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分析吕梁黄土丘陵区树木成活生长的限制因子———水分着手,通过对土壤水分的数量化分析,对造林立地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以土壤水分为黄土丘陵区立地评价的主导因子,而进行造林树种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半干旱风沙区立地类型划分与抗逆树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地类型划分与抗逆树种选择是半干旱风沙区适地适树造林的技术关键。通过对山西省森林立地类型系统的分类,区划出半干旱风沙区的土石山、黄土丘陵、盆地河滩3种立地类型小区,从中划分出9种立地类型亚区和20种立地类型,并根据不同立地类型的特征、指示植物种类和近60 a来人工造林树种的生态适应性,提出了不同立地类型抗逆树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芦笋在山西省北部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北部半干旱地区为试验区,选择平川沙荒、中度盐碱地、黄土丘陵和河流阶地4种立地类型开展芦笋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芦芛在4种立地类型下当年栽植平均成活率较高,可达94.3%.在怀仁县小盐坊村的平均越冬保存率达93.3%,覆土处理与不覆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所以,芦笋越冬不需覆土,栽植第4年即可形成完整的根系。  相似文献   

4.
王继红 《中国林业》2009,(19):50-50
樟子松在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地区的风积沙梁、火山垅岗、平川沙荒、黄土丘陵四种立地类型均有引种栽培。我们此次行动,重点调查了山西省杨树局所辖金沙滩、九梁洼、落阵营、梁家油坊等4个国有林场的樟子松中龄林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介绍吕梁山东侧黄土丘陵立地亚区立地条件的基础上,对该立地亚区提出了生态治理思路,划分了2个立地类型,并为其选择了40余种造林树种,确定了50个造林模式,最后举例对造林模式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德合作陕西(二期)延安造林项目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树种选择、混交造林技术、造林方法和幼林抚育管理,并对项目实施10年后的造林成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分析安泽县的自然概况及土石山区立地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绿化工程造林经验,从整地、树种选择、混交模式3个方面介绍了安泽县土石山区混交造林的相关技术,并从改善生长环境、提高林产品数量和质量、发挥防护效益、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探讨了土石山区混交造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石灰岩山地工程造林技术设计及效果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徐州市自然条件和16座荒石山立地条件的调查分析,从人工整地、造林树种、苗木规格、造林密度、混交方式、土壤改良、保水保墒、促进生根等,提出了系统的石质山地人工造林技术方案。工程采用15个树种,实际造林470hm2、81万株,总体成活率85.6%,其中侧柏85.8%、龙柏87.5%、女贞93.7%、雪松82.0%、桧柏63.9%、刺槐84.2%、五角枫85.3%、黄连木65.7%、火炬树97.1%、乌桕67.7%、楝树78.1%、柿84.7%、石榴58.6%、枣61.3%、杏40%。不同树种、立地类型和技术措施造林成活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宁夏干旱区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开展梭梭人工造林试验的结果表明,半流动沙丘、丘间低地、沙障防护沙地3种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成活率分别为66%、62%、68%,保存率为43%、55%、59%。这证明通过人工布设沙障机械固沙,能够有效防止风沙流动对梭梭幼苗的侵蚀,提高半流动沙丘迎风坡面沙地梭梭造林保存率。  相似文献   

