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土壤中镍的来源着手,探讨镍营养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和镍污染及其危害,提出实践中不能盲目提倡依靠增施镍肥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张西科  张福锁  李春俭 《土壤》1996,28(4):176-179
自1975年首次发现镍是脲酶的组成成分以来,镍是否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一直为许多研究者所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镍可能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这不仅是由于脲酶在植物体内的氮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由于植物缺镍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不能完成生命周期,本文总结了国际上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影响镍有效性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3.
镍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和残留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吉林省砂壤水稻土进行镍(NiSO4·6H2O)的不同浓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和残留规律的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镍对水稻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水稻分蘖,使产量下降。土壤投加镍60-240mg/kg条件下,可使水稻减产5% ̄25%。水稻各器官镍累积量随土壤投加镍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糙米,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用0.005mol/L DTPA提取土壤中有效态镍能很好地体现水稻  相似文献   

4.
本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长期污灌对土娄土镍形态的影响,探讨了用土壤镍形态作为指标评价土壤镍污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污灌带入到土壤中的镍聚集在土壤耦层,未向下迁移转化,污灌能明显增加耕层土壤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镍的量,对残渣态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了以硝酸铵和尿素作为氮源时,缺镍对水稻植株的生长、脲酶和谷氨酸胺合成酶活性、植株中尿素态N和总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硝酸铵作为氮源时,缺镍不影响植株的生长;但以尿素作为氮源时植株生长受到明显影响,植株生长停滞,叶片黄化,叶尖坏死干枯。缺镍植株中脲酶活性非常低,地上部仅为供镍植株的0.05%左右;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除供应尿素氮缺镍植株较低以外,其它处理没有明显差异。缺镍植株中尿素态N含量明显高于供镍植株,特别是供应尿素态氮缺镍植株地上部尿素态N大量累积。供应尿素态氮缺镍植株含氮量明显低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6.
土壤和植物中的镍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鹏新 《农业环境保护》1993,12(5):213-216,212
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土壤中镍的来源、含量、镍在土壤固相和溶液中的化学组成;镍在作物体内的含量,镍对作物的作用及其在作物体内的迁移;土壤镍和植物镍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7.
用陶粒处理含镍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用陶粒处理含镍废水试验中陶粒用量,废水酸度,接触时间等因素对除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3-10、Ni^2+浓度为0-200mg/L范围内,按镍/陶粒生日一比为1/400投加陶粒进行处理,镍的去除率达99%以上。处理后的废水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铜锌镍锰赋存形态的土体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逐步连续分级法研究了砂姜黑土中铜锌镍锰的化学形态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特征以及耕作措施等对其的影响力,结果表明,砂姜黑土中换态,有机态和无定形铁结合态铜锌镍锰的相对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氧化锰态和残留态则随剖面加深而提高;碳酸盐结合态因元素种类的耕种方式而异,抑或增加抑或降低;晶形氧化铁态可以分类两类,铜镍变化不很明显,锌锰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旱耕熟化尤其是水旱轮作后,土壤中铜锌镍锰由植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逐步连续分级法研究了砂姜黑土中铜锌镍锰的化学形态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特征以及耕作措施等对其的影响力。结果表明,砂姜黑土中代换态、有机态和无定形铁结合态铜锌镍锰的相对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氧化锰态和残留态则随剖面加深而提高;碳酸盐结合态因元素种类和耕种方式而异,抑或增加抑或降低;晶形氧化铁态可以分成两类,铜镍变化不很明显,锌锰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早耕熟化尤其是水旱轮作后,土壤中铜锌镍锰由植物无效的残留态或者有效性较低的晶形铁态(锌和锰)向有效性较高的代换态、有机态和无定形铁态转化,从而提高了土壤中铜锌镍锰的可移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富集植物车前草对镍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肥力土壤上重金属镍对车前草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车前草对重金属镍有忍耐作用,土壤中镍含量达到近150mg/kg时,车前草仍然能正常生长,生物量并未显著下降;车前草在镍污染处理水平相同条件下,生物量与土壤中氮的含量呈正相关(P<0.01);车前草地上部干重与土壤中含镍浓度呈负相关(P<0.01);车前草根系含镍浓度与土壤中含镍浓度呈正相关(P<0.01)。土壤肥力较低时,车前草对土壤镍的富集率较高(6.17%)。车前草适合镍中等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镍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攀  伏毅  刘绵学  王艳  黄敏 《土壤》2019,51(1):11-18
