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夏季代料地栽香菇及其关键性技术,包括选用高温品种,采用具有降温效果的露地荫棚覆土出菇模式,在全生育期,严格按照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提高了夏季香菇的品质和产量,达到了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5,(3)
<正>香菇属低温型食用菌,夏季由于气温高,香菇无法正常生长。因此,夏季鲜菇的价格高,夏季栽培香菇不仅调节了市场淡旺季的供应而且提高了栽培者的经济效益。目前,云南香菇栽培采用地栽、单层栽、大棚层架式栽培(钢架结构长30 m、宽5 m)。夏季栽培香菇也称反季节栽培。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区域海拔为1600~1700 m。从云南高原地理气候特点出发,通过利用高原环境进行夏季栽培香菇除了品种选择正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省夏季香菇生产多采用地栽方式。该方式具有降温保湿功能,有利于菌丝生长,改善出菇条件,极大提高了香菇的质量和产量,提升香菇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供应的能力。然而,随着夏季香菇栽培规模的扩大,场地的重复利用,眼菌纹、瘿蚊、菌蚊、蚤蝇、跳虫、害螨等成为夏季香菇生产中的主要虫害,其中眼菌纹、瘿蚊、菌蚊等菇蚊的危害尤为严重。为此,作者于2014年至2015年对菇蚊进行高效安全防治药剂筛选  相似文献   

4.
双棚小袋春栽香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喜梅  郭恒 《食用菌》1998,(4):22-24
河南省西部伏牛山区的鲁山县、西峡县及豫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县等山区,海拔较高,夏季气温低。这几个县从80年代起就进行段木栽培香菇,90年代又发展了塑料袋栽培香菇,结合当地山区的气候特点,在引进浙江庆元袋栽香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形成了双棚小袋春栽法。笔者对上述几个山区县的春栽香菇技术,进行了多次考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香菇大块高效栽培技术香菇大块高效栽培方法是在综合了菌砖法,袋栽法的优点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最新的栽培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量高、成本低、污染小等特点。与袋栽法相比,每平方米产香菇5.5公斤,菌丝育成提前17~25天,提前收获20天左右,污染率从25%降至...  相似文献   

6.
柏林  陈存玲 《食用菌》2001,23(6):22-23
香菇滋味鲜美 ,香气沁脾 ,而且营养丰富 ,因此被人们誉为菇中上品。为了能让干旱地区的人们吃上质嫩、味美的鲜香菇 ,我们在大庆林甸利用当地原料经过三年驯化试栽 ,终于获得了成功。现将该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1 栽培季节 常规袋栽香菇都选择当地平均气温不超过 2 4℃时的夏季接种 ,此时杂菌繁殖力强 ,极易污染 ,因此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而新法地栽香菇是采用开放式接种 ,开放式接种要求环境气温较低 ,杂菌孢子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地栽香菇播期应选在早春日平均气温 0~ 10℃ ,此时杂菌孢子处于休眠状态 ,接种不易感染 ,污染率低。根据当…  相似文献   

7.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生活服务公司,有塑料大棚400多栋,每栋666.6m2(亩)。大棚具有保温保湿,可人工控制小气候的环境条件,具有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提高质量的优势条件。"生料地栽香菇"成功的因素是选育优良的菌种,充分利用环境条件,采用生料配制,不用高温高压灭菌,直接用生料,开放式接种不污染,成功率达90%,降低成本50%。地栽与菌袋、菌块和菌棒等熟料栽培方式比较,具有省工节资,工艺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并采用塑料大棚夏季培育优质花菇,添补夏季无香菇的空白。l生料地栽选育8911大花香菇菌…  相似文献   

8.
反季节地栽袋料香菇起源于福建,现已北移至河南、湖北、陕西等省。采用覆土技术栽培香菇,一是菇质佳、产量高,产量高出传统方法20%左右,二是管理省工,平常的管理就是采菇,一个人可管2万~3万袋,三是在气温高的地方也能很好地出菇,使反季节香菇从高山走向平原。为了弥补夏季香菇市场空缺(香菇是中低温食用菌品种,常规栽培一般上市期为10月至翌年5月),提高香菇生产的经济效益,通过在宁强县舒家坝镇成功引种试验,总结出反季节地栽香菇夏季上市的袋料栽培技术。夏季鲜香菇价格比平常价格高l~5倍,而且供不应求。现将香菇反季节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15,(4)
<正>为了弥补夏季因高温香菇市场空缺,陕西省宁强县蔬菜办于2012年引进反季节香菇地栽新技术,在该县舒家坝镇宝珠观村反季节试栽6.3 hm2香菇,取得了纯收益2.8万元/667 m2。反季节地栽香菇具有菇质佳、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还促进了菇农增收。因此,部分企业及农户纷纷投资生产,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但2014年入春  相似文献   

