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坝下林果地褐鳞蘑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鳞蘑菇,俗称褐口蘑、香口蘑,是口蘑的一个品种。1998年,尚义县首次驯化栽培成功,并且相继进行了产业化开发。随着坝下地区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实施,杏树、李树在农村已经具有一定的栽培规模,树荫下种植褐鳞蘑菇,不但不与林地争地,而且空气充足。通过对两者生产周期与劳动用工的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实现  相似文献   

2.
张国明 《食用菌》2011,33(3):54-55
褐蘑菇,又名香口蘑、褐鳞蘑菇,是口蘑的一种。褐蘑菇菌肉肥厚,口感比白蘑菇更细嫩鲜美,香味比香菇更加浓郁适口,同时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医疗价值,现已成为风靡欧美及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品位食用菌,产品出口市场广阔,栽培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3.
杨春鹏 《蔬菜》2010,(11):7-9
<正>褐蘑菇,又名香口蘑、褐鳞蘑菇,是口蘑的一种,担子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草腐菌,其生长过程需要从粪草培养料中摄取有机质和矿物元素其菌肉肥厚,口感比白蘑菇更细嫩鲜美,香味比香菇更浓郁适口,同时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现已成为风靡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品位食用菌,出口市场广阔,栽培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4.
褐鳞蘑菇(A garicus crocopeplus Berk.&Br.),俗称褐口蘑、褐蘑菇、香口蘑,是口蘑的—个品种。1998年,尚义县首次驯化栽培成功,并且相继进行产业化开发。随着坝下地区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实施,杏树、李树在农村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树阴下种植褐口蘑,不但不与林争地,而且空气充足。通过两者生产周期劳动用工的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实现果、菇“共生”,提出果菇立体栽培生产模式与配套技术,在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农村大量的秸秆、牲蓄粪便的有效利用。现将坝下林区栽培褐口蘑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褐蘑菇(Agaricas Crocopelas Peek)是近年开发的食用菌新品种,属双孢蘑菇的近缘种,因其菇盖表皮细胞含有褐色素呈黄褐色,菇盖多生纤维状鳞片又名褐鳞蘑菇,根据其味幽香的商品特性,又称"口香蘑"。  相似文献   

6.
褐蘑菇及其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蘑菇及其驯化栽培田绍义(河北张家口坝上农科所076450)褐蘑菇是笔者1988年采集于河北坝上高原草场上的一种草腐性野生蘑菇,具有菇香浓郁、口感鲜美、肉厚滑嫩、鲜于食用皆宜的独特风味。褐蘑菇在国内属首次发现井驯化栽培成功。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卯...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芯粉为主料栽培褐蘑菇的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出菇管理,获得了二次发酵技术栽培褐蘑菇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提高了15%以上,且由于玉米芯的理化性质是透气性好,明显的缩短了发酵时间及用工量。  相似文献   

8.
1976年Malloch在《真菌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题为“变褐蘑菇:栽培的蘑菇”。主要论点是变褐蘑菇Agaricus brunnescens Peck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Imbach实属同一个种,并根据国际优先发表权的法规,前者是1900年最先发表的,所以建议将双孢蘑菇以变褐蘑菇的学名取代。自此之后,欧美一些蘑菇杂志都纷纷  相似文献   

