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鳃太阳鱼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鳃太阳鱼 (Lepomismacrochirus)原产北美。美国将它与绿色太阳鱼 (Lepomiscyanellus)杂交 ,获得杂交一代 ,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个体较大 ,肉质细 ,味道极为鲜美 ,没有肌间刺 ,是美国养殖鱼类之一 ,既是食用鱼 ,又是观赏鱼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987年我国曾引进蓝鳃太阳鱼 ,但由于其体形偏小 ,生长速度较慢 ,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没有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 ,对其繁殖与苗种培育的报道不多。湖南省水产研究所报道其性成熟年龄为一冬龄 ,多次产卵类型 ,并营巢繁殖 ;罗继论报道蓝鳃太阳鱼在美国的繁…  相似文献   

2.
美国太阳鱼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试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蓝绿鳞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ehius)又名蓝鳃太阳鱼,英文名称为Bluegill Sunfish,为鲈形目,太阳鱼科的淡水鱼类。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作为食用、游钓、观赏的鱼类品种,是北美洲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1987年我国的湖北、湖南、北京等省市从美国引进该鱼苗养殖,均能在当地自然安全越冬。1998年我省东莞、顺德市也从美国引进该鱼进行养殖。在国内,本场率先于1999年成功进行人工繁殖,当年9月前繁育出300万尾不同规格的苗种,其中3cm以上规格鱼种100万…  相似文献   

3.
高寒地区人工养殖蓝鳃太阳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鳃太阳鱼 (Lepomismacrochirus) ,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太阳鱼属。该鱼原产于北美 ,从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大湖水系 ,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均大量分布这种鱼。 1987年我国的湖南、湖南、北京等省市相继从美国引进鱼苗养殖 ,均能安全越冬 ,1998年广州东莞、顺德也从美国引进养殖。由于这种鱼肉味鲜美 ,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外 ,蓝鳃太阳鱼体形优美 ,色彩艳丽 ,极易上钩 ,因而成为观赏和游钓的上品鱼类。在东北高寒地区养殖蓝鳃太阳鱼尚属少见 ,更没有成规模养殖。本文欲综述蓝鳃太阳鱼…  相似文献   

4.
蓝鳃太阳鱼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世勋 《淡水渔业》2000,30(8):19-20
蓝鳃太阳鱼 (Lepomismacrochirus) ,隶属鲈形目、棘臀鱼科、太阳鱼属。该鱼原产于北美 ,从加拿大的安大略 ,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大湖水系 ,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均大量分布这种鱼。该品种适宜在湖泊、水库、池塘繁殖和养殖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淡水养殖及观赏鱼养殖对象。我国于 1987年首次从美国引种 ,由于该鱼肉质鲜美 ,是许多名优鱼所不能相比的 ,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 形态特征蓝鳃太阳鱼属中小型鱼类 ,常见个体多在 5 0~ 10 0克 /尾 ,个体最大者可达 1公斤…  相似文献   

5.
太阳鱼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蓝绿鳞鳃太阳鱼 (Lepomismacrochirus)为鲈形目 ,太阳鱼科 ,又名蓝鳃太阳鱼 ,英文名称为Bluegillsunfish。原产于北美洲淡水水域。鱼体高 ,侧扁 ,头小 ,尾小。鳃盖后缘有一深蓝紫色形似耳状的突出。体侧有7- 1 0条暗黄色的彩条纹。一般个体成熟时体重 2 0 0g左右 ,个别可达到 1kg。美国养殖的太阳鱼另外还有铜吻鳞鳃太阳鱼和红耳鳞鳃太阳鱼。蓝绿鳞鳃太阳鱼属温水性小体型鱼类。生长适温范围大 ,可在 1 - 38℃水温状态下生活。在水温 8℃以下或 38℃以上时才停止摄食 ,水温 2℃仍能在自然环境下安全越…  相似文献   

