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杜洛克猪和长白猪DRB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采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该两种猪DRB基因第2外显子的SNP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和长白猪DRB基因第2外显子分别有15和3个SNP位点,杜洛克猪DRB基因的多态性高于长白猪。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的遗传特性和抗病育种提供了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SLA-DQB基因作为猪抗病育种辅助选择标记的可能性,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八眉猪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及其与仔猪腹泻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眉猪SLA-DQB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并不丰富,仅检测出3个等位基因和5种基因型,其多态信息含量为0.23,遗传杂合度仅为0.24;八眉猪DQB基因外显子2变异程度比较低。该群体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1)。仔猪腹泻与性别不相关(P0.05),与DQB基因外显子2的基因型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AA和AB基因型腹泻评分均极显著高于AC、BB和CC基因型(P0.01)。不同性别DQB外显子2的基因型对仔猪腹泻的影响不同。在公猪中,AB基因型个体的腹泻评分高于AA、AC、BB、CC个体(P0.05);而在母猪中,AA和AB腹泻评分极显著高于AC、BB和CC(P0.01),可见性别影响了DQB外显子2基因型与腹泻之间的关系。说明八眉猪DQB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较低,其基因型对仔猪腹泻有影响,可作为猪抗病育种的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3.
对香猪、上海白猪、大约克夏猪的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1)基因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猪种PIT-1基因的第5和第6外显子中均未发现SNP;而在第4外显子中出现SNP,即在公布序列的第272位上有1/2的大约克夏猪为碱基C,其余1/2的大约克夏猪和全部的香猪、上海白猪均发生了C→T突变,这是一个沉默突变。根据研究结果推测,PIT-1基因第4外显子中的碱基突变及这3个外显子的序列状况可能与香猪的矮小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15头野猪235bp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序列.结合GeneBank中报道的另3头野猪和18头家猪共36个个体的相应序列,重点对野猪SLA—DQB外显子2进行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野猪SLA—DQB外显子2具有较丰富的核苷酸多态性;在家猪品种改良中,野猪具有潜在的遗传价值。  相似文献   

5.
猪MSTN基因的多态性和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结构及功能研究报道,将其作为猪生长发育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与关联分析,旨在为猪分子遗传标记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长白猪、大白猪、杜长大、通城猪、莱芜猪、五指山猪6个不同猪种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克隆测序鉴定MSTN基因启动子区、第1内含子区、第2内含子区、第1外显子区、第2外显子区及3′UTR区SNPs位点;以长白猪和杜长大2个试验猪群为材料,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法对MSTN基因进行SNP分型。建立最小二乘法分析模型,利用SA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在6个猪种76个个体中,共筛选出16个SNPs,其中有4个位于启动子区,5个位于第1内含子,7个位于第2内含子,在外显子1、外显子2和3′UTR区域并未检测到SNP位点。对MSTN基因的4个SNPs位点(P1、P3、P4、P5;其中P1、P3、P4位于启动子区,P5位于内含子1区)的生长性状关联分析显示,P4和P5 2个位点的多态性与猪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P4和P5 2个位点具有作为分子标记辅助猪育种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猪β-防御素1(PBD-1)基因在猪的先天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由该基因编码的肽是一种抗菌肽,对大多数微生物具有直接活性,在猪口腔中形成第一道抗菌屏障。试验旨在分析猪(大白猪×约克夏猪×Ankamali猪)PBD-1基因外显子1、2的多态性。选取100头猪,采集血样,苯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计测定DNA质量及浓度,对PBD-1基因外显子1、2进行PCR扩增及SSCP分型。结果发现,PBD-1基因外显子1、2各存在3种基因型,外显子1的SNP位于5′-UTR区,外显子2的SNP位于成熟肽编码区。PBD-1基因外显子1的GG、G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7、0.30和0.03,所有品种中GG基因型均为优势基因型,但在大白猪×约克夏猪群体中未检测到TT基因型;PBD-1基因外显子2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0、0.27和0.23,在大白猪×约克夏猪群体中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在Ankamali猪群体中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结果表明,PBD-1基因存在一个明显的遗传变异位点,进一步研究将着重于建立免疫猪群的基因分型PCR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探索以毛色基因MC1R、KIT等位基因基因型分析应用于瘦肉型黑猪毛色选育工作的可行性。实验群体包括从瘦肉型黑猪育种群中随机选择的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各108头,北京黑猪24头。另外选择杜洛克×民猪F1代15头作为对照。选择MC1R外显子区,KIT基因外显子3、18、19、21为候选目的片段。