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日本学者Kosaka与Ogura发现松褐天牛成虫除携带松材线虫外,雌成虫卵巢内还携带有另一种线虫,他们将其命名为卵巢线虫,并认为这种线虫是松褐天牛成虫的寄生性线虫。我国对该种线虫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为了证明这种线虫在我国是否存在和分布,开展了本项研究。[方法]分期分批捕获刚羽化的松褐天牛雌雄成虫,采用解剖松褐天牛成虫松树木质部及感病的松褐天牛幼虫等方法,调查卵巢线虫的存在与分布。[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松褐天牛成虫体内有该卵巢线虫存在,分布于松褐天牛成虫、幼虫体内和松树木质部3个部位;在松褐天牛成虫体内的卵巢线虫通过松褐天牛雌成虫产卵而接种、进入寄主树木木质部中。同时,木质部的卵巢线虫也有一部分进入松褐天牛幼虫体内寄生,另一部分仍在木质部生活,当松褐天牛幼虫再次发育为成虫时,在木质部中的卵巢线虫和已被寄生的松褐天牛幼虫体内的卵巢线虫再次进入松褐天牛成虫体内,完成循环。卵巢线虫在松褐天牛雌、雄虫体内均有分布,携带率为44.4%,其中松褐天牛雌成虫携带率为43.8%,松褐天牛雄成虫携带率为45.0%,两者间无显著差异;每头松褐天牛成虫平均携带卵巢线虫574条,其中雌成虫平均携带816条,雄成虫平均携带308条,具显著差异。初步研究表明,卵巢线虫在松褐天牛成虫体内只能完成产卵到1~4龄的幼虫阶段,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世代;在松褐天牛幼虫体内寄生和在木质部生活的卵巢线虫能完成一个完整世代,但具体过程尚不清楚;调查中未观察到卵巢线虫对松褐天牛成虫有寄生致病或致死的现象,但对松褐天牛幼虫有寄生致死的能力;卵巢线虫常与松材线虫同时存在,而且侵入松树及离开松树的方式与松材线虫相同。[结论]我国松褐天牛体内也发现有卵巢线虫存在;目前尚不能证明该线虫对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寄生致死性,但对松褐天牛幼虫具有一定的寄生致死性;卵巢线虫的生活史与松材线虫相似,是否与松材线虫一样对松树具有危害性以及其病理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松褐天牛、褐梗天牛是松树重要蛀干害虫,单独发生亦能引起松树枯萎并致死。松褐天牛在松材线虫的扩散侵染过程中起着携带传播、协助病原侵入寄主的关键性作用,褐梗天牛是继松褐天牛之后携带拟松材线虫能力最强的蛀干害虫。防治松褐天牛是切断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危害的主要方法。2017年,长岛自然保护区应用APF-I型松褐天牛高效诱捕设备进行监测防治,效果较好。本文详细总结了防治方法、技术要求、应用结果,供其它地区开展监测防治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松材线虫在日本分布甚广,危害极大。它是一种寄生在赤松、黑松、琉球松树体内的线虫,体长不足1毫米,松褐天牛是它的传播媒介。据日本科学家观察研究,每头松褐天牛成虫身上携带的松材线虫少者数千条,  相似文献   

4.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我国松林习见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成虫羽化后,其气管携带大量线虫在成虫取食松树嫩皮时,线虫即经伤口进入树体。因此,成虫期不仅是天牛取食、扩散及生殖活动的重要时期,也是携带、传播松材线虫的关键虫态,是研究和防治松褐天牛及松材线虫病的重要环节。迅速而准确地判别松褐  相似文献   