6.
陈永祥 《齐鲁渔业》2007,24(10):19-19
斑点叉尾鱼回,又名美国鲶,鱼肉质优良、适温范围广、食性杂、生长快、产量高、病害少、易饲养。2006年我县及周边市县大多数养殖户池塘养殖成鱼每667m^2产量达500—600kg,获利达2000元左右。去冬今春20~30尾/kg规格的鱼回鱼种市场价达到20~25元/kg,且供不应求。为了解决大面 积养殖成鱼所需大量鱼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PunctatusRafinesque)亦称美洲鲶、沟鲶 ,属于鲶形目 (Siluriformes)、鱼回科 (Ic taluridae) ,为淡水温水性鱼类。斑点叉尾鱼回天然分布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的部分地区 ,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 ,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其产量占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适温广、抗病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肉质鲜嫩、易捕捞等特点 ,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  相似文献   

8.
杂交太阳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商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蓝鳃太阳鱼与绿色太阳鱼杂交子一代的形态、食性、生活习性、生长、养殖效果以及商品鱼供销状况。  相似文献   

9.
,并在叶元土教授精心指导下完成,薛德顺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也给予了热心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引言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Punctatus亦称沟鲶,鲇形鱼回科鱼类。自1984年从美国引进国内以来,已成为鱼回的亲鱼、人工繁殖、成鱼饲养等技术日趋成熟,其成鱼的营鱼种的营养需求报道较少,矿物元素中各单因子的11种矿物元素3种常量元素和8预混料整体水平对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鱼体,通过体增重、饲料系数和11种矿物元素对斑点鱼回鱼种生长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重要性的关系,以鱼回鱼种的营养研究的饲料生产有…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鱼回),又名美国鲶,鱼肉质优良、适温范围广、食性杂、生长快、产量高、病害少、易饲养。2006年我县及周边市县大多数养殖户池塘养殖成鱼每667m~2产量达500~600kg,获利达2000元左右。去冬今春20~30尾/kg规格的(鱼回)鱼种市场价达到20~25元/kg,且供不  相似文献   

11.
蓝绿鳞鳃太阳鱼(Lepomismacrochirus)为鲈形目、太阳鱼科的淡水鱼类 ,又名蓝鳃太阳鱼 ,原产于北美洲淡水水域。蓝绿鳞鳃太阳鱼属温水性小体型鱼类。生长适温范围大 ,可在1~38℃水温状态下生活。在水温8℃以下或38℃以上时才停止摄食 ,水温2℃仍能在自然环境下安全越冬。蓝绿鳞鳃太阳鱼是一种攻击性摄食鱼类 ,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要食物 ,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等水生生物为食物。小鱼摄食植物茎叶、鞘藻、小杂鱼、小虾、软体动物和轮虫等。人工养殖可大量投喂冰鲜鱼等动物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我国于19…  相似文献   

