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福建林业科技》2022,(1):81-85
于2017年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苗圃,以长柱金花茶1.5 a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以泥炭土、椰糠、河沙、蛭石和煤渣等5种基质原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10种基质配方,研究10种基质对长柱金花茶盆栽成活率及株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叶长和叶宽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柱金花茶在J_4(纯蛭石)上生长表现最好,盆栽成活率100%,株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叶长和叶宽等指标值均优于其它9种基质,植株生长健壮、枝叶茂盛、叶色深绿有光泽;在J_8(V_(蛭石)∶V_(煤渣)=2∶1)上生长表现最差,成活率仅30%,株高、地径生长量最小,分枝及叶量少、叶片无光泽。表明J_9(V_(蛭石)∶V_(煤渣)∶V_(椰糠)=2∶1∶1)、J_8不宜作金花茶盆栽基质,J_4可作为4年生以下金花茶盆栽基质。  相似文献   

2.
"秀场"海棠是我国北方重要园林绿化树种,为便于采取节水节肥栽培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本试验以3年生"秀场"海棠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灌溉量处理下,对"秀场"海棠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施肥量增加,株高、地径、冠幅、当年生枝条长度显著增加,但对全株叶片数影响不显著,最佳施肥量为17.937 g/株的N、3.668 g/株的P_2O_5、6.534 g/株的K_2O。(2)灌溉量增大有利于"秀场"海棠株高、地径、冠幅、当年生枝条、全株叶片数的增长。结合植物生长表现和节水灌溉要求,最佳灌溉量为保持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3)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株高、当年生枝条的平均增长量无显著影响,但对地径和冠幅、全株叶片数的平均年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最佳水肥耦合处理为灌溉量维持田间持水量的70%,施肥量为11.958 g/株的N、2.445 g/株的P_2O_5、4.356g/株的K_2O。本试验研究结果为滴灌栽培经营管理3年生"秀场"海棠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园林树木对环境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进而筛选出富集能力强的树种,以北京市陶然亭公园、中科院北京植物园、紫竹院公园为样地,采用ICP光谱仪测定了29种园林树木叶片和一年生枝条中重金属Cd、Pb、Cu的含量,对叶片和一年生枝条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园林树木富集3种重金属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不同树种Cd、Pb、Cu的含量有显著差异;29种园林树木叶片和一年生枝条中Cd总含量为0.101 7~0.262 6 mg/kg,Pb总含量为11.260 6~40.572 1 mg/kg,Cu总含量为6.1819~26.265 1 mg/kg。2)采用系统聚类法,将29种园林树木对不同重金属含量分级归类,其中白扦和杜仲的Cd含量较高,砂地柏最低;白皮松和白扦的Pb含量较高,梓树最低;金银木和白扦的Cu含量较高,砂地柏最低。3)树木不同器官中重金属含量也不同,叶片与枝条中Cd含量有一定显著相关性,系数为0.316(P0.01),Pb与Cu含量无显著相关性。4)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绿地中29种园林树木叶片和一年生枝条中Cd、Pb、Cu综合富集能力进行评价,发现白扦、金银木、贴梗海棠、太平花和暴马丁香综合富集能力较强。本研究以园林绿地成年园林树木为对象,对秋冬可凋落的叶片和可修剪的一年生枝条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比较,对北京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径及截干高度对高阿丁枫实生苗枝条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个月的高阿丁枫实生苗为材料,采用套设计进行苗木地径及截干高度对枝条萌发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苗木地径极显著地影响萌发枝数、枝条总长、有效枝条数和穗条产量;(2)截干高度显著地影响萌发枝数和有效枝条数;(3)促进苗木萌发枝条各指标的最佳地径和截干高度组合为地径D>6.50 mm,截干高度13 cm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桂东地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于2014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桂东岑溪市紫胶林场开展了马尾松密度和金花茶(Camelia nitidissima)密度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桂东地区马尾松中龄林、近熟林下种植金花茶适合保留马尾松密度为450株/hm~2(种植时郁闭度控制在0.5~0.6),金花茶种植密度适宜在2 505~3 330株/hm~2,造林后的5年半内金花茶地径生长量为2.2 cm、树高生长量为133 cm、冠幅生长量为0.517 m~2、开花率29.9%、单株花苞数4个。  相似文献   

