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0年证实新疆一些地区发生黑森瘿蚊以来,许多有关单位通力协作,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严重发生地区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了较大面积的防治试验。二年来初步观察了黑森瘿蚊在新疆地区的发生特点,在防治措施上也取得了一定经验。特别在调节小麦播期、化学防治及收集小麦抗虫品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参加过调查的一员,现在提出我的看法。根据黑森瘿蚊发生为害特点并从许多国  相似文献   

2.
梁巧玲  陆平  张皓  戴爱梅 《植物保护》2014,40(5):126-129
黑森瘿蚊[ Mayetiola destructor (Say)]是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 我国仅分布于新疆, 近年在局部地区严重发生。黑森瘿蚊在小麦苗期的为害状与麦秆蝇( Meromyza saltatrix L.)相似, 易引起混淆。本文描述了黑森瘿蚊各虫态的鉴别特征及其在小麦上的为害症状, 提出了与麦秆蝇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黑森瘿蚊(Mayetiola destructor(Say))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近年在新疆博尔塔拉州局部暴发。田间试验了30%噻虫嗪WS拌种处理新冬18号小麦种子对黑森瘿蚊的防效及其对出苗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100 kg种子分别用30%噻虫嗪WS 100 m L、200 m L、300 m L 3种剂量拌种处理后对黑森瘿蚊的防效分别为77.99%~78.35%、81.79%~100%、92.23%~100%;拌种处理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且不会降低田间出苗率,300 m L/100 kg种子处理可显著提高出苗率。建议生产中采用30%噻虫嗪WS 300 m L/100 kg种子进行处理防治黑森瘿蚊。  相似文献   

4.
经过1980—1981两年调查,现已查明黑森瘿蚊 Mayetiola destructor Say 在新疆的分布目前只限于伊犁州各直属县及博尔塔拉自治州,其它地州尚未发现。黑森瘿蚊是小麦生产中威胁性很大的害虫,所以前人在制定学名时即以“毁灭者”名之。果然名不虚传,黑森瘿蚊在博尔塔拉自治州发生以来,使小麦遭受了极大的损失。1980年损失小麦约600万斤,1981年又损  相似文献   

5.
梨瘿蚊已成为江西省梨树主要害虫,分析梨瘿蚊的发生特点,重点对梨瘿蚊应采取选用的抗虫品种、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较为详尽的概述。  相似文献   

6.
黑森瘿蚊学名Mayetiola destructorsay又叫麦瘿蚊,英名Hessian Fly。它是世界上危害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曾在欧洲和北美造成严重危害。在我国过去没有发生,虽然1959年甘肃省农林厅编的《甘肃省  相似文献   

7.
黑森瘿蚊在新疆的发现及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春,新疆八一农学院植保班师生,在霍城县小麦田中发现了瘿蚊幼虫。至1980年经有关方面共同调查和鉴定,认为是黑森瘿蚊。1981年八一农学院组织人员前往发生最严重的博乐县,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查明在博乐县一年主要有两个为害世代,在两个世代之间还能发生1~2次。冬春麦不同生育阶段的被害状很不相同。文中分析了黑森瘿蚊发生与自然天敌及环境条件的关系。对黑森瘿蚊的治理,最重要的措施是麦收后的浅耕灭茬,再结合深耕。在药物防治上,用3911拌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丁香叶片上发现了一种瘿蚊为害,为国内首次记录的丁香属(Syringa)植物新害虫。经鉴定为双翅目(Diptera)瘿蚊科(Cecidomyiidae)瘿蚊亚科(Cecidomyiinae)寡瘿蚊属(Oligotrophus)的种类,暂定名丁香瘿蚊。2017年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观察,简单描述了丁香瘿蚊的形态特征,查明其为北京市植物园北京丁香的主要害虫,明确了各虫态发生盛期与北京丁香物候期的关系。3—4月和10月是丁香瘿蚊识别监测的重要时期,初步提出了防治策略和措施。此外,发现了丁香瘿蚊的一种优势天敌,鉴定系青背姬小蜂属的寄生蜂。  相似文献   

9.
荔枝叶瘿蚊(Dasineurasp.)和瘿螨(EriophyeslitchiiKeifer)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及东南亚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主产区的新害虫,危害十分严重[1]。荔枝叶瘿蚊种群的扩散速度快,世代多,自我保护能力强[2,3]。荔枝瘿螨个体小,每年可发生10代以上,有厚而密的毛毡保护(又名毛毡病),故化学防治根本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4,5]。因此,寻找抗荔枝瘿螨和叶瘿蚊荔枝品种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调查了两种害虫在三月红、妃子笑、糯米糍和淮枝4个不同荔枝品种上自然种群密度,初步研究了荔枝品种的抗虫…  相似文献   

