卵的占72%,在嫩叶上产卵的占20%,在新梢上产卵的占8%。5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孵化后即开始取食寄主植物,致使局部组织增生变形不能…  相似文献   

8.
垂柳瘿叶蜂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柳瘿叶蜂在沈阳严重为害柳树。该虫在沈阳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于表土中结茧越冬。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生活于无毛,闪现着红色近卵形或近豌豆形虫瘿中;虫瘿表面具瘤状颗粒,着生于叶背中脉上。已知其寄生天敌2种,即啮小蜂和沈阳宽唇姬蜂。经2.5%溴拟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于5月上旬至中间喷洒成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杨潜姬蜂CelatapopulusWang是杨潜叶蜂幼虫的重要寄生天敌。该蜂1年1代,以老熟幼虫越夏越冬(在寄主土茧内)。4月中旬寄主幼虫危害盛期为成虫羽化产卵盛期,寄主幼虫入土后,该蜂卵始孵化直至老熟。寄生率最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玫瑰犁瘿蜂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犁瘿蜂是兰州苦水玫瑰上发生的一种新害虫,传播速度快,危害重。玫瑰犁瘿蜂主要为害植株新芽产生刺状瘿瘤,影响花蕾产量。玫瑰犁瘿蜂在兰州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产卵于玫瑰新芽上,5月上旬幼虫孵化产生虫瘿,1个虫瘿内有1条幼虫。目前仅发现玫瑰犁瘿蜂为害苦水玫瑰,有长刺型和短刺型两种不同形态的虫瘿,单寄生和多寄生两种寄生性天敌。  相似文献   

11.
桃仁蜂EurytomamaslovskiiNikolskaya在河北承德多数1年1代,少数2年1代。老熟幼虫翌年3月底4月初开始化蛹,盛期在4月上中旬;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4月底5月初成虫开始产卵,产卵盛期在5月上旬。1个幼果内产卵1至多粒,5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并危害。同核内的幼虫有互相残杀的习性,最终1个果核内仅存活1头幼虫。6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并越夏、越冬。2年1代者第2年以老熟幼虫滞育,第3年完成生活史。不同的桃、杏品种或植株个体间受害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杨潜姬蜂Celata populus Wang是杨潜叶蜂幼虫的重要寄生天敌。该蜂1年1代,以老熟幼虫越夏越冬。4月中旬寄主幼虫危害盛期为成虫羽化产卵盛期,寄主幼虫入土后,该蜂卵始孵化直至老熟,寄生率最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刚竹瘿蚊 Procystiphora sp:在天津1a 发生1代,以蛹在竹小枝内越冬.成虫出现在4月上旬,产卵于早园竹 Phyllostachys propinqua McClure的新芽中,幼虫孵化后钻蛀取食虫瘿内物质,于10月上旬化蛹.刚竹瘿蚊有1种内寄生天敌:瘿蚊柄腹姬小蜂Pediobius sp.;2种外寄生天敌:刺胫广肩小蜂Eurytoma setigera Mayr和栗瘿旋小蜂 Eupelmus urozonus Dalman.另有3种伴生昆虫:竹瘿广肩小蜂 Aiolomorphus rhopaloides Walker、纹黄枝瘿金小蜂 Homoporus japonicus Ashmead和秆蝇金小蜂Gastrancistrus sp..  相似文献   

14.
武星煜  辛恒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4):31-32,27
柳厚壁瘿叶蜂是发生在甘肃天水柳树上的中国新记录种,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中结茧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羽化,产卵于芽尖叶片组织内,4月上旬幼虫危害并形成虫瘿,至11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幼虫期采用树干注射14%吡虫啉.敌敌畏液剂和30%敌敌畏.氧化乐果液剂,防效可达95.0%~91.2%。  相似文献   

