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四年生艾纳香当年生枝条为研究对象,采用硬组织切片法对艾纳香插穗进行解剖学观察,研究艾纳香茎的次生结构及不定根的发生及发育过程,探讨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从外部形态观察,艾纳香属于皮部生根型;从解剖学角度观察,艾纳香插穗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属于诱导生根型。艾纳香茎的次生构造从外至内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部分组成。不定根发育过程分为4个阶段:①维管形成层与木射线交叉处的细胞活动,产生薄壁细胞团;②薄壁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不定根原基原始细胞;③不定根原始细胞继续分裂分化,形成不定根原基;④不定根原基分裂,形成不定根,并突破皮层。  相似文献   

2.
大蒜的次生现象各地叫法不一样,有马尾蒜、胡子蒜、分株蒜、分杈蒜等。 次生现象严重的大蒜田,蒜薹产量下降,蒜头小,均开花散瓣,品质差,影响经济效益。 (一)次生现象的形态表现 正常的大蒜是茎盘中心部位的腋芽膨大形成休眠状的蒜瓣,而每一蒜瓣,具有几片非常短缩的圆椎状鳞片,最内层靠近中央芽的一轮鳞片特别厚。而次生现象是鳞茎在3月  相似文献   

3.
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规格百合鳞茎发育模式的差异,采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鳞茎发育过程中的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var. unicolor)鳞茎萌发阶段,较小鳞茎外部鳞片的糖消耗更多,总糖含量出现最低值的时间更早;中部鳞片糖消耗的启动期比外部鳞片晚,以较大规格鳞茎的总糖含量较高、降低幅度更大;鳞茎盘的总糖含量在花后60 d达到最大值,各部位鳞片的总糖含量均以栽种和萌发初期最高;出苗后20 d和现蕾期是百合鳞茎总糖变化的转折期。‘精粹’(‘Elite’)百合较小鳞茎比较大鳞茎延后20 d出现总糖含量的最低值,鳞茎盘的总糖含量在鳞茎萌发阶段显著下降。各生育期蔗糖含量在总糖中所占比例不同,其含量变化决定了总糖含量的变化。还原糖含量在植株现蕾期发生明显变化,是否与花的形态建成有关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根、鳞茎、叶等器官在 MS,N_6,B_5,WS 和 H5种基本培养基上的培养进行详细观察。通过球状体及不定芽的形态发生曲线及差异显著性测定表明,不同培养基与激素及不同激素浓度与组合,对平贝母器官发生的影响,筛选出诱导高频率球状体与不定芽发生的培养基 MS+1.0 ppmIBA+1.0 ppmZT,MS+0.5 ppmIAA+2.0ppmBA,MS+2.0ppm NAA+0.5 ppmKT。培养过程中球状体与不定芽的形态发生的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球状体发生经过鳞片原基阶段,而不定芽发生不经此阶段;球状体形成后发育成不定芽,但生长情况优于直接产生的不定芽。早期球状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  相似文献   

5.
6-BA对麝香百合组培继代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种培养基基础上,改变植物激素6-BA浓度配制不同的培养基,对麝香百合继代苗进行继代培养;通过对继代苗生长情况的统计学分析,显示了高浓度6-BA对小鳞片分化、对小鳞茎外围次生小鳞片的形成都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小鳞茎植株的生长高度有严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薄壳山核桃雄花花芽分化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掌握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雄花花芽分化规律,采用石蜡切片方法从显微水平上对浙江建德薄壳山核桃花芽发育过程各阶段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月中下旬分化初期,雄花芽与叶芽无区别;3月下旬鳞片分化期,花序基部逐渐形成突起,进入鳞片化阶段;4月上旬苞片分化期,雄花序自上而下形成弯月形苞片原基,花序顶部呈馒头状;4月中旬进入雄花原基分化期,由苞片基部逐渐形成突起状雄花原基;4月下旬雄蕊原基出现,形成雄蕊原基,产生花药;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花药分化形成期,花药内形成花粉囊,花粉散出,花序凋谢.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症状洋葱颈腐病多发生于鳞茎成熟期或贮藏阶段,受害鳞茎最初在颈部产生干枯凹陷的病斑,最后延及整个鳞茎。横切有病鳞茎,可见受害的鳞片组织变软,带褐色,鳞片间有灰色霉丛,而在鳞片干缩处开始形成黑  相似文献   