土壤健康是粮食安全的保障,人类活动给土壤造成的污染亟待治理。镍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镍具有较大的毒性。目前我国土壤中镍污染比较严峻,应尽快响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来改善土壤中镍污染状况。本文综述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微生物在镍污染土壤中对植物生长状况、有效态镍含量以及植物吸收镍的影响,对寻找合适的植物和微生物修复镍污染土壤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将有机酸运用到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镍污染土壤中、建立PGPB库和寻找我国超富集植物等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补光光源对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补光光源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补光光源的光谱不同,对菌根共生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以农艺钠灯作为补光光源处理的宿主植物的光合速率及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它两种光源处理,综合比较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三项指标,以农艺钠灯作为补充光源对真菌G. mosseae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金属卤灯、荧光灯两处理宿主植物中氮、磷浓度高于农艺钠灯处理,可能对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因此,工厂化AM菌剂生产中,如果需要补充光照,应以农艺钠灯作为补光光源。  相似文献   

13.
植物镍营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主要论述了镍对植物生长的必需性和土壤镍的植物有效性.现已证明,镍是高等植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它作为脲酶的金属辅基参与氮代谢,从而对高等植物生命周期的完成是必不可少的.土壤平均镍含量为5~50mg/kg,其形态包括水溶态、交换态、吸附态和矿物态.其中对植物有效的包括水溶态、交换态和部分吸附态镍.镍的植物有效性受土壤pH、质地和土壤有机质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定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河北省冬小麦生长发育适宜程度的隶属函数模型,据此模型分别计算了逐句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隶属度,运用一元积分回归方法确定各旬的权重系数,进而计算各发育期内光、温、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隶属度,达到定量评价冬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的目的。2005年度(2004.10—2005.06)和2006年度(2005.10—2006.06)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应用,得出:温度和日照的隶属度较高,而降水隶属度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大,说明评价年的温度和日照条件能够满足冬小麦生长发育,自然降水偏少是冬小麦产量形成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但摄入过量则导致植物叶的坏死、茎的木质化及根的生长停止等,目前我国镍污染日趋严重,因此与基因技术结合的植物修复技术已成为治理镍污染的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镍在植物体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吸收、运输和累积机制,并从基因技术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镍相关基因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6.
农膜残留污染研究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通过科学的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中残留农膜对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残留农膜不仅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破坏土壤结构,而且妨碍了作物扎根和对水肥的吸收,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镁、硫、铁、锌、硼、铜、锰等矿质元素是烟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矿质元素供应不足或过多时,烟叶的正常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质量降低。为了摸清南阳烟区不同区域植烟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分布状况,从2002年开始对南阳烟区植烟土壤中的镁、硫、铁、锌、硼、铜、锰等矿质元素进行了取样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多目标日光温室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时采集,处理日光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及土壤水分等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并根据作物生产生长发育的阶段性技术要求,设定各项控制指标,控制各执行机构的运行,从而实现日光温室环境因子监控及生产管理自动化。本系统具有多目标管理功能。适合大中型农业园区生产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19.
铁锰营养平衡与水稻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查、土培试验,对水稻“黄化病”与铁锰平衡的关系、铁锰平衡失调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调控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稻“黄化病”是由于土壤中过量的锰及有效铁锰比低,使水稻积累过多的标而降低活性铁含量水平,使水稻受到生理缺铁胁迫和铁锰营养平衡失调,而诱发的生理病害;铁锰平衡失调使水稻生长发育严重受阻、产量极显著降低;施用硅酸盐、石灰或叶面喷施铁后,均有利于改善水稻铁锰营养平衡,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稻草还田与施钾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稻草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培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洞庭湖贫钾地区,稻草还田能显著促进晚稻生长发育,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培肥地力。在稻草还田的条件下,施用适量钾肥,对晚稻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培土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