6.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雌雄异株,树形美观,全株皆可提取紫杉醇,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本文对四川洪雅地区曼地亚红豆杉2种雌株和1个无性系雄株的枝条和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枝条形态特征可作为雌雄性鉴定的标准之一:2个无性系雌株小枝近轮生,雌株1号节间长25 cm左右,每节分枝数为4个~5个;雌株2号较雌株1号的节间较短,仅为7 cm~8 cm,每节有7个~8个分枝;雄株1号侧枝排列在同一平面上,节间仅为3 cm~5 cm,每节有2个~3个分枝。2与2种曼地亚红豆杉雌株相比,雄株1号叶片更狭长,叶长、叶面积、叶形指数均大于2种雌株,而叶宽显著小于雌株。3雌株2号的单片叶鲜重量、干重量和比叶重量均低于雌株1号和雄株1号。综上所述,经过近20年的引种驯化,四川洪雅3种不同曼地亚红豆杉雌雄株的枝条和叶片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枝条和叶片形态特征对曼地亚红豆杉雌雄性进行鉴别,有利于生产栽植中的植株性别配置。  相似文献   

7.
地盘松火后自然更新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盘松是云南松的一个灌木状变种,常生长在土壤贫瘠干旱地段,是易发生林火的群落之一。2016年5月6-10日,对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棋台社区利者村后山地盘松火烧林地阴坡、阳坡和坡顶3种立地条件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掌握其自然更新能力。结果表明,在样地火烧前,不同立地之间地盘松原植株的枝条数和株丛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火烧对地盘松原植株损害严重;由于具有萌生能力和植冠种子库,火烧后地盘松通过萌生与实生2种途径进行恢复,并且更新植株的株丛数和枝条数均高于原植株,其中坡顶更新植株的株丛数和枝条数均显著高于原植株(P0.05);火烧后地盘松萌生枝的长势明显优于实生苗,萌生枝的高生长量和地径均大于实生苗。地盘松群落过火时都为林冠火,地上部分甚至全株死亡。过火地段可通过萌生和实生更新很快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8.
选择金花茶不同取枝部位、插穗剪法及用ABT6号生根粉处理与对照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用2月生左右的健壮顶芽作插穗,成活率平均达86.4%,较取枝条的中段作插穗提高28.2%;插穗用径切法剪切,生根数平均16.9条/株,较马耳型剪切法多长根7.2条/株,探索出了提高金花茶扦插繁殖成活率及促进其多长根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素有“茶族皇后”和植物界的“大熊猫”美誉,在园林观赏、药用保健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较高的价值。根据金花茶的生长习性,提出了带土移植是保障金花茶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关键环节,也是快速建设园林景观的手段和途径。金花茶幼树移植后要注意遮阴和淋灌水,根据气温状况适当喷淋树冠叶片降低蒸腾作用,从而快速恢复植株原有长势。  相似文献   

10.
桂东地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密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产品原料短缺问题,提高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于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桂东岑溪市紫胶林场开展了马尾松密度×金花茶密度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花茶造林适合的株数密度随马尾松株数密度递增呈增大的趋势,300株/hm~2(郁闭度0.4~0.45)马尾松林下适合种植金花茶密度要控制在1 665株/hm~2以下,450株/hm~2(郁闭度0.5~0.6)马尾松林下适合种植金花茶密度控制在1 665~2 505株/hm~2,600株/hm~2(0.6~0.7)马尾松林下适合种植金花茶密度控制在2 505~3 330株/hm~2;金花茶生长区组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位于中坡金花茶要比上坡金花茶生长好;在桂东地区12月至次年2月金花茶生长基本停滞,金花茶施肥适宜安排在3-9月。  相似文献   

11.
省沽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野外观测研究了中心分布区4~5 a省沽油的形态特征、开花结实习性以及物候期,结果表明:(1)在河南省桐柏县,5 a省沽油树高162.5 cm,主干枝条地径1.9 cm,结果枝条45~50根·株-1,花序468个·株-1,座果率17%,风干种子产量0.4 kg·株-1·a-1;(2)每株的主干枝条数、每根主干枝条结果枝条数、每根结果枝条花序数、每个花序的花朵数、鲜花序质量、蒴果座果率、蒴果质量以及每个蒴果内的种子数8个性状变异较大,可以作为选育优良无性系的重要观测性状;(3)安徽省石台县、湖北省大悟县和河南省桐柏县物候节律相对一致,没有明显差异,萌动期、现蕾期、展叶期、开花期和落叶期相对比较集中,持续20~30 d,而蒴果成熟期和脱落期持续40~50 d,蒴果生长期和休眠期长达95~110 d.  相似文献   