15.
垂柳瘿叶蜂Pontaniasp.在沈阳严重为害柳树。该虫在沈阳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于表土中结茧越冬。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生活于无毛、闪现着红色近卵形或近豌豆形虫瘿中;虫瘿表面具瘤状颗粒,着生于叶背中脉上。已知其寄生天敌2种,即啮小蜂Tetrostichussp.和沈阳宽唇姬蜂LathrostizusshenyangensisXuetSheng。以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于5月上旬至中旬喷洒成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膀胱瘿叶蜂 Pontania vesicator(Bremi-Wolf)为害柳树 ,1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地表 1~ 5 cm土中作茧越冬。 4月上旬化蛹 ,4月中下旬羽化 ,成虫不取食 ,4月下旬出现幼虫 ,幼虫在虫瘿内为害至 1 0月底到 1 1月初。不同柳树品种上的为害程度有差异。 4月中下旬成虫出瘿产卵是化学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7.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是严重危害桉树的叶梢致瘿性害虫,准确预报是防治其疫情扩散蔓延的关键。2014—2020年连续7 a利用黄色粘虫板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与气象因子进行回归分析,据此建立成虫发生量预测预报模型;利用有效积温预测法进行越冬代成虫发生期预测;采用5月成虫监测数量预测6月第1代幼虫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月平均气温(x_5)、月平均最高气温(x_2)、月降雨天数(x_7)是影响赣南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发生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是该蜂成虫发生量的最主要的决策因子,而月降雨天数则是该蜂成虫发生量的主要制约因子;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该蜂成虫发生量短期预测预报模型,经检验,其预报准确率可达94.16%;根据调查所得越冬虫蛹始盛发育进度,利用有效积温公式,可以准确预测越冬代成虫始盛发生期;利用5月的成虫监测数量可以准确预测6月的虫瘿数(危害程度)。经过系统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发生期、成虫发生量和虫瘿危害程度的预测预报方法和模型。经在生产中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所获得的预测模型是可靠的、测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 Yang是我国东北地区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幼虫期的优势寄生性天敌.通过野外采集幼虫室内观察与饲养并适时在林间进行解剖分析,研究了辽宁地区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和对其寄主白蜡窄吉丁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蜡吉丁啮小蜂是一种容性群聚性内寄生蜂.在室内25℃条件下.白蜡吉丁啮小蜂从卵发育到幼虫化蛹前需要12 d,蛹期需要10 d.越冬代羽化成蜂雌雄比为0.97:1,寄主平均出蜂量为64头.白蜡吉丁啮小蜂在辽宁1 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坑道内越冬,少数跟随寄主进入蛹室内越冬.5月中、下旬林间开始有成蜂活动.其寄主白蜡窄吉丁在辽宁1 a发生1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道内及浅层木质部的蛹室内越冬,成虫5月下旬陆续羽化出孔.白蜡吉丁啮小蜂在1 a内可3次寄生寄主幼虫,适宜寄生的寄主幼虫状态和所处位置的变化可导致寄生率波动较大,进而影响对白蜡窄吉丁的自然控制作用.白蜡吉丁啮小蜂的过冷却点-25.21℃~-24.17℃,冰点-18.98℃~-16.81℃;白蜡窄吉丁的过冷却点-26.13℃~-24.79℃,冰点-21.24℃~-19.28℃,两者在辽宁地区均能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19.
柽柳条叶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柽柳条叶甲1a发生2代,以成虫在靠近树干基部的枯枝落叶下或土壤缝隙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上旬开始取食危害并交尾产卵,5月中旬幼虫开始取食危害,老熟幼虫入土化蛹。第1代成虫于6月上旬开始出现,7月下旬出现第2代成虫。成虫、幼虫均取食危害。  相似文献   

20.
对长兴县重要经济树种青梅的主要害虫太谷桃仁蜂(Eurytoma maslovski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长兴多数1a发生1代,少数需2a完成1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地或残挂于枝头的虫害僵果核内越冬;越冬幼虫于2月下旬开始化蛹,3月底化蛹结束,并开始羽化,5月初羽化结束,成虫4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并为害,6月上旬幼虫陆续老熟并开始越冬,整个幼虫期长约10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