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探讨一组秸秆还田菌群ADS-3的功能稳定性及初步观察其接种于土壤后对还田秸秆的促腐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瓶中菌种ADS-3对小麦、水稻和玉米3大农作物秸秆都有稳定高效的分解能力,35℃条件下培养11d,能分解稻秆51.6%、小麦秸秆44.7%、玉米秸秆40.8%;在4、15和35℃条件下,尽管ADS3对小麦秸秆的分解率差异很大,依次为6.8%、21.6%和44.7%;但是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其培养液,发现不同温度条件下ADS3的微生物组成稳定。将菌种接种到模拟秸秆还田土壤中,初步试验结果表明ADS-3能显著提高秸秆的腐解速度(P〈0.05)。试验结果为该菌群进一步开发秸秆还田促腐菌剂提供试验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还田方式下小麦秸秆的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尼龙网袋法,以小麦秸秆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下小麦秸秆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85 d的田间腐解,各处理小麦秸秆腐解率为37.75%~68.34%,秸秆翻埋还田腐解率较覆盖还田显著提高61.59%。秸秆养分释放速率与秸秆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腐解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前期快、后期慢。其中,覆盖还田钾释放率为81.60%,翻埋还田为85.79%;覆盖还田氮释放率为49.72%,翻埋还田为60.94%。翻埋还田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平均腐解率为60.89%、84.83%、36.94%,较覆盖还田分别显著提高27.64%、20.12%、49.25%。综上,在秸秆腐解过程中,翻埋还田在组成成分降解、养分释放方面均优于覆盖还田,而施肥处理对秸秆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纤维分解菌群对水稻秸秆田间腐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稻草秸秆接种分解菌群还田,可以加速稻草秸秆在田间的软化和分解。与不接种相比,经34天,秸秆分解率提高13.62%;经一季小麦生长,当季还田秸秆可完全被腐7熟分解,收获后土壤容重下降0.07g/cm^3。小麦生长性状与不接种纤维分解菌群的相比,播种后75天,次生根增加11.87%,分蘖数增加37.5%,单株干重增加19.77%;营养生长后期,剑叶长增加.3.42%,宽增加7.88%,株高增加4.95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超高茬麦田套稻麦秸全量自然覆盖还田后对耕层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比较研究了超高茬麦田套稻麦秸全量自然覆盖还田(简称麦秸覆盖还田)、麦秸全量翻埋还田栽稻(简称麦秸翻埋还田)和留5 cm根茬翻埋还田栽稻(简称根茬翻埋还田)3种处理下耕层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含量和水稻生长。结果表明:在正常施氮量(纯氮195 kg/hm2)下,麦秸覆盖还田后85 d可自然腐解69%,无需增施氮肥。与根茬翻埋还田处理相比,麦秸覆盖还田3年后耕层土壤有机质提高2.1 g/kg,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7.8%、12.2%和52.3%;水稻生长后期耕层土壤含水量下降11.1%。同时麦秸覆盖还田可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5.
腐秆剂在稻草还田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翻耕稻草还田与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两种耕作方式,研究了施用不同稻草腐秆剂对晚稻生长发育、水稻产量及改土培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翻耕稻草还H还是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与对照比较,晚稻生育期都略有推迟,但晚稻穗部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水稻产量呈显著增产的趋势,与对照相比的增产效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比稻草还田平均增产达到...  相似文献   

6.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晚稻田土壤供肥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稻草翻压和稻草覆盖免耕2种不同还田方式对晚稻田土壤供肥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翻压和稻草覆盖免耕,在晚稻移栽后18 d内与禾苗争氮作用都不明显,但在18 d后存在明显差异,稻草覆盖免耕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比稻草翻压高,土壤供氮能力强,有利于晚稻分蘖成穗;二种方式稻草还田的供钾效果十分明显,比较而言,稻草覆盖免耕处理土壤供钾性能较稻草翻压稳定持久,其供钾强度变化趋势同水稻吸钾规律大致相同,有利于水稻对钾的吸收,减少钾素流失.  相似文献   

7.
2006年选择湘南红壤地区稻田植烟土壤,采用稻草还田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表明:前茬作物烤烟,采取稻草还田翻埋、稻草覆盖对促进烤烟植株生长有良好的效果.且稻草还田翻埋的效果明显优于稻草覆盖.烟叶平均产量:稻草还田翻埋区、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2550kg/hm2 、2469kg/hm2 ,分别比对照增产5.8%、2.5%.烟叶平均产值:稻草还田翻埋区为30746元/hm2,比对照增加11.5%;稻草覆盖区为29806元/hm2,比对照增加8.1%.后茬作物晚稻平均谷粒产量:稻草还田翻埋、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4889kg/hm2、3667kg/hm2,比对照增产83.3%、45.8%,差异极显著;前者比稻草覆盖处理产量高38.0%,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湖南稻草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稻草秸秆的资源与利用现状。稻草还田的主要方式及其配套技术。长期定位试验表明,稻草还田与对照区比较,土壤中1~0.05粗微团聚体含量高133~135.7g/kg,土壤总孔隙度增加1.5个百分点,土壤容重降低0.09mg/m^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8~3.3g/kg,土壤速效氮含量提高17.1—32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13.2—83mg/kg。早稻草覆盖、晚稻免耕栽培与对照区(稻草直接翻压)比较。水温低1.4—2.9℃,泥温低1~2.2℃,Eh值低50.6mV,稻草上的细菌数多3—5倍,真菌数多10倍。冬季稻草覆盖蔬菜。土壤含水量提高6.44—8.58个百分点,土壤5cm处温度高0.66—1℃。在施用氮、磷肥基础上配合稻草还田。每公顷增产稻谷510—2535kg。增产率为4.5%-22.7%。  相似文献   