12.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激素和复合肥对盈江省藤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分别在藤苗移栽后2个月(开始试验实施)、9个月、12个月时测定地径、苗高和叶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阶段的3个指标分别为地径0.36~0.50 cm、0.61~0.89 cm、0.77~1.25 cm,苗高10.72~13.21 cm、13.22~14.92 cm、16.16~22.50 cm,叶片数2.3~2.5片/株、2.6~4.0片/株、3.1~5.2片/株,呈现明显的动态增长。移栽12个月时,对照的3个指标均极显著地差于其他处理组合(P0.01),即试验的因素水平组合对苗木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效果;此阶段理论优水平组合是地径施0.55 g/株复合肥和喷施0.5 g/L IBA,苗高和叶片数均为施1.1g/株复合肥和喷施0.5 g/L IBA的组合。激素种类是影响藤苗生长的主导因子(RARCRB或RARBRC)。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肥料种类及其施肥量对盈江省藤生长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其2年生幼林进行连续3年的微生物菌肥与复合肥和磷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3年中不同因素的各水平组合间苗木的地径、株高、叶片数和冠幅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施用复合肥和磷肥总体呈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抑制盈江省藤生长的现象。不同肥料配施试验组合的地径、株高和叶片数均大于对照的相应指标。试验期间,单施微生物菌肥0.3~0.6 g/株即可满足盈江省藤生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选择金钗石斛不同株龄、不同部位的枝条进行扦插试验,测定新生苗的增殖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一年生插条扦插后生长情况要优于多年生插条,而采用一年生枝条下半部插条扦插,新生苗株高增长量和新增叶片数均优于上半部插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栽植于佛山市高明区松树林下的9种金花茶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地径、株高、冠幅等生长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9种金花茶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生长量存在较大差异,金花茶、中东金花茶、凹脉金花茶、显脉金花茶成活率和保存率较高,黄抱茎金花茶、多毛金花茶、毛瓣金花茶、扶绥金花茶较差。经生长量聚类分析,9种金花茶分为生长快速组(金花茶)、生长较快组(凹脉金花茶、显脉金花茶、中东金花茶、多毛金花茶、黄抱茎金花茶)和生长缓慢组(扶绥金花茶、四季金花茶、毛瓣金花茶)3类。  相似文献   

16.
生长因子对丰花型金花茶花量的影响及优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应广东地区的丰花型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优株,对广东省已经驯化种植10年的金花茶单株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金花茶种质的个体差异较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冠幅和株高对丰花型金花茶的单株花量有直接影响,地径无直接影响。通过综合经济指标和生长指标,筛选出性状稳定的一级丰花型优株2株,二级优株2株。  相似文献   

17.
盈江省藤苗木生长对肥料种类和施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造林11和15个月的盈江省藤分别开展施肥试验,施肥后1个月测定苗木的生长指标,包括地径、冠幅、叶片数、叶片长及新叶数,研究不同肥料种类(N:P:K为11:8:6的复合肥、N:P:K为20:5:20的复合肥、过磷酸钙)、施肥量(25 g/株、50 g/株、75 g/株)以及是否施用尿素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量、是否施尿素以及两者的组合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不同肥料种类及不同的施用量对苗木各生长指标的影响不同;不同肥料种类对冠幅、叶片长和新叶数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P冠幅=0.017<0.05,P叶片长=0.004<0.01,P新叶数=0.038<0.05),不同肥料施肥量则极显著影响地径、冠幅和叶片长(P=0.000<0.01),尿素不同施用量显著影响叶的生长。总体而言,过磷酸钙有利于盈江省藤叶的生长,N:P:K配比为11:8:6的复合肥可增加苗木叶片数和新叶数,尿素对苗木生长具有负效应,不宜施尿素。  相似文献   

18.
一品红是重要的观叶花卉之一.但如任其生长,就会植株偏高,枝条之间长势不均衡,基部叶片发黄脱落,降低观赏效果。为使株形优美,应适时整形做弯,人为将枝条扭曲盘旋,以使植株高度保持在40~50厘米,枝条分布均匀.一般当植株长有3~4个长15~20厘米的枝条时即可开始作弯.整形做弯总的原则是强壮枝放  相似文献   

19.
在4种不同密度的竹林内开展防城金花茶栽植试验,通过4年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毛竹林采用R处理,即保留宽6 m,长25.8 m毛竹林,自上而下伐除2 m范围内原有毛竹,种植防城金花茶,其6年生(含苗龄)平均地径可达3.4 cm,平均冠幅乘积1.8 m~2,平均花数9.1枚/株,花径3.5 cm,花大,金黄色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竹林平均胸径9.9 cm,产笋量3 012 kg/hm~2,产材量14 723.9 kg/hm~2,均高于其它处理方式。在上层毛竹林郁闭度0.6~0.7的区域种植防城金花茶,具有较高的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从广西引种防城金花茶、显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毛瓣金花茶、四季金花茶等5种金花茶,对其在种植2a后的成活率、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防城金花茶具有96.7%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同时,防城金花茶也具有最大的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达到43.7cm和1.022cm,显著大于其他4种金花茶;金花茶的苗木成活率、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防城金花茶在茂名地区的生长表现最好,适应性最强,具有较大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