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涉县地处冀南深山区,气候冷凉。近几年,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小麦、番茄连作种植模式,平均亩产小麦400~500千克,番茄4000~5000千克,亩收入3840~4600元。  相似文献   

2.
正番茄生长期长,可连续开花结果,耐肥,产量高,根系主要分布在20~30厘米耕作层内,整个生长期会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番茄吸收氮、磷、钾、钙、镁的比例为1∶0.3∶1.5∶0.49∶0.12,每生产1 000千克番茄会吸收氮3.86千克、五氧化二磷1.15千克、氧化钾4.44千克、钙1.8~2.1千克、镁0.4~0.7千克。温室番茄生产要实现亩产量5 500千克以上,正确、适时、适量施肥极为重要。1.育苗期施肥育苗时应合理、科学施肥,控制好氮、磷、钾的用肥比例,对培育优质壮苗,提  相似文献   

3.
<正>番茄生长期较长,产量较高,需肥量大,每生产1 000千克番茄果实,一般需氮(N)2.2~3.96千克、磷(P2O5)0.64~1.15千克、钾(K2O)3.7~5.84千克、钙(CaO)1.6~4千克、镁(MgO)0.3~0.9千克。番茄对养分的吸收是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加的,在幼苗期以吸收氮素营养为主,从第一穗果开始,对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大。在第一穗果采收、第二穗果膨大、第三穗果形成时,为番  相似文献   

4.
我国山地梯田面积大,采取怎样的种植模式提高经济效益,是各地都在探讨的问题。河北省涉县采用玉米—南瓜带状种植模式,实现亩产玉米800~1000千克,南瓜1000~5000千克的高效益,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5.
菜豆-南瓜-西葫芦立体间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麻栗坡县蔬菜站自“十一五”以来,积极指导农户试验、示范,成功探索出了菜豆-南瓜-西葫芦冬春瓜豆立体间作高效栽培模式,2008年冬在八布乡江东村实施该模式样板田80亩,平均亩产菜豆650千克、南瓜1500千克、西葫芦950千克,综合产值达4500元,亩纯收入3900元,较非样板区农户单一种植马铃薯(单产1250千克/亩,产值1500元,亩纯收入1000元)亩增收2900元,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
玉美人西葫芦系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用从德国引进的亲本选育而成的极早熟、抗病、高产、优质西葫芦新品种。云南省麻栗坡县农业局蔬菜站于2008年引进该品种,进行冬春栽培试验后获得成功。经连续2年的试验示范,平均亩产量4500~5000千克,以平均市价1元/千克计算,亩产值达4500~5000元,扣除生产资料投入成本500元,亩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王彦 《科学种养》2012,(8):11-12
7亩地产水稻4900千克、产番茄4.9万千克,年收入15万元。 2011年实施的“大棚番茄——水稻”高效轮作模式,让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瑞南居委会农民孙加明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8.
春季用冷棚(只覆盖薄膜,不加草苫的大棚)生产番茄,一般每亩只需投资2000~3000元,可生产番茄6000~8000千克,亩效益可达9000~15000元。虽然冷棚春番茄投资少、收益高,但由于春季气温忽高忽低,棚内温度昼夜变幅大,栽培、管理措施需因时因苗因棚制宜。以下将冷棚春番茄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一、品种选择选择耐寒、耐热、抗病、优质、高产、耐储运、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9.
南瓜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凉、消炎、止痛之功效,是深受城乡群众喜爱的夏季蔬菜之一。近年来,河北涉县群众利用当地山区无污染、优质有机肥充足、窄条山地梯田(山坡上宽1.2~1.8米的水平梯田)通风透光好、基本无病虫害发生的特点,生产无公害南瓜,平均亩产鲜南瓜7000~8000千克,亩收入达5000~6000元。  相似文献   

10.
重庆怪味胡豆(蚕豆)是重庆名特产品,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现将其加工方法介绍如下:1.原料配方胡豆10千克、白矾350~400克、菜籽油5千克、面粉500克、红糖10千克、麦芽糖1千克、水3千克、胡椒粉50克、辣椒粉100克、花椒粉30克、味精10克、甜酱250克。  相似文献   

