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就1996年6月至11月在厦门杏林的高埔,同安的潘涂、丙州、新店、马巷等主要海水养殖区的水质监测资料,着重对高埔、丙州和新店养殖水域海水中叶绿素的含量分布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各养殖区海水中叶绿素a的含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叶绿素a的含量还与PH、DO、浮游植物、无机氮、无机磷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枸杞岛贻贝养殖水域碳氮磷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旭  赵旭  章守宇  周曦杰 《水产学报》2015,39(11):1650-1664
于2013年贻贝成熟期和幼苗期对枸杞岛贻贝筏式养殖水域营养分布和碳分布格局开展相关实验。结果表明:从生态健康角度,夏季成熟期的贻贝养殖造成养殖海域氮、磷营养盐浓度升高,尤其是无机氮浓度显著高于非养殖区(P<0.05),养殖区处于受磷限制性的重富营养化,对其水体健康产生一定压力;秋季幼苗期贻贝养殖使养殖海域氮、磷浓度均降低,尤其是无机氮浓度显著低于非养殖区(P<0.05),与夏季分布格局相反,对水体有净化作用。从生态效应看,贻贝养殖使表层水体中溶解无机碳浓度显著低于非养殖区(P<0.05),产生碳汇效应;同时,贻贝养殖使水体中溶解有机碳浓度显著高于非养殖区(P<0.05),由于丰富的氮营养盐,溶解有机碳处于不稳定态,为碳源。因此,成熟期与幼苗期贻贝养殖对其水域健康产生不同作用,养殖的碳汇、碳源还有待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沿海滩涂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沿海滩涂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006~2007年对江苏射阳盐场滩涂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养殖环境中其它因子的关系作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区溶解氧的含量显著低于非养殖区,夏、秋季溶解氧的含量显著低于春、冬季.相关分析表明,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水体中pH值、盐度、叶绿素a、硝酸氮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水体中温度、铵氮、亚硝酸氮、无机磷,底质中硫化物、无机磷都呈显著的负相关.研究结果证实了滩涂大规模的养殖生产是影响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沿海滩涂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006~2007年对江苏射阳盐场滩涂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养殖环境中其它因子的关系作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区溶解氧的含量显著低于非养殖区,夏、秋季溶解氧的含量显著低于春、冬季。相关分析表明,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水体中pH值、盐度、叶绿素a、硝酸氮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水体中温度、铵氮、亚硝酸氮、无机磷,底质中硫化物、无机磷都呈显著的负相关。研究结果证实了滩涂大规模的养殖生产是影响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回归统计方法分析白洋淀水产养殖区水质监测数据,研究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夏季水体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DO、COD、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与NH_4~+-N、NO_3~--N呈负相关,与NO_2~--N无明显相关,与TN无显著正相关;而叶绿素a与TP呈一定的正相关,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可能是磷限制性湖泊。  相似文献   

6.
以白洋淀养殖水体2009年夏季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修正的卡森指数法(TSIM)对不同的养殖区域水体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中修正卡森指数的评价结果为TSIM=67.62,已符合富营养化的标准。总磷、总氮含量与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尤其总磷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更加显著,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可能是一定程度的磷限制性湖泊。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2年8月对桑沟湾养殖海域18个站位取得的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叶绿素a(Chl-a)数据,基于不同区域的养殖特点,分析了DOC和POC的平面分布特征,并对POC的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海域表层DOC的浓度范围为1.70~2.82mg/L,平均值为2.03mg/L,大致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表层POC的浓度范围为0.04~1.33mg/L,平均值为0.55mg/L,大致呈自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网箱养殖区表层DOC和POC含量最高,其次为桑沟湾近岸海域,而海带养殖区最低,这表明有机碳的含量与养殖品种和模式有直接的关系。根据POC/Chl-a比值对POC来源进行初步分析,表明贝类养殖区、海带养殖区、贝藻混养区、桑沟湾近岸海域以及外海对照点的POC主要来自活的浮游植物,而网箱养殖区存在降解的有机物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广西沿海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2006年—2007年对广西沿海钦州茅岭近江牡蛎增养殖区、合浦廉州湾文蛤养殖区进行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在监测和评价的环境质量因子中,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沉积物中重金属锌、砷等,这些监测指标在贝类养殖区局部出现超标情况;分析无机氮超标的原因来自养殖区外源污染而非贝类养殖的自身污染。  相似文献   