10.
这是涉及到一项出口价值每年700万至1千万美元的大事。经过昆虫学家们的研究,市场交易之门重新开放了。从三十年代以来,在华盛顿州很少关于黑森瘿蚊的报导,因而农学家们怀疑这种害虫是否在这个州也存在。到1932年,黑森瘿蚊仅在喀斯开德山脉(Cascade Mountains)以西发现,这并不是大量装运梯牧草到日本去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11.
对枣园病虫害的防治现状、害虫预测预报和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抗虫基因利用的研究应用以及天敌的利用、选育抗虫品种、害虫的生态控制等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加强枣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黑森瘿蚊在哈萨克斯坦发生普遍,但它的为害还没有调查过。 (1)形态描述成虫:黑森瘿蚊类似不大的黍瘿蝇,体长2.5—3.5毫米。雌虫触角16—18节,相当体长的三分之一,雄虫触角16—20节,相当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唐纳学院昆虫学家林达·戈尔克逊(Linda Gilkeson)博士于1986年4月12日至5月6日,来我国与中国农科院生防室开展食蚜瘿蚊防治蚜虫的合作研究。食蚜瘿蚊是农作物蚜虫的天敌,目前有许多国家利用瘿蚊防治蚜虫取得良好效果,如芬兰、苏  相似文献   

14.
小麦叶上的茸毛可以有效的抗橙足负泥虫Oulema melanopus(L.),这一发现对发展抗此虫的栽培品系很为重要。我们在发展软粒红冬麦以抗橙足负泥虫的同时,研究了叶上的茸毛对黑森瘿蚊生物学的作用。一般说,抗黑森瘿蚊的机制是抗生作用,这种抗生作用导致生理型的演进以侵害  相似文献   

15.
荔枝瘿螨是为害荔枝的一类重要害虫,体型小、种类多、分布广。随着荔枝种植面积的扩大、荔枝果实和荔枝苗木的远距离运输,给荔枝瘿螨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内荔枝瘿螨的研究结果,阐明了荔枝瘿螨的种类及其分布特点;以荔枝瘤瘿螨Aceria litchii和荔枝分位瘿螨Disella litchii为例,阐述了荔枝瘿螨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动态、天敌、寄主(荔枝品种)的抗虫(瘿螨)性、种群监测技术、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产业发展,指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并提出建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控为辅助”的荔枝瘿螨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CLIMEX+GIS"的方法,对黑森瘿蚊(Mayetiola destructor)在中国的适生性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黑森瘿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较为适生,适生区面积占全国的66.45%。根据预测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植物检疫措施建议。可为检验检疫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对于防控该虫的传入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我国输入批量最大的食用粮食品种,本文针对随小麦输入可能传播的害虫,讨论分析作为输入小麦粮食所构成的有害生物扩散的潜在风险.通过初步的定量分析,提出输入小麦粮食可能传带危险性综合评价值较高15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包括谷斑皮蠹、大谷蠹、野豌豆象、阔鼻谷象、墨西哥拟叩甲、澳洲蛛甲、谷象、拟肾斑皮蠹、肾斑皮蠹、黑森瘿蚊、麦小长蝽、麦茎蜂、欧洲麦茎蜂、麦扁盾蝽、褐拟谷盗.建议这些害虫应考虑作为输入小麦时重点检疫的害虫种类并提出对输入小麦传带害虫的风险管理的初步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枣叶瘿蚊Dasineura jujubifolia是新疆枣树上一种重要害虫。明确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与空间分布,将为科学防控枣园枣叶瘿蚊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采用水盘诱捕法和目测法分别调查了枣园枣叶瘿蚊成虫、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情况。同时,比较了枣叶瘿蚊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不同方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枣叶瘿蚊主要发生在5、6月,种群发生存在2个明显高峰期;成虫发生1周后幼虫开始为害,2~3周后下一代成虫羽化。枣园捕食性天敌主要是瓢虫和草蛉,种群数量较低。每年5、6月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为害严重,嫩叶受害率为6.2%~17.8%,枣吊受害率为11.0%~33.8%。枣叶瘿蚊幼虫的种群密度、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之间无明显差异;枣树叶片受害程度与枣叶瘿蚊幼虫的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明确了南疆阿克苏地区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规律,为枣叶瘿蚊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南亚和东南亚,水稻害虫的综合治理仍处在其形成阶段,水稻抗虫品种和化学农药已成了主要的防治手段,而几乎忽视了当地天敌的价值。将来的工作应集中在:(1)鉴定害虫与天敌种类;(2)评价害虫的为害,并测定防治阈值;(3)制订取样或监测方法;(4)选取适当的防治对策;(5)综合治理.农民的培训是成功执行综合治理的关键,但向政策制定者讲授其原则也是十分紧要的.  相似文献   

20.
黑森瘿蚊的短距离自然传播,是靠成虫期的飞行。据派卡特用粘板法测知,雌虫可飞高到9英尺,强风(风速每小时19—27英里)能把黑森瘿蚊吹至2—5英里外,而没有明显的受伤处。雄虫可以在食料寄主100英尺以外的屏帐上捕捉到。史比德(L.A.Speed)在英国卡亭顿(Cardington),彼德福郡(Bedfordshire)英格兰(E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