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猪腹股沟阴囊疝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华  杜海霞  王安  王伟  张智勇 《猪业科学》2008,25(12):101-102
猪腹股沟阴囊疝是腹腔脏器(多为小肠)经鞘膜管进入鞘膜腔引起的一种常见外科病,俗称"通肠卵",是猪较为常见的疾病。因阴囊里有肠管,饱食时就增大,饿食时就缩小。又因肠腔内总是有气体,用手触摸容易感觉肠腔内气体流动,挤压时还  相似文献   

2.
仔猪腹股沟阴囊疝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腹股沟阴囊疝是腹腔脏器(多为小肠)经鞘膜管进入鞘膜腔引起的一种常见外科病。因阴囊里有肠管,饱食时就增大,饿食时就缩小;又因肠腔内总是有气体,用手触摸容易感觉肠腔内气体流动,挤压时还可听到咕咕声。公猪有明显的遗传性,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率为0.4%-0.5%。该病影响猪的外观和肉品质量,妨碍生长发育,发生嵌顿时,造成猪只死亡,对养猪业有一定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3.
1 发生原因及危害阴囊疝指肠管(通常是小肠)进入了腹股沟管继而进入阴囊形成了阴囊疝.临床上阴囊疝多见于猪.有的把阴囊疝叫阴囊赫尔尼亚.阴囊疝的特点是阴囊增大,摸起来柔软,也容易摸到内容物.一侧性的多见,往往在左侧,右侧阴囊疝比左侧少,两侧的更少.因阴囊里有肠管 ,饱食时就增大,饿食时就缩小.又因肠腔内总是有气体,用手触摸容易感觉肠腔内气体流动,挤压时还可听到咕咕声.所以,民间取的名称就多了.最常用的名称"通肠猪"、"气包猪".据观察,此病有明显的遗传性.如某一头公猪配种的后代中出现阴囊疝仔猪多,甚至一窝中多达4头阴囊疝患猪.因此,对产阴囊疝仔猪多的与配公猪,都列入淘汰处理之列 ,所有带疝仔猪都作阉割处理.  相似文献   

4.
阴囊疝指肠管 (通常是小肠 )进入了腹股沟管继而进入阴囊形成了阴囊疝。临床上阴囊疝多见于猪。有的把阴囊疝叫阴囊赫尔尼亚。阴囊疝的特点是阴囊增大 ,摸起来柔软 ,也容易摸到内容物。一侧性的多见 ,往往在左侧 ,右侧阴囊疝比左侧少 ,两侧的更少。因阴囊里有肠管 ,饱食时就增大 ,饿食时就缩小。又因肠腔内总是有气体 ,用手触摸容易感觉肠腔内气体流动 ,挤压时还可听到咕咕声。所以 ,民间取的名称就多了。最常用的名称“通肠猪”、“气包猪”。据观察 ,此病有明显的遗传性。因此 ,对产阴囊疝仔猪多的与配公猪 ,都列入淘汰处理之列 ,所有带疝…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疝气主要分为腹股沟阴囊疝和脐疝两种,由于遗传或活动过程中腹压过大引起的腹腔内脏器经鞘膜管进入鞘膜腔引起,俗称"通肠猪"、"气包猪",是生猪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1临床症状(1)腹股沟阴囊疝,是由于腹股沟环过大或捕捉、运动导致腹压过大导致肠管、膀胱等内脏脱落至腹股沟或阴囊,分先天性和后天性2种,临床可见腹股沟及阴囊肿大.多数可整复。(2)脐疝,由于脐孔先天闭合不全加  相似文献   

6.
腹股沟阴囊疝是仔猪遗传缺陷中常见的一种,临床常见阴囊疝(鞘膜内疝),也有少数腹股沟病例(鞘膜外疝).而在众多病例中引发肠管嵌闭的更为少见.笔者在临床上曾遇一例,采用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腹股沟阴囊疝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在民间俗称为疝气或通肠猪,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猪腹股沟阴囊疝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腹股沟环闭锁不全或撕裂,导致肠管等脏器脱落到腹股沟及阴囊内。2009年6月17日,我们在学校动物医院接诊了一头曾患有先天性腹股沟阴囊疝的小公猪,初诊为粘连性腹股沟阴囊疝,但经过手术治疗才确诊为小公猪鞘膜积液。  相似文献   

8.
猪腹股沟阴囊疝继发肠坏死手术治疗汤文忠(江苏省江都市昭关镇畜牧兽医站,225263)腹股沟阴囊疥以鞘膜内疝为主的较为常见的疾患,俗称“通肠卵”。临床阉割时常采取结扎鞘膜以及闭合疝孔的办法。但有少数病例由于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肠管突入阴囊内,发生粘连...  相似文献   