8.
对百合鳞片进行了试管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取样部位影响百合小鳞茎的增殖率,幼嫩的基部增殖率高,而外部、顶部细胞老化的鳞片增殖率低.百合小鳞茎的形成主要靠不定芽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百合鳞片繁殖小鳞茎是选用成品百合大鳞茎作材料,剥取外部鳞片,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鳞片基部剥伤处维管束周围的细胞在外伤刺激作用下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愈伤组织产生带根的小鳞茎,将其从鳞片上掰下,即成独立的个体。但鳞片种植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成活率较低,不能保证全苗,榆中县农技中心经过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水浇地百合大畦全膜覆盖鳞片繁殖小鳞茎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光皮桦离体培养形态建成及其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细胞石蜡切片法,研究光皮桦离体培养形态建成过程中芽原基、根原基形成、发育的特点以及光皮桦离体培养形态建成过程中5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阐明光皮桦离体培养过程中芽原基、根原基形成、发育的过程、特点以及内源激素的变化对离体培养形态建成过程中所起的调控作用,为建立高效的光皮桦离体培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光皮桦离体培养形态建成过程中,芽原基起源于皮层的薄壁细胞,根原基起源于韧皮部内;在芽和根的形态建成过程中,外源激素的添加使光皮桦某些内源激素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芽和根的形态建成起调控作用;内源激素ZR、ABA、IAA,iPA的增加对芽的形成、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内源激素IAA、ABA,iPA的增加对根的形成、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人参花芽形态建成的内在规律性,为人参花芽分化的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参花芽分化形态。结果人参的花芽分化从芽苞原基分化开始到花芽形态建成结束经历2年的时间,当人参地上部分处于浆果红熟期时,其越冬芽的分化正处于由叶原基分化向花序原基分化转变的时期。人参花芽分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大百合花序分化进程以及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大百合鳞茎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对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形态进行观察,同时通过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质谱分析法测定不同分化时期内源激素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花序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初期、苞片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被片分化期和花芽分化完成期;花序发育过程中,吲哚-3-乙酸(IAA)和赤霉素(GAs)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高水平IAA和GAs有利于花序以及花器官的分化;玉米素核苷(ZR)和水杨酸(SA)为先升后降的单峰变化,二者在分化中期起到较为积极的调控作用;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和茉莉酸(JA)总体呈下降趋势,推测是解除了对花序(芽)发育的抑制作用;高比值的IAA/GA3与cZR/GA3有利于大百合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二者变化趋势完全相反。总体看来,ZR对大百合苞片原基和小花原基等新器官的形成起重要作用,IAA和GAs在花芽分化后期形态建成作用更显著;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促进大百合花序(芽)的发育,高水平的蛋白质是分化前期花器官形态建成的需要;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小花发育存在渐趋同步的特点。本研究结果为大百合开花机制研究以及花期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扫描电镜和实体解剖镜下观察到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花芽分化过程。包括在幼胚发育中第一个花序原基分化、播种后子叶出土前第一个花芽原基分化、幼苗生长过程中花器分化和生长形态。辨明了花序苞片与混合芽芽鳞的区别以及花生花序的确切类型;证实通常称为萼管的管状物由花萼、花瓣和花丝等部分参与组成,并认为这一管状物应称为花管较确切。  相似文献   

