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标]研究蔬菜间作及氮肥调控对土壤硝酸盐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为菜地合理施肥及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选择深根系的茄子和浅根系的大葱进行间作种植,并辅以氮素调控措施,研究其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规律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结果]在减量施肥条件下,土壤硝酸盐运移和累积的规律均为间作区含量低于单作区,表明与单作相比,茄子与大葱间作能有效阻截硝酸盐的向下淋洗,并有效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累积量。间作种植模式下,减量施肥能够减少土壤中硝酸盐含量,特别是深层土壤,在作物生长期间,硝酸盐含量均比常规施肥区明显降低;土壤剖面硝酸盐累积量也表现为减量施肥区明显低于常规施肥区。采用蔬菜间作和减量施肥,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氮素的表观损失。[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蔬菜高产种植及田间合理施肥奠定了基础,在减少环境污染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物根系分布深度不同,其吸收养分的土壤区域也有所不同.采用大田试验方法,选择深根系的茄子和浅根系的大葱进行间作种植,并辅以氮素调控措施,研究其对蔬菜硝酸盐含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常规施肥还是减量施肥,间作均能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间作区茄子的生物昔和吸氮、磷、钾量均高于单作区,而间作区大葱的生物量及吸氮、磷、钾量均有所降低.说明在这一间作模式中,茄子处于优势地位,而大葱处于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无机氮素淋失风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淋溶方法,研究生物炭对不同土层土壤淋溶液体积以及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淋失量的影响。实验所用的生物炭以玉米秸秆(炭化温度500℃)为原料制成,分别按照炭土质量比0(T1)、1%(T2)、2%(T3)和4%(T4)施用于褐潮土中。结果表明:淋溶实验过程中,淋溶初期生物炭对土壤NH+4-N和NO-3-N的固持作用比较明显,且对NH+4-N的固持主要发生在0~10 cm土层,而对NO-3-N的固持主要发生在10~40 cm;生物炭能够有效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与不添加生物炭处理(T1)相比,T2、T3、T4处理的土柱累积淋溶液体积分别减少了10%、20%、26%,无机氮素淋失量显著降低,分别减少27%、48%、61%;无机氮素淋失量的减少主要来自NO-3-N,相对于不添加生物炭处理,T2、T3、T4处理NO-3-N累积淋失量分别为62.4、44.4、34.5 mg,分别减少了28%、49%、58%。总的来说,土壤中添加玉米秸秆生物炭能够有效降低土壤无机氮素的淋失风险。  相似文献   

4.
氮肥施用量对夏玉米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点监测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夏玉米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增施氮肥,可导致土壤NO-3-N含量增加,且0~20 cm土层的NO-3-N含量增加最明显;各土层的土壤NO-3-N含量基本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NO-3-N含量变化趋于平稳.河北平原夏玉米田正常施用氮肥,尚不会产生NO-3-N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氮肥的利用,通过随机区组试验探讨马铃薯单作、3种马铃薯-燕麦间作模式对马铃薯氮含量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筛选出最优的间作模式。供试材料为青薯9号,以马铃薯单作为对照(IP),设置3种间作模式,比较马铃薯燕麦间作行数比2:2、4:2、4:8(分别标记为P2O2、P4O2和P4O8)对马铃薯植株氮含量、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无机氮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开花期到成熟期,马铃薯叶、茎的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块茎氮含量呈上升趋势;间作处理植株氮含量显著高于单作处理,其中,以间作P2O2最佳。3种间作处理在开花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含量均高于单作处理,其中,以间作P4O8最佳,达到0.69 g·kg-1;成熟期相比于花期提高24.6%。开花期间作P4O8 0~20 cm土层的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其他3种处理,相比间作P2O2提高19.2%,间作P2O2成熟期比花期提高41.7%。开花期,单作马铃薯 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高于其他间作处理,达到0.82 mg·kg-1,成熟期相比花期降低了26.8%,但仍高于其他间作处理。开花期,单作马铃薯 0~2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也高于其他间作处理,达到0.35 mg·kg-1,成熟期相比花期降低了2.9%,但仍高于其他间作处理。