9.
浙南栽培鳞菇有30多年的历史,且以蘑菇秋季集中栽培为主要生产模式。目前栽培面积420hm^2,年产值2.3亿元。蘑菇是浙南农村支柱产业,亦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笔者根据近几年来浙南各地在蘑菇栽培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利用参与有关蘑菇病虫害防治、丰产栽培等课题,总结出一套浙南双孢蘑菇丰产栽培关键技术,供广大食用菌工作者和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孟宪朝 《食用菌》2002,24(1):23-24
我中心自 1997年开始人工栽培褐蘑菇 ,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褐蘑菇 Agaricus brunescens,菌肉肥厚、味道浓香、口感滑嫩 ,在当地被称作“口蘑”。其栽培技术简单易学 ,现就其栽培料的发酵方法介绍如下 :1 备料预湿 褐蘑菇栽培最丰富、最廉价的原料是麦秸和牛马粪 ,其次是过磷酸钙、石膏或碳酸钙等辅料 ,其中麦秸包括小麦秸或莜麦 (裸燕麦 )秸。用于栽培褐蘑菇的原料必须要求新鲜、干燥、无霉腐现象。建堆前 ,原料必须充分预湿。方法是 :将秸草放在水中使其吸足水分 ,然后上堆 ,沥去多余水分。同时 ,将添加的干牛、马粪也要适当打…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香菇工厂化栽培中普遍存在的病虫害问题,通过调查海拔360、450、610m等不同区域的香菇栽培基地,对在香菇工厂化栽培中常见的5种杂菌性病害(4种真菌和1种细菌)、3种生理性病害和2种害虫等病虫害特征进行介绍,并总结其发生规律;阐述了在香菇菌棒生产、培养及出菇等不同阶段的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解决韭菜连作栽培引发的品质和产量下降问题,阐述了韭菜连作障碍所引起的病虫害,包括韭蛆、霜霉病、灰霉病和疫病等,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韭菜连作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其中农业防治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合理轮作和套作、增施有机肥等,物理防治包括悬挂防虫网和粘虫板、放置诱捕器、杀虫灯和糖醋液和闷晒大棚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洋葱育苗移栽比种子直播具有虫害少、秧苗健壮、产量高的优势,通过开展洋葱育苗工作,选择高产、抗病洋葱品种提高了秧苗抗病性,进行土壤消毒减少了土传病害及苗期病害的发生,实现了洋葱每667 m2育苗55万株/年,育苗纯收入16 500元;同时,对洋葱露地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索,包括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面,每667 m2洋葱产量最高可达8 500 kg,纯收入4 400~11 30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沈年桥 《长江蔬菜》2013,(20):43-45
以红颊草莓为试材,研究不同育苗方式对草莓繁殖系数、移栽成活率、病虫害及主要物候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可有效降低红颊草莓炭疽病和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的发病几率,其中棚顶覆盖塑料薄膜全程避雨栽培方式在平原及高山地区具有管理方便、预防病虫害效果好的特点,适宜继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易重茬种植且轮作间隔时间短,易导致生理病害的发生,制约着日光温室冬季茄果类蔬菜产业的发展。分析了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常见生理性病害落花落果、畸形果、裂果、僵果、果实着色不良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要:基于基质袋栽培灵活易操作、便于搬运、材料环保,可避免因土壤板结、盐碱化、土传病害等问题对作物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等优势,开展日光温室番茄基质袋栽培技术探索,形成了包含品种选择、壮苗培育、水肥一体化管理、植株调整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该栽培模式较常规栽培每667 m2减少成本2 204.1元,节省人工40个,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于2009-2010年对广西玉林地区冬瓜种植病害种类和发生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有8种病害在该地区发生,其中冬瓜疫病、枯萎病、病毒病和褐斑病普遍发生,冬瓜疫病和枯萎病是影响冬瓜产量最严重的病害。同时指出了现阶段玉林地区冬瓜生产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毕节名优辣椒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东岭 《长江蔬菜》2011,(24):57-61
对7个毕节地区名优辣椒品种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其整个生育期内主要病害有12种,虫害8种,其中毕节线椒、大方线椒和大方皱椒3个辣椒品种抗病虫性较强,黔西线椒、黔西泡通椒、金椒1号和金椒2号4个辣椒品种抗病虫性较弱.为保证毕节地区名优辣椒品种的高产、优产,准确识别病虫害的种类,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连彩虹  漆文选 《蔬菜》2019,(6):47-50
为了改进渭源县蚕豆传统种植中的管理粗放、缺乏相应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弊端,充分发挥当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及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经过多年的试验摸索,总结出了667 m~2产量为200~250 kg的蚕豆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有效遏制了近年来日益明显的蚕豆品种种性退化、病害严重、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的趋势,通过优选良种、合理选茬、精细整地、留根养土,以及广施农家肥、补施优质化肥、适时早播、宽窄行种植、促发壮苗、早防病虫害、科学收贮等一系列高效栽培措施的应用,保证了渭源县蚕豆的传统特色优势,同时达到了大面积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蔺多钰 《蔬菜》2020,(3):38-40
早春拱棚栽培是河西走廊灌区西瓜生产的主要形式,通过开展西瓜平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示范研究,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西瓜平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进行总结。相较于垄膜沟灌栽培,667 m^2可节水56.5%,节肥48.1%,省药10%~20%,为促进西瓜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