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气相色谱法测定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组织中的拟除虫菊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一起因拟除虫菊酯农药中毒引发的突发性大规模死鱼事件中的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方法]运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组织中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残留量。[结果]污染池塘表层和底层水体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甲氰菊酯,其含量分别为12.47和19.08μg/L,水体底层含量明显高于水体表层;中毒死亡草鱼除了肌肉组织外,鳃和内脏组织中均检出了甲氰菊酯,其含量分别为3.27和74.29μg/kg,内脏组织中甲氰菊酯的含量为鳃组织的22.7倍。[结论]试验结果为水产养殖生产中类似事故的原因调查、样品采集和检测以及应急处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研究重庆市肉兔中农药、兽药残留情况,按照国家标准对采自重庆市9个区、县的30批肉兔肌肉组织进行了农药、兽药多残留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被检肉兔肌肉组织中农药六六六、DDT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7.160μg/kg,25.285μg/kg,兽药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地克珠利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2.420μg/kg,5.120μg/kg,0.592μg/kg,10.900μg/kg,16种磺胺类药物的残留范围为0.002~8.140μg/kg,氯霉素和呋喃唑酮均未检出.被检兔肉中2种农药和22种兽药残留量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抽检的重庆市兔肉中农药、兽药残留指标符合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以及欧盟标准.  相似文献   

3.
HPLC/MS法对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AOZ在罗非鱼体内残留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质谱(MS)连用技术研究呋喃唑酮[3 (5 硝基糠醛缩氨基) 2 唑烷酮]及其主要代谢产物3 氨基 2 唑酮(AOZ)在罗非鱼体内的残留规律。该方法对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AOZ的检出限分别为10μg/kg、1μg/kg。给罗非鱼投喂剂量为30mg/(kg·d)的呋喃唑酮药饵7d.结果表明,罗非鱼肌肉中呋喃唑酮和AOZ的含量分别在停药6h后和停药"零时"达到最高,分别为413.00±91.68μg/kg、31.15±9.68μg/kg,24h后呋喃唑酮含量就低于检出限,而肌肉中AOZ的含量在528h后才低于1μg/kg。鱼肌肉中呋喃唑酮和AOZ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9.34h、38.2h,平均消除速率分别为22.7μg/(kg·h)、0.058μg/(kg·h)。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鱼肌肉中呋喃唑酮代谢很快,而AOZ却很难消除。考虑到呋喃唑酮的代谢物AOZ在罗非鱼体内不容易消除,在本实验条件下,建议给罗非鱼投喂呋喃唑酮药饵的停药期至少在22d。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水产养殖池塘底泥中抗生素残留对氮赋存形态及氮转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选取养殖环境中常见的恩诺沙星(ENR)为目标污染物,设置0、1.0、2.0、5.0 mg/kg 4 个梯度开展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底泥中NH+4-N和NO-3-N含量随试验开展呈下降趋势,添加ENR后,底泥中NO-2-N含量增加 7.55%~15.30%;底泥氮转化相关基因中,anammox相对丰度最高,占比60.0%~78.4%。厌氧氨氧化是底泥中氮转化的主要途径,底泥中NH+4-N含量与anammox丰度呈极度负相关;底泥中低含量ENR(1.0 mg/kg)会促进nxrA基因的生长或繁殖,但含量超过2.0 mg/kg时对反硝化基因nirK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HPLC/MS法对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AOZ在罗非鱼体内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质谱(MS)连用技术研究呋喃唑酮[3 (5 硝基糠醛缩氨基) 2 唑烷酮]及其主要代谢产物3 氨基 2 唑酮(AOZ)在罗非鱼体内的残留规律。该方法对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AOZ的检出限分别为10μg/kg、1μg/kg。给罗非鱼投喂剂量为30mg/(kg·d)的呋喃唑酮药饵7d.结果表明,罗非鱼肌肉中呋喃唑酮和AOZ的含量分别在停药6h后和停药"零时"达到最高,分别为413.00±91.68μg/kg、31.15±9.68μg/kg,24h后呋喃唑酮含量就低于检出限,而肌肉中AOZ的含量在528h后才低于1μg/kg。鱼肌肉中呋喃唑酮和AOZ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9.34h、38.2h,平均消除速率分别为22.7μg/(kg·h)、0.058μg/(kg·h)。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鱼肌肉中呋喃唑酮代谢很快,而AOZ却很难消除。考虑到呋喃唑酮的代谢物AOZ在罗非鱼体内不容易消除,在本实验条件下,建议给罗非鱼投喂呋喃唑酮药饵的停药期至少在22d。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固相萃取,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分析水体及水产品中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方法]水质检测方法取样量少,生物检测方法利用乙腈和水作为提取液,并添加DMSO,增进目标物在乙腈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回收率;调查浙江省某地区20个中华鳖养殖场养殖水体和中华鳖的6种喹诺酮药物残留水平.[结果]水质检出2种喹诺酮残留,检出浓度最大值分别为421.06 ng/L(恩诺沙星)、54.20 ng/L(环丙沙星);中华鳖样品中检出4种喹诺酮残留,最大检出浓度分别为3.98μg/kg(氧氟沙星)、3.22μg/kg(培氟沙星)、127.44μg/kg(恩诺沙星)、65.00μg/kg(环丙沙星),食品安全指数均值为0.0007,食品安全状态较好.[结论]该方法灵敏度较高、分析时间较短、回收率较高,可以定量检测养殖水体和养殖生物体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能同时提取净化鸡肌肉组织中多残留的前处理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检测的方法。样品经McIlvaine缓冲液、McIlvaine缓冲液-甲醇混合液提取后,过Oasis HLB固相萃取柱,5%甲醇(φ)淋洗,甲醇洗脱,40℃氮气吹干,磷酸-三乙胺缓冲液/乙腈复溶。样品四环素类药物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65 nm,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为480 nm。结果显示:鸡肌肉组织中4种四环素类药物OTC、TC的检测限是5μg/kg,CTC、DOXY的检测限是16μg/kg,回收率范围60.6%~89.1%,变异系数范围1.9%~14.3%;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限均为2μg/kg,回收率范围77.5%~86.3%,变异系数范围2.8%~7.4%。说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适应性强,适用于鸡肌肉组织中上述4种四环素类药物和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一次性检出。  相似文献   

8.
