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尝鲜无不道春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盛仙 《云南林业》2004,25(3):22-22
竹笋,也叫竹肉、竹胎、竹芽,是由竹的芽胞发育而成的嫩芽。冬季藏在土中的叫冬笋,肉质细嫩,鲜美无比,有“笋中皇后”之誉。春天破土而出的叫春笋。春笋笋体肥大,美味爽口。夏秋时节采收的叫夏笋。实际上,夏笋是横行生长的新鞭,故又称作鞭笋。夏秋季上市的笋,除鞭笋外,还有广笋、黄枯笋、卷笋、绿竹笋等。这些笋都是餐桌上的时鲜。  相似文献   

2.
食笋诗趣     
正笋,也叫"竹笋",是竹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被视为传统佳肴,故有"无笋不成席"之称,并被誉为"素食第一"的山珍。用笋烹制的各种菜肴,香气清逸,滋味鲜美。周成王在临终召集文武诸侯拥戴康王登基时,"敷重笋席"款待文武诸侯,由此可见笋席在当时之隆重。《诗经》中也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蔬伊何,惟笋及蒲"的食笋记载,意思是说,饯行的酒席上,吃的上好蔬菜就是新鲜竹笋和香蒲。而在《周礼》中,则把"笋菹"列为居家美食。唐太宗当朝执政期间,着迷"鲜镜",每年春  相似文献   

3.
竹文化一部分姜增杭竹与烹食的关联最主要的是竹算。可食用的竹笋,按种类分有毛竹笋、淡竹笋等;按季节分有冬笋、春笋和夏秋季的鞭笋;论吃法有鲜笋、咸笋、笋干以及罐头笋等。竹笋鲜美,人人隆重。产竹的地区,笋和各种笋制品,是群众一年四季的佐餐佳肴。白居易在《食...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且立地条件相似的竹林设置固定标准地和于不同毛竹林内随机采挖竹笋,并测量竹笋毛重、长度、粗度以及剥壳后竹笋可食部分长度、重量等的方法,对毛竹春笋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春笋平均笋长75.7 cm,平均笋地径13.0 cm,平均笋净重1.65 kg,可食率为44.16%;影响竹笋产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竹笋一向以其特有的清香和鲜嫩,被视为蔬菜中的佼佼者。竹笋是竹的嫩茎,其种类繁多,但概括起来,可分为冬笋、春笋和鞭笋。 冬笋色白、质细、味清鲜; 春笋色白、质脆、细嫩、味美; 鞭笋色白、质脆、味微苦而鲜。 大文豪苏东坡当年在苏州,每餐必食笋,他曾诙谐地说:“无笋使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竹笋焖猪肉。” 中国人以笋入馔,历史悠久。《诗经》就有:“其蔬伊何?惟笋即蒲”的记载。 我国以笋为主的名菜佳肴更是不可胜数。《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与其妻舅李煦就曾用竹笋烧成整桌的“笋宴”,招待过南巡的康熙皇帝,深得康熙的赞赏。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散生竹和丛生竹的生长适宜区之一。竹类品种多,且一年四季有鲜笋,大量上市的鲜笋品种有:1.毛竹笋、新罗有毛竹林41万亩,每年产出大量的冬笋、春笋供居民食用及加工成保鲜笋出口,冬笋一般在冬至前一星期开挖,至春笋出土。春笋的笋期则一直到四月底。2.桂竹笋:桂竹笋的笋味鲜美,笋期为4-5月份。3.苦竹笋:笋味苦甘,需用水漂后食用,苦竹笋具清凉解毒之功效,笋期3-5月份。4.绿竹笋:绿竹笋细嫩清脆,味甘美,俗称"马蹄笋"。笋期6一10月。此外,新罗还出产石竹笋、早…  相似文献   