9.
龙须菜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分别采用添加不同浓度的无机氮、磷营养盐培养液和直接利用养鱼废水培养龙须菜,研究高浓度氮、磷营养盐条件下龙须菜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溶解无机氮浓度10~75μmol/L和溶解无机磷浓度1~15μmol/L范围内,龙须菜的生长状况良好;当溶解无机氮浓度超过100μmol/L或溶解无机磷浓度超过20μmol/L时,龙须菜的生长受到抑制。养殖废水培养龙须菜的实验结果表明,龙须菜在工厂化养殖废水可以维持较好的生长状况。龙须菜可用作大规模养殖废水的净化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大黄鱼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开展海带-大黄鱼间养试验,研究了该养殖模式下海带对大黄鱼网箱养殖区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效果。通过对生物修复区、非生物修复区和非养殖区的连续定时和定点监测,结果表明间养海带对大黄鱼网箱养殖区的富营养化海水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经过28 d的连续监测,生物修复区的溶解氧(DO)浓度明显高于非修复区,无机氮(IN)、无机磷(IP)浓度均低于非修复区,同时生物修复区的化学耗氧量(COD)达到非养殖区的水平。因此,海带-大黄鱼的生态间养模式能有效降低富营养化水体中的IN和IP,并显著提高DO浓度,改善水质,这将为大黄鱼的健康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廉州湾贝类养殖区水质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广西廉州湾贝类养殖区水质状况并指导渔业生产,借助SPSS软件,分析了2013—2015年该养殖区的水温、溶氧(DO)、化学耗氧量(COD)、溶解态无机磷(DIP)、溶解态无机氮(DIN)、石油类、汞(Hg)和叶绿素-a(Chl-a)等8项水质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对养殖区影响较显著的因子来综合评价水质状况。结果显示,在产卵期(5月)和高渔获期(10月)可以各提取占总方差89.9%、92.9%的前4个主成分来计算综合评价函数得分,2013—2015年各监测期水质综合得分依次是0.220、-0.211、0.759、1.028、-0.977、-0.817,分值高低反映水质污染程度。2013年两个监测期的水质均属于III类,2014年两个监测期的水质均属于IV类,2015年产卵期水质属于I类,2015年高渔获期水质属于II类。由此可知,养殖区水质综合状况不稳定,年际间变化较大,曾出现Hg超标情况,污染较严重的是DIP、DIN和Chl-a。因此,养殖区应加强码头日常作业及沿岸工业排污口管理,同时应控制生活污水、农业废水排入,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防止贝类养殖自身污染。  相似文献   

12.
大型藻类规模化养殖水域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山东俚岛湾大型藻类养殖水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2011年4、8、10月和2012年1月4个航次的大面调查获得的pH、总碱度(TA)、叶绿素a等基础数据,分析了该区域表层海水溶解无机碳(DIC)体系各分量的浓度、组成比例及时空变化特征,估算了海-气界面CO2的交换通量。结果表明,该区域表层海水DIC、HCO-3、CO2-3及CO2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2024.8±147.0、1842.4±132.1、170.0±42.8和12.4±2.5μmol/L。养殖区与非养殖区之间DIC、HCO-3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CO2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表层海水pCO2和海-气界面CO2的交换通量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87.8±37.9μatm和-32.7±17.2mmol/m2.d,养殖区与非养殖区之间、不同季节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大型藻类的养殖活动有利于海洋对大气CO2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不同鲤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鱼体的生长及水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明不同鲤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鱼体的生长及水质变化情况。采用陆基围隔法,分别设置了鲤单养、鲤+鳙二元混养及鲤+鳙+鲢三元混养3种鲤养殖模式,每种模式设3个重复,测定了鲤不同养殖模式下鱼体的生长及水质参数,实验共进行90 d。结果显示,与单养模式相比,二元混养和三元混养鲤的存活率和鱼体蛋白质效率均显著偏高,而其总饲料系数则显著偏低。3种养殖模式中鲤肌肉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相互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三元混养模式鲤肌肉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单养模式。在3种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生物絮团形成量与水温之间在19.3~28.5°C范围内呈显著的正相关。整个实验过程中,二元混养和三元混养水体的总氨氮、亚硝酸态氮、总无机氮、正磷酸盐及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均低于单养模式,而硝酸态氮、总碱度、有机悬浮颗粒物及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单养模式,除叶绿素a之外,其余水质参数相互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混养系统相似,在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符合生物学原则的混养模式同样能够有效发挥养殖系统的生态功能,提高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14.
海带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修复效果与固碳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舟山市桃花岛碳汇渔业示范区作为调研对象,于2013年2-8月对网箱养殖区、海带养殖区、海带养殖区上游(对照点)和海带养殖区下游各站位水质参数以及海带生物量的变化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跟踪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海带在减轻海水富营养化方面效果显著,在去除海水无机氮方面尤为明显。与对照点相比,海带养殖区下游无机氮平均浓度降低了15.3%,水体富营养化得以改善,网箱养殖区海水与对照点相比,无机氮平均浓度显著降低(P0.05),海带养殖未使海水中有机质含量升高。在固碳能力方面,该海域海带的年固碳能力为0.234kg/m~2,通过标准化转换,固碳速率最高达403t/(km~2·年),通过海带养殖,该示范区一年总共可吸收碳(C)31 200 kg,吸收氮(N)2130 kg,吸收磷(P)300 kg。本研究说明海带具有一定的生物修复与固碳能力,可为建立鱼藻生态复合养殖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鹏澳不同区域尿素浓度与浮游植物脲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8月对大鹏澳的核电温排区、人工鱼礁区和水产养殖区,以及连接大鹏澳的南涌河口、龙岐河口和王母河口等6个区域的尿素浓度(以氮浓度表示,Urea-N)和浮游植物脲酶活性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其他环境因子,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尿素分布特征及其与脲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夏季大鹏澳湾内和河口Urea-N浓度相差较大,范围分别为0.28~1.21μmol·L-1和0.38~3.50μmol·L-1,相当于溶解无机氮(DIN)的6.30%~24.31%和3.13%~6.77%,氮源以DIN为主。龙岐河口和王母河口的尿素浓度最高,养殖区次之。湾内和河口的脲酶活性(以NH+4-N表示)范围分别为0.61~1.03μmol·(L·h)-1和0.82~1.07μmol·(L·h)-1,其活性除了与尿素浓度呈正相关外,还受无机营养盐和浮游植物量的影响。在氮、磷没有限制的鱼礁区、养殖区和南涌河口,叶绿素a(Chl-a)浓度高可促进脲酶的诱导调节。尿素为养殖区的重要氮源,脲酶活性与Chl-a呈极显著正相关。温排区、龙岐河口和王母河口存在磷限制,抑制脲酶的诱导调节。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4年11月,2015年1月、3月和7月在象山港中部养殖海区开展的海洋调查所获得的海水营养盐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评价了海水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显示,该海域无机氮平均含量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秋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对不同养殖区域分析,宁海海藻养殖区和西沪港海带养殖区的无机氮浓度除冬季1个站位点外均劣于国家海水四类水质标准(0.50 mg/L),活性磷酸盐浓度在春、秋两季劣于国家海水四类水质标准(0.045 mg/L)。全年各水层的N/P比值均高于Redfield比值,磷相对缺乏。根据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象山港中部养殖海区营养水平属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型。  相似文献   

