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幼苗期应用多效唑,能控上促下,壮根增叶,控高脚控柄长,能使植株体内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叶片蜡质层增厚,气孔开度变小,栅栏组织层数增多、排列紧密,培育出抗逆性较强的矮壮苗。油菜以幼苗三叶期(苗床内)喷施浓度150ppm多效唑调控效果最好,常年亩增产菜籽10%左右。  相似文献   

2.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苗期喷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杂交中、晚稻水育秧,其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秧苗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低节位分蘖,增加叶绿素含量,达到培育壮秧、增产的目的。但多效唑在晚稻塑盘旱育抛秧中试验和应用,则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试验研究报道尚少。 湖北省监利县双季晚稻育秧期间高温、多雨,秧苗生长快、易徒长,尤其是塑盘旱育抛秧播种密度增大,秧苗更易徒长成高脚弱苗,不利于抛栽和立苗。因此,晚稻塑盘旱育抛秧在培育壮秧上控苗是关键。我们就晚稻塑盘旱育抛秧施用多效唑的控促效果及其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做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苗期喷施多效唑对秧苗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 ,广泛应用于杂交中、晚稻水育秧 ,其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秧苗高度 ,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低节位分蘖 ,增加叶绿素含量,达到培育壮秧、增产的目的。但多效唑在晚稻塑盘旱育抛秧中试验和应用 ,则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试验研究报道尚少。湖北省监利县双季晚稻育秧期间高温、多雨 ,秧苗生长快、易徒长 ,尤其是塑盘旱育抛秧播种密度增大 ,秧苗更易徒长成高脚弱苗 ,不利于抛栽和立苗。因此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在培育壮秧上控苗是关键。我们就晚稻塑盘旱育抛秧施用多效唑的控促效果及其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做了试验 ,…  相似文献   

4.
杨万林 《作物研究》2002,16(3):141-141
油菜定距育苗是慈利县农业局研究成功的一项稀播培育油菜壮苗的新技术。该技术突破传统撒播方式 ,操作简便 ,群众易接受 ,增产幅度大 ,对提高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可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1 油菜定距育苗特点(1 )省种。每公顷播种量 6kg左右 ,比撒播减少用种量 1~ 3 kg,非常适合杂交油菜育苗移栽。(2 )省成本。每公顷苗床可节省杂交油菜种子成本1 1 2 .5元以上 ,节省苗床管理工 2 2 .5个 ,折合工资 3 3 7.5元 ,共计可省成本 45 0元以上。(3 )高产。据慈利县旱科所、慈利县零溪镇农技站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证明 ,比撒播一般增产 …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旱地移栽油菜、旱地直播油菜和稻田直播油菜的栽培技术,提出油菜富硒生产应掌握良种选择、壮苗培育、及时播种、合理密植、肥水运筹、多效唑施用、病虫与草害防治及科学富硒等关键栽培技术,以期提高单产,改善油菜籽品质。  相似文献   

6.
于2009年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旱育保姆、壮秧剂和多效唑3种调理剂在水稻湿润育秧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调理剂均能创造出适宜秧苗生长的条件,实现增根、增叶、壮秧目的。其中,以旱育保姆处理的秧苗各项指标最好,秧苗健壮整齐,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其次为壮秧剂处理。以上2种调理剂的增产效果较好,分别比多效唑处理增产15.74%和12.88%,可在水稻湿润育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对花生生育调控及增产作用,经过1988—1990年的研究表明:多效唑能促进花生根系发育,对培育壮苗有明显效果;能有效地防止高脚苗及植株的疯长,起到促下、控上的作用。喷施浓度以100ppm为好,其增产率达27.1%。  相似文献   

8.
张海芝 《中国棉花》2004,31(12):34-35
目前 ,育苗移栽技术在生产应用上普遍存在退化现象 ,培育壮苗早发的作用减退 ,而且苗床死苗现象普遍存在。为提高营养钵育苗质量 ,于 1 999—2 0 0 0年研究双膜干子播种育苗技术 ,并进行示范推广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试验方法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 ,沙质壤土 ,棉花品种为中棉所 41 ,试验设 4个处理。 A:常规育苗 (对照 ) ,拱棚塑膜覆盖浸种催芽播种 ,3月 2 5日播种 ;B:双膜 (地膜平铺 拱棚塑膜 )干子播种 ,3月 2 5日播种 ;C:双膜干子播种 ,4月 1日播种。 D:双膜干子播种 ,4月 1 0日播种。小区面积 2 0 m2 ,随机排列 ,4次重复 ,田间管理相…  相似文献   