10.
刘新立  李灿  贾永庆 《食用菌》2005,27(1):32-33
近两年来,洛阳的香菇栽培大多数改为春栽,避免了由于秋栽高温期接种引起的污染。洛阳市夏季气候炎热,春栽香菇越夏困难,采取深山区播种发菌,郊区出菇的办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沟菇房袋栽香菇是北方黄土高原室外种香菇一项开发性的新课题,既保证了香菇在风沙大、气候干燥、寒冷北方地区的野外露地栽培成功,又能使香菇袋栽管理比南方更方便,并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它是利用袋栽香菇的方法,将发菌好的菌筒排放到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出菇管理,或将接好菌的栽堵袋堆放在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的一种栽培方法。它是发展北方香菇生产的一条好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陕西省宁强县于2013年引进袋料香菇覆土地栽技术,解决了因夏季高温菇少、品质差、价格高等问题。宁强覆土地栽香菇一般于4月初覆土,6-9月为采菇期,10月至来年3月底菇棚为空闲期,若利用空闲时段,在棚中种植越冬蔬菜,不仅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菇农收入,更为有利的是通过轮作改良了土壤,减轻了土传杂菌菌源。现将该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菌菜轮作的优点1.1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地栽香菇采摘结束后,钢管棚及  相似文献   

13.
香菇春季袋栽技术和传统的袋栽方法比较。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的特点。但春季袋栽生产周期较长(比传统的方法要长5-6个月的时间),这其间要经过炎热的夏季。越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会直接影响到栽培体的成品率.以及香菇的质量和产量。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了如何做好越夏期间的管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申进文  郭恒  程雁  贾身茂 《食用菌》2004,26(5):43-43
最近几年,我国长江以北的许多省份,袋栽香菇生产发展很快。以栽培季节分,主要有春栽和秋栽。春栽、秋栽各有所长,秋栽的特点是利用冬天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多风的条件。培育优质香菇。秋栽香菇,一般在11月下旬或12月开始出菇。由于此时气温低、空气干燥,常采用带袋出菇。这个季节催蕾的措施多是采取地面竖立菌袋的方法,经5天左右。幼蕾  相似文献   

15.
速生林与平菇套种技术,实现林、菌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是我国发展高效生态立体栽培创汇农林产业的一种模式。这种结合与利用将牵动多个相关行业共同发展,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反季节地栽香菇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铁军 《食用菌》2009,31(1):40-41
人工栽培香菇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多数方法都有成本高,技术难掌握的缺点。现介绍一项地栽香菇生产技术,此技术通过在我市平泉县生产试验证明,棚式地栽香菇技术,与常规架式栽培模式相比,具有技术易掌握、管理简便、产量高,菇形圆正、菇肉厚、香气浓郁、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且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北方夏季高温季节不产鲜品香菇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香菇出口率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增加了菇农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现将这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夏季因气温高不利于香菇出菇,产量低市场菇少价格高。引进反季节地栽技术,利用地温低适合出菇的条件,选择适合地栽的高产品种,不仅能生产出优质菇,产量也高,可大幅度提高菇农的经济收入。通过试验筛选出最佳品种香菇212,对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磐安县推广塑料大棚栽香菇香菇生产是磐安县近几年来的支柱产业,县食用菌办公室十分重视科技兴菇,根据发展“一优二高”的农业要求,从过去追求数量增长为主转向优质、高产、高效并举上来。从1992年开始在尚湖镇山宅村进行老式遮荫大棚改新立式塑料大棚栽培香菇试验...  相似文献   

19.
传统香菇代料栽培以春栽和秋栽为主。随着香菇新品种的研发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夏季香菇栽培技术日渐成熟。根据相关文献,综述反季香菇代料栽培的时间安排、菌株选择、培养料配方、料棒制作、灭菌、接种和菌丝培养、转色管理、出菇管理及采收等各环节。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15,(3)
对2013年夏季高温期间河南省西部春栽香菇菌袋越夏期间烂袋的分布情况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越夏期间预防香菇烂袋的具体技术措施,对减轻春栽香菇越夏烂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