10.
大青山前山区土壤瘠薄、干旱 ,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严重 ,人为活动频繁 ,立地环境异常恶劣 ,造林困难 ,成活率低。文章就该区域的造林 ,从不同坡位的树种选择、混交 ,造林新技术运用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上,按照不同沙丘部位,选择不同造林树种进行了杨树用材林模式、樟子松杨树针阔混交造林模式、阔叶树混交造林模式、乔灌混交造林模式、针针混交造林模式等5种更新模式造林,通过调查分析可知,樟子松混交林的生长量与生态效益显著高于樟子松纯林.在沙丘下部与丘间低地杨树的生长量明显高于樟子松.降低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2.
在科尔沁沙地的天然植被中 ,疏林草地是最稳定 ,也是分布面积比较大的植被类型。因此 ,流动沙丘恢复为疏林草地植被 ,是适应自然规律 ,投入少见效快的治理方式。试验表明 ,在 350mm左右降水量地区 ,对沙丘首先进行围封 ,促进自然植被恢复 ,借助风力 ,削平沙丘顶部 ,降低沙丘高度。同时 ,进行人工喷播灌木和人工栽植乔灌木树种。经过 4~ 5年 ,人工栽植的乔木树种覆盖度达到 1 0 % ,天然更新的小叶杨、家榆等的覆盖率也达 1 0 % ,人工喷播的灌木达到 2 0 % ,天然草本植物的覆盖度由 1 5% ,增加到 60 %。流动沙丘基本稳定 ,并且恢复为疏林草地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3.
选取农田、撂荒草地、人工乔木林、人工灌木林和次生林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Microtrac S3500激光粒度仪测定土壤样品粒径,利用土壤分形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分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粒径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撂荒草地以砂粒为主,农田、人工乔木林、人工灌木林和次生林以粉粒为主;次生林、人工乔木林黏粒体积分数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撂荒草地最小;次生林、人工乔木林、人工灌木林粉粒体积分数最大,且显著大于农田与撂荒草地;砂粒体积分数则与粉粒相反。土壤分形维数的大小依次为撂荒草地<农田<人工灌木林<次生林<人工乔木林;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的土地资源,促进该区域植被恢复,提高生物多样性,使区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方法】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龙滩流域的植被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11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2种农地、自然荒草地、人工牧草地、撂荒草地、灌木林地、5种乔木林地)的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流域内共调查到种子植物56科166属254种,其中裸子植物门3科7属13种,占流域总科、总属、总种的5.36%、4.22%、5.12%;被子植物门53科159属241种,占流域总科、总属、总种的94.64%、98.78%、94.88%。在被子植物门中,双子叶植物纲有50科134属205种,单子叶植物纲有3科25属36种,两纲物种分别占流域总种数的80.71%和14.17%,占该门物种总种数的85.06%和14.9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农地物种丰富度低,人工牧草地、撂荒草地和灌木柠条林地居中,乔木林地(山杏、山毛桃、油松、侧柏、青杨)和天然荒草地高;物种多样性表现为马铃薯农地的物种多样性低,覆膜农地、人工牧草地、撂荒草地及灌木柠条林地居中,自然荒草地和乔木林地比较高;物种均匀度表现为农地、撂荒草地、人工牧草地及灌木柠条林地的均匀度高,自然荒草地居中,乔木林地低。【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演替恢复时间差异是产生植被多样性差异的基础,也是该区域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护需要考虑的重要要素。  相似文献   

15.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林业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林业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王冬梅孙保平刘敬军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现实生产潜力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植被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物生存的源泉。长期以来,黄土高原由于人口数量的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湘中丘陵区石栎(Lithocarpusglaber(Thunb.)Nakai)混交林群落调查.利用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相应的均匀度和种间相遇机率.对其群落物种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湘中丘陵区石栎混交林群落乔木层与下木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84和3.197;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24和0.814;种间相遇机率分别为0.625和0.814;均匀度分别为45.80%和63.94%.乔木层第Ⅰ亚层多样性指数低于第Ⅱ亚层;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相似文献   

17.
杨林 《甘肃林业科技》2012,37(3):32-35,39
2009年,对定西巉口林场人工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23个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和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连续观测和调查.结果显示:山杏林地土壤水分最低,青杨林和青杨+油松混交林地最高,均与其他林地存在显著性差异,荒草地土壤水分高于其他林地介于中间;土壤水分亏缺量最大的为阔叶乔木或灌木林,其次为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衰退的人工林地土壤水分亏缺量最小;浅层土壤水分(0~80 mm)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相关性极显著,存在线性关系.而深层土壤水分与上面3个植物多样性指数无相关性.该研究对阐明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环境以及其与群落发育阶段和植物多样的相应关系,指导科学培育人工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M apInfo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分析塞罕坝地区不同地貌下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深入探讨了森林景观的林分类型、起源和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塞罕坝山地的斑块密度、边缘密度、破碎度,分别都高于沙地和曼甸,但山地的景观多样性低于曼甸和沙地。森林景观以落叶针叶林面积最大,为38 306.7 hm2,其次是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分别为16 470.5hm2,9 455.5hm2,灌木林和混交林面积最小。曼甸以落叶针叶林景观优势度最高,且多为落叶松人工纯林;山地以落叶针叶林和阔叶林景观优势度较高,其中,阔叶林多为天然次生林,树种以桦树为主;沙地以落叶针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优势度较高,其常绿针叶林多为人工樟子松纯林。  相似文献   

19.
对扬州市城区多条道路的绿化带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扬州市道路绿地系统常用的乔木树种有18科,27属,32种;灌木18科,21属,24种,出现频度最高的乔木、灌木分别为香樟40%,石楠65%。常绿、落叶树种的数量配比为17:33,其中乔木的常绿、落叶树种数量配比为13:50。乔木与灌木种类配比为4:3。同时还总结出扬州市城区道路绿化带中绿化树种较少,没有形成特色道路景观,没有充分考虑行车视线以及灌木高矮差别较大等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