9.
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南方双季稻田稻季无草翻耕冬季休闲(CK)、周年稻草焚烧还田翻耕(BST)、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高桩(SNTH)、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翻埋(SNTB)和稻季稻草翻耕还田冬季稻草翻埋(STB)5种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进行观测,分析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特征及其温室效应,旨在探索双季稻田CH4减排最佳的稻草还田方式及土壤耕作调控技术模式。结果表明:早、晚稻季CH4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年CH4排放总量的43.9%和52.1%,冬闲季CH4排放比例很小,仅为4.0%;稻草还田显著增加了周年CH4排放总量(P<0.05),增加幅度为25.9%~92.8%(P<0.05),与STB处理相比,SNTH处理和SNTB处理均能显著降低CH4排放(P<0.05);不同稻草还田处理周年CH4温室效应大小顺序为:STB>BST>SNTB>SNTH>CK。可以看出,双季稻田稻季稻草覆盖免耕还田、冬季翻埋稻草还田或留桩还田能显著减缓因稻草直接还田CH4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在南方双季稻区是一项可行的CH4周年减排的稻草还田调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于2007—2008连续2年在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研究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方法】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采用尼龙网袋研究法。将装满秸杆的网袋放在水稻田表层和埋入土中,模拟秸秆覆盖还田和土埋还田。【结果】秸秆还田后,在0-30 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油菜秸秆在水稻节水栽培模式下,采用土埋还田腐解率最大,90 d时腐解率达61.06%。试验结束时,小麦秸秆累计腐解率为48.88%-59.95%,油菜秸秆为50.88%-61.06%。常规栽培模式下,秸秆覆盖还田腐解率>秸秆土埋;节水栽培模式下,秸秆土埋>秸秆覆盖。秸秆覆盖还田时,两种栽培模式秸秆腐解率差异不大。而在秸秆土埋还田时,节水栽培秸秆腐解率>常规栽培。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表现为钾>磷>氮≈碳;90 d时,小麦秸秆中48.29%-63.79%的碳、48.35%-52.83%的氮、54.83%-67.49%的磷和91.98%-95.99%的钾被释放;油菜秸秆中50.29%-66.55%的碳、46.48%-57.67%的氮、56.44%-75.64%的磷和92.31%-96.24%的钾被释放。栽培模式和还田方式对秸秆碳、氮和磷释放率的影响与对秸秆腐解率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腐解30 d时,秸秆中已有超过90%的钾被释放出来。【结论】实行秸秆还田,水稻栽培模式宜采用节水灌溉栽培,可以促进秸秆腐解,提高其养分释放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秸秆腐熟剂对早稻秸秆腐解度及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腐熟剂对早稻秸秆腐解程度、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晚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处理间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早稻秸秆还田添加腐熟剂由于加速了稻草腐解速率、促进了稻草养分释放,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晚稻生长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进而增加了稻谷产量,对经济效益增加也有一定的效果。在4种供试腐熟剂产品中以"覆垄丰"有机物料腐熟剂和"施瑞福"牌腐秆剂的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晚稻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腐秆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油菜作物上盖草施腐秆剂能提高油菜子产量,比不盖草不施腐秆荆每公顷增产49.5~124.5 kg,增产率达2.22%~5.61%;明显改善油菜的株高、分枝、角长、角果数及角粒数等农艺、经济性状,但降低了油菜的千粒重;促进了油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紫色水稻土胡敏酸的形成——稻草腐解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壤腐植酸类物质的形成是土壤固碳的重要过程,但对腐植酸类物质形成过程的了解仍不甚清楚,为了丰富土壤腐植酸类物质形成理论,采用富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固态交叉极化-魔角旋转~(13)C-核磁共振光谱技术分析了紫色水稻土稻草腐解过程中胡敏酸的波谱学特征.结果表明,稻草腐解的前期,胡敏酸的红外光谱所有吸收峰(3 364、2 933、1 653、1 599、1 508、1 461、1 421、1 331、1 225、1 126、1 033 cm~(-1))强度皆有明显减弱,核磁共振光谱的烷基、多羟基和芳基的共振峰明显减弱且甲氧基的共振峰显著增强,即表明提取的胡敏酸为类胡敏酸的木质素;随着腐解的进行,胡敏酸的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强度皆显著增强,核磁共振光谱的烷基、芳基和羰基的共振峰增强,即表明此时的胡敏酸已是以木质素残体为核心并结合烷基、酰胺以及糖类物质反应形成的高分子聚合体;稻草腐解的后期,胡敏酸的红外光谱的2 933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减弱,1 65l、1 599、1 508、1 461、1 422和1 224cm~(-1)处的吸收峰小幅增强,核磁共振光谱的烷基共振峰减弱,甲氧基共振峰增强,表明此时的胡敏酸发生脱烷基(主要是甲基)过程.因此,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与核磁共振光谱共振峰强度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稻草腐解过程紫色水稻土胡敏酸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紫色水稻土胡敏酸的形成过程符合木质素学说.  相似文献   