9.
大壮苗移栽是我国油菜增产的关键技术。但目前在油菜生产中,培育大壮苗将预留苗床由原来的1:3—4提高到1:6—7,从而导致高脚苗、弯根苗和弱苗大量发生,移栽素质较差的秧苗,抗逆能力弱,产量低。为此,我们采用国产的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MET,对壮苗增产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拌种培育棉花壮苗张丽华(江苏如东县农业局226400)根据多效唑对多种作物具有极显著的调控效应这一特性,笔者进行了两年多效唑拌种试验,以寻找培育棉花壮苗的新途径,结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选用经硫酸脱绒处理过的泗棉3号棉种。15%多效...  相似文献   

11.
提高水稻成穗率的化学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有两条化学调控途径,一是促进秧田分蘖和本田早发,二是控制水稻无效分蘖。研究表明,于秧苗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或应用烯效唑浸种,既可培育分蘖矮壮秧,又可起到促进本田早发的双重性生物学效应。在水稻盛蘖期喷施10~30mg/L浓度的赤霉素(“九二○”),可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14.80~21.80个百分点,增产效果达10%以上。于水稻够苗期喷施20mg/L浓度的“九二○”,再在拔节期配合喷施300mg/L浓度的多效唑,其增产幅度达18.1%。  相似文献   

12.
夺取棉花生产的高产、优质,培育壮苗是关键。试验于2008年6月对棉花品种慈杂1号种子进行了不同浓度的浸种试验。试验表明,多效唑和矮壮素均能抑制棉花幼苗的伸长,特别是多效唑对明显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及主根的伸长具有明显效果。多效喳浸种以50mg/L的浓度浸种1/6h为好。利用矮壮素和多效唑浸种,可提高幼苗的根冠比,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试管苗的保存和壮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为材料,研究多效唑在试管苗继代和移栽中的应用.试验发现多效唑能明显抑制油菜试管苗的株高.经0.325mg/l多效唑处理的试管苗壮苗作用最明显,后期移栽方便,成活率提高.在添加多效唑的斜面培养基中多次添加液体培养基可免除继代工作,并且将试管苗保存时间延长到144d以上.  相似文献   

14.
杂交棉皖杂40优质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皖杂 40是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高大 ,根系发达 ,茎秆健壮 ,花蕾多而肥大 ,结铃性强 ,铃大 ,单株增产潜力大 ,适合于简化栽培技术。为了更好地推广该品种 ,充分发挥其品种特性 ,提高植棉效益 ,特提出如下简化栽培技术。1 适时播种 ,培育壮苗。简化栽培技术要求栽培密度较低 ,棉苗素质好 ,苗匀、壮、齐。因此育苗很关键 ,播种时应当避开低温、多湿等不利气候。营养钵育苗苗龄不超过 40天 ,一般冬闲田在 3月底到 4月初育苗 ,油菜茬可在 4月上中旬育苗。营养土要求养分充足 ,氮磷钾要素齐全 ,施足腐孰有机肥 …  相似文献   

15.
通过苗床准备、精制秧床、精心播种、精细播种、肥水管理、喷施多效唑、病虫草防治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心管理,培育足蘖壮秧。  相似文献   

16.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研究稀播条件下(18000苗/m2)不同措施对30、35 d秧龄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00苗/m2的播种密度下,多效唑浸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根系生长,矮化秧苗高度,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对于培育不同秧龄的壮苗均有促进作用。多效唑浸种浓度在0.5 g/L左右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培育壮苗,促早发稳长,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但在育苗过程中还存在高脚旺苗或小老头弱苗等问题。对高脚苗笔者曾于1991年用多效唑进行苗床化控,取得了明显效  相似文献   

18.
熊创亚 《作物研究》1991,5(1):46-47
多效唑(Milti—Effects Triazole,MET,化学名称pp333)是一种三唑类植物生长延缓剂,亦可称植物生长调节剂。近年来,MET应用技术在水稻、油菜上迅速推广。1990年全国水稻、油菜应用多效唑面积分别超过4000万亩和1000万亩。 MET在国外最早(1976年)是英国ICI  相似文献   

19.
北方寒地水稻超早播育苗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以生产绿色、有机、优质水稻为前提,通过引用借鉴国家有关行业标准,结合宁安区域自然条件及近五年来种子、肥料、栽培、植保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在大量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技术是根据当地不同积温条件,选用五优稻一号、松粳6号等优质的晚熟品种,实施提早育苗,于3月25日~4月1日播种,争抢更多的有效积温,同时采用352孔大孔育秧盘,培育均质多蘖壮秧,并在本田实施超稀植栽培与管理,从而发挥晚熟优质品种的增产潜力,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浸种对棉花营养液漂浮育苗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才  李颖  陈金湘 《作物研究》2007,21(2):124-125
为了提高棉苗素质培育壮苗,于2004~2006年对棉花品种农杂66F,种子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试验。试验表明,多效唑浸种能有效地抑制棉花幼苗的伸长,即明显降低株高,但可增加茎粗。利用多效唑浸种,明显提高幼苗的根冠比,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