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群饮水免疫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守岭 《中国家禽》2003,25(14):18-18
饮水免疫是免疫接种的一种方法。因操作简便、应激小等特点,被广大饲养户普遍采用,此法适用于新城疫Ⅱ系和Lasota系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和H52强毒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和弱毒疫苗等。饮水免疫的缺点是免疫均匀度差、抗体水平不一致。饮水免疫在实际生产中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2.
钱学智  徐巧琴 《中国家禽》2002,24(24):21-22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疫苗接种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方法.由于中等毒力型疫苗抗母源抗体干扰能力强,因而目前在生产中中等毒力型疫苗被广泛使用.但国外一些研究工作者又相继发现中等毒力疫苗的毒力有很大差别,有些毒力强的疫苗可引起法氏囊的损害,甚至致鸡死亡.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双RNA病毒科,包括两个血清型。根据毒株的致病性,IBDV可分为无致病力(血清II型)、弱毒力(疫苗株)、经典强毒、变异株和超强毒株。血清II型株不引起鸡的法氏囊损伤和鸡只死亡。弱毒力株不引起死亡,但根据其毒力的差异对法氏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经典强毒株引起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12,(23):22
<正>1鸡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后常常引发呼吸道病该怎么解决?答:事实上,在7日龄接种新城疫疫苗时就可能埋下了呼吸道病的祸根。吴延功研究员曾做过试验,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毒株的毒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因此,要解决鸡呼吸道病问题的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疫苗倍量的多少,建议使用一倍量;二是接种疫苗后要及时投喂抗病毒中药。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这种病主要侵害的器官是法氏囊。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同时还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只有正确地接种鸡法氏囊病疫苗才能有效的控制该病的  相似文献   

6.
免疫增强剂对IBD疫苗免疫雏鸡局部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将免疫增强剂“禽福”和“Inmunair”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中等毒力活疫苗配合使用,检测免疫雏鸡哈德尔氏腺和盲肠扁桃体T细胞及IgA、IgM和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泪液、气管液、胆汁、肠液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应用免疫增强剂IBD疫苗免疫雏鸡上述局部免疫组织及四种局部体液的相应各项免疫检测指标均较IB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不同程度地增高,表明免疫增强剂与疫苗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疫苗免疫雏鸡眼部、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黏膜免疫功能;而IBD强毒攻击后,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应用免疫增强剂的疫苗免疫雏鸡,同时。后者对IBD强毒攻击的有效抵抗力明显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主要症状为下痢、寒颤和极度虚弱,主要病变为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及肌肉出血等。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法氏囊疫苗有弱毒疫苗和灭活苗两大类。弱毒疫苗又包括有中等毒力的疫苗和低毒力的疫苗两种。不同类型的疫苗适用对象一般不同。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中国流行以来,由于中等偏强毒力疫苗的广泛应用,传染性法氏囊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局部地区的传染性法氏囊病又死灰复燃,并对家禽生产造成了困扰。  相似文献   

9.
目前,仍然有一些养鸡场、专业户的雏禽在新城疫免疫接种时,由于母源抗体和疫苗选择不当、免疫接种途径的错误、疫苗接种间隔过短或过长、疫苗质量不良、运输造成疫苗减效或失效、使用时超过了有效期、免疫接种不细、传染性法氏囊引起免疫抑制或鸡群内已潜伏有强毒或接种人员及接种用具带入强毒等等原因,都可造成接种免疫失败,发生鸡新城疫。对于这些单位来说,如果能正确采取恰当  相似文献   

