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葡萄采后内源激素IAA、GA和ABA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改进的HPLC法可对GA、IAA和ABA三种激素同时提纯,一次检测;葡萄采后果梗、穗梗中的GA、IAA、ABA含量均明显高于葡萄果粒  相似文献   

2.
SO2对葡萄采后呼吸强度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葛毅强  陈颖 《园艺学报》1997,24(2):120-124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发现:‘无核白’葡萄果粒为非跃变型呼吸类型,其乙烯释放量很低,但释放潜力很高,切伤后乙烯释放速率迅速增高;果梗和穗梗为跃变型呼吸类型,有很高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适量的SO2保鲜处理对葡萄的呼吸强度、脱落酸(ABA)含量及乙烯释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生长素(IAA)、赤霉素(GA)有促进作用,既可抑制葡萄生理衰老,又可减轻葡萄的落粒,延长葡萄采后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3.
AF试剂对葡萄优质增产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金华  王义彰 《果树科学》1995,12(4):242-244
浆果膨大后期,用不同化学药品配制的AF试剂进行叶面喷布,均能显著地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和比叶重、有效地促进光合产物在果实中的积螺和分配,加快果实增长率、提高是穗重,从而获得葡萄增产、优质、早熟的作用,其效应为AF2〉AF1〉CK。  相似文献   

4.
赤霉素等药剂处理葡萄形成无籽果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新平  宋玉洋 《果树科学》1996,13(3):185-186
以GA、GA+SM(链霉素)和葡萄消籽灵处理葡萄不同品种,无核率大幅度提高,果实早熟,单粒重和穗重下降,穗轴拉长,坐果变化不明显;GA+SM和消籽灵效果较优,GA单用效果差。  相似文献   

5.
利用葡萄三高素液处理葡萄的花序和果穗可使有核葡萄品种无核化,提高坐果率,增大果穗和果粒重量,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侯立群  张林 《落叶果树》1997,29(2):14-15
巨峰葡萄水插小试验侯立群,张林(山东省泰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71000)葡萄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以了解葡萄水插生根效应及ABT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效果为目的,于1991年3~6月进行了巨峰葡萄水插试验,取得了插条水中产生愈伤组织和水面以上生根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果实大小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CPPU、GA3PDJ和S-ABA等几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葡萄果实大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前10天GA350×10^-6配合盛花后10天CPPU10×10^-6和GA310×10^-6混合处理,增大白香蕉葡萄果穗和果粒重量的效果明显,同时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着色度。在盛花后15天CPPU5×10^-6配合果实着色始期PDJ250×10^-6的处理,可明显增大藤稔葡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巨峰葡萄成熟种子种壳含有很高的ABA或类似物.用40%石灰氮浸出液处理18h打破休眠的效果最好.葡萄童期阶段细胞分裂素含量低,并且随节位升高变化迟缓,当临近阶段转变时,含量急剧上升.GA_3含量童期阶段高于转变期.GA_(4+7)在阶段转变部位含量急剧下降,CTK/GA_3急剧上升.生长素含量在童期阶段随着节位升高急剧增加,临近阶段转变时含量又急剧降低.脱落酸的含量则随着节位升高有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藤稔葡萄及其栽培技术要点徐小彪(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330045)藤稔葡萄为巨峰系第三代特大粒鲜食葡萄新品种。该品种树大枝粗,叶大而厚。果穗大,一般为8350~360g,果粒暗紫红或紫黑色,单粒重15~22g,最大达32g,果粒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  相似文献   

10.
赤霉素,链霉素促进巨峰葡萄无核早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巨峰葡萄花序或幼果浸渍赤霉素(GA3)、链霉素(SM)处理,结果表明:链霉素能增加果穗坐果数,减轻落花落果;赤霉素能促进巨峰葡萄无籽果粒的形成,盛花期前处理显著优于花后处理。对巨峰葡萄在花前5天浸渍GA3+SM(50+100)mg·L-1,花后5天继续浸渍一次GA350mg·L-1,可使无籽果粒达100%,提早30天左右成熟,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果实大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CPPU、GA_3、PDJ和S-ABA等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葡萄果实大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前10天GA_350×10 ̄(-6)配合盛花后10天CPPU10×10(-6)和GA_310×10 ̄(-6)混合处理,增大白香蕉葡萄果穗和果粒重量的效果明显,同时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着色度。在盛花后15天CPPU5×10 ̄(-6)配合果实着色始期PDJ250×10(-6)的处理,可明显增大藤稔葡萄果穗、单粒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促进果面着色。  相似文献   