9.
猪腹股沟阴囊疝是腹腔脏器(多为小肠)经鞘膜管钻入鞘膜腔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率为0.4%~0.5%。该病影响猪的外观和肉质,可复性腹股沟阴囊疝对猪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只有脱到阴囊内的脏器过多时可影响猪的食欲及发育。若进入阴囊总鞘膜内的肠管不能还纳回腹腔,而在腹股沟内环处发生嵌闭时,可发生全身症状,如腹痛、呕吐、食欲废绝;当被嵌闭的肠管发生坏死时,可发生内毒素性休克而引起死亡。本文通过对河南新乡市某规模猪场腹股沟阴囊疝发病情况的统计及治疗试验,帮助饲养员和养殖户正确认识此病,并探讨有效防治措施,以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猪腹股沟阴囊疝属于一种常见多发病,是由于部分腹腔脏器被小肠通过鞘膜管钻入鞘膜腔而导致。如果肠管进入阴囊总鞘膜内无法还纳回到鞘膜腔,而是在腹股沟内环处出现嵌闭,就会导致病猪出现停止采食、呕吐、腹痛,如果肠管嵌闭后又出现坏死,就会导致其发生内毒素性休克,最终发生死亡,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公猪双侧腹股沟阴囊疝是一种常见疾病,公猪腹股沟阴囊疝有先天性和遗传性,先天性者为腹股沟过大所致。在临床上对于两侧性腹股沟阴囊疝,一般由助手将猪两后肢倒提分开保定,在左右环口各开一个切口,切开环口及鞘膜,摘除睾丸,再将鞘膜、环口及皮肤切口缝合闭锁,不但手术时间长,而且多一个切口就会有多一次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阴囊疝是公猪常见的一种外科病,分鞘膜内疝和鞘膜外疝两种,而以前者居多.这种疝的内容物通常是肠管或网膜.临床上,疝内容物为膀胱的则较为少见.笔者曾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的阴囊疝较为常见。畜主迫切要求手术治疗。笔者曾采用腹股沟管(亦称鞘膜管)结扎法处理了50余例,效果较为满意。现举数例供同行参考。例一、马头镇黄某所养的一窝仔猪中,满月时发现有一头阴囊右侧肿大,疝气明显,初诊为阴囊疝。在行去势术中,阴囊经  相似文献   

14.
李喆 《兽医导刊》2019,(4):157-157
猪腹股沟阴囊疝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猪外科疾病,小公猪的猪腹股沟阴囊疝病发病几率较高,而且猪腹股沟阴囊疝不仅会在没有阉割的小公猪身上发病,而且会在已经阉割的小公猪身上发病。猪腹股沟阴囊疝的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仔猪出生时,或者是在仔猪2月龄内。  相似文献   

15.
郑凯 《中国猪业》2019,14(5):95-96
腹股沟阴囊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多发于仔猪,常由于腹股沟管闭锁不全,腹腔中肠管等在腹压增大状况下被挤进鞘膜管和鞘膜腔中形成。该病妨碍仔猪生长,严重时发生肠粘连,发病仔猪出现体温升高、局部肿胀、疼痛等全身反应,继而休克死亡,治疗该病常与去势同时进行。本文介绍了一例猪腹股沟阴囊疝气附带去势病例,以期为仔猪阴囊疝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是公畜个体发育中腹腔内睾丸降入到阴囊的唯一途径 ,它是一漏斗形的肌肉缝隙 ,位于腹股沟部的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之间 ,有内外两个口。外口又称皮下环 ,是一裂缝 ,由腹外斜肌的腱膜形成 ,内口也称腹环 ,腹环以腹内斜肌的后缘为前界 ,以腹股沟韧带为后界 ,口呈卵圆形 ,其内是腹膜的延续 ,为腹股沟管 ,此管的延伸是阴囊内膜 (总鞘膜 )。 2 0 kg左右猪的腹股沟管位于耻骨前缘正中两侧的前方 2 cm处 ,距腹中线侧方 2~ 3cm处 ,由于猪的腹股沟管和鞘膜管短而宽 ,猪易发腹股沟阴囊疝及去势后小肠易脱出 ,这是公猪去势中常见的病例。但腹股沟…  相似文献   

17.
腹腔脏器经腹股沟环脱出并下降至阴囊鞘膜腔内,称为腹股沟阴囊疝。疝内容物常见的为小肠,有时也可见网膜或前列腺脂肪。幼龄公犬多发,成年公犬少见。  相似文献   

18.
<正>公猪阴囊疝按肠管是否发生粘连分为可复性疝和不可复性疝,按疝发生的部位分为一侧性疝和两侧性疝。阉割时采用倒悬式保定,术式分为阴囊部开刀法和腹股沟管外环处开刀法。阴囊疝小猪必须及早阉割并进行手术整复。阴囊部疝气又称腹股沟阴囊疝,因猪的腹股沟管过于宽大,小肠随睾丸落进阴囊的总鞘膜囊内而引起。其特点是阴囊增大、柔软,能摸到内容物,多发生在左侧。手术方法介绍如下。1保定先检查疝气发生在哪一侧,采用倒悬式保定。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养猪生产中,传染病对猪场造成的危害大,损失也大,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而一些常见的外科疾病,如疝气、脱肛等,不会传染,也很少引起死亡,常被人们忽视,但是这些疾病长期存在,也会影响猪群的生产性能,降低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以及防控措施。1猪的疝气1.1病因疝气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脐疝、腹股沟阴囊疝、腹壁疝3种。腹股沟阴囊疝以鞘膜内疝气较  相似文献   

20.
猪腹股沟阴囊疝是腹腔脏器 ,多为小肠 ,经鞘膜管钻入鞘膜腔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率为 0 .4%~ 0 .5 %。该病影响猪的外观和肉品质量 ,妨碍猪的生长发育 ;发生嵌顿时 ,常造成猪只死亡 ,对养猪业有一定的危害性。笔者在为规模化猪场服务的过程中 ,摸索总结出一套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症状腹股沟阴囊疝多见于 1 5~ 45日龄的公猪 ,以可复性的最常见。主要表现一侧阴囊增大 ,左侧比右侧多发 ,两侧性的少见。排粪、排尿、捕捉、咳嗽、按压腹部等使腹压升高的因素 ,均可使疝囊增大。触诊患侧阴囊柔软无痛 ,提举两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