14.
化学生物联用技术对稻秆腐熟的影响及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生物联用技术对稻田稻秆进行快速腐熟处理.结果表明,稻秆经化学生物联用技术处理7d,腐熟效果明显,稻秆呈深黑色,容易拉断,腐熟味浓,且水体颜色发黑.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稻秆中的酚羟基、醇羟基和甲基的含量增加,脂肪族化合物部分降解,有机态N变成无机态NH4^ 的过程明显,聚合态Si进行了转化,生成无定形SiO2,同时氧化缩合作用增强,芳构化成分增多.腐熟稻秆的结构性变化表明化学生物联用处理技术加速了稻秆的腐殖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在好气和厌氧条件下的腐解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在好气和厌氧条件下的腐解规律。结果表明:在0~3 个月的培养时间内,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腐解较快,腐解率达55%以上。在好气培养条件下,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质量减少50%所需要的时间(t1/2)分别为59.2 d和52.9 d,而在厌氧培养条件下的t1/2分别为72.6 d和79.9 d。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在好气培养条件下的碳释放速率常数k(0.61耀0.6 月-1)高于其在厌氧培养条件下的碳释放速率常数k(0.55耀0.57月-1)。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在好气培养条件下的氮释放速率常数k(0.25耀2.36 月-1)也高于其在厌氧培养条件下的氮释放速率常数k(0.16耀2.32 月-1)。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在好气培养条件下的减少速率高于其在厌氧培养条件下的减少速率。综上所述,好气培养条件有利于作物秸秆降解和营养物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还田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水稻秸秆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腐解率随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而腐解速度早期快后期慢;还田秸秆量越大,腐解速率越慢;水稻秸秆还出深度在5 cm时腐解速度要快于10 cm深还田和表层还田.实行秸秆还田对作物具有增产作用,增产幅度达17.43%.  相似文献   

17.
稻草、黄麻纤维、棕榈叶的吸水性和腐解速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地表覆盖物吸水特性直接影响径流产生过程,而其腐解特性又关系到地表覆盖物保水保土作用的持久性,因此本试验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稻草、黄麻纤维和棕榈叶分别在5min,10min,30min和1h,6h,12h,24h内的吸水性差异以及100d内的腐解情况。结果表明:在浸泡5min和10min时,吸水量为黄麻纤维 >稻草>棕榈叶,而从30min~24h期间,则为稻草>黄麻纤维>棕榈叶。3种材料的吸水速率在5min时最大,以后不断减小,且在24h内未达到吸水饱和;在腐解100d内,黄麻纤维腐解残留率最小,稻草最大,棕榈叶居中,三者都是前40d腐解较快,黄麻纤维和棕榈叶在后期腐解趋于平缓,而稻草则在后期腐解速率有增快趋势;腐解过程中3种材料的土壤含水量、温度变化大部分情况差异不显著;C/N比都逐渐减小,后期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还田应用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还田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能提高水稻产量,最高增产850.5 kg/hm2,增产率8.4%。同时有效促进了水稻秸秆快速腐解,土壤容重略有下降、CEC值有所增加,对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培肥地力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水稻秸秆腐解规律及其养分释放特征,为合理利用秸秆与养分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露天条件下,在尼龙网袋中分别对水稻新鲜秸秆进行原状、切碎、切碎+腐熟剂和切碎+农家肥处理,测定腐解秸秆残余率、氮、磷和钾释放速率和累计释放量.[结果]经过91 d腐解后,4个处理有50%以上的秸秆被腐解,腐解速率大小顺序为:切碎+农家肥>切碎+腐熟剂>切碎>原状.秸秆中氮、磷和钾分别释放52.76%~63.96%、66.16%~74.47%和73.15%~82.15%.秸秆中氮磷钾释放速率前期高,后期低.秸秆养分释放速率以前10d最高,其中切碎+腐熟剂处理显著提高秸秆中氮磷释放速率,切碎+农家肥处理提高秸秆中氮释放速率,但均不利于秸秆中钾的释放.[结论]秸秆切碎后加入腐熟剂或农家肥均能促进秸秆腐解和氮磷钾的释放,尤以加入农家肥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