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浓硫酸对木豆种子进行不同浸泡时间的催芽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析不同时间处理、温度、种质采集高度及种子千粒重对木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豆种子用浓硫酸浸种处理的最佳时间为1 min,发芽率达92.33%。木豆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大部分木豆种子的千粒重较重,发芽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温浸种及不同浓硫酸酸蚀时间对洋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水温对洋槐种子发芽影响显著,最佳浸种温度为:80℃的浸种温度,其发芽率达到52%,发芽势达到51%;不同浓硫酸酸蚀时间对洋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极显著影响,其中以40min酸蚀时长的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56%,发芽势达到40%。  相似文献   

3.
不同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瑛  吴开永  刘国道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227-6228
[目的]筛选出打破种子硬实的最佳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间。[方法]分别用擦破种皮、热水、无水酒精、40%氢氧化钠溶液、30%双氧水溶液和98%浓硫酸浸种对热研1号银合欢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各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银合欢种子的发芽势为20.0%,发芽率为27.3%,硬实率为89.3%。砂布磨破种皮的银合欢种子的发芽势为82.0%,发芽率为83.3%。与对照相比,其发芽势上升了62.0个百分点,发芽率上升了56.0个百分点。无水酒精、氢氧化钠和双氧水浸种处理对银合欢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影响。浓硫酸浸种时间从1min到9min,处理后种子的平均发芽率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浸种9min的平均发芽率最高,达78.0%,比对照提高了50.7个百分点。[结论]该研究为银合欢的规模化栽培利用和田间大量快速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几种处理对厚朴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氧化钠浸泡、温水浸泡、研磨3种方式处理厚朴种子,研究不同处理对厚朴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 mol/L NaOH浸种2、3h处理对厚朴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影响极显著,1 mol/L NaOH浸种1h对厚朴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无显著影响,而1 mol/L NaOH浸种4h对厚朴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有极显著影响(P0.01)。50℃温水及研磨处理使厚朴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有所提高。1 mol/L NaOH浸种4h是最佳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萌发前高温处理对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高温对荒漠植物肉苁蓉寄主梭梭种子萌发的作用。【方法】以新疆荒漠植物肉苁蓉寄主梭梭种子为材料,萌发前以5个高温(46、49、52、55和58℃)和6个时间(6、9、12、15、18和21 min)处理。【结果】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对梭梭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显著影响,且两者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性影响,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先增加后降低,高温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结论】(1)温度为52℃,时间为9 min时,梭梭种子发芽率最高,达(55.00±0.30)%,温度为58℃,时间为9 min时发芽率为0.00%;(2)4℃储存6个月后的梭梭种子没有明显的热冲击效应;(3)梭梭种群的退化与梭梭种子的萌发率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GA3浸种及不同贮藏方式对肉桂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解决肉桂种子发芽及贮藏难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肉桂种子分别用0、100.0、200.0、300.0和400.0 mg/L GA3溶液浸种后催芽和播种,分析GA3对肉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肉桂种子采用室温干藏、室温湿沙藏、4℃干藏和4℃湿沙藏4个处理后15、30和60 d,测定各贮藏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探讨肉桂种子贮藏特性。【结果】肉桂种子经GA3200.0 mg/L浸泡处理,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发芽率为90.0%,比对照高19.8%;发芽势为76.7%,比对照高31.9%;发芽指数52.1,比对照高28.4%。种子经GA3处理,幼苗茎长、根长及全株长均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GA3200.0 mg/L处理效果最佳。室温下沙藏和干藏60 d后,肉桂种子发生霉变失去生活力,4℃干藏60 d后,肉桂种子发芽率仍达60.0%以上,贮藏效果最佳。【结论】对肉桂种子进行适当浓度的GA3处理并进行沙藏催芽,可解决肉桂直播发芽率低和传统沙藏催芽方法出苗不整齐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以厚藤Ipomoea pes-caprae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种子的大小、千粒质量、硬实率、生活力以及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机械处理下的效果最好,其种子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提高到95.3%;其次为980 g.kg-1硫酸处理90 min较好,平均发芽势达到91.2%,发芽率达93.5%;氢氧化钠处理也可明显提高厚藤种子萌发能力,400 g.kg-1氢氧化钠处理36 h的平均发芽率可达79.4%;不同温度处理以25~30℃的萌发能力最强,其发芽势为24.6%,发芽率为43.4%。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机械处理或酸碱处理的方法以提高厚藤种子的萌发能力。图2表4参18  相似文献   

