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了解黄鳝仔稚鱼对不同饵料的适应性,以便找到黄鳝稚鳝合适的开口饵料,从而可以通过人工繁殖培育提供大批量的黄鳝苗种。本试验通过给全长25mm~100mm的稚鳝投喂鳗鱼饵料、血虫、水蚤、鲢鱼糜、水蚯蚓、配合饲料六种不同的饵料来分析其各项生长性能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水蚯蚓可以作为黄鳝仔稚鱼最合适的开口饵料,同时可以配合投喂含有诱食剂的人工配合饲料能够取得较好的增长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西北地区鲟鱼养殖过程中发眼卵的成活率,本研究于2018年从北京水产研究所引进鲟鱼卵,在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所属甘肃省鱼类良种试验站用地下盐碱水进行鲟鱼发眼卵的孵化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地下盐碱水的碱度和盐度对鲟鱼发眼卵的孵化影响较大,鲟鱼发眼卵在碱度为1.5~3.5 mmol/L、盐度为6‰~8‰、最适温度为20.5℃的水质条件下孵化率可达80.25%。地下盐碱水的碱度具有较高的生产力,盐度降低了鲟鱼发眼卵孵化过程中水霉的繁殖速率,减少了水霉对鲟鱼发眼卵孵化的水质破坏,从而增加了鲟鱼发眼卵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相同水温条件下,3种不同的开口饵料对施氏鲟(♀)与欧洲鳇(♂)杂交仔稚鱼开口期(3-15日龄)生长、成活率的影响。开口饵料分别是丰年虫、水蚯蚓和微粒配合饲料,试验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日龄仔鱼3500尾。结果显示,各实验组鱼苗成活差异显著。水蚯蚓组稚鱼成活率为99.3%;丰年虫组稚鱼成活率为93.2%;微粒饲料组稚鱼成活率为75.9%。提示:水蚯蚓、丰年虫等天然饵料作为鲟鱼仔鱼开口饲料更具有适口性,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4.
盐碱胁迫对苗期紫花苜蓿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以紫花苜蓿公农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盐碱胁迫下,苗期紫花苜蓿生理生化特性指标(可溶性糖、脯氨酸、束缚水和自由水、叶片持水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大,公农1号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最大值分别达到87.16%和753.49 μg/g;束缚水与自由水比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经盐碱处理7 d后,束缚水/自由水达到0.94;而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大,离体叶片持水力下降了12%~48%。  相似文献   

5.
在苏联波尔塔夫省天然放牧地中有60%是低洼盐碱草地。每公顶仅产20—30公担青草或8—10公担劣质干草。改良盐碱草地的主要措施,是选择不仅能提高盐碱地产草量,而且能降低土壤盐碱含量的作物。作者在新开垦的低洼水泛地草地上进行试验。试验地土壤主要是弱盐碱草地黑钙土和轻柱状碱土。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汉江上游翘嘴鳜(Siniperca chuasti)苗种培育效率,本研究以鲢(Hypophthalmichehys molitrix)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作为翘嘴鳜仔稚鱼饵料,对翘嘴鳜仔稚鱼昼夜摄食节律、日摄食强度、其规格与最大可摄食饵料规格的相关性以及翘嘴鳜仔稚鱼同类相残等摄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翘嘴鳜仔稚鱼属于晨昏摄食型;(2)翘嘴鳜仔稚鱼对饵料鲢日均摄食范围为48.75%~53.75%;(3)翘嘴鳜仔稚鱼规格与摄食麦穗鱼规格呈显著线性正相关:y=0.4146x+0.9256(R^2=0.9869);(4)在饵料缺乏情况下,不同规格翘嘴鳜仔稚鱼均进行同类相残,小规格翘嘴鳜仔稚鱼(1.5~2.0 cm)的相残率为3.33%,大规格翘嘴鳜仔稚鱼(3.0~6.5 cm)的相残率达到15.83%。  相似文献   