利用LC-MS/MS法对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西林代谢物SEM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测定添加水平0.50μg/kg的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结果可表示为:X(SEM)=(0.51±0.06)μg/kg,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9.
[目的]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对维持池塘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探讨罗非鱼高密度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的碳氮代谢特征与季节变化规律.[方法]在养殖季采集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样品,检测底泥中的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和总氮含量,并通过Biolog-ECO平板技术分析底泥微生物对含氮碳源、含磷碳源和只含碳的碳源代谢的平均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皮用貉子胴体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情况,建立貉组织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量准确、快速测定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采用貉子肌肉样品,在酸性条件下,经60℃高温衍生1h,调节pH值7~8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水浴浓缩后,经正己烷除脂净化,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在0.25~50 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貉肌肉组织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检出限(LOD)均为0.1 μg/kg,定量限(LOQ)均为0.25 μg/kg.在0.25~2 μg/kg范围内的四个添加水平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回收率为89.7%~108%,相对标准偏差为1.32%~10.5%(n=6).说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貉组织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对花鳗鲡工厂化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和各水处理设备进出的水质进行了连续检测,结果显示,在57d的养殖过程中,5#、6#、7#、8#养殖池水温为15~23.5℃,平均水温20.8℃曰pH6~7.6,平均值为6.8;溶解氧在6.101~9.026 mg/L之间波动,平均值为7.890 mg/L;4个养殖池水体氨氮含量为0.082~1.278 mg/L,均值为0.455 mg/L;亚硝酸盐含量为0.021~1.367 mg/L,均值为0.368 mg/L;化学需氧量(COD)含量为12.492~21.777 mg/L,均值为17.884 mg/L;水处理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在-1.57%~73.36%之间波动,均值为26.16%;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12.25%~37.89%,均值为2.22%;对COD的去除率为-3.82%~12.39%,均值为5.82%。水质指标中除COD和pH值外,均符合花鳗鲡的安全生产标准(NY/T5069-2002),花鳗鲡的存活率均在95%以上。结果发现,提高水温到25~30℃,调节pH值到7.5~9.5,同时调节挂膜菌种,改进挂膜方法,选择合适的饲料和投饵方式,建立与循环水系统相匹配的养殖技术,可提高系统的水质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业——零污水排放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目前的水产养殖业正逐渐向集约化,农牧化并以提高产量,质量和生态效益的方向发展,渔业生态环境受到高度重视,作者综述了与水产养殖有关的一些环境问题,以及可用于集约式工厂化养殖的水产养殖环境工程与技术,并介绍了以发展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业为目标,运用水生生态学原理从工程,工艺角度出发开发零污水排放的水产养殖模式系统,最后提出了集约化水产养殖中有待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酸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饲料添加剂,被视为能够替代抗生素的有效产品。目前酸化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已日趋成熟,近年来其在水产养殖领域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综述了酸化剂的分类、作用机理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酸化剂替代抗生素、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臭氧消毒是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提高臭氧的混合效率、依据臭氧溶解理论、 研发了一种多层式臭氧混合装置、并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填料尧气液比尧填料高度对臭氧溶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明、采用鲍尔环作为填料、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气液比尧增加填料高度、有利于提高臭氧的溶解效率。当填料高度为0.7 m尧水流量为6 m3/h尧臭氧化气体流量为0.1 m3/h 时、即气液比为1/60尧水处理量为190 m3/h窑m2、臭氧的溶解效率可以 达到78%左右。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尧体积小尧易于安装与维护尧混合效率高和不易堵塞等特点、为优化循环水养殖 水处理工艺与系统尧提高臭氧混合效率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确实可行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工厂化封闭循环水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水处理技术。作者针对养殖废水的特点,综述了用固/液分离、泡沫分离、膜过滤、生物过滤、臭氧处理、紫外辐射消毒等技术处理养殖废水的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芽孢杆菌具备许多其他益生菌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是公认有发展前景的优良菌种.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能够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减少病害发生、改善养殖环境.综述了目前在水产中常用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以期为生产中更好地应用芽孢杆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子拓  刘丽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35-140
分子标记技术的使用在分子层面上对水产动物进行深度剖析,推动了水产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对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构造和它们在水产行业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方式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在起源演化、亲缘和亲权关系、遗传距离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并比较了不同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的区别,讨论了该分子标记技术在未来水产行业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台湾水产养殖业发展有其优越的背景,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当地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强大驱动力。岛内的居民有根深蒂固嗜食水产品的习性,加上可耕地少,蛋白质来源主要依赖水产品,形成了台湾渔业早期发展的必然性。“二战”结束时,台湾每年渔产量不足8万吨,水产品尚需进口。随着台湾人口的急剧增加,水产品的需求量也随着不断增加,但近海及沿岸渔业资源逐渐枯竭及远洋渔业又受到国际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