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应用雌激素在黄牛促情和提高母畜受胎率方面,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而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因所用雌激素和剂量不同,试验结果也很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摸索雌激素对提高黄牛发情率和受胎率的效果,我们于1987—1989年用苯甲酸雌二醇和三合激素对母牛进行了诱导发情试验,并已初步取得了提高母牛受胎率的效  相似文献   

2.
杨时礼及沈钦治二位同志,对生殖机能正常、子宫无明显疾患、自然发情母牛在输精前子宫注射10单位催产素。都起到了较好的提高情期受胎率作用。为了更进一步探索缩宫类药物提高情期受胎率的作用机制,特进行本试验。1 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3.
李德智 《中国奶牛》2006,(11):57-57
1.在输精后5-7min,给母牛肌肉注射催产素100单位,母牛的受胎率可提高28%。  相似文献   

4.
方法1:在输精后5~7min给母牛肌内注射催产素100IU,母牛的受胎率可提高80%。方法2:在输精的当天和第五天给母牛肌内注射维生素A 50万IU母牛受胎率可提高85%~90%。方法3:在输精后给母牛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1 000IU~2 000IU,母牛的受胎率可以提高80%~90%。  相似文献   

5.
杨荐美 《北方牧业》2004,(15):12-12
一、在母牛输精后5~7分钟,给母牛肌肉注射催产素100单位,受胎率可提高28%。  相似文献   

6.
<正> 应用三合激素促进母牛的发情试验,近些年来在国内有些报导,而且取得了一定效果,这是一项新的繁殖技术措施。为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三合激素的促情效果,我们于八四年6—11月份在石城县小松等七个乡选择不同类型的未孕母牛425头进行试验,占全年母牛配种数(己完成974头)的43.8%,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它对同期发情和受胎率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中第一批80头母牛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母牛输精部位的正确与否是提高受胎率的关健。直肠把握子宫输精法的受胎率明显高于开腔子宫颈输精法。至于子宫角内不同部位输精的受胎效果报道不一,本试验就其母牛子宫深部和浅部输精所取得的不同受胎及繁殖效果进行初步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西象州县的多个牛人工授精品改点的受胎率,黄牛为33%~51%,水牛为35%~55%,母牛的受胎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该试验利用HCG能够促进母牛卵泡发育和排卵这一特性,在母牛发情时肌肉注射HCG后进行输精,并观察其对母牛受胎率的影响,以及是否能够提高牛人工授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HCG能够明显提高牛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促排卵素3号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促排卵素3号对正常发情排卵的60头奶牛进行提高情期受胎率试验,对40头排卵迟缓、卵巢静止的母牛进行治疗试验取得明显效果,提高情期受胎率275个百分点,对排卵迟缓、卵巢静止母牛治愈率达95%。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母牛:选择本场12队、4队发育正常的配种母牛60头作提高情期受胎率试验。卵巢静止、排卵迟缓的40头牛作治疗试验。1.2 促排卵素3号系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每支含量为200微克。1.3 注射剂量及方法:1.提高情期受胎率在配种前肌注促排3号200微克,注射后立即输精。2.治疗排卵…  相似文献   