7.
竹笋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我国人民食用历史悠久.竹笋及笋制品国内外市场需要量很大.江苏人口稠密,竹类资源丰富,随着竹材供应矛盾的缓和,发展竹笋生产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其技术策略应是:立足于材用竹林的疏笋,重点建设笋材两用林,恢复并扩大培育挖笋专用林,推广发展优良笋用竹种笋用林.在基础上,开辟笋制品加工行业,拓宽本省竹类资源利用途径,提高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一、人们喜食竹笋多数竹种的竹笋滋味鲜美,清脆爽口,并具有丰富的营养,是优良的副食品.据分析,新鲜的竹笋中含有糖类2.0—4.0%、脂肪类0.2—0.4%、蛋白质类2.5—3.0%,以及磷、铁、钙、镁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竹笋蛋白质类物质中,至少含有16—18种氨基酸,其中不少是人体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竹笋与肉类、鱼类及各种蔬菜调配烹食体道更佳.各种笋干、笋衣、笋罐头更为烹调菜肴配料之上品.  相似文献   

8.
竹笋是禾本科中竹亚科植物的嫩肥短壮的雏芽。别名笋,古名苗、竹前、竹茅、竹胎。竹笋作为蔬菜食用,早在《诗经》和《周礼》中已有记载。据测定,每100g鲜竹笋含于物质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0.9g、脂肪0.13g。每100g干笋中含钙140mg、磷290mg,还富含天冬素,对人体有滋补作用。由于竹笋富含高蛋白等营养物质,在《随息属饮食谱》中被称为“味冠素食”,日本人誉之为“山菜之王”。现代医学研究,竹笋有防癌、减肥、美容、益气、利尿、化痰等功效。因此,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现就全省竹笋加工的品种资源分布和笋…  相似文献   

9.
竹笋夜蛾,又名笋蛀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蛀食竹笋,被害笋多不能成竹,少数成竹亦断头折梢,竹材干脆易断。其危害特点是:  相似文献   

10.
竹类在生长和利用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害虫的危害,导致减少和降低竹材的产量和质量。常见的竹类害虫种类较多,现分为蛀笋、食叶、吸液汁、竹材等害虫,分别介绍。一、笋期害虫危害竹笋的害虫主要是竹笋夜蛾、竹笋蝇、竹象等,以幼虫蛀食笋肉,被害竹笋不能成竹,影响竹林产量。1.竹笋夜蛾:分布各竹产区。成虫灰褐色,长20毫米,前翅基部及顶部有三角形深色斑,后翅黄褐色。幼虫头部橙红色,体紫褐色,体背有淡色纵线(图1)。幼虫蛀竹笋,  相似文献   

11.
远在先秦时代,竹笋已经成为中华先民的祭祀供品、席上珍馔,有极高的食用地位。此后,用笋之风日盛一日,自宋代赞宁撰《笋谱》以来,竹笋的丰富价值不断被开发,专项研究不断涌出。竹笋不仅能满足人类果腹充饥、极口腹之欲的需求,而且还能实现治病延年、健康养生的需要;从思想文化层面看,更蕴藏修身怡情、体悟人生的内涵。文章从竹笋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古人对竹笋价值的认识与利用。研究中国竹笋利用历史,既有益于农林、药食、文化产业的发展,亦有助于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笋用林笋产量确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笋以植物学观点,将笋萌动到出土成幼竹这一阶段称为竹笋(期),以和竹(期)相区别,为竹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生物学基础。竹笋均可食,但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习惯上把好吃的叫食用笋,成为食品叫笋(子)。不言而喻,笋用林是培育食用笋则要笋的品质好,鲜笋的品质目前无技术标准,通常以口感、口味,老嫩、营养成份等为指标。  相似文献   