间作P4O8和P2O2可以显著提高植株氮、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单作马铃薯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比间作高。这表明,间作条件下矿质态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少,减少了氮素损失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留膜留茬免耕栽培模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季土壤氮素供应动态的影响。试验设2个处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CK)、留膜留茬免耕栽培(T),分析了玉米生长季土壤全氮、硝态氮(NO-3-N)、碱解氮、铵态氮(NH+4-N)在0~100 cm土层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NO-3-N和NH+4-N含量变化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整体上从表层到底层依次降低。玉米整个生育期0~20 cm土层,T处理的NO-3-N和NH+4-N含量显著低于CK,0~10 cm土层降幅分别为24.7%~59.9%和4.4%~46.8%,10~20 cm土层降幅分别为20.5%~58.0%和8.7%~31.7%;玉米进入拔节期后,20~100 cm土层T处理的NO-3-N和NH+4-N含量出现明显的累积效应。栽培方式改变了全氮及碱解氮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不同栽培方式各生育时期全氮及碱解氮含量整体上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以表层0~20 cm含量最高。在0~20 cm土层,T处理的碱解氮含量在玉米进入抽雄期后显著低于CK,0~10 cm降幅在0.3%~26.0%,10~20 cm降幅在17.7%~23.8%。因此,玉米整个生育期0~20 cm土层留膜留茬免耕栽培的NO-3-N和NH+4-N供应量显著低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引起玉米拔节后碱解氮含量供应不足,是留膜留茬免耕栽培玉米生育后期出现早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京郊地区3种典型农田系统硝酸盐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北京市3种典型的农田系统(粮田、菜田和果园)土壤氮素累积、蔬菜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方法,采集不同类型农田土壤、蔬菜和地下水样品,并对样品属性进行翔实记录,根据测试结果和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土壤氮素累积严重,菜田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平均为46.2 mg?kg-1,是粮田的3.8倍;果园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是粮田的1.2倍。菜田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平均为13.8 mg?kg-1,是粮田地下水的2.8倍,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率为44.8%,是粮田地下水超标率的3.3倍。果园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为9.3 mg?kg-1,是粮田地下水的1.9倍,地下水超标率为23.5%,是粮田的1.7倍。蔬菜硝酸盐污染严重,绿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为2 685.5 mg?kg-1,其次是根茎类、白菜类、果菜类。根茎类、绿叶菜类、瓜果类和白菜类超标率分别为80.9%、37.9%、29.7%和2.2%。【结论】土壤、植株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与氮肥施用量直接相关,菜田和果园施肥量大,其土壤硝酸盐累积明显,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高,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8.
寿光设施菜地土壤养分累积与农产品硝酸盐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寿光市中南部7个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区,分析了其地下水、土壤理化性状和农产品氮素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寿光市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区耕层土壤未出现酸化现象,pH值平均为8.10;耕层土壤EC值平均为0.339 mS/cm,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线性相关(R2=0.7429);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1.9 g/kg,57%调查样本的有机质含量超过30 g/kg;土壤0~150 cm剖面中硝态氮累积曲线呈近似"S"型,在90~150 cm土层中大量累积,而铵态氮的累积则呈明显的"S"型变化趋势,主要在90~120 cm土层累积;速效磷、速效钾累积曲线均呈现"倒L"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含量明显降低,90 cm土层下速效钾累积量大于速效磷;所调查21个农产品样本中硝酸盐平均含量为109.34 mg/kg,最高含量为176.09 mg/kg。而农产品未出现明显的硝酸盐污染。  相似文献   

9.
