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石榴发酵酒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石榴酒发酵的主要加工工艺和参数。【方法】以甜石榴和酸石榴为材料,压榨取汁后,经过主发酵、后发酵和澄清等工序,发酵石榴酒。【结果】酸石榴汁的可发酵性还原糖含量与甜石榴汁相近,总酸含量是甜石榴汁的8倍多;葡萄酒酵母BM45为石榴酒发酵的适宜菌株;主发酵适宜温度为25℃,时间以5 d为宜,发酵温度越高,发酵期越短,酒度越低,甲醇和杂醇油含量越高;SO2添加量以40 mg/L为宜;酸石榴汁发酵酒的酒度和乙酸乙酯含量均明显低于甜石榴汁发酵酒,为不完全发酵;与石榴汁不带籽发酵相比,带籽发酵的主发酵期长,出酒率低,发酵酒的单宁和色度高,颜色深;用带1/3果皮压榨石榴汁发酵的酒质量优于不带皮和带全皮石榴汁;石榴酒适宜的后发酵温度为15℃;添加酒质量0.10%的明胶澄清石榴酒,澄清效果好。【结论】获得了生产石榴发酵酒的适宜加工工艺和参数。  相似文献   

2.
梨姜复合果酒制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开发梨姜复合果酒,提高我国梨资源的利用率,以梨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鲜姜,以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为菌种,发酵生产果酒,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等方法对果汁澄清工艺、果酒发酵工艺和勾兑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汁澄清工艺的最佳作用参数为1%果胶酶液用量0.12%,pH值3.5,作用时间45 min,温度42 ℃,此时果汁的透光率90.0%.最佳发酵工艺配方:接种量为0.12%,发酵温度为23 ℃,姜汁添加量为4%;混合勾兑的最佳配方:原酒70%~75%,鲜姜汁0.5~1.5%,含糖85~100 g/L.以最佳酿造工艺制成的梨姜复合果酒的酒体澄清透明,风味独特,典型性突出,理化指标和细菌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辣椒发酵酒的配方及工艺。[方法]以干辣椒作为试验材料,添加适量的白砂糖和营养物质经酵母作用自然发酵,再经过滤、后酵、澄清、调配、杀菌等工序制得辣椒发酵酒。[结果]其最佳条件为干酵母接种量0.9g/L,发酵温度28℃,自然pH4.8,发酵周期9d。[结论]辣椒发酵酒口感风味佳,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具有提神功能的发酵酒。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的降酸剂对猕猴桃干酒进行降酸处理,结果表明:果酒常用化学降酸剂CaCO3可引起酒体的不稳定而不宜作为猕猴桃干酒的降酸剂;用K2CO3与酒石酸钾联合降酸处理是降低猕猴桃干酒酸度的理想方法,其最佳组合为1g/L的K2CO3 8~10g/L的酒石酸钾。  相似文献   