8.
汪智军  张东亚  卓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84-14085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Bunge)发芽及出苗的影响。[方法]探讨混沙层积处理、干藏处理和低温处理3种不同贮藏方式及不同浸种温度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播种时间对文冠果出苗率的影响。[结果]3种贮藏方式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势有影响,但对发芽率基本没有影响。浸种温度在20~50℃时文冠果种子均可萌动发芽,且随着浸种温度的升高,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发芽势却有随之加快和提高的趋势。春季种子催芽浸种时50℃为最佳浸种温度,发芽率可以达到100%,发芽势也处于最佳状态。春季和秋季播种对文冠果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文冠果种子的冬季贮藏方式、发芽浸种温度及播种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7种绿肥作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抗旱萌发的绿肥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为对照,对红三叶、田菁、黑麦草、紫云英、毛叶苕子、油菜和白三叶7种绿肥作物分别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和15%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抗旱萌发试验,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并计算其相对值,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干旱处理降低了7种绿肥作物种子的活力,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发芽天数增加。种子萌发指标的相对值显示7种绿肥作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黑麦草、油菜种子的抗旱萌发能力强于小麦,而毛叶苕子、红三叶、白三叶、紫云英、田菁种子的抗旱萌发能力弱于小麦。  相似文献   

10.
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夏枯草种子最适发芽条件。[方法]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中,温度设5个处理(171、9、212、3、25℃),浸种时间设7个处理(04、、81、22、43、6和48 h),光照设2个处理(光照、黑暗)探讨温度、浸种时间、光照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温度对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在17~2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势在21℃下达最高值,为39%。浸种时间对夏枯草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在0~12 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升高;在24~48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下降,光照有利于夏枯草种子发芽。[结论]夏枯草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1℃,夏枯草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卵叶山蚂蝗、距瓣豆、三尖叶猪屎豆、白花灰叶豆4种绿肥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和处理方式,缩短绿肥的出苗时间。【方法】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处理方式下卵叶山蚂蝗、距瓣豆、三尖叶猪屎豆、白花灰叶豆种子的发芽特征,分析温度、处理方式对4种绿肥发芽过程的影响,探索不同绿肥发芽的最佳温度和处理方式。【结果】4种绿肥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一致,均随处理水温的升高而提高。卵叶山蚂蝗的发芽势、发芽率随处理温度的提高一直上升,90℃处理最高;距瓣豆、白花灰叶豆则随处理温度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75℃处理最高,三尖叶猪屎豆随处理温度的提高则呈下降趋势,60℃处理最高。不同处理方式对绿肥发芽的影响不一致,卵叶山蚂蝗和距瓣豆的发芽速度为自然冷却马上倒掉冷水骤冷,三尖叶猪屎豆为冷水骤冷马上倒掉自然冷却,白花灰叶豆为自然冷却冷水骤冷马上倒掉。4种绿肥种子的发芽指数、萌发持续时间相差很大。三尖叶猪屎豆和距瓣豆仅4 d、7 d就完成萌发,白花灰叶豆、卵叶山蚂蝗则需要17、25 d。【结论】卵叶山蚂蝗的最佳发芽温度为90℃,白花灰叶豆为85℃,距瓣豆为75℃,三尖叶猪屎豆为60℃。卵叶山蚂蝗和距瓣豆的最佳处理方式是加热水直至自然冷却,三尖叶猪屎豆为加热水搅拌后直接倒掉,白花灰叶豆为加热水搅拌倒掉再加冷水骤冷。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以合欢种子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水温浸种和不同浓硫酸酸蚀时间对合欢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水温50~60℃,浸泡2昼夜的合欢种子萌发情况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7%和90%。而浓硫酸处理的合欢种子酸蚀30min,浸泡3昼夜发芽速度快,发芽率和发芽势也最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100%和97%。  相似文献   

13.
罗桂花  金兰  丁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39-8340,8381
[目的]优化青海独一味[Lam iophlamis rotata(Benth)Kudo]种子的萌发条件。[方法]选择种子处理方式、温度、光照条件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独一味种子的萌发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温度、种子处理方式对独一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极显著影响,影响独一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影响顺序为:种子处理方式〉温度〉光照;影响种子发芽势的顺序为:温度〉种子预处理〉光照。独一味种子萌发条件的最佳水平组合是A1B1C2,即种子用50 mg/L GA浸润24 h,在25℃下黑暗培养,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好。[结论]适当的温度和预处理可大大提高独一味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温度与光照对党参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党参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和光照条件,研究了光照和黑暗条件以及不同温度(5,10,15,20,25,30,35℃)对党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党参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变化规律,25℃为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党参种子的发芽率受光照条件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无明显差异,说明党参种子为光不敏感型。  相似文献   