植物栽培体系消减华北潮褐土残留硝态氮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植物种类与种植制度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的效果.[方法]以华北平原潮褐土硝态氮高累积粮田为对象,设置作物、牧草、林木及休闲田间小区试验,采集测定土壤、植株及根系样品,分析几种植物栽培体系消减效果.[结果](1)牧草单作或间作的地上生物量和吸氮量随种植年限增加明显递增,且种植2年后累积显著高于农作物轮作及生草休闲;杨树虽具有极大的生物量,但对氮素吸收在修复次年显著降低,明显低于牧草单作或间作,接近作物轮作和生草休闲.(2)0-200 cm土层硝态氮消减量呈现出杨树<生草休闲<苜蓿、苜蓿+无芒雀麦和作物轮作<苇状羊茅.(3)杨树根区及深层累积硝态氮具有强烈向下淋洗趋势,分别在80-100cm和120-180 cm土层出现峰值,深层硝态氮较种植前向下淋移了60 cm;生草休闲累积硝态氮在剖面中发生一定程度的淋洗且至深层累积.(4)0-100 cm区域植物的根长密度与相应区域土壤硝态氮的消减量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在通体高量积累硝态氮的土壤上,可以通过牧草单作或间作实现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快速消减,而且苇状羊茅对深层累积硝态氮提取能力较强,苜蓿在相对长期的修复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冬小麦成熟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冬小麦及与3、5年生枣树间作的冬小麦根样,利用Win-SURFER 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的分析,同时进行冬小麦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相比单作冬小麦,间作冬小麦的产量(P=0.0003)和地上部生物量(P=0.001)均显著下降。间作和单作冬小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与3、5年生红枣间作的冬小麦20~6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值比单作冬小麦20~6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值分别减少了30.1%~46.2%;与3、5年生红枣间作的冬小麦20~40 cm土层的根表面积密度值比单作冬小麦20~40 cm土层的根表面积密度值分别减少了18.7%~31.3%。间作冬小麦根系与枣树的根系在20~60cm土层中生态位重叠,导致物种间根系竞争。5年生枣树较3年生枣树对间作冬小麦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的变化和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控制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蔬菜体内硝酸盐的危害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文全面总结了国内在蔬菜硝酸盐积累机制及控制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调查研究结果充分表明,我国各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均不同程度的超标,根茎叶类蔬菜硝酸盐污染较为严重.由于蔬菜硝酸盐的积累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甚至同一植株不同器官、不同生育阶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施肥、温度、光照多种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因此蔬菜硝酸盐的控制要在深入研究其生理及遗传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nitrate pollution status of soil, groundwater, and vegetable from three typical farmlands (croplands, vegetable fields, and orchards) in Beijing region.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hundreds of the soil,groundwater, and vegetable samples from three typical farmland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In addition, attributes of all samples were record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trate was substantially accumulated in soil profiles,while the soil nitrate concentrations of vegetable fields and orchard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roplands.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 0-30 cm soil of vegetable field and orchard were 3.8 and 1.2 times of that of cropland, respectively. Nitrate content of groundwater in vegetable field was 13.8 mg L-1 (with the over-standard ratio 44.8%), which was 2.8 folds of that in cropland. Nitrate concentration of groundwater under orchard was 9.3 mg L-1 (with the over-standard ratio 23.5%),which was 1.9 folds of that in cropl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he nitrate in vegetables were detected, particularly green leafy vegetables ranked first with 2 685.5 mg kg-1, followed by rhizome vegetables, cabbages, and fruit vegetables. The nitrate over-standard ratios of rhizome vegetables, green leafy vegetables, fruit vegetables, and cabbages were 80.9, 37.9,29.7, and 2.2%,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high nitrate concentrations of soil, vegetable, and groundwater might result from the high fertilization dose.  相似文献   

13.