7.
肌醇对哲罗鲑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期56 d的饲养试验旨在探讨肌醇对哲罗鲑( Hucho taimen)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进行不同肌醇含量下哲罗鲑肠道、肝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选择平均体重为(2.83±0.44) g健康的哲罗鲑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以鱼粉、明胶和酪蛋白为蛋白质源配制的肌醇含量为99.8(不额外添加肌醇)、199.8、299.8、499.8、699.8、899.8和5099.8 mg/kg的7种试验饲料。结果表明:饲料中肌醇含量显著影响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 P<0.05)。肝脏SOD活性在899.8 mg/kg组达最高值,显著高于99.8、199.8和5099.8 mg/kg组( P<0.05);肝脏MDA含量随着肌醇含量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499.8 mg/kg组达最低值,显著低于99.8和199.8 mg/kg组( P<0.05)。饲料中肌醇含量过低(99.8 mg/kg)或过高(5099.8 mg/kg)时均会使组织发生病理性损伤,比如肝脏会出现空泡变性,细胞轮廓模糊等情况;肠道褶皱变宽变短,排列疏松。由此得出,饲料中肌醇含量为299.8~899.8 mg/kg时哲罗鲑的抗氧化能力较高;饲料中肌醇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哲罗鲑抗氧化能力降低,肠道、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鱼粉、酪蛋白和玉米蛋白粉为蛋白质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5%、40%、45%和50%的4种等能饲料,以确定乌苏里拟鲿稚鱼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水平。试验选用乌苏里拟鲿稚鱼[初始体重为(3.40±0.01)g]3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45%组乌苏里拟鲿稚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5%和40%组(P<0.05),但与50%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料系数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从35%升高到50%,乌苏里拟鲿稚鱼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乌苏里拟鲿稚鱼全鱼和肌肉水分以及全鱼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5%组乌苏里拟鲿稚鱼的全鱼和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35%和40%组(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乌苏里拟鲿稚鱼的全鱼粗脂肪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肌肉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则呈降低趋势。各组乌苏里拟鲿稚鱼的肥满度、肝胰指数和内脏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为指标,乌苏里拟鲿稚鱼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水平为45%。  相似文献   