14.
桔梗花芽分化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桔梗花芽分化进程和分化形态,将其分化阶段划分为6个时期,即花序原基分化期,花芽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心皮原基分期,在南川气候条件下,其花芽分化在3月20开始6月名旬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不同出菇处理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巨大口蘑菌丝体为试验材料,研究几种不同出菇处理方法对其在不同时间内3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能形成原基的3个处理组从菌丝恢复期到原基形成、现蕾阶段,酪氨酸酶活性相对比较稳定,不能形成原基的2个处理组酪氨酸酶先上升后下降,在第9天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说明酪氨酸酶过高反而抑制了原基形成;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在原基形成前都得到有效的激活作用,酶活性显著高于不能形成原基的2个处理组。[结论]试验结果为实现巨大口蘑从传统的袋子覆土栽培向瓶子无土栽培出菇的转变,了解巨大口蘑形成原基的相关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FGF-dependent mechanosensory organ patterning in zebrafis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ring development, organ primordia reorganize to form repeated functional units. In zebrafish (Danio rerio), mechanosensory organs called neuromasts are deposited at regular intervals by the migrating posterior lateral line (pLL) primordium. The pLL primordium is organized into polarized rosettes representing proto-neuromasts, each with a central atoh1a-positive focus of mechanosensory precursors. We show that rosettes form cyclically from a progenitor pool at the leading zone of the primordium as neuromasts are deposited from the trailing region. fgf3/10 signals localized to the leading zone are required for rosette formation, atoh1a expression, and primordium migration. We propose that th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source controls primordium organization, which, in turn, regulates the periodicity of neuromast deposition. This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mechanism may be applicable to understanding segmentation and morphogenesis in other organ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青花菜花芽分化前后内源激素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花菜的花芽分化过程伴随着GA3、IAA的含量、POD和转化酶的活性变化。当植株进入花芽分化临界期时,叶片中GA3含量以及POD和转化酶活性均开始剧增,而IAA含量开始剧减;当植株进入第1侧花茎原基分化期和第2~3侧花茎原基分化期,叶片中GA3含量和POD、转化酶活性均出现一高峰值,而IAA含量出现一低峰值。可见,青花菜侧花茎每一级的花芽分化要求较高含量的GA3、较低含量的IAA和较高活性的POD、转化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内源激素在香雪兰球茎发育中的作用,以香雪兰品种‘上农黄金’为材料,对其球茎形成过程进行观测,并对其球茎形成过程主要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香雪兰球茎发育主要经历4个时期,分别为开始形成期(50~90 DAP)、增长初期(90~110 DAP)、快速膨大期(110~140 DAP)、成熟期(140~190 DAP)。赤霉素(gibberellin,GA)含量在发育初期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球茎膨大前期(100DAP)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至球茎膨大中期(120 DAP)降至低点后再次大幅上升,至球茎成熟初期(150DAP)达到最高值,随后再次逐步下降;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最高值出现在新球形成初期,现蕾期降到最低值后回升,然后再次下降;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的变化趋势与ABA相反,整体呈上升趋势,球茎形成期IAA波动不大且维持较低水平,球茎膨大中期(120 DAP)和成熟期(为初始值的2.5倍)达到两个峰值,膨大后期(140 DAP)达到低值;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oside,ZR)含量变化则表现为多峰值"M"型趋势。相关分析表明,除ZR与发育进程无相关性外,其他激素指标均显著相关,说明内源激素GA3、IAA、ABA水平以及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均与香雪兰球茎发育进程密切相关。结果为针对性调节香雪兰种球发育与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试验观察表明:1、红茎芫荽的萌动种子经低温处理,能够促进花芽分化。2、单个复伞形花序从现蕾到谢花41天,在栽培群体中,初花到终花44天。3、芫荽花芽分化分为花序分化期和单花分化期。花序分化期包括营养生长期(叶芽)、花芽分化前期、花芽原基的分化、一级花序的形成、二级花序的形成和完整花序的形成。单花分化期包括单花原基的形成、萼片的形成、花瓣原基的出现、雄瓣原基的形成、雄蕊形成、雌蕊原基的出现。从子叶出土到花芽开始分化需要27~30天,到完整花序形成又需30天。作者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在生产上防止先期抽苔以及提高种子、绿叶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