10.
注射LRH类似物对提高当地黄牛情期受胎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黄牛情期受胎率仍普遍处于较低水平(约30—50%),为提高黄牛繁殖力,近年来国内不少家畜繁育工作者应用某些生殖激素及生物活性物质促使母牛发情、排卵等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不同程度的试验效果。其中,尤以应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类似物提高母牛情期受胎率的效果更为显著。1988年5—6月,我们在宁南山区泾源县开展了本试验,目的在于通过试验并结合其它繁殖措施,使目前当地黄牛繁殖“三率”(授配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相当低的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黄牛冻精冷配工作中,应用三合激素对母牛进行人工同期发情的报导很多,有认为在夏秋季7、8月母牛体膘肥壮时进行的同期发情,表现同期性强,受胎率也高.也有认为,人工同期发情的情期受胎率和总的受胎率,都高于自然发情输精配种的母牛.还有个别报导认为,同期发情的第二个情期〈即人工情期的下一个发情期〉的输精是关键,要保证三个情期的输精,且受胎率后者高于前者.1986年我们也采用该激素分别在春末和夏季及秋季三个不同时期,对母牛进行了数次小范围内同期发情与输精配种的中间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母牛受胎率的高低是影响牛冷改效果的关键,如何提高母牛受胎率,笔者通过多年实际操作,现将提高母牛受胎率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母牛子宫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生殖疾病,对正常发情母牛冷配受胎影响极大。据讷河镇配种站1985年~87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3%左右的发情母牛有不同程度的子宫炎。为减少子宫炎对正常冷配受胎率的影响,提高情期受胎率和总受胎率,该站对这部分发情母牛进行配后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70℃解冻颗粒精液对提高母牛受胎率的效果,我们用公牛的颗粒冻精分别进行了70℃和40℃解冻及配种受胎率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70℃解冻颗粒精液给母牛配种的情期受胎率为77.50%(31/40),比用40℃解冻颗粒精液给母牛配种的情期受胎率43.24%(16/37)高34.26个百分点,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丁家科 《当代畜牧》2014,(33):23-24
为解决适配母牛不及时发情或不发情等问题,提高母牛受胎率。笔者对不发情的初产适龄母牛和经产母牛进行分组、分时、定量肌注兽用激素(组合),适时开展人工授精,定期进行妊娠检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母牛发情率提高至97.16%、情期受胎率提高至71.2%。激素组合疗法对不发情母牛有显著的催情、促排卵作用,能有效提高母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定时输精程序对产后难孕泌乳牛受胎率的影响,试验将40头已产3胎、体况良好、膘情适中、产后3个情期以上配种未孕中国荷斯坦成年母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试验1组不进行激素处理,采用自然发情配种的方法;试验2组采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统计分析两组的参配率和受胎率,同时对试验2组中有发情表现的母牛与未观察到发情表现的母牛的受胎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1组的参配率为5%,试验2组的参配率为100%,两组参配率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1组的受胎率为5%,试验2组的受胎率为40%,两组的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中有发情表现母牛的受胎率为100%,没有发情表现母牛的受胎率为7.69%,两者的受胎率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定时输精程序提升了难孕母牛的受胎率且效果明显,试验2组中有发情表现母牛的受胎率高于无发情表现母牛。  相似文献   

17.
宫注催产素提高奶牛受胎率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宫注催产素提高奶牛受胎率的试验效果河南省南阳市畜牧兽医站(473053)王建钦,张瑞璋,段玉荣,魏国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方法很多,如在精液中添加前列腺素,或用维生素B12解冻等,但效果都不太理想。根据近几年来我们的临床实践,宫注催产素可明显提高奶牛的受胎...  相似文献   

18.
提高奶牛受胎率是办好奶牛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关键,为此,我站几年来对提高受胎率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对产后母牛、发情母牛、几个情期配种不受孕母牛和屡配不孕母牛等分别进行不同处理与治疗,取得了一些成效。我站奶牛群全部是纯种黑白花,为了提高母牛的受胎率,1988年起,我们对不同情况的母牛分别进行不同处理。从而空怀率大  相似文献   

19.
提高母牛受胎率的若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提高母牛受胎率的一些方法。肌肉注射催产素催产素可加强子宫蠕动,促进精子向受精部位运行。于输精后5—7分钟,肌注40国际单位(IU)催产素,受胎率可增加20%,产后受胎间距可缩短10—18天。于产后第一、二情期应用催产素最有效,受胎率相应为80.3%和78.6%,输精指数为1.2和1.3。肌肉注射维生素牛胚胎在胚胎发育的6—7和10—13天死亡率最高,这往往与维生素A、D、E 不足有关。在输精当天和第5—6天,各肌肉注射一  相似文献   

20.
刘麟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11):34-34
1 影响母牛受胎率的因素1.1 牛体因素1.1.1 母牛膘情对受胎率的影响 母牛膘情不同,受胎效果不同(详见表1).表1不同膘情母牛受胎效果 由表1可见,总受胎率上等膘比中下等膘分别提高15%、22.6%,平均情期受胎率分别提高2.91%和25.91%.1.1.2 母牛的生理状态对母牛受胎率的影响 生理状态不同,受胎效果不同(详见表2).表2 不同生理状态母牛受胎效果 由表2可见,总受胎率哺乳母牛比空怀母牛与初配母牛高3.24%与9.95%,平均情期受胎率高9.58%与22.38%.1.1.3 母牛年龄对受胎率的影响 母牛年龄不同,受胎效果不同(详见表3).表3不同年龄母牛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