5.
杨世先 《中国林业》2010,(16):44-44
<正>松褐天牛是松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直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防治不及时,可导致松材线虫病的蔓延。特别是江苏省南京市发现松材线虫病以后,它作为松材线虫病这种毁灭性检疫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与病原线虫相辅相成造成大量松树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6.
褐天牛是松树的杀手,也是松材线虫的侵染源。通过试验,在松树伐区利用松树林伐兜种植茯苓,既提高了林地产出率;又对松褐天牛的发生进行了遏制,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松材线虫病治理区病原数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松材线虫病治理区室内、林内松褐天牛羽化期携带松材线虫以及诱木中松材线虫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室内、林内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几率分别为25.5%、22.0%;松褐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量均以6月份最大,平均625条/头、478条/头;诱木中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与其寄生的枯死诱木含松材线虫数量呈正相关,5%水平上成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33。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已在我国南方5省发生蔓延,带来巨大损失。松材线虫病病原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媒介昆虫是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有关松褐天牛的天敌研究和利用有大量报道,松材线虫的天敌研究尚未引起重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应用松褐天牛引诱剂进行林间监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应用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引诱剂监测松褐天牛在林间的种群密度,成虫携带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Nickle病原状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松树线虫病病区外围设置引诱剂能及时发现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病原及扩散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在南京地区连续二年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病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羽化、成化率以及在松树上的分布和发生情况等观察,结果表明: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松褐天牛的羽化盛期,且70%天牛寄生在松树5m以上的树干和枝梢中;防治上要注重病死树枝梢材的处理,MPP乳剂的防治区松材线虫病死树明显减少,喷MPP油剂处理病材对天牛毒杀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1.
松褐天牛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传播的中间媒介,松材线虫疫区周围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直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防治不及时,可导致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因此,要掌握松褐天牛成虫羽化、产卵、幼虫蛀食三个时期的生活特性,对做好松褐天牛危害防治工作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在松材线虫发生区,疫病的扩散和流行与松树的采伐剩余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松树的新鲜采伐剩余物,如梢,枝,干,桩,每平方分米表面积松褐天牛幼虫蛀入孔数分别为1.46个,1.41个,0.18个,0.29个。次年,从这些剩余物上每平方分米分别能出现0.55个,0.84个,0.15个,0.27个松褐天牛羽化孔,经镜检,受松褐天牛寄生的采伐剩余物均带有松材线虫。由此可见,松树采伐剩余物是松材线虫病扩散流行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改善松林卫生状况,规范松林采伐技术,科学处理剩余物是抑制松材线虫病扩散和流行的重要环节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病发病过程特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松树病死木松材线虫检出率,及时、准确诊断疫木和疫点,根据病害的外部症状,把松材线虫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对各阶段的松材线虫分布、松褐天牛发生情况、含水率的变化、木材蓝变情况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死木上松材线虫的分布由多到少为:在发病前期,上部〉中部〉下部;发病后期,上部〈中部〈下部。松材线虫的数量与松褐天牛老熟幼虫的数量呈正相关,最佳的取样阶段为第Ⅱ和第Ⅲ阶段靠上部梢段取样,第Ⅳ阶段偏下部取样。  相似文献   

14.
放养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试验成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主要是以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感染健康松木致病.根据有关研究数据证明,松褐天牛携带线虫率达62.5%,携带线虫量为4601~12737条/头,最高达到71740条/头.因此,松材线虫病的除治,其根本要素是对松褐天牛的积极除治,防治松褐天牛即直接影响着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慈溪市部分有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20株有松褐天牛为害的样木的解剖、取样、线虫分离,多次检验鉴定,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无松材线虫病发生,局部地区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系自然枯死和松褐天牛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从松树病死木上取样分离松材线虫的检出率,及时、准确诊断疫木和疫点,根据病害的外部症状,把松材线虫病发病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对各阶段的松材线虫分布、松褐天牛发生情况、含水率的变化、木材蓝变情况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死木上松材线虫的分布由多到少为:发病前期上部>中部>下部,后期上部<中部<下部,松材线虫的数量与松褐天牛老熟幼虫的数量呈正相关,最佳的取样阶段为第Ⅱ和第Ⅲ阶段靠上部稍段取样,第Ⅳ阶段偏下部取样。  相似文献   

17.
<正>松褐天牛又名松墨天牛、松天牛,其幼虫是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以蛀食韧皮部、木质部为生存条件,松褐天牛不仅能直接为害松树造成松树死亡,也是"松树癌症"——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对松褐天牛的防控手段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引诱剂防治等,其中化学防治的效果最好。生产上使用防治松褐天牛的化学农药产品主要有噻虫啉、吡  相似文献   

18.
<正>1松材线虫病基本情况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松材线虫体长约1毫米,肉眼不易看到,通过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侵入松树,破坏、堵塞松树疏导组织,具有传播途径多、发病部位隐蔽、发病速度块、潜伏时间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带有松材线虫病的松木木材及其制品传播,近距离传播主要依靠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等传播。松材线虫病发生后,最短40天左右就能导致整株松树失水死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3~5年即可造成整片松林毁灭,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巨大,其防治工作是世界性难题,对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李云松 《绿色科技》2021,(1):136-137
通过试验统计了海口林场内部松褐天牛携带线虫的几率,以及携带线虫中是否含有松材线虫等参数,并据此编制了海口林场松材线虫病调查报告,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分别从室内获取松褐天牛134只,以及从林内使用诱捕器获取松褐天牛114只,分别测量了两组松褐天牛中携带线虫的数量及占比,以及这些松褐天牛中每只身上携带各类线虫的数量.根据试...  相似文献   

20.
老疫区松材线虫病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9年在广州市松材线虫病老疫区系统开展了疑似病死松树的早期诊断、应用引诱剂和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控制松褐天牛、清理病死木套袋熏蒸和疫区松林植物群落结构改造等持续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疫区内松树枯死木松材线虫的检出率为22.1%~55.4%.诱到松褐天牛成虫19 853头,每个诱捕器的诱虫量为14.06~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