5.
梁茂雨  纵伟  赵光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13-1114,1155
用壳聚糖对西番莲果汁进行澄清试验,研究壳聚糖用量、pH值、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壳聚糖澄清西番莲果汁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壳聚糖用量1.2 g/L、温度45 ℃、pH值3.5、反应时间1.5 h,澄清后果汁透光率达91.13%,果汁中的营养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果汁澄清处理对脐橙酒高级醇和挥发性酯类香气成分形成的影响,利用壳聚糖对脐橙汁进行澄清处理,分别对不同澄清度的脐橙汁调整可溶性固形物为18%、pH3.5,接入0.02%的活性干酵母于20℃下发酵。结果表明,脐橙汁未经过澄清处理,发酵后酒的高级醇含量达0.48g/L左右,当果汁透光率在80%时,高级醇含量降至O.27g/L。GC—MS检测结果表明,脐橙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是柠檬烯和乙酸辛酯,清汁发酵较原汁发酵分别提高了10.76%和15.89%,表明对脐橙汁进行澄清处理有利于脐橙酒香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果汁澄清处理对脐橙酒高级醇和挥发性酯类香气成分形成的影响,利用壳聚糖对脐橙汁进行澄清处理,分别对不同澄清度的脐橙汁调整可溶性固形物为18%、pH3.5,接入0.02%的活性干酵母于20℃下发酵。结果表明,脐橙汁未经过澄清处理,发酵后酒的高级醇含量达0.48g/L左右,当果汁透光率在80%时,高级醇含量降至0.27g/L。GC—MS检测结果表明,脐橙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是柠檬烯和乙酸辛酯,清汁发酵较原汁发酵分别提高了10.76%和15.89%,表明对脐橙汁进行澄清处理有利于脐橙酒香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干酵母对莲雾果酒酿造的影响,筛选出最适活性干酵母,为莲雾果酒生产加工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黑珍珠莲雾为试验材料,选用7种果酒活性干酵母发酵莲雾果汁,分别测定发酵过程中糖含量、酵母菌菌落总数、发酵能力和果酒总酸含量,并结合感官评价,分析不同酵母菌的发酵情况.[结果]在发酵温度25℃、初始糖度25.5 Brix、酵母菌接种量0.1%的条件下,拉曼得系列Lalvin 71B降酸干酵母在莲雾果酒发酵阶段始终保持较高的酵母菌菌落总数,发酵速率较快,果酒总酸含量较低,所制备的莲雾果酒感官评分最高(92分),品质最佳,酒体颜色浅黄,澄清透亮,具有莲雾果酒特有的清香味,酸甜可口,回味甘甜,口感柔和;而法国K1酿酒酵母的发酵效果最差,果酒感官评分最低.[结论]拉曼得系列Lalvin 71B降酸干酵母发酵的莲雾果酒色、香、味俱佳,可作为酵母菌用于莲雾果酒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研究用聚丙烯酰胺澄清苹果汁的工艺因素,初步探讨了聚丙烯酰胺澄清作用的机理,并对澄清过程中果汁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澄清果汁的机理是利用极性基团破坏果汁中微粒的ζ电位,对其吸附并利用长链结构"桥联"形成絮凝共聚物;聚丙烯酰胺澄清苹果汁的最佳条件为:聚丙烯酰胺用量20μg/m L果汁,温度40~50℃,p H值4.0,澄清后果汁还原糖和总酸保留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梁文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15-8616,8621
[目的]探讨酿造欧李果酒的主发酵工艺条件。[方法]以欧李果汁为主要原料,以活性干酵母为菌种,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欧李果酒的主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主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1%,SO2添加量5060 mg/L,发酵温度23℃。[结论]在最佳条件下发酵产生的果酒酒度最高,口味纯正柔和、果香浓郁、色泽鲜亮、营养丰富,具有典型的果香和酒香。该工艺值得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1.
山茱萸疏松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茱萸的叶片,茎段,种子胚等不同部位材料作为外植体进行了山茱萸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山茱萸疏松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效果的影响,并就继代培养过程中,不同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KT(3 mg/L)+2,4-D(1 mg/L)对嫩叶的诱导效果最好;在光照强度1 500~2 000 lx,3%蔗糖,pH值为5.8左右时,山茱萸细胞生物量的增长率达到最大;合适的继代周期为20~25 d。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海枫藤花粉块的离体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蔗糖浓度、不同激素、不同花期海枫藤花粉块的萌发率不同,以蔗糖浓度为10%,含15mg/L6-BA,初花期的花粉块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芦笋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弓巧娟  杨海英  郭桂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66-4067,4070
[目的]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L.)中Cu、Fe、Zn、Ca、Mg、K微量元素含量,为芦笋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加入LaCl3和CsCl消除测定Ca、Mg和K时的干扰,以硝酸和过氧化氢为消解剂,采用高压密闭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白芦笋、白芦笋罐头、绿芦笋及其嫩茎和花中Cu、Fe、Zn、Ca、Mg、K元素含量。[结果]方法的回收率在91.2%~112.3%,相对标准偏差为1.43%~2.31%。芦笋加工为罐头后,Cu、Fe、Zn和Ca元素含量增大,K和Mg元素含量减少;绿芦笋中Cu、Fe、Zn、Ca、Mg、K元素含量均高于白芦笋;绿芦笋花中Cu、Zn、Ca和Mg含量明显大于茎中。[结论]该研究可为芦笋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迷迭香和甲酸对蜂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甲酸加水配成80%溶液,对蜂螨进行熏杀治疗,采用水提法提取迷迭香提取液,对蜂螨进行喷雾触杀治疗,不作药物治疗为对照,计算处理后24、48 h蜂螨死亡情况以及处理后7、14、21 d蜂螨寄生率变化情况。[结果]甲酸熏杀和迷迭香喷雾触杀后24、48 h的蜂螨死亡数均高于对照,甲酸与迷迭香和对照的差异极显著,迷迭香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迷迭香和甲酸处理后7、14、21 d的蜂螨寄生率均下降,而对照组上升,其中,迷迭香组5群蜜蜂蜂螨寄生率下降13.3%~3.4%,甲酸组下降26.7%~10.0%;用药21 d后,甲酸和迷迭香与对照的差异极显著。[结论]经过21 d治疗,迷迭香和甲酸均能使蜂螨寄生率明显下降,迷迭香可作为无公害植物源杀螨剂的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酵母发酵法提取石耳粗多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酵母法发酵纯化石耳多糖的工艺,探明酵母对石耳酶解液中多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及pH值的影响,以及浸提液不同pH对石耳多糖含量的影响,设立酵母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温度及时间的单因素实验,并对单因素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发酵液pH为5,酵母添加量为0.75mg/mL,蔗糖的补加量为90mg/mL,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6h。该发酵工艺条件简单,可靠,适合生产。  相似文献   