12.
1990年葡萄冻害发生时期是元月20日至2月10日之间,调查得知田间总体受害指数为37.8%。主要成因是土壤持续低温造成了根系冻害、气温骤变造成了蔓基冻害。受害后进行的葡萄促根试验表明:用人为断根加NAA或ABT生根粉溶液灌根的方法,可使受害株根系的发新根能力由5%提高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葡萄模拟CA及MA贮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食葡萄,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逐渐提高,延长其供应期,提高其经济效益,是葡萄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搞好鲜食葡萄的贮运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葡萄贮藏主要是采用CA和MA贮藏,通过选用耐贮品种、控制温度和湿度、采用SO2熏蒸处理,可使葡萄...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农学会组织的“中国葡萄与葡萄酒技术考察团”于1999年10月19—29日对美国葡萄主产区加利福尼亚州进行考察。我们先后考察访问了加州福润斯诺大学的葡萄、葡萄酒研究中心及其农业实验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Fresno农业实验站;北加州那帕地区众多葡萄园和葡萄酒厂;加州SANMALD葡萄干公司和加州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公司等葡萄教学、科研、生产、咨询、推广部门,并应邀参加了1999年度美国葡萄博览会。考察期间,我们与美国农业部(USDA)和加州鲜食葡萄协会的有关官员以及上述被访单位…  相似文献   

15.
GA_3和BA对玫瑰香葡萄品质和成熟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后10d(天)用100mg/kgGA3+100mg/kgBA溶液浸沾玫瑰香葡萄果穗,其穗重、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核率分别较对照提高23.4%、13.8%、34.0%、117.2%,提前着色,提早采收,减少了白腐病感染率。花后20d再用100mg/kgGA3浸果穗一次,667m2可增值1527元  相似文献   

16.
以华东葡萄、秋葡萄、毛葡萄、掌裂草葡萄4种野生葡萄为砧木,嫁接红富士品种,测定它们的叶片干物重、水势、可溶性糖、氮与钾含量,研究其与亲和力的关系。结果表明:葡萄叶片干物重、含氮及含钾量与嫁接亲和力无关;水势低的接穗嫁接在水势高的野生砧木上,易成活;砧、穗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程度越小,亲和力越强。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的301份葡萄种质为供试材料,进行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分析,明确其分布规律,筛选富含可溶性糖的优异葡萄资源,为葡萄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葡萄果实可溶性糖进行测定,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规律总结。301份葡萄种质中,葡萄果实总糖含量的变化范围是从75.98 mg/mL(山葡萄N43-3)到229.45 mg/mL(赤霞珠);94.35%种质的甜度值变化范围在120~270之间;78.07%种质的果糖含量高于葡萄糖含量,2.00%种质的葡萄糖含量与果糖含量相近(两者之差≤1 mg/mL),另有19.93%种质的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范围为0~28.11 mg/mL。沈农香丰果实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极为接近,二者含量仅相差0.03 mg/mL。黑佳酿、雷司令和阳光玫瑰等27份种质为果糖含量、甜度值较高的优异资源,可用于鲜食和制汁;赤霞珠、法国蓝和灰比诺等种质为高果糖、高葡萄糖的优异资源;金田翡翠的蔗糖含量在301份种质中最高,为28.11 mg/mL,可作为高蔗糖亲本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两个美国葡萄新品种一、“红地球”葡萄原名“Redglobe”,二倍体欧亚种,美国加州大学专利品种,于1980年用H.P.Olmo×A.T.Koyama育成。穗极大,圆锥形,粒紧实,穗重800-2000g,穗柄长而细;果粒特大,整齐度好,平均单粒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棚葡萄的营养及施肥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是人们最喜欢食用的水果之一,除风味口感好外,最为重要的是它的营养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葡萄的要求是日趋新鲜化、优质化、无毒化。然而,我国南方是暖湿天气,80年代以来鲜食葡萄虽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巨峰系,品种单一,集中在夏季成熟,以当地销售为主;生长期农药防病频繁,果品农药污染较严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葡萄经济效益,90年代以来,南方大棚葡萄逐步得到发展,引起了产业界的关注和广大果农的重视,它的兴起将把我国南方葡萄栽培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葡萄不同品种和组织白藜芦醇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陈雷  韩雅珊 《园艺学报》1999,26(2):118-119
用HPLC法测定葡萄果肉,叶柄,种籽,叶片,果皮及果穗轴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发现葡萄品种间各组织白藜芦醇含量的差异较大,葡萄果穗轴和果皮中的含量较高。提出了优选品种制作高白藜芦醇含量的葡萄酒及综合利用葡萄皮渣提取白藜芦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