大庆市市售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大庆市市售蔬菜的硝酸盐和盐硝酸盐的含量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庆市市售各类蔬菜硝酸盐含量依次为根菜类(2107.99mg/kg)>白菜类(1866.43mg/kg)>绿叶菜类(1366.61mg/kg)>葱蒜类(845.31mg/kg)>甘蓝类(627.10mg/kg)>豆类(563.53mg/kg)>茄果类(253.11mg/kg)>瓜类(158.92mg/kg)。蔬菜受不同程度硝酸盐污染,以根菜类污染最严重,其次是白菜类和绿叶菜类,轻中度污染的是葱蒜类、甘蓝类和豆类蔬菜;污染指数在1.08~6.60,多数在2.06以上,瓜菜类和茄果类蔬菜的污染指数均<1,未受硝酸盐污染。各类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都较低,大多数蔬菜亚硝酸盐含量在1mg/kg以下。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较低肥力菜田土壤上不同施肥量及减量施肥配合不同氮素调控剂处理对油菜生长、硝酸盐含量以及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根施调控剂还是不同叶面调控剂处理都有效提高了油菜的生物学产量;根施双氰胺复合硝化抑制调控剂(根调)以及叶面喷施调控剂1和调控剂2处理显著降低了油菜硝酸盐含量,降幅分别达到62.8%、70.3%和73.4%;根调和叶面喷施肥+扩展剂调控处理也有效地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根调以及叶面调控剂处理下氮肥利用率大幅提高,尤其是根调处理下最高达到61.0%,氮素表观损失量降低,根调处理下最高达68.4%。以上结果说明,较低肥力菜田土壤适量施肥条件下,氮素调控剂如双氰胺复合硝化抑制调控剂的合理施用在保证蔬菜产量基础上,不仅有利于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而且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肥料氮素环境损失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太谷县蔬菜大棚中6种主要蔬菜12个新鲜样品及其土壤的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太谷县蔬菜大棚中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符合国家食用标准。土壤硝酸盐含量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关系:一般土壤的硝酸盐含量高,则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也高,反之亦然,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蔬菜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儋州市“两院”市场供应的16种蔬菜中硝酸盐的检测,结果表明,所测蔬菜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硝酸盐含量表现为:叶菜类>葱蒜类>根菜类>瓜类>茄果类>豆类。其中白萝卜、地瓜叶、大白菜、青菜等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17.
聊城市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桂平  张明  董蕾  赵静静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23-125,138
随机采集了聊城市区的夏季和冬季不同种类蔬菜样品,分析了蔬菜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6种蔬菜、112份蔬菜样品中,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最高,其次是豆类、瓜类和根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最低。采用国家标准(GB18406.1-2001)进行评价,在所检测的112份样品中,有57份样品硝酸盐含量超标,占样品总数的51%;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均不超标。以WHO/FAO规定的日允许摄入量(ADI)换算得到的标准评价了蔬菜中硝酸盐的污染状况,得出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控制聊城市蔬菜的硝酸盐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8.
佛山市郊菜地土壤和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样调查分析了佛山市郊部分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累积状况。结果表明,佛山市郊菜地的土壤硝酸盐污染严重,平均含量高达278.69 mg/kg,已达到极高水平;不同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差别很大,以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最严重,有30.4%的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超过3 100 mg/kg的四级严重污染标准,处于严重污染状态,而瓜类、茄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较低;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普遍较低,均未超标。在分析探讨土壤、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9.
蚌埠市场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蚌埠市场上常用的 2 8种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其硝酸盐含量范围在 2 2 .3~ 3 0 63 .1mg/kg ,其中有 10种蔬菜的硝酸盐污染程度较轻 (1级 ) ,有 18种蔬菜 (占 64 % )硝酸盐含量超过联合国FAO和WHO规定的标准。不同种类蔬菜的硝酸盐含量有较大差异 :白菜类、根菜类、绿叶菜类较高 ,而茄果类、瓜类较低。小芹菜、小白菜、甘蓝、白萝卜、西兰花、菠菜中的硝酸盐含量严重高于食用标准。同一株蔬菜不同部位的硝酸盐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茎 (叶柄 )的硝酸盐含量显著大于叶片。与全国其他 18个城市比较 ,蚌埠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程度居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