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花团锦簇     
从2001年到2007年,北京市政府大力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城市园林绿地增加了1万公顷,树木增加了2271万株,草坪增加了4653万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市区的生态环境,使市民亲身感受到了绿色奥运带来的实惠。城市增添了绿色,市民增加了氧吧。  相似文献   

2.
李竹 《绿色科技》2015,(1):293-297
回顾了我国有关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共生及红色旅游绩效的相关研究并进行了综述。根据文献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整理,根据研究成果的数量和内容对红色旅游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内容特征。对旅游共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整理,对红色旅游研究进行了总结,得出了现阶段的发展和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何景鑫 《绿色科技》2012,(10):165-166
介绍了噪声污染的现状及相关概念,分析了噪声污染的一些特点,重点探讨了噪声污染的产生因素及其监测的方法,针对噪声污染的一些问题重点介绍了解决的办法,提出了一些进行噪声污染的监测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单回顾了我国工程经济学的发展史,陈述了我国工程经济学的现状并进行了分析。文章还讨论了我国工程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一些列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学界和生态学界的广泛重视。在简单介绍了生态旅游概念的基础上,简述了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得出了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探讨了我国在开发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董欣悦  王见 《绿色科技》2013,(12):63-65
概述了紫茎泽兰的基本特征、起源和在我国分布的情况。综述了紫茎泽兰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从遗传特性上探讨了紫茎泽兰的生长优势;分析了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紫茎泽兰提取液的提取方式;根据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化学性质做了杀虫活性的研究;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对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改使红河州山区农民重新找回了曾经失落的希望,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热情高涨了,管护山林的意识增强了,依靠山林致富的愿望强烈了。  相似文献   

8.
林权管理制度改革破解了制约集体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林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一是充分激发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生态建设和保护;二是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发挥了林地资源的潜力,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以破坏生态环境做为代价,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导致了我国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从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分析了在治理大气污染时存在的问题,根据原因,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曹真 《森林公安》2010,(1):7-10
2009年11月26至27日,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在海南省举办了全国森林公安刑侦工作培训班。曹真巡视员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两年来森林公安刑侦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森林公安刑侦工作面临的形势,阐述了刑侦工作和刑侦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森林公安刑侦工作的总体思路,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森林公安刑侦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1.
桤木人工林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桤木人工林细根、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桤木细根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高,春季最低;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d含量冬季最低,春夏季较高.(2)土壤各层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微量元素Mn、Zn含量在冬季最低,秋季最高;Fe、Ni、Pb、Cu、Cd含量在冬季最高,春秋较低.(3)细根和土壤中大量元素含量在冬季存在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Fe、Ni、Cd含量在一年四季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Mn、Cu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负相关关系,Zn、Pb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毛竹笋期激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吲哚乙酸(IAA)、赤霉酸(GA_3)、激动素(KT)和脱落酸(ABA)对毛竹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谱仪对1~8年生毛竹笋期的竹叶、竹秆、竹鞭和当年正常生长的竹笋中IAA,GA_3、KT、ABA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促进植物生长或细胞分裂的IAA、GA_3、和KT都是大年竹株含量高,小年竹株含量低。竹秆中IAA、的含量随年龄增大而下降,其回归式为 Y=6.548-0.778A r=0.914二者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抑制植物生长的ABA在竹叶、竹秆中的含量则大年低小年高。四种内源激素以叶部含量最高,GA_3的含量分布规律是叶>鞭>秆,IAA、KT和ABA都是叶>秆>鞭。吲哚乙酸在竹叶中的含量呈明显的向基性增加,而脱落酸在竹叶、竹秆中的含量都呈明显的向基性减少。生长在同一鞭系上的各株竹子及其所紧连的竹鞭的代谢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因此用小年留养来改制大小年是可行的。竹笋中IAA、GA_3和KT都是顶部含量高、基部含量低。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马尾松不同类型林地地上部微生物区系及优势种群及其季节性变化,对三峡库区云阳县马尾松近熟龄天然林、中龄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地空气、叶面和树皮表面等地上部的可培养细菌和真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叶面和树皮表面的真菌、细菌两大类微生物数量四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季和秋季的数量多于冬季和春季,中龄天然林的两大类微生物数量最大且四季变化亦最大;优势种群的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和林地类型不同而有所变化。人工林空气中可培养真菌种类秋、冬、春、夏分别有4、3、4、3种,近熟龄天然林和中龄天然林四季中均为3种;优势种群多  相似文献   

14.
Deciduous trees with high-density wood that occur in dry seasonal tropical regions respond to rainfall seasonality with synchrony in phenophases. However, they may exhibit interannual differences in sy...  相似文献   