测序确认SNP位点后,进行PCR-RFLP并统计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表明:MC1R基因外显子区-51G/A(北京黑猪上携带)、-372G/A(长白猪,大白猪上携带)、-589,729T-G/C-A(杜洛克猪上携带)频率均为1,而KIT基因外显子19-156T/C(北京黑猪上携带)突变频率为0.938。结果提示,MC1R、KIT基因上的SNP位点结合PCR-RFLP方法可以应用于瘦肉型黑猪毛色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SSCP技术对版纳微型猪、西藏小型猪、军牧猪和大白猪4个品种的IGF-1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外显子3上存在1个SNP(G201A),在外显子4上存在2个SNPs(A440G和T455C).各SNP位点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统计结果显示,在G201A位点,A为大型猪的优势等位基因;在A440G和T455C位点,AT为大型猪的优势等位基因,小型猪的上述2个位点均没有共同的总体特征;2个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极为显著(P<0.01),西藏小型猪的多态信息含量最低,而军牧猪的杂合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合基因池和直接测序方法,寻找猪LHR基因第11外显子区域的SNP;利用PCR-RFLP技术对小梅山猪、枫泾猪和大白猪3个群体218头繁殖母猪进行大规模检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616窝小梅山猪繁殖记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猪LHR基因第11外显子1 351bp处发现1个SNP(C→T);利用错配PCR技术产生1个新的酶切位点SphⅠ,经RFLP分析,在小梅山猪群体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MM、MN、NN,其中MN基因型频率最高(0.69),而枫泾猪和大白猪中只检测到MM型个体;关联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小梅山猪母猪,2胎以上中,MN型的总产仔数(TNB)显著高于NN型(P〈0.05);所有胎次中,MN型的TNB和活产仔数(NBA)均显著高于NN型(P〈0.05);初步表明,MN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TNB和NBA的遗传主要受基因的显性效应的影响;LHR基因第11外显子可作为小梅山猪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
不同猪种TGF-β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花脸猪、大白猪、长白猪、皮特兰猪和圣特西猪共计861 头为研究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猪TGF β1基因6 7外显子区的1156 bp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一个多态位点。经克隆测序分析,位于第6内含子区内存在C→T突变,该突变位点为第7外显子上游的第9位碱基(序列:AJ621785中的第1043位点)。对不同猪群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统计结果表明,二花脸猪以等位基因T为主,而大白猪、长白猪、皮特兰猪和圣特西猪则以等位基因C为主,且各猪群均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  相似文献   

11.
解偶联蛋白3是一种线粒体内膜上的转运蛋白,可以使氧化过程与ADP磷酸化过程解偶联。本研究分离了猪UCP3基因的外显子2~3和外显子6。经过序列分析,发现猪UCP3基因共有3处框移突变和18个SNP位点。在猪UCP3片段中分别包含一个SmaⅠ和SduⅠ酶切位点。UCP3片段SmaⅠ位点在大白×梅山F2家系中经PCR-RFLP分析,表现为AA、AB和BB 3种基因型,A基因频率为0.57,B基因频率为0.43。因此,可以将UCP3基因作为猪分子遗传育种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7,(6)
为研究五指山猪SLA-DQA和SLA-DQB基因,获得基因序列并分析基因结构和相关遗传变异,试验采用PCR扩增猪SLA-DQA和SLA-DQB基因组序列,通过DNA测序寻找基因中的SNP位点。结果显示:在猪SLA-DQA基因组中共发现6处突变位点,分别位于该基因的启动子区、第1内含子、第2内含子、第3内含子和第5外显子中;在猪SLA-DQB基因组中共发现4处突变位点,分别位于该基因第1外显子和第5外显子中。本研究成功获得五指山猪SLA-DQA和SLADQB基因序列信息,为下一步五指山猪SLA-DQA和SLA-DQB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运用PCR-SSCP技术对大白猪TLR4基因外显子1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同时利用ELISA方法对外周血重要细胞因子(IL-2、IL-4、IL-6、IFN-Beta、IL-10、IL-12)的水平进行测定,旨在分析大白猪TLR4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及其与重要细胞因子水平间的关系,探讨将其作为抗F18大肠杆菌病遗传标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大白猪TLR4基因外显子1存在G93C同义突变位点,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定义为BB、BC和CC;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白猪TLR4外显子1变异位点对机体重要细胞因子水平没有显著影响(P>0.05),表明基于该位点的分子选育不会对机体免疫应答和一般抗病力产生不利影响。结果提示,有必要将TLR4基因外显子1的变异位点作为抗大肠杆菌病的重要遗传标记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选取山西马身猪、山西白猪、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5个品种共454头,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DECR1基因第5外显子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DECR1基因第5外显子位点存在多态性,表现出CC、CD、DD三种不同基因型.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除山西马身猪外,其余品种都是等位基因D为优势基因;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长白猪、大白猪、山西白猪处于平衡状态,山西马身猪、杜洛克处于非平衡状态;各品种猪的多态信息含量均表现为中度多态,PIC值均在0.3629~0.3748之间.  相似文献   

15.
