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淮杂油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杂油 1号系江苏淮阴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 ,在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生长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 (耐 )菌核病、熟期适中等特性。江苏省区试平均产量3 15 7.75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4.5 0 %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2 843.40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10 .79%。2 0 0 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低芥酸杂交油菜渝杂18由西南农业大学采用化学杀雄方法育成,品比试验产量1950-2715kg/hm^2;重庆市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946kg/hm^2,比对照品种中油821增产2.2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39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2.3%。渝杂18商品种子含油量39.97%,芥酸含量0.62%。1998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1号种子含油率41.37%,芥酸含量0.30%,硫甙含量27.4μmol/g,,苏州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14.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汇油50分别增产10.87%与13.63%。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18.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秦油2号分别增产19.40%与10.62%。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83.20kg/hm^2,比对照荣选增产7.24%。全国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008.9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84%。苏油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双低春油菜三系杂交种互丰01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丰010是利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育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中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青海省油菜区试平均产量3766.50kg/hm^2,比对照品种青油331增产11.50%,生产试验最高产量在4026.00kg/hm^2,比对照青油331增产14.80%,比对照垦油1号增产16.10%,芥酸含量1.07%,硫甙含量25.93μmol/g,含油量45.55%,1999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抗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具有抗病、优质、高产等特点,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214.7kg/hm^2,比对照垦稻10号平均增产11.5%,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016.1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2.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60.2kg/hm^2,平均比对照龙稻3号增产12.0%。  相似文献   

6.
王桂玲 《中国稻米》2008,14(2):38-39
龙粳1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和系统育种技术路线培育而成的水稻品种,2006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早熟、优质、抗病等特点。预备试验平均产量7441.8kg/hm^2,比对照品种合江19号增产26.4%;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653.4kg/hm^2,比对照合江19号增产6.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075.5kg/hm^2,比对照合江19号增产10.9%。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苏优3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优3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新品种,不育系为宁A3(MI CMS),恢复系为3075R。苏优3号综合性状好,抗(耐)病性强,成熟期早,品质优良,在1996-1998年度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53.30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6.81%,在1999-2001年度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686.80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6%,苏优3号芥酸含量0.42%,硫甙含量25.87umol/g,种子含油率43.46%。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淮杂油5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杂油5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新品种,不育系为H64A,恢复系为V24-22.淮杂油5号综合性状好,品质优,抗倒,抗(耐)病,熟期适中.在2003~2006年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94.9 kg/hm2,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7.98%.在2006~2007年江苏省油菜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984.5 kg/hm2,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9.72%.介绍了淮杂油油5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万油杂1号是重庆市三峡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生长势强、高产、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熟期适中等特性。在重庆市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万油杂1号平均产量分别为2065.13kg/hm^2和1907.25kg/hm^2,比对照种中油821分别增产17.83%和25.02%。2002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宁甜双优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抗丛根病新品种宁甜双优2号属遗传双胚型雄不育杂优品种。该品种在丛根病区种植不仅抗丛根病、褐斑病性能强。而且根产量、含糖率高,接近或达到无丛根病感染地的生产水平。1998、1999年参加5点次生产示范,平均块根产量53964.0kg/hm^2,比对照增产4.67%;平均含糖率达15.35%,比对照提高0.93度;平均产糖量8286.3kg/hm^2,比对照增产11.37%。  相似文献   

11.
《作物研究》2005,19(2):F002-F002
亚科2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亚36A与恢复系H7-1配制而成的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中熟组合。2001~2004年参加湖南省区试,平均产量2296.5kg/hm^2,比对照湘油13号增产9.2%。2003~2004年度在安乡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805kg/hm^2,比对照增产15.4%;在津市点2580kg/hm^2,比对照增产25.1%;  相似文献   

12.
双低三系杂交油菜秦优8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优8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中早熟杂交种。陕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3036.5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845.7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20%。2002年参加黄淮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542.0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02%。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27%~0.44%,硫甙含量21.41~24.64μmol/g,含油率39.9%~40.9%。  相似文献   

13.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杂2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陕2A不育系等材料,经测交,诱变和杂交转育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耐)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征。湖北省区试平均2926.43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73%,全国(长江中游)区试平均产量2318.18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94%。种子芥酸含量0.90%,商品籽硫甙量20.70μmol/fg。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5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5系采用品种(系)间的双方方法育成,种子含油量42.43%,芥酸含量0.38%,硫甙含量19.01μmol/g。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47.3kg/hm^2,比对照汇油50增产31.3%,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00.0kg/hm^2,比对照汇油50增产12.6%。沪油15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双低三系杂交油菜蜀杂9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杂9号为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育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雄性不育三系中熟杂交种,参加四川省区试产量为1917.0-2256.0kg/hm^2,比对照种中油821增产33.82%,生产示范最高产量2541.0kg/hm^2。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02%,硫甙(含吲哚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3.03μmol/g,含油量(干基)41.47%,200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高产高油抗病油葵杂交种晋葵5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葵5号是以雄性不育系76202-3A为母本,恢复系902-11R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该杂交种抗旱、耐盐碱、耐瘠薄、耐菌核病能力强,含油率达51.44%,品种鉴定平均产量3823.5kg/hm^2,比对照品种汾葵杂3号增产13.9%,生产示范平均产量2056.5kg/hm^2,比对照品种晋葵2号增产17.0%,适宜高寒山区春播及麦茬复播。  相似文献   

17.
“垦农18号”大豆为中早熟品种,茎秆强壮,抗倒伏能力强,百粒重18—20g,蛋白质含量35.32%,脂肪含量23.17%,为高油优质大豆。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116.6kg/hm^2,比对照增产12.5%。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25.3kg/hm^2,比对照增产9.9%。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28.6kg/hm^2,比对照增产12.0%。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第四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中蓖杂1号以雌性系油5~88414为母本,恢复系9404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该杂交种抗旱、耐盐碱、耐瘠薄、抗枯萎病能力强,种子含油率达50.87%。品种鉴定平均产量3640.5kg/hm^2,比对照油蓖5号增产33.3%。生产示范平均产量3874.5kg/hm^2,比对照油蓖5号增产43.5%。适宜华中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9.
大豆“湘春豆18号”199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1996-1997年参加湖南省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到162.7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春豆10号”增产7.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到160.7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2.6%,大面积示范产量达到170kg/667m^2左右。蛋白质含量43.17%,脂肪含量22.84%。对大豆病毒病、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表现高抗,属南方春大豆中熟偏早品种。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菜双低三系杂交种云油杂1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云油杂1号是利用甘蓝型胞质雄性不育系96F003A与恢复系96F045C杂交筛选出的优势组合,表现杂交优势强,植株繁茂,根系发达,早熟,耐旱,适应性广,高产稳产,芥酸含量0.22%,硫甙含量38.8μmol/g,含油量43.68%,恢复株率95%以上。1999--2000年云南省秋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3223.2kg/hm^2,比对照品种花油3号增产8.19%,2000--2001年云南省夏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2297.1kg/hm^2,比对照品种云油21号增产7.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