16.
蛹虫草液体培养基的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蛹虫草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碳源、氮源单因素对比试验,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其次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其次为蛋白胨。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蛹虫革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蔗糖3%、酵母膏3%、KH2PO40.1%、MgSO40.15%。该研究为蛹虫草液体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慧  包慧芳  王宁  王炜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2071-2077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黄色短杆菌c-11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L-丝氨酸产率.[方法]先采用Plackett - Burman实验法对发酵培养基8个因素(蔗糖、酵母膏、硫酸铵、KH2 PO4、MgSO4、生物素、VB1和碳酸钙)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主要因素.之后采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主要因素(蔗糖、酵母膏和硫酸铵)的最大响应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Box - Behnken结合响应面法(RSM)确定主要因素的最佳水平,并通过二次方程回归分析.[结果]蔗糖浓度为83 g/L、酵母膏浓度为31 g/L和硫酸铵浓度为29 g/L时,此时模型稳定点预测值L-丝氨酸产量为22.27 g/L,验证值为22.65 g/L,预测值与验证值之间吻合较好.[结论]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使c-11菌株的L-丝氨酸产量提高了28.11;.  相似文献   

18.
以放射农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6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对影响放射农杆菌发酵产辅酶Q10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选取到6种有显著效应的因素:葡萄糖、蔗糖、蛋白胨、酵母膏、异戊醇和L-甲硫氨酸。运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辅酶Q10的含量进行测定,经DPS模拟寻优,建立二次回归方程,优化了培养基的组成。结果表明,当葡萄糖2g/L、蔗糖1g/L、蛋白胨1.25g/L、酵母膏0.75g/L、异戊醇0.075g/L、L.甲硫氨酸0.0375g/L或葡萄糖1.5g/L、蔗糖1.5g/L、蛋白胨1.5g/L、酵母膏1g/L、异戊醇0.05g/L、L.甲硫氨酸0.025g/L时,辅酶Q10的产量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金福菇泰山-3新品种的栽培技术措施,采用单因子筛选和正交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和以酵母膏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金福菇泰山-3菌丝生长,其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为6~7;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蔗糖2.5%、酵母膏0.2%、KH2PO40.3%、MgSO40.15%、琼脂2%。  相似文献   

20.
植物乳杆菌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分离自发酵糯玉米的植物乳杆菌,为了促进植物乳杆菌的增殖,对其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氮源、磷源分别为蔗糖、酵母膏、KH2PO4。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添加量是蔗糖2%、酵母膏2.5%、KH2PO40.2%,菌落总数为3.0×108cfu·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