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在一些未阉公猪中,高水平的粪臭素和较低程度的吲哚浓度会导致猪肉风味的消失,称之为公猪膳味。本研究采集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未阉公猪包括117头约克夏猪、134头长白猪、184头汉普夏猪和75头杜洛克猪的血浆样本,来分析粪臭素水平.并用其中少数样本来分析吲哚的浓度。在每一个品种中,  相似文献   

2.
暴·发·性·猪·丹·毒·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某食堂饲养了体重100kg左右的肥猪15头,未注射任何疫苗。2004年12月6日早上饲养员给猪添料时,发现有2头猪死亡在圈内,有5头猪精神沉郁。不久,又有2头猪倒地。管理员请了当地兽医站医生进行抢救,这2头猪抢救无效死亡。接着其余肥猪相继发病、绝食。当晚和第2天又陆续死亡7头,剩下的4头病猪病情还在恶化。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猪临床症状、尸体病理变化,采样进行微生物学检查,诊断为猪丹猪。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批试验猪检测的猪痢疾(SD)原型疫苗可产生抗猪痢疾密螺旋体(Th)的高效价循环抗体。试验1在口服攻毒前免疫2次。攻毒后2周内,5/6的未免疫猪发生痢疾,而免疫猪只1/6发病。但攻毒后1个月。存活的那头未免疫猪和2头免疫猪却死于痢疾。试验2,将8头免疫3次的猪同感染猪混养后只有2头(25%)发生严重痢疾,而未免疫猪却有7/8发病。表明SD原型苗能提供保护,并已实用于澳大利亚的猪痢疾防制? ?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未阉公猪中,高水平的粪臭素和较低程度的吲哚浓度会导致猪肉风味的消失,称之为公猪膻味。本研究采集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未阉公猪包括117头约克夏猪、134头长白猪、184头汉普夏猪和75头杜洛克猪的血浆样本,来分析粪臭素水平,并用其中少数样本来分析吲哚的浓度。在每一个品种中,血浆中粪臭素水平与年龄有明显的相  相似文献   

5.
一起发生在衡东县霞流镇荆花港村李庆华养猪场,饲用了超标含砷饲料,引起大群猪发病,其中死亡400多头,直接损失42万元。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李庆华猪场存栏猪有483头,其中断奶至25kg小猪112头,30~50kg中猪100头,50~70kg大猪250头,种母猪20头,种公猪1头,另外还有56头未断奶的乳猪未计算存栏量。供应给李庆华猪场的饲料为某品牌的两种饲料,一是全价配合饲料,由用户直接喂猪,二是800精料,由用户按10%的比例添加到玉米粉中喂猪。饲料从二月初分批供应,猪是从六月二十日开始发病,到七月十五日的二十多天,全场猪先后…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在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某猪场,因为要对该猪场免疫猪群进行免疫抗体监测,进行随机抽血。被采血猪群为5月龄的育肥猪,共采了6头猪,前5头未发生不良情况,第6头在保定过程中出现应激现象,病程历时15min,最终救治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7.
猪旋毛虫病疫苗的研制及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肠旋毛虫和新生幼虫研制的混合性旋毛虫病油佐剂疫苗,对118头不同体重猪进行了免疫试验。其中肌肉注射免疫猪108头,间隔20~25d,免疫2次;腹腔注射免疫猪10头,间隔9d,免疫3次。免疫后经过一定时间,给每头免疫猪人工攻击活旋毛虫500条,攻虫后经过1.5~8个月分批次剖检免疫猪,采取咬肌、肋间肌、膈肌、腰肌、后腿肌5个部位的肉样镜检。结果,有7头试验猪共检出已经死亡的旋毛虫9条,其余111头免疫猪均未检出旋毛虫,免疫保护率达94%;疫苗免疫期半年左右;剖检证实,疫苗吸收良好,在注射部位仅见米粒大黄白色疫苗残留物;免疫猪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PCR—RFLP技术对嘉兴地区主要外来猪种长白猪23头,杜洛克猪21头,大约克猪19头进行RN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三个品种基因型均为rn/rn,未出现RN/rn和RN/RN型基因。检测结果为嘉兴地区主要外来猪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养猪大户杨某,于2004年5月18日,从外地苗猪市场一次购进平均体重8kg仔猪317头(绝大多数为30—40日龄刚断奶猪),到家第3天,发现死猪1头,病猪10多头,经用恩诺沙星等药物注射治疗后,有数头好转,多数死亡,同时,全群陆续有猪发病,近半数猪拉黄色稀便,至第15天,死亡84头。全群发病后县兽医站诊断为猪副伤寒并发猪瘟。虽经采取全群紧急预防接种猪瘟苗,部分猪注射猪瘟高免血清,全群服用抗菌素等措施,仍然死亡298头,死亡率高达94%,未死亡猪形成僵猪,经济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2月16日,鄂州市某猪场发生疫情。全场存栏1000头杜长大优质三元杂交猪,有130头猪发病,其中死亡20头。在接到疫情报告后。省市兽医专家立即赶到现场诊治,用药第2天死亡停止,猪群恢复正常。2月19日停止用药后(场兽医所为),猪群开始发病,陆续有死亡情况出现,从2月19~26日累计发病160头。其中死亡40头,2月26日开始针对性治疗,连续用药7d,除2头猪死亡外,全群恢复正常,观察2个月,未发现新的疫情。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定州市某猪场。共有存栏母猪100头、20~30公斤育肥猪300头。按常规免疫,2007年12月份母猪突然出现流产、死胎现象。有几头猪咳嗽、流鼻涕,按感冒治疗3天,症状有所减轻,但未消除。畜主就停止了用药,而后疾病在猪群中逐渐扩散开,到最后育肥猪、后备母猪都有类似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12.
选用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对41窝阳性后备母猪进行免疫注射,与41窝未免疫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窝均产仔数增加0.44头,窝均死仔减少0.66头,窝均活仔数增加1.1头,产活仔率提高7%。表明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对预防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驱虫精治疗猪胆道蛔虫病一例笔者应用驱虫精对一例胆道蛔虫病猪进行治疗,取得效果。症状:克东镇内王某饲养的2头猪,于1994年5月初入栏,未用药驱虫,饲喂全价配合料,3个月后发现其中1头猪开始发病。病猪营养中等,拉稀,体温略升高,食欲废绝,腹痛,伴有呕吐...  相似文献   

