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木鳖子提取物(ECMS)在Zmu-1:DHP和DHP2个豚鼠品系中,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将0.1mg ECMS和0.5mL O-AsiaⅠ型双价口蹄疫疫苗混合,免疫2个品系豚鼠,以疫苗组和空白组作对照。用间接血凝法测定O型疫苗持续期的血凝抗体效价;ELISA法测定抗O型疫苗VP1结构蛋白的IgG、IgG1及IgG2;ELISA法测定抗AsiaⅠ型疫苗的IgG、IgG1及IgG2;用流式细胞法和ELIS法,分别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率及淋巴因子。实验结果表明,(1)药物处理组豚鼠B、T淋巴细胞,比疫苗组产生明显的特异性免疫反应(P〈0.01或P〈0.05)。(2)ECMS能诱导FMD O型疫苗产生较高滴度的IgG及IgG2抗体,但维持时间较短,而诱导AsiaⅠ型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3)药物组能诱导T细胞产生较高滴度的IFN-γ。(4)DHP豚鼠中,ECMS对两个疫苗均有较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而Zmu-1:DHP豚鼠只对AsiaⅠ免疫增强作用较明显。(5)DHP豚鼠的多数免疫功能大于Zmu-1:DHP豚鼠。实验结果证明:豚鼠是研究ECMS免疫功能较适宜的动物模型;豚鼠品系间的免疫反应存在明显地遗传差异;ECMS对O型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较显著,并主要由IgG2和IFN-γ参与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Zmu-1:DHP豚鼠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积累Zmu-1:DHP豚鼠的生物学特性资料,本研究使用肥大细胞抗原攻击、补体溶血CH50、流式细胞仪及病毒感染方法,测定了豚鼠致敏肥大细胞对抗原的敏感性、血清总补体的活性、血液多形核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功能及对口蹄疫病毒的敏感性.结果显示,Zmu-1:DHP豚鼠致敏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反应明显低于其它品系(P<0.01),血清补体含量大于其它品系(P<0.01),多形核白细胞的吞噬功能高于其它品系(P<0.05),而呼吸爆发功能低于其它品系(P<0.01),对口蹄疫病毒呈现100%的敏感性.表明Zmu-1:DHP豚鼠的生物学特征已不同于其它品系,形成独特的遗传组成和生物学性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优势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药C制剂免疫功能研究及相应动物模型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制剂是从中药中提取的以皂甙为主的混合物。据介绍,中药C性温、味苦、微甘、微毒,主要有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等功能,可作为外用药使用。鉴于该中药的抗菌消毒作用,为了扩大该中药的药用价值,作者将C制剂作为免疫佐剂,与OVA模式抗原结合免疫豚鼠,通过测定机体T、B淋巴细胞部分免疫学指标,研究C制剂的免疫增强作用,并探讨不同品系豚鼠对C制剂的免疫反应性及免疫机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动物Zmu-1:DHP豚鼠,白毛白爪,普通级,雄性,由浙江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DHP豚鼠培育而成;DHP豚鼠,花毛花爪,普通级,雄性,属英国种豚鼠,由浙江…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既有效又简便的猪瘟活疫苗(CSF)和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FMD O-A)联合免疫方法,达到“一针多防”的目的,通过动物免疫试验,评价了CSF和FMD O-A联合免疫的可行性。采用左、右各一针同步2点接种试验猪群(联合免疫),以2种疫苗分别单独免疫的猪群为对照,在免疫前0 d、免疫后14、40、60和90 d采集血清检测2种疫苗对应的抗体。经统计学分析发现,2种疫苗的联合免疫不影响其抗体的产生,并且能够保持抗体在猪群个体间的稳定分布。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7,(3):491-496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小鼠灌服黄芪多糖水溶液,另一组灌服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给药后每周从各组随机取5只小鼠,分离脾淋巴细胞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并观察十二指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以及上皮固有层的IgA+细胞数;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各小鼠分2次,间隔2周注射口蹄疫(FMD)疫苗,其中1~3组的小鼠在疫苗免疫前灌服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第4组小鼠灌服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二免后1~5周,每周采血,检测血清IgG及其亚类。