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1西瓜坐瓜率低的原因主要是气温不适,西瓜开花坐果期适宜温度为25~30℃,最低日平均温度20~21℃。在气温超过35℃的高温下,花粉粒的机能下降,如遇到40℃高温达2小时时,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显著下降,引起受精障碍,这样落花就多,即使结果也多是畸形。当子房发育及开花期气温低于18℃时,形成的果实多数呈扁圆形或畸形,皮厚、空心、含糖量低。  相似文献   

2.
赵美华 《蔬菜》2004,(5):38-38
西瓜开花坐果期适宜温度为25~30℃,最低日平均温度20~21℃。在气温超过35℃的高温下,花粉粒的机能下降,如遇到40℃高温达2h时,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显著下降,引起受精障碍,这样落花就多,即使结果也多是畸形。当子房发育及开花期气温低于18℃时,形成的果实多数呈扁圆形或畸形,皮厚,空心,含糖量低。  相似文献   

3.
邵洪升  张敬友  代聪和 《蔬菜》2004,(10):19-19
笔者从事多年南瓜杂交制种工作,一般667 m2产种子50 kg左右。近两年,由于一些非病理原因,导致南瓜落瓜落蕾,给种农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为:一、发生原因1.花期气温不适南瓜开花坐果期适宜温度为23~28 ℃,最低日平均温度18~20 ℃,不适的温度条件会严重影响南瓜授粉结实。在气温超过32 ℃的高温下,随着温度升高,花器发育不正常,花粉粒机能不断下降,如遇到2 h的40 ℃高温时,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显著下降,花粉粒寿命短,引起受精障碍,由此导致落瓜。当子房发育及开花期气温低于15 ℃时,形成的果实多为畸形、空心,种子量…  相似文献   

4.
1无籽西瓜的花与开花1.1无籽西瓜的花无籽西瓜的花一般为单性花,雌雄异花同株;花朵大,花瓣肥厚,黄色鲜艳。雄花花药较小,花粉粒少而畸形,高度不育。雌花外表正常,也高度不育,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用可育二倍体西瓜雄花授粉,刺激子房膨大,结无籽果实,但不形成种子。1.2开花习性无籽西瓜花的发育及开放与开花当日和开花前日的温度、光照和湿度密切相关。当气温达到18℃时开始开花,20℃时花药开始开裂,21℃时散出花粉。西瓜花的寿命很短,仅几个小时,为半日花,正常气候条件午前开花,午后闭花。1.3影响因子1.3.1品种不同品种花的密度不同,一般较早熟…  相似文献   

5.
全州县奈李于 2月下旬~ 3月上旬开花。花期天气晴好 ,气温较高 ,开花期可提前到 2月 2 5日前后 ;若遇阴雨气温较低时 ,推迟到 3月 5日后 ,相差 1 0~ 1 5天。奈李花期遇到 3~ 5个晴天 ,当年坐果率高 ,产量高 ;相反则坐果率低 ,产量低。本文浅谈影响奈李坐果率的因素及促进增产的措施。1 奈李花芽形成对温度的要求花芽形成后 ,在树体内要孕育 2 0 0多天 ,才进入现蕾开花期。冬季≤ 7.0℃低温累积量的多少 ,是花芽健壮的关键。 1 2月~ 2月中旬日平均气温≤ 7.0℃活动积温达到1 83 .7℃的年份 ,奈李的正常花多 ,花苞大 ,畸形花少 ,坐果率高…  相似文献   

6.
大连地区气温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3500~3800℃,无霜期180~190d,光热资源丰富。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金州区西瓜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过去辽南地区西瓜、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都是一年一熟制。根据大连地区的气候特点,种一茬西瓜生育期在85~110d,热量利用率仅为60~65d,从西瓜清园到温度降至10℃还有2个多月生长季节被浪费掉,属于种一季有余,  相似文献   

