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上半年国内外食糖市场分析与后市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8,4(7):18-22
对2007/08榨季中国食糖生产作了总结分析,对下榨季中国糖料及食糖的生产进行了初步预测:对2008年上半年国内外食糖市场的供求情况、价格走势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后市国内外食糖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9,5(11):15-19
文章对2008/09榨季国内外糖料与食糖生产、市场供求、价格运行走势和进出口贸易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对2009/10榨季国内外糖料及食糖市场进行了初步判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2006/07榨季我国食糖进出口贸易分析与新榨季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6/07榨季我国食糖进出口贸易进行了总结分析,对新榨季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8,4(9):10-14
对近期中国食糖产销情况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分析,对下榨季中国糖料及食糖的生产进行了初步预测。同时,对近期国内外食糖市场的供求情况、价格走势进行了客观描述及分析:并对2008/09榨季中国甘蔗收购价进行了预测、分析,对国内外食糖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2009/10榨季我国食糖生产贸易分析与2010/11榨季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光霞  柏芸 《农业展望》2010,6(11):22-24
文章对2009/10榨季中国食糖生产及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描述和分析了中国食糖进出口贸易情况;同时,对下一榨季的供需形势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食糖组织(ISO)对2006/2007榨季第一次预测中,ISO认为本榨季全球的食糖产量将达到1.547亿t的历史纪录,比上榨季增加了480万t,涨幅为3.2%;全球食糖消费量预计达到1.525亿t,比2005/2006榨季增长了1.83%,全球食糖将出现220万t剩余。  相似文献   

7.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6,2(1):25-26
2004/05榨季全国累计产糖917.4万t,比上榨季减少,减幅为8.47%;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88.1万t,比上榨季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食糖消费量1050万t,同比下降4.5%,“高糖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得到印证;2004/05榨季中国出口食糖32.5万t,比上榨季增长4.4倍;进口食糖130.6万t,同比增长9.7%;国内糖价受食糖减产、当季产不足需、国际糖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呈上升趋势。2005/06榨季,全国食糖可望实现恢复性增产,预计产量980万t左右.比上榨季增长6.8%;预计2005/06榨季食糖总需求量为1080万t,当季仍产不足需,缺口部分可动用库存、进口食糖等来补充;预计全球食糖产量将达1.49699亿t的历史最高水平,国际食糖市场的供应是充裕的;因国内糖价下降和国际糖价持续上升,国内国际食糖价差将拉大。  相似文献   

8.
2010/11榨季国内外食糖市场回顾与2011/12榨季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11榨季国内食糖生产全部结束。本榨季全国产糖量较上榨季减少2.65%。糖价高企抑制需求。国内食糖销售量有所下降,最近4个月食糖销售的明显回暖仍未能完全弥补前期减少的销量。为弥补国内食糖供需缺口。抑制糖价过快上涨,2010/11榨季商务部已先后8次共抛售166.67万t国家储备糖。并加大了食糖进口力度。糖价高企与优惠政策刺激了蔗农生产积极性,2010/11榨季蔗农明显增收,但因种蔗比较效益偏低,甘蔗种植面积增加有限。展望2011/12榨季,由于印度和泰国食糖增产完全可以填补巴西食糖产量的潜在减少部分,全球食糖市场将处于供给过剩状态,未来国际糖价将回归理性;而国内食糖产需仍存在较大缺口,国储糖与进口糖只能维持食糖市场供需紧平衡,且国内糖业成本已经提高,2011/12榨季国内糖价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但可能面临国外食糖进口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6,2(12):25-27
12005/06榨季食糖进出口贸易总量与总额分析 1.1进出口量 由于我国食糖消费的增长与糖料面积扩张的有限性,大多数榨季我国食糖是产不足需的,不足部分需靠进口食糖来弥补,约占总消费的10%左右,这对我国食糖市场的影响是安全的。2005/06榨季我国食糖进口量略降,食糖进口量累计118.4万t、同比下降9.3%;食糖出口量累计20.9万t、同比下降35.6%;2005/06榨季食糖净进口量略降为97.5万t、同比下降0.6%,排在近13个榨季以来净进口量的第四位。(见图1)进口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本榨季国际高糖价的抑制、国储糖的大量投放及淀粉糖使用量的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上半年糖料和食糖市场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光霞  柏芸 《农业展望》2010,6(7):20-23
文章对2010年上丰年国内外食糖市场的价格走势进行了客观描述及分析.指明了国内和国际糖价高位运行的原因,同时指出国内外食糖价差大幅震荡。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榨季的供需形势进行了初步展望,预计2010/11榨季我国食糖产量恢复性增长,但产需仍存缺口;全球食糖将转为供给过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