10.
分别将免疫增强剂"禽福"和"Inmunair"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中等毒力活疫苗配合使用,检测免疫雏鸡外周血液T、B细胞数量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应用免疫增强剂的IBD疫苗免疫雏鸡外周血液各项免疫检测指标均较IB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有不同程度地增高,表明免疫增强剂与疫苗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疫苗免疫雏鸡全身免疫功能;而IBD强毒攻击后,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应用免疫增强剂的疫苗免疫雏鸡,同时,后者对IBD强毒攻击的有效抵抗力明显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1.
鸡新城疫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为危害鸡群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在生产上出现了高致病性的强毒株,甚至超强毒株,一旦发生,难于控制,往往出现极高的死亡率,给养鸡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防制本病的有效方法是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常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随着毒株毒力的加强,用弱毒疫苗免疫接种经常出现免疫失败或保护不完全的情况,常常要结合ND油乳剂灭活苗接种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强毒力的灭活苗的生产中,目前仍主要采用鸡胚作为病毒的繁殖载体.因此,获得高效价的病毒液(尿囊液)是制苗的关键.试验对如何获得高效价的尿囊液,确定接种时种毒的最佳浓度及鸡胚尿囊液的最佳收集时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在体内抗体水平、免疫时间、疫苗毒力这三者之间有一个动态的衔接平衡。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主要根据母源抗体水平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方案,达到最佳的免疫预防效果。1雏鸡免疫的时间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1 富道传染性支气管炎(麻株型)弱毒疫苗 本疫苗是采用抗原谱最广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asachusetts血清型弱毒株,与稳定剂一起冻干而成.其毒力相当于H120毒株.其用于健康鸡只的免疫接种以预防呼吸道型、肾型、生殖道型、肠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家禽》2004,26(5):42-42
由扬州大学刘秀梵教授主持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NF8株)”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NF8株)”主要用于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具有突破母源抗体能力强而对鸡产生坚强免疫,对超强毒攻击也能提供良好保护。该疫苗正式批准生产近3年来,已生产销售近60亿羽份,用户使用后减少经济损失近15亿元人民币。据悉,建国来兽医学领域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仅3项。扬大“法氏囊疫苗”喜获国家大奖  相似文献   

15.
李骁驽 《中国家禽》2005,27(7):54-54
1正确选购疫苗 适合于饮水免疫的疫苗以弱毒疫苗为好,常用的有新城疫Ⅳ系、克隆30、传染性法氏囊病、脑脊髓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和球虫病疫苗.这些疫苗要到国家认定的正规生产厂家购买,少量的可到当地县以上兽医站等具备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资格的销售点购买.购买时要仔细检查疫苗的名称、生产厂家、批准文号、产品批号、有效期、保存条件,瓶子有无破损、疫苗颜色是否正常,并放入有冰块的冰瓶中带回,按要求条件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商品蛋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的免疫程序,对MB株活疫苗、G606株活疫苗和B38株活疫苗3株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进行了疫苗毒力、免疫效果及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影响的观察。结果表明,MB株活疫苗毒力最强,G606株活疫苗次之,B38株活疫苗毒力最弱;突破母源抗体能力强弱依次为MB株活疫苗、G606株活疫苗、B38株活疫苗,其中B38株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最高,MB株活疫苗次之,G606株活疫苗最低;MB株活疫苗可降低新城疫疫苗产生的血凝抑制抗体滴度,G606株活疫苗和B38株活疫苗对此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较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为了防止该病的暴发,近年来人们开始更多地选用中强毒力的IBD疫苗。特别是在肉鸡中使用这种疫苗更为普遍。在收到很好效果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对这类疫苗的安全性表示出担心,主要考虑的是疫苗接种后对法氏囊的损伤及相应的免疫抑制。本实验尽量模仿与实际生产相同的各项条件,选取一定数量的、带有不同母源抗体水平的肉鸡,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同时还破坏鸡法氏囊组织的淋巴滤泡,影响B淋巴细胞成熟和分化.进而影响其它疫苗的免疫效果。免疫接种是目前防治IBD的最佳方法。然而。养殖实践中影响法氏囊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较多。如免疫程序制定的科学性、疫苗选择的合理性、现场免疫实施的准确性等,其中雏鸡母源抗体状态是关系免疫程序科学性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囊素对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囊素按不同剂量与法氏囊弱毒苗混合滴鼻接种雏鸡。对接种后7,14,21和51日龄的鸡进行抗体琼扩效价检测、抗体转阳率检测和囊指数测定。结果显示:中等剂量(10μg/羽)囊素添加的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组抗体效价产生和持续时间高于其他剂量组和疫苗对照组(低毒力),囊指数值也高于其他组;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中等毒力)接种试验鸡,能长时间维持较高抗体,但对鸡的法氏囊损伤较大。试验证明,适当剂量的囊素对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减少法氏囊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有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母源抗体的一日龄雏鸡接种IBD油乳剂苗,4周龄时用IBD强毒攻击,至少有85%获得保护,7周龄时攻毒,保护率至少有95%,实验还证明:油乳剂疫苗与活的弱毒疫苗并用,无任何优越性,单用油乳剂苗便能激发同样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