13.
竹笋以植物学观点,将笋萌动到出土成幼竹这一阶段称为竹笋 (期),以和竹(期) 相区别,为竹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生物学基础。竹笋均可食,但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习惯上把好吃的叫食用笋,成为食品叫笋(子)。不言而喻,笋用林是培育食用笋,则要求笋的品质好。鲜笋的品质目前无技术标准,通常以口感、口味, 老嫩、营养成份等为指标。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调查了浙江省江山地区笋用竹笋期害虫的种类,并研究了竹林金针虫的防治技术,结果表明,江山市笋期害虫共有25种,隶属于6目12科19属,有竹林金针虫Melanotus cribricollis(Faldrmann)、浙江栉蝠蛾Bipecctilus zhejiangensis Wang、淡竹笋夜蛾Apamea kumaso Suqi、笋秀夜蛾Apamea apameoides(Draudt)和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Butler)。其中,筛胸疏爪叩甲造成退笋率高达48%~60%,竹笋夜蛾造成的退笋率高达70%~90%。利用"5%辛硫磷+3%毒死蜱"混合药剂防治金针虫,防效达60%,且无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5.
毛竹笋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刚出土或冒出土层(笋尖高出地面小于5 cm)的粗壮毛竹笋分别用3种套袋方式进行套袋,包括带支架单袋、带支架双袋、无支架单袋,并选取部分未套袋的竹笋进行对照。对所有套袋与未套袋的竹笋每隔2 h进行地径、高度以及袋内外的温度、湿度现场测定。并挖取样笋进行生物量、可食率以及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套袋能够提高毛竹笋生长的温度、湿度,能促进毛竹笋的高、地径生长,能显著提高竹笋的可食率和竹笋品质,从而提高竹林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刘君昂  周国英 《经济林研究》1998,16(3):47-47,63
我国竹种约500种左右,大多数竹种笋可供食用。由于产区集中,产笋季节短,产地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往往因旺季竹笋大量积压腐烂,而淡季又无笋销售。若旺季及时对竹笋进行防霉保鲜,是可以扩大供应范围;延长供应时间;防止竹笋腐烂变质以及出口创汇。对于竹笋防霉保鲜常用的有加热灭菌、食盐路制及苯甲酸钠化学防腐剂,这些方法有许多不足。这西里介绍几种实用,又使竹笋能够防腐、防老化和保持其色、香、味的方法和技术。l采收及保鲜前的准备1)采收尽量采收同一种竹笋,采收时勿损伤,病、虫害的笋尽量不收或即收即食。2)整…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择竹林结构及立地条件相似的地点设置样地进行覆盖增温试验,对引种黄甜竹覆盖增温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增温措施对引种黄甜竹增产效果明显,竹林发笋时间延长35.29%,出笋数量提高40.89%,竹笋毛重提高25.27%,竹笋可食部分重量提高23.75%,可食部分长度增加3.76%。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择竹林结构及立地条件相似的地点设置样地进行覆盖增温试验,对引种黄甜竹覆盖增温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增温措施对引种黄甜竹增产效果明显,竹林发笋时间延长35.29%,出笋数量提高40.89%,竹笋毛重提高25.27%,竹笋可食部分重量提高23.75%,可食部分长度增加3.76%.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内村民的采笋行为,不但影响大熊猫的生存(大熊猫日常最喜食竹笋和当年生竹),同时因采笋人员进入林区活动,既对大熊猫栖息地造成干扰,还易引发森林火灾。调查了保护区产笋量及采笋情况,分析了竹笋采集对大熊猫食物影响状况,以期为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几种竹笋单宁含量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笋味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是人们喜食的佳肴。然作为鲜食,某些种类的竹笋常由于涩味较重,影响风味。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未发现有对引起竹笋涩味物质的分析报道。本文采集了11个散生竹种,对广存于植物界的具涩味物质——单宁在竹笋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目的在于了解一些常见竹笋的单宁含量,为营造笋用林时选择,发展涩味较少、甘甜鲜嫩的竹笋提供参考。另外,还就毛竹正常笋体和退败笋体的单宁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对进一步研究竹笋退败的生理生化机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