15.
猪屎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纸摩擦种皮,75℃热水、98%浓硫酸和1 g/L KNO3溶液浸种4种处理方法及不同处理时间对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 Ait.)种子进行发芽前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24h黑暗无光照和12h黑暗、12 h光照的恒温培养箱中25℃培养,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结果表明,猪屎豆种子的千粒重为11.11 g、硬实率为85%;种子发芽对光照要求不严,属于光不敏感型种子;采用75℃的热水浸种5 min或砂纸摩擦种皮3~5 min,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100%,促进猪屎豆种子萌发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浓硫酸处理对邵阳市郊野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破除邵阳市郊野大豆种子硬实的方法,研究浓硫酸不同处理时间对其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适温度下,浓硫酸处理45 min的小粒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分别达99.50%、97.50%;浓硫酸处理12 min的大粒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分别达99.50%、98.50%。由此表明,用浓硫酸处理可以去除邵阳市郊野大豆种子硬实现象,有效地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超声处理时间、温度、功率对掌叶大黄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其萌发的最佳条件。通过室内常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统计掌叶大黄种子在不同超声时间、温度、功率处理条件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平均根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掌叶大黄种子经超声波处理,缩短了萌发时间,提高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30 min、40℃、160 W的超声处理条件下是其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栀子种子萌发受抑制的原因及抑制物存在的部位,寻求提高发芽率的最佳方法,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西樟树和安徽亳州两个栀子主产地的栀子果实为材料,探讨浓硫酸浸泡2~24 h对栀子种子吸水率的影响;研究栀子种子、果肉和果皮甲醇提取液(0.005~0.050 g/mL)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浓硫酸、赤霉素(0~1.5 g/mL)和生长素(0.1~5.0 g/mL)、不同温度(15.0~30.0℃)和发芽床(蛭石、纱布、滤纸、湿沙)等处理的栀子种子发芽率。【结果】浓硫酸处理后不同产地栀子种子的吸水率普遍提高,达到饱和时其种子平均吸水率高于未酸蚀种子34.31%。果肉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更高。随着栀子果皮或种子的甲醇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经0.005~0.015 g/mL果肉甲醇浸提液处理的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缓慢下降,但当大于0.015 g/mL时,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急剧降低;随着果实甲醇提取液浓度的提高,白菜发芽种子根明显变短,芽缩短,长势变弱,以果肉的甲醇提取液抑制物作用最强,其次为果皮、种子;此外,提取液对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芽的抑制作用。浓硫酸处理的栀子种子发芽率为零,且种子极易霉变。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栀子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种子出现发黑现象。在0.3~1.2 g/mL赤霉素范围内时,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栀子发芽率逐渐升高,其中以1.2 g/mL赤霉素的发芽率最高。在20~30℃范围内,栀子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而在20℃以下,发芽率极低。在30℃最适温度条件下,以滤纸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其次为湿沙、纱布、蛭石。【结论】栀子果肉和果皮中均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是抑制种子萌发的首要因素。栀子果皮、种子和果肉中抑制白菜种子萌发的化学物质种类或数量可能不同。浓硫酸、生长素对栀子种子发芽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则具有促进作用。栀子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为:用1.2 mg/mL赤霉素避光浸泡48 h后,在滤纸培养床上30℃恒温避光培养。  相似文献   

19.
乙醚、过氧化氢浸种处理对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和腐蚀性,而乙醚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利用不同体积分数过氧化氢和乙醚对露珠杜鹃种子浸种处理,能提高种子的萌发活力,从而提高发芽率并缩短萌发时间.实验表明:利用3%的过氧化氢浸种处理30 min后,能使露珠杜鹃种子发芽率极显著提高,发芽率由对照组52%左右提高到77.33%,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比例为48.7%,此时发芽势为36.67%,发芽指数为2.569,相比对照组提高比例分别为35.6%和33.8%.乙醚浸种处理10 min所得露珠杜鹃种子发芽势最高,达44.67%,此时发芽率为68%,发芽指数为2.478,处于较高水平,从而得出本实验中3%过氧化氢浸种处理30 min是提高露珠杜鹃种子萌发效率的最佳处理方式,乙醚浸种处理10 min亦是提高露珠杜鹃萌发效率的有效方试,两者都能极显著提高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温水及浓硫酸浸泡处理,以及采用不同的发芽床,观察田菁[Sesbania cannabina(Retzius)Poiret]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水浸泡各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其中30℃、12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56%和75%;浓硫酸浸泡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处理15 min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73%和84%;不同发芽床间的差异不显著,其中纸床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64%和75%;本试验中,以浓硫酸处理种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