以迪庆藏猪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序技术对Nramp1基因内含子2和外显子2进行多态性位点遗传分析。结果发现:迪庆藏猪在Nramp1基因内含子2上存在6个SNP位点,在外显子2上存在1个SNP;各SNPs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均小于0.5。通过该研究了解了迪庆藏猪Nramp1基因的变异情况及群体遗传特征,为下一步开展抗病毒基因的遗传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中外猪种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一定差异,原因之一是不同猪种猪白细胞抗原(swine leukocyte antigen,SLA)分子的多样性不同。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外猪种的SLA基因差异,为阐明地方猪的抗病机理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首先对健康的8头民猪以及4头大白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并对所获得的SNP进一步质控用于后续分析。使用VCFtools、GEVALT软件分析SLAⅠ类基因的SNP以及单倍型,并将SNP利用ENSEMBL中的VEP工具进行注释,在全局层面阐述两个猪种的SLAⅠ类基因多样性。通过Mega软件比对两猪种的经典SLAⅠ类基因外显子2和3的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利用Expasy服务器上的ProtParam工具和Protscale程序分析蛋白质特性,并利用DnaSP软件计算核苷酸多样性,分析两个猪种经典SLAⅠ类基因抗原递呈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民猪的SLAⅠ类基因具有更多的SNPs和长度较短的单倍型块,并且错义突变的碱基数量较多。在经典SLAⅠ类基因的外显子2和3可分别鉴定出2个等位基因,民猪在等位基因上的核苷酸多样性要明显高于大白猪,并且民猪具有更多的碱基突变以及位于抗原结合位点上的氨基酸突变。两个猪种的经典SLAⅠ类基因氨基酸表现为亲水性,民猪的亲水性要强于大白猪。综上所述,SLAⅠ类基因在民猪上有更强的多态性。民猪经典SLAⅠ类基因的碱基突变数量和抗原结合位点上氨基酸突变的数量都要多于大白猪。本研究所检测到的民猪在经典SLAⅠ类基因ARSs上的变异可为猪抗病育种标记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17,(4)
为了研究五指山猪FUT2基因,获得基因序列并分析基因结构和相关遗传变异,试验采用PCR扩增猪FUT2基因组序列,通过DNA测序寻找基因中的SNP位点。结果显示:在猪FUT2基因组中共发现11处突变位点,分别位于该基因的启动子区、第1内含子和第2外显子中。此外,猪FUT2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1个Cp G岛。该研究成功获得五指山猪FUT2基因序列信息,为下一步五指山猪FUT2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影响猪肉品质的众多因素中,遗传因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作为影响猪肉质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曾在多个猪种上进行研究。本实验以3个安徽地方品种和1个杂交品种为材料(圩猪、皖南花猪、皖南黑猪、皖南黑猪与巴克夏的二元杂),将各品种的DNA分别混池,通过PCR扩增H-FABP基因的5′端调控区和全部4个外显子,进行测序检测SNPs,分别在5′端调控区和第2外显子各检测到1个SNP。这两个SNP位点与粗蛋白质、总脂肪、游离脂肪和16种氨基酸含量表型值关联分析表明,5′端调控区的SNP多态性与全部19个性状的关联结果未达显著水平(P0.05),第2外显子处SNP多态仅与谷氨酸含量显著关联(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A2(forkhead box A2,FOXA2)基因第3外显子多态位点在地方猪种中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松辽黑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采集90头健康经产松辽黑猪母猪耳组织,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FOXA2基因第3外显子SNP位点,利用SPSS 26.0软件分析FOXA2基因第3外显子SNP位点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遗传纯合度、遗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及其与松辽黑猪母猪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乳头数以及仔猪初生重、3周龄重、断奶重、断奶仔猪数)的相关性。【结果】松辽黑猪FOXA2基因第3外显子共检测出3个SNPs位点,1 337 bp处SNP位点(C1337A)上发现CC、CA和AA 3种基因型;1 343 bp处SNP位点(C1343G)上发现CC、CG和GG 3种基因型;1 626 bp处SNP位点(C1626T)上发现CC、CT和TT 3种基因型。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松辽黑猪FOXA2基因第3外显子的C1337A、C1626T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C1343G位点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  相似文献   

20.
旨在检测猪PRLR基因第10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对产仔性能的影响。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大白猪、马身猪、山西黑猪和山西白猪4个品种(系)221个个体PRLR基因第10外显子的多态性,并采用单变量动物模型分析多态位点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RLR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NaeⅠ多态位点。在4个猪种中均检测到A、B 2个等位基因和AA、AB 2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在0.86~0.93之间。该位点对母猪产仔性能有显著影响,AA型母猪的头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比AB型高1.797和1.293头,达显著水平(P〈0.05)。因此,将该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种猪选择中,可能会有利于猪繁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