17.
大窑湾牡蛎养殖区叶绿素a分布和初级生产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7年4-12月间对大窑湾牡蛎湾牡蛎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调查结果,讨论了该养殖水域叶绿素a含量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对初级生产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大窑湾浮筏养殖区叶绿素a含量上于较低水平,平均为1.02mg/m^3。叶绿素a含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秋季较高。初级生产力的分布与叶绿素a含量分布存在差异,丰季最高,海水透明度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网箱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氮的时空变化特征,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樟湖库湾选取不同网箱养殖区采集沉积物,按月测定和分析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并探讨不同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各形态氮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年变化范围分别为530.00~3 570.00、28.29~362.46、3.36~7.98 mg/kg,总氮和铵态氮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总氮含量总体趋势为冬季高夏季低,铵态氮含量为夏季最高,而硝态氮季节变化差异不大;不同网箱养殖区域沉积物中氮含量存在空间差异显著性,高密度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总氮和铵态氮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点,低密度网箱养殖区总氮平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点,但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与对照点无显著差异。各形态氮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养殖区域沉积物中也不尽相同,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铵态氮含量分别与总氮、硝态氮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虾贝循环水养殖模式中虾池叶绿素a(Chl.a)与其他各水质指标间的函数关系,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Chl.a(Y)、pH值(X1)、铵态氮(NH4+-N)(X2)、亚硝酸盐氮(NO2--N)(X3)、硝酸盐氮(NO3--N)(X4)、无机氮(X5)、无机磷(X6)及化学需氧量(COD)(X7)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H4+-N(X2)和无机磷(X6)对Chl.a(Y)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无机氮(X5)与Chl.a(Y)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通径分析表明,NH4+-N(X2  相似文献   

20.
桑沟湾养殖海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桑沟湾营养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桑沟湾营养状况不仅受沿岸排放水的影响,而且大面积的海带和扇贝养殖对于营养盐的补充与消耗也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扇贝养殖区水域,富营养化水平较高。由N/P比值计算结果表明,从整个海湾看,冬季无机氮显得相对紧缺,而其他季节无机磷则显得相对紧缺。但从局部海域看,各季节扇贝养殖区无机磷显得相对紧缺。而在扇贝和海带混养区的1月,以及在海带单养区养殖海带期间的1月和4月无机氮显得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