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肯定了其后续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退耕还林最终目标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障。文章在分析郑州市退耕现状及后续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后续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郑州市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对策,为巩固郑州市退耕还林成果以及促进郑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湘西自治州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工程是21世纪一项战略生态工程。作者就湘西自治州退耕还林8年补助期满后农民生计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固原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现状调查,分析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存在的问题,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对策,力求对固原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主要发展模式和机制;总结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工程在溆浦县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退耕还林后续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工程管理、后续产业规划发展等。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县退耕还林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邢台县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邢台县在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中,把大型龙头林果加工企业引入到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链中,不仅提高了退耕户的经济收入,还解决一系列后续问题,对巩固成果、提高质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还分析了企业在参与后续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阿坝州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现状、成效和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针对退耕还林及其后续工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阿坝州地区退耕还林后续工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简要叙述了林改后陵川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概况,结合陵川县实际,具体分析了陵川县林改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具有优势的产业,提出了后续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为林改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当前河北省退耕还林后续发展情况作了较深入分析,总结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及后续发展取得的主要经验,找出了影响后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并在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围绕"生态建设与保护、农民吃饭与增收、经济协调与发展"三大目标的实现,提出促进退耕还林后续发展的6条对策措施,对今后指导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北县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北省张北县作为案例 ,对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对当地造成的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县各乡镇进行了粮食安全评价 ,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控机制 ,以确保退耕还林 (草 )工程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西昌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的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鞠洪波  黄建文 《林业科学》2006,42(Z1):56-61
利用西昌市1996和2004年2期TM影像数据,对西昌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4年,西昌地区林地面积增长明显,草地面积迅速减少,耕地面积略有增长,耕地、林地和草地类型间的转化频繁;耕地景观随着斑块数和斑块密度的减少破碎度降低,而林地和草地的破碎度增加;耕地和林地斑块形状不规则性增强;就整体景观而言,西昌地区林地的优势度进一步提高,景观均匀度下降.建议在今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合理安排还林和还草任务,同时对退耕后耕地面积仍有增长的现象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试点地区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实现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举措。在退耕还林试点地区进行的现状调查和研究对退耕还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陕西省吴旗县和安塞县的实地调查,就黄土高原试点地区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风险管理文献的研究, 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已有研究的重要意义及不足, 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湘西坡耕地主要经济林生态经营模式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是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区域。湘西坡耕地采用经济林生态经营模式退耕还林,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查研究了湘西地区坡耕地治理中推广的主要经济林生态经营模式与效果,总结发掘了湘西5大模式类型,并阐述了主要典型模式的结构特点、适用范围与效果。  相似文献   

16.
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以会泽县、清镇市为例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是对单纯追求物质文明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否定,符合社会发展方向,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给工程实施区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工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全面评价工程实施所产生的现实影响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必要前提。论文根据工程的特点建立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取得评价的基础材料,以会泽县和清镇市为例,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3方面对退耕还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生物量监测及固碳释氧效益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退耕还林林地上生物量的监测,退耕还林6年的乔木型、乔草型、经济林型、荒山造林封禁区典型林地上生物量分别为26043、6575、18790、2980kg/hm^2。在生物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与固碳释氧之间的关系,初步研究了退耕还林林地上固碳释氧总效益为22916.4万元,从而科学客观地评估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固碳释氧方面的效益,为退耕还林效益监测、工程总体效益评估、生物固碳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退耕还林试点中的问题,并在深入分析权益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政策引导+市场机制+科技支撑+农民意愿,合理配置退耕还林中的权益,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创新生态补偿制度、创新林权和农林地制度、创新经营模式、创新退耕还林营林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区域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9.
征占用林地调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征占用林地调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关于地类性质认定的一些问题,如项目用地是"农地"还是"林地",不同部门间经常存有争议。本文对征占用林地调查中易产生争议的若干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地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还草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河北省试点县张北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退耕还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并在GIS的支持下,探讨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域选择问题,主要包括地域选择基本单元、选择方法、退耕地分析等问题,以期为合理实施退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