9.
<正> 实践证明,桑树是耐盐性较强的树种之一,可以在盐碱地区种植。但是,在播种育苗时,由于桑子颗粒小,发芽顶土力不强,发芽出土后幼苗缓慢生长期长,所以抗逆力弱,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出苗困难或死苗。因此,在盐碱地区培育桑苗,一直存在着“出苗不易,保苗更难”的问题。其原因,是由于盐、旱、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所造成的。其中,盐碱危害常是主要原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了解水、盐在土壤中的变动规律,以及桑苗在不同时期对盐的耐力,采取有效的综合技术措施,加以解决。笔者曾随蚕研所工作组先后在新疆塔里木河地区与河北青县两地蹲点,开展盐碱地培育桑苗的科学实验和群众育苗经验的调查工作。现将上述两地培育桑苗的技术关键与技术环节按桑苗生长特性和育苗过程总结于后,供各地在育苗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虹鳟属名贵肉食性鱼类,是制作"三文鱼"的理想食材,被誉为"水中人参"。为了提高虹鳟人工繁育技术,本文综述了虹鳟亲鱼培育、鱼苗孵化、仔稚鱼培育及疾病防治技术等,为虹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鱼类特别是海水鱼类的正常繁殖、生长、发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因子,因而是培育和引进发展新渔业品种必须首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重点综述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海水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以便掌握规律和调控机制,有效地应用多不饱和脂肪酸,提高海水仔稚鱼的成活率和促进健康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2.
一、概论鱼贝甲壳类,终生或在早期幼体阶段,都要食硅藻、小球藻,轮虫和鹵虫等生物饵料。所以苏联、日本等一些国家,都曾大力开展人工培育仔稚鱼和贝甲壳类幼体用生物饵料的工作。但因为人工培育生物饵料容易遭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很不稳定,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培育生物饵料还需要庞大的设备和很多劳动力,所以价格也很昂贵,另外,由于营养成分不完全,还会引起仔稚鱼的畸形或大量死亡,例如根据日本的资料,用面包酵母培育出的轮虫来饲养鱼苗时,由于轮虫中缺乏必需脂肪酸,常导致鱼苗体色发黑和食欲减退,最后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展细鳞鱼、哲罗鲑、虹鳟、白点鲑4种名贵冷水鱼的高密度流水混养试验,对饲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指标和养殖效益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期为调整该地区水产品养殖品种结构,探寻适合该地区养殖的名特优水产品品种和相应的技术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饲料亚麻酸水平对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梯度亚麻酸油,使饲料中的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15%、0.72%、1.31%、1.94%、2.50%、2.90%,试验红罗非鱼稚鱼分为6组,试验为期56 d。结果表明:3组试验鱼增重率最高,2、3、4组显著高于1、5、6组(P0.05);2、3组试验鱼胃蛋白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随着亚麻酸水平提升先降后升,1、2、6组显著高于3、4、5组(P0.05);3、4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1、2、5、6组(P0.05)。综合各项生长指标,2、3组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性能最好;3、4组谷草转氨酶活性、血液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较低,肝胰脏受损较小。红罗非鱼稚鱼饲料中亚麻酸的含量控制在0.72%~1.31%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5.
贾秀峰 《草地学报》2019,27(6):1511-1517
本试验以WL343HQ和龙牧807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苏打盐碱浓度(20,25,30,35,40,45,50,55和60 mmol·L-1)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苜蓿种子随苏打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苗的胚芽长、胚根长、干重、鲜重均呈下降的趋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苏打盐碱浓度为40 mmol·L-1(WL343HQ)或35 mmol·L-1(龙牧807)均低于50%,活力指数、芽长、根长、鲜重和干重在苏打盐碱浓度为40 mmol·L-1(WL343HQ)或35 mmol·L-1(龙牧807)时显著下降;苏打盐碱浓度超过55 mmol·L-1抑制苜蓿种子萌发;以种子发芽率作为苏打盐碱胁迫适宜浓度指标的筛选并进行线性回归,确定WL343HQ和龙牧807苜蓿种子对苏打盐碱胁迫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41 mmol·L-1和36.61 mmol·L-1。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WL343HQ种子的萌发和芽苗生长各指标均高于龙牧807,WL343HQ抗苏打盐碱能力高于龙牧807苜蓿。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对比养殖试验方法,对水蚯蚓开口饵料和配合开口饵料培育鲟鱼和杂交鲟鱼苗进行了对比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在保障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的流水量的情况下,水蚯蚓开口饵料和配合开口饵料培育鲟鱼鱼苗均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不同脂肪源对红罗非鱼稚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工业》2017,(4):29-35
为研究不同脂肪源对红罗非鱼稚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的猪油(1组)、豆油(2组)、豆油-鱼油混合物(3组)及鱼油(4组),配制成软颗粒饲料,饲喂红罗非鱼稚鱼60 d,不设对照组。结果表明:12组、3组红罗非鱼稚鱼的末均体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1组(P0.05),1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肥满度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2组鱼体的生长性能最好;2各组红罗非鱼稚鱼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分别与相应组饲料的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1组鱼体与饲料之间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最大;3红罗非鱼稚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和饲料脂肪酸组成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性,鱼体肌肉中的大类脂肪酸(如SFA、MUFA等)的相对含量高于相应饲料,而C182n6、C183n3及EPA的相对含量均比饲料中的低很多,肌肉DHA的含量比饲料高很多;42、3组鱼体肌肉中富含C182n6和C183n3,尤其是C182n6相对含量高达14.49%~21.75%,显著高于1、4组(P0.05),3、4组红罗非鱼稚鱼肌肉中则富含EPA及DHA,生长性能较好的2、3组鱼其n-3/n-6为0.19~0.74。试验表明,豆油组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性能最好,3、4组红罗非鱼稚鱼肌肉中富含HUFA。  相似文献   

18.
碱茅耐盐碱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伟  王志峰  徐安凯 《草业学报》2010,19(5):260-266
从盐生植物里分离相关抗盐碱功能基因,是研究植物抗盐碱机理和选育耐盐碱植物新品种的关键。碱茅不仅是一种优良的牧草,还是一种宝贵的盐生种质资源,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耐盐碱基因。从碱茅中分离克隆这些基因,并分析其结构、功能及表达特性,不仅有助于培育耐盐碱转基因作物,而且可以为我国盐碱草地的改良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碱茅耐盐碱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鱼苗的培育是把下塘鱼苗培育成体长3厘米左右的稚鱼,称夏花鱼种。此阶段的鱼苗幼嫩,游动能力弱,摄食能力低,新陈代谢快,适应力不强,在培育过程中需格外精心细致。如何提高鱼苗培育效果,确实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现将笔者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池塘选择鱼苗池的选择标准:水源清新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注排水方便。池埂坚实无漏洞,土质好,保水性好。交通、电力方便,池塘整齐,  相似文献   

20.
仔稚鱼时期是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均衡全面的营养供应是仔稚鱼生长的保证,也是培养优质成鱼的基础。文章从仔稚鱼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营养需要量及饲料开发现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肉食性仔稚鱼的营养需要与饲料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