7.
海南西瓜俏     
每年西瓜上市季节,率先登场的总是海南西瓜。海南西瓜成熟期早,2月份就已抢先占领市场。近日来,每天有多车以海南为主产地的新红宝、无籽瓜进入市场交易。2001年2~3月份天气晴暖,最高气温达27℃,是销售西瓜的最好时机,西瓜价格持稳。初市时每500g高达0.80~1.10元,近周以每500g0.65~0.75元持稳,销售较为走俏。目前,其他产地的西瓜暂未到成熟期,上市较少,此时是海南西瓜当家自主的最好商机。(2001年3月20日讯)海南西瓜俏  相似文献   

8.
上海持续多日的高温酷热提升了西瓜价格。笔者从上海果品行业协会了解到,夏季消暑水果主角——西瓜价格一直在上涨.批发价1.20~1.40元/kg涨至1.60-1.80元/kg。据悉,7月连日梅雨和气温偏低使得西瓜销售连连下滑.价格虽不低,但销量下滑。7月25日开始,气温逐渐升高,一直稳定的西瓜销售出现反弹,销售火暴。  相似文献   

9.
正在西瓜栽培生产中,常因管理不当或气候异常造成瓜瓤开裂,甚至出现空洞而形成空心瓜。在一般年份,空心瓜的发生率为10%~20%,严重时高达80%以上,对西瓜的商品品质和生产效益造成很大影响。为了科学有效防治西瓜空心,现对其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形成原因1.1坐果时气温偏低西瓜开花坐果的适宜温度为25~30℃,最低日平均温度要达到20℃。如果西瓜坐果期气温偏低,会造成西瓜内瓤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全国西瓜产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跃 《中国蔬菜》2007,1(10):45-46
12007年全国西瓜产销情况2007年春季日照充足、气温普遍偏高,多数地方的夏季气温提早10~20d(天)来临,保护地生产的西瓜能够提前上市,西瓜的销售数量与价格都比往年增加。但广西等地的露地西瓜受到连续降雨影响,产量下降、上市时间推迟,春茬西瓜的效益不佳。北方主产区露地西瓜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栽培西瓜,是在寒冷的秋冬季节进行西瓜促成栽培的一种方式。西瓜是喜温作物,所以应创造和维持适合西瓜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室内气温白天应在25~30℃,夜间最低温度在15℃以上,地温20℃以上,还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和一定的湿度,才能获得良好的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12.
西瓜嫁接栽培是防治枯萎病最有效的技术措施。福建省长乐市嫁接西瓜有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嫁接育苗成活率均在95%以上,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适时播种嫁接嫁接成活率与嫁接时的天气条件关系密切,嫁接最佳时期应是气温稳定回升、少风的晴天。为了适时嫁接,应首先选择好砧木、接穗的播种时间。长乐市采用本地瓠瓜作砧木,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用营养钵育苗播种,营养土以80%无病菌沙壤土加20%腐质土配制,接穗选用适于本地的西瓜良种,于砧木种子播后7~10天,即砧术真叶出现时播西瓜种子为宜。嫁接时期选择温度在18℃以上的晴天,西瓜…  相似文献   

13.
大棚西瓜移栽后管理主要是创造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加强肥水管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1缓苗期瓜苗定植后缓苗期一般5~7天,此阶段以提高地温为主,密闭大棚和小拱棚,要求棚内白天气温不高于32℃,地温保持15℃以上,促使瓜苗早发新根。早春夜间温度低或遇到连阴低温天气,要采取保温措施,夜间棚内气温低于10℃时,小拱棚上可再加一层薄膜或草苫。要及时清理棚膜上灰尘,增加光照。缓苗后10天左右,若墒情不足可选在晴天上午浇一次跑马水,促使扎根。2伸蔓期缓苗后瓜苗进入伸蔓期,此期白天气温要保持在23~28℃,超过30℃开始放风。…  相似文献   