11.
正据笔者近几年的跟踪观察,有机西葫芦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病毒病、黑星病、灰霉病、蔓枯病、软腐病、细菌性叶枯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黄守瓜等,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一、农业防治1.实行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重病田与葱蒜类蔬菜或水稻实行轮作,难以实行轮作的地块,每亩增施生石灰100~150千克,或每亩用高锰酸钾2~2.5千克消毒,深翻晒土或灌水浸田一定时间,落干后再整地。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东台市郊区菜农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合理应用大棚辣椒一丝瓜一香菜立体栽培技术,一般亩产青椒2800~3000千克、丝瓜1500~1800千克、香菜550~600千克,合计亩产值超万元,而且这种模式病虫为害较轻,农药使用量少,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城郊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紫茄-小白菜+芹菜-西洋芹-茼蒿一年五种五收的高效复种模式。利用该模式亩产紫茄4000千克、小白菜1500千克、芹菜3000千克、西洋芹5500千克、茼蒿2200千克,亩收入累计1.2万~1.5万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塑料大棚进行早春西葫芦、夏萝卜和秋延后番茄一年三熟栽培。一般每666.7m2产西葫芦4000kg,产值5000元;夏萝卜产2000kg,产值3000元;番茄产5000kg,产值5000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稻田养龙虾规模越来越大,笔者进一步探索了稻田河蟹与龙虾混养模式,获得了亩产稻谷400千克左右、成蟹30~40千克、龙虾100千克以上的较好收益,每亩纯收入3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问:蔬菜大棚有线虫,怎样防治效果好?答:(1)在温室大棚盛夏休闲季节(7月份),挖沟起垄,沟内灌满水,然后覆盖地膜、密闭棚室,使耕作层温度达到50℃~60℃,保持15~20天,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杀死线虫。(2)栽植时选用无线虫种苗。(3)耕翻土壤时采用10%噻唑膦颗粒剂2~3千克/亩或移栽时穴施1.5~2千克/亩,但要均匀混土。生长期间,发生初期可用3.2%阿维菌素乳油500毫升/亩随水冲施,一般能控制20~30天。问:防秋番茄烂果有啥方法?答:1.晴天管理引起番茄烂果一般情况是由于管理时天气不佳或时间不当造成病菌感染,引发病害。因此,要求必须在晴好天气时,对番茄进行植株管理。  相似文献   

17.
蒋洪茂 《科学种养》2008,(10):33-34
四、肉牛饲养技术 1.肉牛体重、育肥期、增重速度的设计 整个育肥期设计为540天,从体重220~230千克开始育肥,至体重620千克左右育肥结束。育肥前期增重速度可快一些,育肥后期增重速度慢一些。体重220~240千克为适应期,饲养30天,设计增重21千克;体重241~390千克为育肥前期,饲养180天,设计增重148千克;体重391~520千克为育肥后期,饲养180天,设计增重130千克;体重521.620千克为肉质改善期,饲养150天,设计增重101千克。  相似文献   

18.
<正>一、葡萄树施肥技术安全合理施肥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葡萄树施肥应根据目标产量、地力、品种等因素来确定肥料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方式。1.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加复合生物菌肥和化肥,并混合均匀。一般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3 500~7 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350~700千克)、生物菌肥5~9千克、普钙50~100千克、钙镁磷肥5~10千克(普钙与钙镁磷肥混合均匀后再与其他肥料混合)、磷酸二铵20~30千克、尿素8~12千克、硫酸钾9~12千克,将上述肥  相似文献   

19.
油菜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为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夺取油菜丰产丰收,近年来,该县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利用中稻收获后的空闲田免耕稀植栽培油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亩产油菜籽130~200千克,可榨出油50~70千克,按当地菜籽油16元/千克计算,亩产值800~110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杂10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培育出的保护地专用番茄品种,特别适合日光温室和春季大棚种植。品种特征特性:植株无限生长型,中早熟,生长势中等。幼果无绿色果肩,成熟果实粉红色。果实圆形,果面光滑,大小均匀一致,单果重180~220克。果实硬度高,耐贮运。商品果率高,品质优,口味酸甜适中。抗番茄花叶病毒、叶霉病和枯萎病。丰产性好,平均亩产70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