结果表明,小鼠口服黄芪多糖能显著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的刺激反应,并增加十二指肠IELs和固有层IgA+细胞数量;口服黄芪多糖后接种FMD疫苗,能够显著增强血清FMD特异性IgG及其亚类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O型口蹄疫(FMD)细菌样颗粒(BLP)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EM)处理的口蹄疫病毒(FMDV)VP1结构蛋白表位的重组蛋白B(T1BT2)4B与CVC1302混合,与白油佐剂乳化制成疫苗,免疫4周龄ICR小鼠及45日龄FMDV抗体阴性仔猪。免疫后利用FMDV VP1结构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ELISA抗体水平;利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免疫小鼠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利用液相阻断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仔猪血清中的液相阻断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以显著提高GEM-B(T1BT2)4B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p0.05);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率及细胞因子IL-4、IFN-γ的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仔猪血清中的液相阻断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以提高O型FMD BLP疫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对FMD BLP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为提高FMD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定Zm u-1∶DHP新品系豚鼠的遗传组成,试验以Jeffreys 33.6和33.15探针,分别与Zm u-1∶DHP和DHP 2个品系豚鼠基因组DNA的H in fⅠ和H aeⅢ酶切限制性片段进行Sou thern杂交,绘制豚鼠DNA指纹图,分析豚鼠基因组DNA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多态性。结果显示,33.6探针与H in fⅠ酶组合应用,多态性程度较高,制图效果好;Zm u-1∶DHP豚鼠的DNA指纹图中,在6 kb和9 kb标记点出现特征性基因序列片段;Zm u-1∶DHP品系内的相似系数Fm=0.834±0.066,显著高于DHP品系内的Fm=0.653±0.158,也高于2个品系的Fm=0.670±0.115;Zm u-1∶DHP豚鼠2随机个体间遗传组成完全相同的机率Fmn=1.07×10-2,高于DHP豚鼠的Fmn=8.474×10-5。表明该方法用于豚鼠遗传质量检测和品系鉴定是可行的。Zm u-1∶DHP和DHP豚鼠都属远交系动物,但前者的遗传基因纯合性显著高于后者,结合性状可以看出,Zm u-1∶DHP豚鼠遗传分化形成了新的品系。  相似文献   

8.
用液相阻断ELISA(LPB-ELISA)方法对北京地区主要牛场进行口蹄疫(FMD)母源抗体、免前和免后抗体水平的调查,以探寻牛体内FMD抗体消长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从而指导北京地区FMD的免疫。结果发现母源抗体水平在5日龄前小于1:32,5日龄开始上升,高水平抗体一直维持到75日龄,90日龄开始回落;加强免疫后抗体滴度大幅度升高,抗体效价离散度降低;用FMD疫苗免疫青年牛1次,21d和51d的抗体平均值都为1:256;成年母牛的分别为1:256和1:248;育成牛的分别为1:248和1:240。说明牛FMD首免的适宜日期为90日龄;适时的加强免疫有利于牛群抵抗FMD;FMD疫苗对育成牛、青年牛和成年母牛都有理想的免疫效果,对青年牛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病毒3D蛋白对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携带O型FMDV China99株P1-2A、部分2B及3C蛋白酶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与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纯化FMDV China99株3D蛋白同时经肌肉注射方法接种豚鼠。以MTT法检测豚鼠脾淋巴细胞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的增殖活性,以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FMDV特异抗体变化,并以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水平。结果表明,FMDDNA疫苗与3D蛋白共同免疫豚鼠后,抗体水平没有明显提高,攻毒后的保护率为25%。  相似文献   

10.
分别将2500、500、100、20μg的木鳖子提取物(ECMS)或100μg皂树皂甙(QA)和AsiaⅠ-O型口蹄疫(FMD)双价灭活苗混合免疫豚鼠,以不另加佐剂的疫苗为对照组,于二免后3、6、10、14周采血并分离血清,观测血清中抗O型FMDV的抗体滴度、抗O型FMDVVP1结构蛋白抗体水平和抗AsiaⅠ型FMDV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当ECMS剂量等于或少于500μg时,ECMS和FMD双价灭活苗混合免疫豚鼠,未见不良反应;疫苗中加入ECMS和QA后,则诱导更高的抗O型FMDV抗体滴度、抗O型FMDV VP1结构蛋白抗体和抗AsiaⅠ型FMDV抗体水平,尤其ECMS100μg组和QA100μg组(P〈0.01)或(P〈0.05);且ECMS100μg组抗体水平高于QA100μg组。本研究结果提示ECMS可作为FMD灭活疫苗的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