14.
1发生情况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某养殖户于2003年春,在苗猪市场上购进8头小猪,未经隔离观察即与家中饲养的148头猪直接合群饲养。购入猪在市场上没有预防接种猪瘟疫苗,购入后第3天有3头小猪发病,次日死亡2头。由于未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疫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致使扩散蔓延。在1周内共发病86头,死亡51头。  相似文献   

15.
抗独特型抗体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的免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RRSV感染SPF猪,血清检测结果显示,机体不仅产生抗PRRSV抗原的各种抗体(Ab1),而且产生针对这些抗体的抗独特型抗体(Ab2)。根据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应用IEF技术分离纯化出PRRSV感染猪血清中的不同IgG。分别以纯化的抗PRRSV—GP5蛋白、抗PRRSV-M蛋白的Ab2免疫SPF猪各5头,7d后经鼻腔感染PRRSV,定期采集血样进行病毒分离或鉴定试验。抗PRRSV-GP5蛋白的Ab2免疫的猪,其血样自感染后3~7d均检出PRRSV;3头猪在感染后14~63d未检出PRRSV;2头猪在感染后14~35d检出PRRSV,从42~56d转为阴性,其中1头猪在63d时检出PRRSV。抗PRRSV—M蛋白的Ab2免疫的猪,其血样自感染后3~7d均检出PRRSV;2头猪在感染后14~63d未检出PRRSV;3头猪在感染后14~35d检出PRRSV,从42~56d转为阴性,其中1头猪在63d时检出PRRSV。抗PRRSV—GP5和抗PRRSV—M蛋白的Ab2免疫作用显著,可作为PRRSV-GP5和PRRSV—M蛋白的替代抗原产生具有中和效应的抗体,保护机体免受PRRS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镜检法检测屠宰生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共检测血样397份,检出阳性血371份,感染率为93.45%,说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极高。同时,抽查3头母猪及其新生仔猪各5头,采用耳尖采血调查垂传播,结果2头猪所产5头仔猪所产5头仔猪均检出附红细胞体,1头未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母猪所产5头仔猪也未发现附红细胞体,这对生趣传播提供了有国和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2001年6月,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某猪场的猪发病死亡,经临床观察、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猪弓形体病,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从2001年6月初开始发病至6月底止,持续20多天。存栏744头,发病112头,因病初误诊为猪瘟,未及时治疗,死亡7头。2临床症状患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减食或不食;便秘;稍后呼吸困难,腹下、耳壳及四肢末端出现紫红色的瘀血斑。发病后期病猪衰竭,卧地不起,未及时治疗,在5天~6天内死亡。怀孕后期的母猪症状较重,其所产的仔猪均未成活。3…  相似文献   

18.
福鼎市华龙公司岩前猪场建场起实行严格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疫制度,猪瘟免疫采用20d、60d各注射4头份,母猪和公猪还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但从2004年5月起菜猪未注射伪狂犬病疫苗。至2004年8月下旬存栏经产母猪205头,后备母猪170头、公猪8头、75kg以上大猪352头,40~75kg中猪301头、12.5~40kg仔猪240头、哺乳仔猪374头。2004年8月25日“艾利”台风袭击福鼎市,连降暴雨,造成山洪灌淹猪场1米深,当场淹死小猪38头。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有的养猪户为了使猪尽早出栏,盲目使用鸡饲料“111”喂猪,虽然从表面上看猪长得快,但实际上弊病很大。据调查了解,吉林省柳河县驼腰岭镇一家养猪户从仔猪进栏后就开始喂鸡饲料“111”,共饲养32头育肥猪,其中有7头猪发生水肿病,5头死亡;另外梅河口进化一养猪户用鸡饲料喂猪亦有4头猪发生水肿病,1头死亡;柳河县时家店乡养猪户陈安学家用鸡饲料喂母猪,致使母猪产后发生严重瘫痪……发生上述疾病的原因在哪里?1.鸡饲料“111”的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加之专业户添加比例大(一般都在15%左右),仔猪吃了过多的营养物质,未…  相似文献   

20.
1 基本情况 博白县亚山镇养猪户张某饲养13头商品猪(陆×杜杂一代,65日龄,体重23kg左右),45日龄进行过猪瘟疫苗免疫,采用配合料饲喂,卫生条件良好,猪体质及精神状态良好。村动物防治员给猪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每头1ml,耳根后肌肉注射。下午6时喂料时发现2头猪呕吐,采食量减少,畜主认为是注射疫苗后的正常反应,未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