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48头次奶牛分娩四年(2000~2003年)来的配种、产后及兽医记录胎衣不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年平均胎衣不下发病率达22.97%;夏秋(5~10月)产犊的胎衣不下发病率略高于冬春季(11~来年4月)。经产母牛的胎衣不下发病率极显著高于初产母牛。从母牛产犊的季节、胎次、胎数、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规模化万头牧场全面兴起,单产不断提升,然而奶牛胎衣不下常有发生,本文旨在查明分娩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规律,为防治奶牛胎衣不下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一年间分娩的2 936头荷斯坦奶牛从分娩胎次、胎儿性别、单双胎、胎儿出生体重、产犊难易度等生产实际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其与分娩母牛胎衣不下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胎次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低,初次分娩的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高达24.41%,发病率最高;产公犊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P<0.05);产双胞胎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单胎的奶牛(P<0.05);犊牛初生重<30kg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高于其他体重群体;在胎天数<260d的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分娩奶牛(P<0.05);自然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低于助产奶牛(P<0.05)。综上,分娩胎次为二胎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最低,头胎发病率最高;产公牛犊,母畜怀有双胎,胎儿出生体重<30 kg、>36 kg,早产...  相似文献   

3.
青海高原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青海高原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情况、发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青海省互助县部分地区母牛分娩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5.32%;不同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不同,威远镇地区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最高;荷斯坦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牛(P0.01);舍饲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放牧牛(P0.01);胎次越多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越高;6、7、8月份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最高;产双胎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产单胎牛(P0.01);异常分娩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正常分娩牛(P0.01);胎儿性别对胎衣不下的影响不大(P0.05)。说明母牛胎衣不下与其品种、饲养方式、胎次、分娩季节、异常分娩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产犊记录资料进行整理,通过SAS 8.1统计软件分析了产犊季节、胎次、性别、犊牛初生重等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春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达到了40.72%;胎次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尤其是3胎以上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于40%;犊牛性别和初生重对奶牛胎衣不下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胎衣不下为牛的一种常见病,定义为产犊后12 h(如果为病理性胎衣不下时将这段时间延伸到24h)胎儿胎膜不分离。各研究人员报道的发病率有所差异,但一般为5%~10%。患病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比正常的高得多。产犊的年份、产犊季节、母牛的差异、死胎以及产犊难度和胎位都会影响到发病率。1胎衣不下的影响日粮干物质摄入量下降;奶质和奶产量下降;产后子宫炎、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积脓的发病率上  相似文献   

6.
本调查对伊宁市郊区部分小规模牛场和养殖户饲养的奶牛进行跟踪记录,将一年内的奶牛胎衣不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呈季节性,而产公犊的奶牛发病率略高于产母犊,并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患有胎衣不下的概率增高;产双胎的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产单胎的母牛,差异极显著(P<0.01).怀孕过长或过短与正常怀孕时间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胎衣不下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做简要的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庆地区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奶牛城饲养的奶牛进行跟踪记录,将1年内的奶牛胎衣不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无季节性,而产公犊的奶牛发病率略高于产母犊.但是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患有胎衣不下的概率增高;产双胎的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产单胎的母牛;流产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与正常分娩奶牛差异显著(P<0.05),说明奶牛胎次、流产、产双胎等因素对奶牛胎衣不下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合肥市某奶牛场269头分娩母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胎衣不下的主要病因有:①与产犊胎次有关:1-2胎发病牛为5.48%(8/146),5胎以上发病率为21.43%(6/28);②与犊牛新生体重有关:新生犊牛体重在30kg以下发病率为5.56%(3/54),而在40千克以上发病率达16.18%(11/68),⑧与母牛妊娠期有关:妊娠期在270天以下与285天以上的发病率分别为21.62%(8/37)和19.23%(10/52),而270-285天的发病率为4.44%(8/180)。④与分娩异常有关:难产时发病率为32.00%(8/25),死胎时发病率为42.86%(3/7),流产时发病率为66.67%(2/3),双胎时发病率为75.00%,(3/4),正常分娩时发病率为4.35%(10/230)。采取产前注射维生素D、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产后注射缩宫素、饲喂益母草膏等预防措施,预防有效率达91%左右.胎衣不下的奶牛经过治疗后,胎衣平均排出时间为4.2天,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产犊对母牛产后子宫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收集荷斯坦牛分娩及新生犊牛数据,分析上述因素与奶牛难产及子宫健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胎、分娩体况评分3.25或3.75、死胎、公犊和犊牛初生重≥44.0 kg为难产风险因素;犊牛初生重≤34.0 kg和(或)死胎为胎衣不下风险因素;死胎和胎衣不下为产后子宫炎风险因素;死胎、产后子宫炎和分娩体况评分3.25或3.75为子宫内膜炎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ReainedFetalMembranes,RFM)。正常分娩的奶牛,RFM的发病率为3%~12%;异常分娩,如双胎、难产、流产或患有布氏杆菌病,发病率则高达30%~50%。牛的RFM常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不育、发情推迟、配种次数增加、产奶量下降。1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1.1异常分娩异常分娩包括产双胎、难产、流产、死胎。国内陈东人等对782头分娩母牛进行统计,发现产双胎牛的RFM发生率为57.1%,而产单胎牛的RFM发生率为18.6%。国外Echternkamp等对1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