15.
42种树叶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萍  刘学勤 《林业科学》1989,25(5):453-458
本文研究了中国42种针、阔叶树种树叶中18种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在不同科、属、种之间和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的生长季节进行了比较和探讨。为了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利用价值,着重研究了与部分粮食和肉类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之间的差别。阔叶树树叶中总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约为针叶树树叶2—3倍。所有树种的树叶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趋势基本相似,树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天门冬氨基酸、谷氨酸等8种。树叶中总的氨基酸含量高于粮食2—3倍,而且树叶中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趋势与粮食和肉类不完全相同,特别是人和动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的8种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高粱、玉米的3倍,麦麸的2倍,与肉类相比,树叶中亮氨酸和苯西氨酸,占蛋白质氨基酸总量百分比高出4—5倍。结果表明,阔叶树叶是优良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至2月,我国南方发生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受害的森林地面达2.09×106km2。为了了解冰雪灾害对杉木的损害和由此引起的林地养分分布特点,作者调查粤北一个杉木林地的受害情况。冻雨在杉木枝叶上形成冰柱,造成所有的林木折冠。林木折断的高度和胸径呈显著相关。树冠残体的养分总浓度随残体组分而变化,呈理叶>皮>枝>干。树冠残体的干重达19.11t·hm-2,枝、树干、叶和皮分别占37%、28%、27%和8%。2008年树冠残体的养分分布随组分而急剧变化,其中叶的养分量占残体养分总量的70%,枝、干和皮分别占13%、7%和10%。2008年杉木林地的N、P、K 的积累量为105067.9 t·hm-2,杉木残体、凋落物和土壤分别占0.18%、0.03%和99.79%。养分积累量在树冠残体各组分和凋落物中的排序为N>K>P,而在土壤中为K>N>P。2009年的凋落物中N和P浓度大于2008年的凋落物,而K浓度小于后者。2009年的干和皮残体中N和P浓度略大于2008年的干和皮残体,而K浓度正好相反。2009年的干和皮残体中的N和P储量与2008年接近,K储量略小于后者。2009年的凋落物中N、P和K储量大于20...  相似文献   

17.
李雷鸿  张万里 《林业研究》2000,11(2):140-144
GeographyandclimateBrazilIiesinsouthernhemisphere.withanareaof8.511.965km',9OpercentofthecountryiswithinthetropicalzoneTherearefiveclimaticregionsinBrazilfequatorial.tropicaI.semi-arid,highlandtropical,andSubtroplcaIThereisneitherbIisteringheatnorse-verecoldTheannuaIaveragetemperatureintheAmazonregionisintherangeof22-26"C.almostnoseasonalvariation,temperaturesofabove32"CarerarelyhappenedthereNortheastisthehottestpartwithtemperaturesofmorethan38'Cindryseasons.AlongtheAtlanticcoast,annuaI…  相似文献   

18.
德宏州地处云南省西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德宏州竹类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类群结构多样、竹林类型齐全,成为云南乃至中国竹类植物地理分布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地区。文章分析了德宏州的竹林类型和珍稀濒危竹类植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德宏州竹林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和温凉性竹林,根据利用类型可分为大型材用林、优质笋用林和多用途散生林3种;德宏州有7个属、19个竹种属于珍稀濒危竹种。文章还对德宏州的珍稀濒危竹种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Carbon (C), nitrogen (N), and phosphorous (P) levels and their stoichiometry in plant components (leaves, branch trunks, roots) of trees in a karst forest and non-karst forest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 contents, C:N and C:P ratios of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karst forest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non-karst forest, but the N and P and the N:P ratio were higher;C:N:P ratios in plant organs of trees in the karst forest were in the order of trunks>roots>branches>leaves. However, C:N:P ratio in the non-karst forest trees were trunks>branches>roots>leaves. Moreover, ratio of C:N:P in trunks was highest and lowest in leaves in both forests. In non-karst forest trees, N:P was in the order of leaves> roots>branches>trunk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io of N:P in different plant components of trees in the karst forest. However, in karst and non-karst forest trees, the ratio of N:P in leaves was highest;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N and P contents, and N and N:P ratios were observed in both karst and non-karst forests (p<0.001).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P and N:P ratios (p<0.05) were observed in karst forest trees, while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in non-karst forest trees.  相似文献   

20.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2)以及水淹(T3)4个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根系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变化(均以干质量计).结果表明:T1、T2和T3这3组池杉幼苗主根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均未与CK组达到显著性差异;T2和T3组侧根苹果酸平均含量分别显著高出CK组1.7和2.2倍,总根苹果酸平均含量显著高于CK组0.8和1.5倍;T1组的侧根、总根苹果酸平均含量与CK组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与侧根苹果酸的变化类似,T2和T3组侧根莽草酸平均含量分别高出CK组0.4和1.1倍,这与Tl组低于CK组0.5倍形成鲜明对比;T2和T3组总根莽草酸平均含量虽也分别高出CK组,但并未与之达到显著差异的程度,与T1组总根莽草酸含量显著低于CK组0.3倍形成鲜明对比;T2和T3组主根、侧根和总根生物量分别均未与CK组达到显著差异,但T1组的侧根、总根生物量却显著高于CK组.相关性分析表明:池杉总根苹果酸与莽草酸含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总根莽草酸含量与总根生物量之间则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