12.
江黄颡成鱼养殖是从冬花(或春花)鱼种培育至食用鱼的过程。当前江黄颡鱼成鱼饲养的主要问题是混养种类少,出塘规格小,皮肤病较多,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根据江黄颡鱼的生物特点,采用生态养殖技术,产量可大大提高。1池塘条件与整塘、清塘江黄颡鱼成鱼养殖的池塘条件以及整塘、清塘要求与饲养家鱼成鱼池相同。根据江黄颡鱼的生活习性和食性,在清塘放水后,还需要采取下以措施:1.1种植沉水植物,改善水质,为江黄颡提供栖息隐蔽环境通常1月份清塘,1周后加水深30cm,立即在池内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菹草等沉水植物。采用类似水稻插秧的方式,将植株插…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蓝鳃太阳鱼(Lipomis macroehius)的外部形态、生活、生长、繁殖习性、食性等生物学特征,以及鱼苗培育、成鱼养殖、鱼病防治技术。分析了该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黄颡成鱼养殖是从冬花(或春花)鱼种培育至食用鱼的过程。当前江黄颡鱼成鱼饲养的主要问题是混养种类少,出塘规格小,皮肤病较多,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根据江黄颡鱼的生物特点,采用生态养殖技术,产量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邮杂交鲫及其亲本消化道形态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改良普通鲫鱼的经济性状,提高其生产性能,我们从1986年开始进行以鲫(Carassius auratuauratus)为母本,白鲫(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为父本的杂交试验,获得了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高邮杂交鲫。鱼种阶段比父本白鲫生长快30%以上,成鱼阶段快20%以上,且具有肉质好和抗逆性强等优点。试验期间,高邮杂交鲫已在扬州市的九个县(市)推广夏花鱼种,初步取得成效。本文对高邮杂交鲫及其亲本的消化道的外部形态和组织构造作详细叙述。关于硬骨鱼类消化道形态解剖和组织构造,国内外曾对之有过不少报导。对鲫鱼消化道构造的观察,目前只有一例,但它并未结合该鱼的食性进行分析研究。而对白鲫消化道的组织构造亦来见过报导。作者结合食性分析对高邮杂交鲫及其亲本消化道的形态和组织构造进行了观察,试图为高邮杂交鲫进一步推广养殖提供饲养管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斑鳠[Mystusguttatus(Lacepede)]属鲶形目鱼尝科鱼类,地方名也称芝麻鱼佥、西江鱼甘,是江河中的重要经济鱼类。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利用池塘进行人工养殖获得成功。进行斑鳠苗种驯养,为生产提供大规格鱼种,是斑鳠成鱼养殖最关键的环节。为此,笔者利用发电厂冷却水高密度流水养殖斑鳠鱼种,取得了较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越冬池条件。越冬池为桂林铁合金总厂发电分厂1#冷却水池,面积1060m2,用20目尼龙网片分隔成两部分,其中600m2供本次试验养殖斑鳠鱼种用(另460m2养殖…  相似文献   

17.
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饲养斑点叉尾Hui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属鲶形目(Sflurifouormes)(鱼回)科(Icaaluridae).1984年引入我国,1987年后逐渐形成规模养殖.该鱼在水产品市场中属中档品种.其肌肉纤维细且短,肉质细嫩,久煮不老,可作席上佳肴.但在广西,由于受鱼种(指全长8-15厘米的幼鱼)来源限制以及饲养成本(尤其是饲料成本)偏高,制约着成鱼养殖的发展.近来年,广西市售的斑点叉尾(鱼回)食用鱼,绝大部分从区外经长途贩运调入.本试验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源,探索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对网箱培育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饲养效果,以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长吻鱼危 (Leiocassislongirostris)隶属鲇形目、鱼尝科、鱼危属 ,是长江水系的名贵鱼类。近些年因酷渔乱捕 ,其天然资源已严重枯竭。 1 999~ 2 0 0 0年 ,我们在地处淮河流域的江苏省三河闸管理处开展了长吻鱼危鱼种和成鱼的池塘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养殖池为面积 1 3 3 0m2 的长方形池塘 ,平均水深 1 5m ,底层有 2 0cm的淤层 ,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池中配 1台 0 75kW的叶轮式增氧机。鱼苗下塘前 1 0d ,用 2 0 0kg生石灰彻底清塘 ,杀死敌害生物。1 999年所用的一龄鱼种来自湖北荆州和广东顺…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是一种优良的池塘养殖鱼类 ,但在养殖过程中自繁能力较强 ,一个养殖周期可繁殖 3~ 4次 ,群体不易控制 ,严重影响了成鱼规格和经济效益。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 ,属鲈形目 ,太阳鱼科 ,为肉食性温水鱼类 ,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水域 ,80年代引进我国后 ,因其肉质鲜美 ,生长快 ,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现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特种水产品之一。根据生物学特性 ,为探求其与罗非鱼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我们于 2 0 0 1年 5~ 9月进行了池塘主养尼罗罗非鱼 (Oreochromisniloticus)套养加州鲈(Micropter…  相似文献   

20.
一年养殖两季鱼就是利用鱼种池在鱼种并塘(或出售)后至第二年夏花分塘前的空闲期养一茬成鱼。阜宁县施庄乡花园渔场1990年两季鱼养殖而积32亩,产成鱼9550公斤、鱼冲8243公斤。两季鱼的养殖技术如下。 1.恰当安排茬口 11月中旬前将塘口清出,11月底放养大规格鱼种养成鱼,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