14.
正确选择坐瓜节位,对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西瓜留瓜节位过低,由于早春气温偏低,往往瓜小,皮厚,纤维多,易畸形,商品性差,特别是无籽西瓜,除上述不良症状外,还会出现空心、硬块及着色秕籽等。而坐瓜节位过高,容易引起植株徒长,难坐瓜。同时,后期高温来临,西瓜的生长势大为减弱,也会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西瓜理想的坐果节位,应根据品种特性、栽培方式、栽培季节等综合考虑。一般原则是保护地栽培的西瓜,坐瓜节位可低些;春季露地栽培的,坐瓜节位高些;夏季西瓜,坐瓜节位可低;早熟品种坐瓜节位低,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6,(6):25-29
为了更好地指导江苏沿海地区早春大棚西瓜生产,利用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PT1000温度传感器),连续测定不同覆盖层数大棚内温度,探讨了双大棚多层覆盖保温增温效果及对西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层大棚+地膜"方式覆盖平均增加气温5℃左右,最低气温增加2℃左右,平均增加地温7℃;"双层大棚+地膜"方式覆盖平均增加气温7℃左右,最低气温增加4℃左右,平均增加地温10℃;"双层大棚+小棚+地膜"方式覆盖平均增加气温12℃左右,最低气温增加8℃左右,平均增加地温14℃。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移栽西瓜,建议采用"双层大棚+小棚+地膜"方式;3月中旬移栽西瓜,建议采用"双层大棚+地膜"方式;4月上旬移栽西瓜,建议采用"单层大棚+地膜"方式。综合种植效益比较,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移栽,西瓜种植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6.
薛会丽 《食用菌》2002,24(5):34-35
猴头菇子实体发育期间对不良外界条件的刺激非常敏感,特别是北方春季至初夏气温经常忽高忽低且常伴有干热风,管理不当很容易使菇体畸形,失去商品价值,造成损失。笔者对猴头菇畸形子实体的形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现介绍如下:1 菜花菇 子实体呈簇形,表面粗糙,无菌刺或菌刺极少。这主要是气温高,空气湿度低而引起的。当温度高于24℃,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常出现这种畸形菇。 预防措施 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菇房温度应保持18~22℃,当温度高于24℃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向空间喷雾状水或向地面洒水,以降低温度。注意不能将水贱入袋内,避免积水引起培养料腐烂。  相似文献   

17.
五大连池市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麓,北纬48℃,属于极高寒气候型,有效积温2100℃,无霜期110d。西瓜栽培由覆膜直播模式改进为育苗移栽模式,由于终霜晚,育苗期气温低而时间长、费工,因此,现在大多数农户改为采用覆膜直播模式。1996~1997两年又...  相似文献   

18.
赵金  王学 《中国蔬菜》1989,1(4):14-0
为了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和调剂城乡人民生活,我们在1984年引进外地技术,在武清县南蔡村乡试种夏播西瓜39.8亩,获得成功。经几年试种初步摸索出一套栽培技术,1988年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一般年份,亩产量稳定在2250~2500公斤,高产的达3250公斤。 天津地区,春播西瓜所处的环境条件是气温逐渐升高且雨量小湿度低,而夏播西瓜则相反,生育前期正处高温多雨季节,后期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夏播西瓜需要有不同于春播的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夏播西瓜生育期较短,一般为65~80天,前期由于处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易发生涝灾和病害。因…  相似文献   

19.
西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5):17-21
西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作为单倍体育种的有效方法,可极大提高育种效率。以西瓜‘早佳’未受精子房为试材,对西瓜未受精子房出胚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鉴定了再生植株倍性。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季节对西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有很重要的影响,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秋季栽培出胚率可达21.33%,高出春季栽培约6%;取材当天的日最低、最高气温对西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出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在21~35℃范围内日平均出胚率均可达10%,显著高于过低或过高气温下统计的出胚率;4℃低温预处理并不能提高西瓜胚状体诱导效率。利用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仪鉴定36棵再生植株倍性,单倍体率为97%、二倍体率为3%。  相似文献   

20.
西瓜嫁接苗在我地普遍采用顶插接法培育.一般选用葫芦或扁蒲作砧木,当地于3月上中旬播种砧木,3月中下旬播种西瓜(接穗),3月下旬~4月上旬嫁接,接后25~35天(瓜苗2~3叶1心)移栽.然而,因气温剧变、瓜农操作不当、管理疏忽等原因,易导致瓜苗嫁接成活率低,甚至无成活.近年来,笔者在西瓜嫁接育苗实践中,通过及时采取适当方法补接,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并能基本满足当地西瓜嫁接栽培用苗的需要,现将主要的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